诸天降临之主 第393章

作者:猛虎道长

不过没几天时间,星海人的援军就来了,将已经疲惫不堪的方璞玉麾下尽数换防。

由于一切行动都是通过海运解决,清军这边压根就没有海防可言,因而压根就不知道情况。

等到他们再度发动攻击的时候,就发现对方的敌人似乎精神更好了?干劲更足了?

三天时间过去,不管清军愿不愿意,驻守在菱堡群的星海士兵再一次进行了轮换。

没错,星海国现在将这里当成了试炼场,不断将招募训练好的新兵送过来,让他们感受战场的血腥和火热,只需要几天时间,这些新兵就会迅速成长为老兵,然后被送走,换下一批新兵过来。

待到勤王兵马尽数到齐的时候,清军总兵力也没上升多少,也就五十万不到。

不过话说回来,多铎的计划也顺利完成了大半。

大量的非嫡系兵力被消磨在这座血肉磨盘里,就连吴尚耿三家的独立兵马也损失不小。

这段时间那位曾经意气风发的吴王爷看上去都很是憔悴了。

但如此一来,战斗也没法打下去了。

就算是多铎的威势,也无法让那些勤王兵马主动的冲锋陷阵。

到了这时,多铎也知道,星海人的阵地是真打不下来了。

那片战场上,如果不是每天星海人允许他们收尸的话,光是尸体都能够堆起几米的高度。

但就算是打不下,多铎也没法撤军,两百里外就是京城,他这里若是一撤军,清廷就等着撤回老家吧。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多铎也只能坚守,每天派出几千兵马去菱堡群外面转悠一圈,吸引一下星海人的注意力,然后慢悠悠的回营。

可问题是,随着各省清军驻扎兵马大多前往勤王之后,在南明与星海国的通力合作之下,清廷治下各省,很快就掀起了反清大潮。

如果南明被灭掉了,清廷坐镇江山十多年之后,这样的反清大潮就很难掀起了。

毕竟人都是向往安稳的,只要清廷略微施舍一点好处,大多数人还是愿意老老实实当顺民的。

可问题是现在南明还未灭亡,大多数的老百姓与清军都有一些仇恨。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反清大潮煽动起来就比较轻松了。

更何况,星海国这边对各路义军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些支援的。

其中重点就是香瓜雷。

由于很多省份路途遥远,香瓜雷运过去的数量也不算多。

一支千人义军最多也就只能够分到一百多颗香瓜雷。

但这一百多颗香瓜雷也是有使用说明书的,譬如里面会教导义军如何巧妙利用香瓜雷对清军发动攻击云云。

再说了,香瓜雷数量有控制,但那些冷兵器是敞开供应的。

星海国冷兵器艺术加工厂出产的低碳钢刀枪,反曲弓等等,反正都是机床加工而来,其成本其实是很低廉的。

而被武装起来的反清义军,很快就给各省驻守清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晚上睡觉睡得好好的,结果不知道谁丢一颗香瓜雷进来,熟睡之中的清军当场挂掉十多个。

就算是你戒备森严,也挡不住在晚上巡逻的时候,路边突然丢出一颗香瓜雷等等。

第645章 、人口迁移

总之,那些清军没多久时间就变得一个个杯弓蛇影起来,就连听到什么响动都吓得立马跳起来飞窜。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那些清军对辖地的控制力度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有好几个省份的清军都缩到了省城州府里,不愿意去下面的县城,农村地区。

因为那些地方已经沦为了反清义军的根据地。

如此一来,除了省城州府之外,下面的各种税收,清军就很难收上来了。

每次清廷地方官员下去收税,都需要大队人马守卫,否则的话,还没到县城就被割了人头。

可以这么说,各地清军都沦落到人人喊打的境地。

一些清军甚至于脱掉号服,悄然逃离,毕竟这些清军也不是八旗系列的,脱掉号服,换身衣服,就是老百姓了。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南明,郑家军乃至于星海国随即出兵对各地清军进行打击。

南明麾下两路兵马分别从运南,归州杀入了石川,广喜光洞两路兵马则杀入胡南。

郑家军则从胡建南部杀向了胡建北部,并出兵一路配合南明从江溪南部杀向北部。

至于星海国则派出北方舰队,沿常江而上,彻底阻断了清军南下北上的水路通道。

之后又以周山为基地攻占了航州,南靖等地,将整个折江以及安慧,江叔两省南部的清军尽数纳入了包围圈。

不过这样的举动也就只有星海国才能够做到了。

在退路被彻底阻断的情况之下,分布于各州府的清军也不得不向星海第三师举起白旗投降。

不过对于星海国来说,一口气吞下四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真有些撑得慌。

毕竟星海国不像南明那样杂七杂八的军队一大把,仅仅一个第三师,就算是加强之后,也只有12000人,驻扎在各地州府,县城,就显得有些兵力单薄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星海国在这些年的时间里培养出了大量行政管理人才。

因而在将这四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吞下之后,星海国随即便调派了大量的行政管理人才前往。

从星海市出发的运输船里装满了前往折江,江叔,安慧等地任职的归化民官员。

不得不说,这对于他们而言,是光明的前途。

曾经何时,那些县老爷可都是文曲星才能够担任的!

