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山有龙
可事实恰恰相反,于谦根本不理睬他们的明示暗示,甚至发出警告。
无奈之下,只得退而求其次,就是左侍郎杨洪,和右侍郎吴恒。
吴恒是镇江人,很容易就被拉拢过去。
杨洪虽然出生自南京,可是,在他八岁那年便跟随父亲来到北京,几乎对南京没什么感情。
吴恒知道自己职位和威望不够,朝廷大部分兵权其实是杨洪管着。
虽然于谦是兵部尚书,但是此人不善经营,反而是杨洪,每天就想着如何结党营私,倒卖军火,不但赚得盆满钵满,还拉拢的一大批将士。
正当吴恒发愁如何将杨洪拉下水的时候,正巧出现监察御史清查沙州卫和前军都督府的这档子事。
于是,他找到身为同党的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给这两名御史扣上莫须有的帽子,在紧急关头帮了杨洪一把。
从此以后,正统朝最大的造反团伙产生了!
这些人分布极为广泛,从京师到地方,从文臣到武将,几乎应有尽有。
他们很快就制定出了造反计划,当然,皇上需要的是暴毙,而不是造反。
第一次行动,是在太子朱见深经常抓鱼的河沟里放养了一些剧毒的河豚。
这个计划很完美,皇上果然误食河豚。
在当时,河豚之毒无解,食者必死!
出人意料的是,不知怎么跑出来个姓万的宫女,竟然把皇上给救活了!
既然不能在家里暴毙,只能在外发生点意外了,比如外敌入侵之类的。
很快,问题又出现了,大家伙聚在舆图前巡视了一圈,竟然找不到一个合作对象!
周边但凡有点战斗力的,要么被打死,要么被打残。
就凭这些烂番薯臭鸟蛋,别说偷袭皇帝,连大明的边关都进不来!
选来选去,最终将目标放在极北之地,那里有一个大明曾经的对手,鞑靼部首领脱脱不花。
当他们和脱脱不花取得联系后,却发现这些蒙古人混的极其的惨,每天能吃上饭都是属于是奢侈。
可是,没得选啊!
唯一能作为大明死敌,有理由干掉皇帝的,只有鞑靼部。
于是,鞑靼部开始获得物资,队伍也开始壮大起来。
待时机成熟,便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布局。
首先,脱脱不花派了个“丞相”去煽动夜叉国去进攻流鬼国,此时大明已经在勘察加南半岛建立北山卫,与流鬼国结为同盟,必然会出兵相助。
不出意外的话,夜叉国兵败,鞑靼部的丞相被俘虏。
朝廷得知脱脱不花煽动夜叉国搞事情,定要出兵干他,距离最近的,就是漠河卫和朵颜三卫。
然而,这几个卫所戍卫着大明东北边境,若抽调主力去打仗,防卫必然空虚,这时候脱脱不花便可以趁机进入大明腹地。
接下来,便是让皇帝出巡漠北,和这些反贼“碰巧”相遇。
操作起来也很简单,漠北卫的古拉也是他们的人,先是利用手中职权搞一些小动作,果然,栖栖克立即便动身来到京师。
再抛出一些诱饵,比如说,一些伪装成毛皮商人的探子。
发现这些问题之后,皇上肯定忍不住要求巡视漠北。
对于这样的要求,内阁不可能同意,两边拉锯之下,以皇上的性格,很大可能趁人不注意直接就偷溜了。
果然,所有的一切都在按照剧本进行。
接下来,就是皇帝突然遭遇鞑靼骑兵,要么被杀,要么被掳。
鞑靼人的老家都被打没了,现在跑回来复仇,很合理吧?
只要皇帝一死,立马拥护太子登基,不但可以高枕无忧,夺回属于自己的利益,还能落个从龙之功,何乐而不为?
第四百六十四章 幕后
杨家宅邸的两条街以外,还有一座宅子,亦是灯火通明。
只不过,这座宅邸之外,只停着一顶轿子,从里面走出来的人正是内阁大学士张益。
宅邸的主人乃是大理寺少卿杨旦,早已亲自出门相迎。
张益抱拳:“事务繁重,刚刚脱身,还望贤弟莫怪!”
杨旦引着张益往内宅走,说道:“听闻张兄回京,愚弟专程去文渊阁拜见,却见张兄忙的不可开交,是漠北出了什么事吗?”
张益脸上尽是疲惫,说道:“鞑靼部两千骑兵突然窜入我大明境内,皇上身边没有带护卫,情况危急,需紧急调兵前往漠北迎敌。”
两人来到内宅,立刻有丫鬟奉茶过来。
杨旦摆了摆手,丫鬟会意,转身出去,顺手带上房门。
“如此说来,朝廷又要打仗了?”
张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说道:“算是吧!”
杨旦不解,问道:“这……算是?”
