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第258章

作者:南山有龙

两人虽然不是同母生,自幼关系却很好,久别重逢,自然是要找个时间好好叙一叙旧事。

朱瞻墡又问道:“二哥,皇上召见了多少藩王?”

“据说,全都召见,现在刚来了一半,还有一半在路上。”

“那……究竟何事啊?”

“这个……”

朱瞻埈迟疑了一下,然后说道:“其实吧,是好事,就看你怎么决定了。”

“二哥,你就别卖关子了,究竟什么事?”

“我也说不清楚,你快去吧,总之,是好事!”

说完之后,朱瞻埈饱含深意地笑了笑,匆匆离去。

朱瞻墡却一脸不解,什么好事啊,还遮遮掩掩的……

带着满腹的疑问,来到御书房。

在路上,他还在问引路的小宦官,为何在御书房召见,而不是奉天殿。

小宦官回话,皇上平日里不喜欢在奉天殿,除非群臣议事,否则的话,都是在御书房。

朱瞻墡这才放下心来,然后给身后的朱祁镛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计划有变,见机行事。

到了御书房,朱祁镇听到通报,亲自迎了出来。

“皇叔一路辛苦!”

朱瞻墡赶忙叩拜行礼:“臣朱瞻墡问圣躬安!”

“皇叔请起,来,请坐!”

朱祁镇将人扶起,拉着坐在椅子上。

朱瞻墡受宠若惊,赶忙摆手道:“皇上别客气,臣……不敢当!”

朱祁镇看着襄王父子,直接开门见山。

“朕发了二十一道圣旨,送去各地藩王,是有事和大家商量。”

朱瞻墡赶忙问道:“皇上有什么事?”

朱祁镇拿出准备好的舆图,展开来。

“皇叔且看,这是最新的大明版图。”

朱瞻墡站起身,细细看了一遍,北至斡难河,西到哈密,南面的安南、占城、吕宋、苏禄等地,已经全部成为大明领土,短短数年,疆域扩大了将近一倍!

“皇上开疆拓土,功在千秋,臣佩服至极!”

他是真的肃然起敬,这个扩张速度,太快了!

太宗皇帝究其一生,征漠北,征安南,疆域也没这么大。

更何况,到了宣宗时期,又缩水了……

朱祁镇淡淡一笑,说道:“称赞的话,皇叔就不必说了,朕召诸位藩王前来,是和大家商议一件事。在此之前,朕需要请教皇叔一个问题,我大明的分封制,是否脱离了最开始的初衷?”

朱瞻墡突然沉默,这个话……没法接!

若是说初衷,太祖皇帝分封子孙,是为了镇边,至于后来的藩王为何变成了养猪模式,这个问题……你不是应该去问问太宗皇帝吗?

朱祁镇见状,便继续说道:“此次征安南,便是郕王领军,现如今郕王就镇守在吕宋,皇叔以为如何?”

朱瞻墡依然不说话,脸色有些古怪。

藩王不领兵,这是祖制。

至于为何会有这条祖制,你还是得去问问太宗皇帝。

你现在把郕王派出去,会是什么样的后果,你考虑清楚了吗?

“皇叔不必如此拘谨,这里没有外人,还请畅所欲言,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出来。”

朱瞻墡抬起头,缓缓道:“皇上的安排,自然有皇上的道理,臣没有问题。”

开玩笑,打起来也是你们兄弟二人的事,跟我有啥关系?

朱祁镇再次笑笑,然后指着舆图说道:“皇叔且看,在我大明疆域之外,还有朝鲜、倭国、琉球、乌斯藏、奥斯曼……等等,数不清的土地,如果皇叔有兴趣效仿郕王,镇守一方,朕愿意出兵出粮,全力支持!”

朱瞻墡突然明白了,为何刚刚遇到郑王的时候,对方只说是好事,却不说是什么事,还说看自己如何决定。

原来,皇上是准备把大家召集起来,是打算继续开疆拓土。

这样的事,对于有野心之人,自然是好事。

若是没有野心,就愿意偏安一隅,那就没什么影响了。

“皇上的意思臣明白了,不过,兹事体大,能否容臣考虑些时日?”

他现在还无法作出决定,至少要和其他的藩王通个气,看看别人都是怎么想的。

朱祁镇也没有强迫他当场表态,只是说道:“皇叔要尽早考虑,海外之地,也分个远近,贫富,朕的宗旨是先到先得,谁先划定了地盘,就算是谁的,别人不许抢!”