“听说那些县老爷不少都被杀头了,就算是留下来的,也需要去星海市学校重新培训。”

一个刚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折江某县担任文员兼候补官员的小年轻有些兴奋的说道。

甲板上的一干年轻人都纷纷议论了起来。

对于他们来说,前程是光明的。

星海国完全抛弃了那种老式封建的官员选拔制度,但凡有点能力的人,在经过学校培训之后,都能够出人头地,其中有两条线路。

其一便是技术人员,其二便是行政人员。

当然,就星海国的现状来说,无疑技术人员更为吃香一些。

在这艘前往折江的运输船上,除了两百名官员以及候补官员之外,还有五十名技术人员,他们主要是前往各地担任农业,蚕桑等等方面的技术指导,从无到有创建属于星海国自己的农场。

不得不说,由于清军的肆虐,原有的乡绅阶层差不多被清理得差不多了。

而依附清军的新贵以及残余乡绅则很快被星海军队清理掉,整个折江就等于没有了直接控制土地的乡绅。

这就让农场的建立拥有了土地与人力基础。

当然,移民工作依然是狠抓不放的。

毕竟像折江,江叔这样的省份,放在任何朝代都是膏腴之地,这也就意味着人口繁多。

实际上到了明末时分,这些地方的土地已经不足以承载两百多年繁衍出来的人口了。

要知道,折江在有明一朝都是人口最多的大省,其巅峰时期加上没有被统计的隐户,人口高达2200万。

这样的人口之数是何等的恐怖!

现在虽说战乱频频,人口流失,再加上清军动不动就来个大屠杀,以至于折江人口下降到了600万,但这放在明末清初这个时代,依然是人口排行前几的大省。

因而这里与江叔,江溪,安慧一样,成为了星海国移民工作的重点省份。

江叔,巅峰人口两千万,几乎不弱于折江的人口大省,同样的鱼米之乡,膏腴之地。

不过此时人口已经下降到800多万。

江溪,巅峰人口2000万,人口下降到800万。

安慧,巅峰人口800万,人口下降到400万。

而星海国现占据折江全省,江叔与安慧南部,人口合计大约为1100万!

这简直就让移民工作小组的工作人员们兴奋无比。

按照星海国元老院最新通过的《移民安置办法》,星海国将会从三省逐渐迁移600万人口前往南海岛以及各海外领,充实各海外领人口,从而实现星海国人口战略的飞速跨越。

剩下的500万人口支撑三省的工业,农业等等行业发展完全足够了。

至于南海岛现有人口已经达到一百三十万。

按照移民安置办法,南海岛人口在达到三百万后便逐渐削减迁移数量。

毕竟以工业事务部的规划,三百万人口足够支撑星海国的核心工业发展了,至于更低层次的工业体系,将会逐渐迁移到其它领地去发展,从而实现南海岛执掌核心工业,其它领地发展辅助工业的目的。

不过想要实现这样宏伟的目标,光靠迁移人口是不可能实现的,还需要培训出足够的工业技术人员以及其它产业的技术人员。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之下,南海岛上建立了大量的师范学校。

这些师范学校将会培养出足够数量的教师,前往各海外领建立学校,从而将南海岛上的教育体系复制到各海外领去,以培养足够多的技术人员。

在短短两年时间里,星海国就从折江,江叔,安慧等地迁移走了三百万人口。

实际上,这三百万人口里还有大量从邻近的江叔北部,安慧北部以及江溪迁移而来。

没法,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第646章 、招降

随着大量的行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入驻星海国管辖的折江,江叔,安慧等地,当地的老百姓突然发现自己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就是密密麻麻的农场建立了起来。

那些已经没有了主人的田地尽数被纳入了这些农场管辖范围。

每天都会有人在村落里宣传农场招募农工的消息。

对于这些老百姓来说,给地主家当佃户也是当,给那什么农场当佃户也是当。

更何况,现在基本上也没有了什么地主来招佃户,也就只能去农场当农工了。

但农场的待遇却是出乎他们意料的好。

包食宿且不说,每个月的工资,奖金算下来,却要比自己以前累死累活给地主家干要强上很多。

并且星海人建立起来的官府也要比明朝,清廷的官员和蔼可亲得多,有什么事情,再也不是没钱莫进来的姿态,而是热心为他们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