张益淡淡一笑,道:“区区两千人而已,根本不在话下。”
“朝廷准备调哪支部队去漠北?”
说话间,杨旦眼中闪过一抹寒光,但是转瞬即逝。
张益并没有察觉到异样,如实说道:“五军营!”
按理说,调兵打仗属于朝廷机密,只有内阁、兵部、户部几个相关衙门,而且只有少数的高层才有资格知道内情,一个大理寺少卿,竟然关心起战事,有些不正常。
张益却压根没有隐瞒,因为杨旦虽是大理寺少卿,两人却还有另一层关系。
杨旦的父亲,乃是前任内阁首辅杨溥。
提起大明朝的内阁制度,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都是三杨,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杨士奇、杨荣、杨溥。
太宗皇帝朱棣靖难之后,将建文帝的改革措施全部废除,恢复洪武朝祖制。
很快,他就发现情况不对。
因为老朱废除了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统管六部,这也就导致了皇帝的日常工作量严重超标,就算每天只睡两三个时辰,其余时间全部用来批复奏折,也批不完。
可是,他是靖难起家,打着清君侧的口号,现在接管了江山,对于祖制,必然是一个字都不敢动。
干又干不动,改又不敢改,思来想去,终于找到了一个折衷的法子,内阁!
洪武朝晚期,朱元璋曾组建了内阁,其本意就是个秘书团体,只能提意见,没有决策权。
这个时候的内阁成员,既没有品轶,也没有权力,完全就是几个听话宝宝。
朱棣干脆来了个偷梁换柱,将夏原吉、解缙等人召进内阁,同时赋予内阁更高的权力,除了建议,还可以批示奏疏。
大致过程如下:
百官送进朝廷的奏疏先到内阁,内阁几个人看第一遍,看完后还要写个批复,然后呈交给皇帝。
这时候,皇帝只需要打个对勾,或者打个叉叉,就over了!
打对勾的直接执行,打叉叉的发回去重议。
这下子,算是把自己从浩瀚的奏疏中解脱出来,可以腾出手带兵去打仗了。
不过,为了防止内阁做大做强,朱棣还是留了个心眼的。
他将内阁分离在六部之外,而且所有阁臣的品轶都很低,这样做既能遏制百官,又防止他一家做大做强,始终处于一个平衡在皇帝和百官之间的状态。
这个状态一直持续到永乐末期,等到了仁宣两朝,情况突然出现变化。
仁宗皇帝朱高炽的性格和他爹完全不同,他没有开疆拓土的野心,而且自幼也没打过仗,除了当年北平城那一仗,再没有上过战场。
既然不打仗,那就大力发展经济,恢复民生,如此便更加依赖文官。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朝廷之中,重文轻武的势头出现了。
到了宣德朝,朱瞻基坐不住,又想打仗了,可是,这时候文官集团已经在三杨的带领下,愈发做大做强,甚至开始向各军队派驻监军,参务军事。
文官带兵的结果就是军营战斗力开始锐减,然后……交趾丢了,奴儿干都司丢了。
对于这个结果,朱瞻基当然不甘心,于是成立内书堂,打算用太监遏制内阁,没想到,给他的好儿子朱祁镇培养出来一个只手遮天的王振。
《明史》中把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列为一传,在结尾处说:
是以明称贤相,必首三杨。均能原本儒术,通达事几,协力相资,靖共匪懈。史称房、杜……又称姚、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三杨其庶几乎。
简单来说,三杨就是当朝贤相。
既然比作贤相,也就说明,内阁是在三杨时期发展壮大起来。
杨荣和杨士奇分别于正统五年和正统七年病逝,在朱祁镇亲征之前,辉煌一时的三杨只剩下杨溥。
彼时王振专权,将朝堂上弄的乌烟瘴气,杨溥虽然接任内阁首辅,根本斗不过王振。
在此后的几年中,他默默隐忍,相继培养了曹鼐、苗衷、陈循、张益等人,用以制衡王振。
张益便是杨溥一手提拔起来,因此,他和杨旦之间经常以兄弟相称。
即便是朝廷大事,他也不会刻意隐瞒。
一来,杨旦的身份是大理寺少卿,本就有权过问。
再者,作为恩师杨溥的亲儿子,人品自然信得过。
今日刚刚回京,便收到杨旦的邀请,他也没多想,推掉了其他的应酬,忙完正事后,匆匆赶过来。
杨旦面色淡然,继续问道:“既然情况紧急,为何不出动三千营?”
三千营是骑兵,作战的时候机动性较强。
张益回道:“三千营出去拉练,至今未归,神机营辎重太多,还是五军团比较合适。”
杨旦点了点头,突然转了话题:“对了,张兄,有个朋友从老家过来,给您带了些小礼物。”
张益不解,问道:“什么?”
杨旦起身拿出一个小木头匣子,放在桌上。
张益见他不说话,搞的神神秘秘的,便问道:“究竟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