朱瞻墡微微蹙眉,然后说道:“臣尽快给皇上答复!”

说完之后,行礼告退。

父子二人出了皇宫,朱祁镛问道:“皇上出兵出粮,这是好事啊,父王为何不当场应下来?”

朱瞻墡斜了他一眼,说道:“藩王不掌兵,这是祖训,你怎知皇上不是在试探我们?”

“可是……郕王不是带兵了吗?现在还镇守吕宋,为何我等不行?”

“你呀!”

朱瞻墡摇了摇头,说道:“你怎么保证,皇上对郕王没有疑心?换言之,你怎么知道,郕王有没有二心?如果郕王那边出了问题,皇上起了疑心,那为父这些人不是跟着倒霉?”

“哦!”

朱祁镛点了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你就是年轻气盛,容易冲动,听为父一句劝,做人一定不能做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为父这一生,只求平平安安。”

“可是,父王……”

朱祁镛先是看了看左右,并没有人注意自己,这才小声问道:“您就真的不想带兵吗?”

“行了,别废话了,晚上跟着为父,先去见一见郑王,此人心眼多,到时候你多听少说,跟人家多学着点!”

“是!”

两人来到鸿胪寺,却发现,除了郑王之外,还有几位王爷。

数了数,算上自己,竟然有十人之多。

在大明朝,藩王无诏不得入京,这么多王爷聚在一起,除了洪武年间的分封大典,便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当晚,鸿胪寺热闹非凡,诸位王爷推杯换盏,叙旧家常,聊的不亦乐乎。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终于,有人说起了皇上召见之事。

其实,大家心中都等着呢,就是没人愿意带头。

所有人眼光刷刷刷看去,说话之人,正是宁王朱奠培。

宁王一脉,在大明朝的地位非同一般。

大明第一代宁王朱权,在靖难时期,镇守大宁,是藩王之中战斗力最强的那位。

当初,朱棣起兵靖难,眼看打不过了,就跑到大宁去借兵,朱权不借,朱棣就把人绑了,然后强行借走朵颜三卫,还留下一句话,如果这场仗打赢了,咱哥俩分天下而治!

不过,燕王许下的承诺,关我永乐皇帝什么事?

朱棣登基之后,说过的话就不认了,而且还夺了朱权的兵权。

从此以后,朱权对权势之争彻底失去兴趣,整日耽乐清虚,悉心茶道。

第二百七十四章 统一口径

正统十四年,朱权病逝,年仅三十一岁的朱奠培以世孙的身份继承王位。

然而,宁王朱权和燕王朱棣之间的恩恩怨怨,并没有就此画上句号。

虽然朱权无意权势之争,可是,他的后人却感觉吃了大亏,复仇的种子就此埋下,从此以后,世代宁王都以造反为己任。

这场造反足足谋划了三代人,直至正德年间,第四代宁王朱宸濠终于忍不住了,举兵十万,一路打到南京,结果,朝廷平叛兵马还没到,就被突然冒出来的王守仁给收拾了。

这时候的朱奠培,还没有很强的造反欲望,但是,他有野心。

他不甘做一个圈养的闲王,所以才给后代灌输造反的理念,并最终付诸于行动。

可是,时代变了。

朱祁镇并没有打算把这些藩王当猪养,因为……浪费粮食!

在大明朝,王爷的俸禄很高的,亲王一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

这还只是表面上的,背后的利益,更是无法估量。

就算王爷们都规规矩矩的,不去与民争利,可是,他们在家里闲着没事干,就整日生儿子,这些儿子又生更多的儿子,养到最后,半个大明都要被他们吃掉!

与其让这些王爷糟蹋粮食,为何不撒出去……放养呢?

我给你钱粮兵马,武器装备,你看上哪块土地了,自己去打啊!

打下来,归入大明版图,你来亲自坐镇。

如此一来,藩王就不再是一个称号,而是重新有了封国。

在封国之内,藩王就是皇帝。

这样做当然有隐患,因为自从靖难之后,藩王不掌兵已经成为祖训。

不过,朱祁镇不担心这个,想要避免靖难再次发生,很简单,只需要有足够强的实力就够了。

想造反,来呀,只要你能顶得住大炮的轰炸,随便造!

如果有野心,又不敢造反,那好,给你选地方,去发泄你的怒火吧!

当然了,给这些王爷们选的地方,尽量避开了友好邻邦,比如说朝鲜、琉球、虾夷等忠实小弟。

至于倭国,还要按月给大明上交驻军费,暂时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