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第255章

作者:南山有龙

“晚宴,苏禄王……”

汤晓钟努力回忆,却还是摇了摇头。

金英只好说道:“他说,吕宋常年欺压苏禄!”

汤晓钟点点头,问道:“那又如何?”

金英笑了笑,说道:“假如说,苏禄国不堪其辱,举兵反抗?”

“反抗的话……肯定打不过吕宋啊,要不然,早就反抗了!”

“好,苏禄国打不过,会不会向大明求援呢?”

汤晓钟想了想,说道:“如果两国交战,我大明定会以调停为主。”

“调停无果呢?”

“那就,那就……”

汤晓钟迟疑了片刻,继续说道:“公公,你是不是想说,大明会出兵帮助苏禄,老夫以为,几乎没这个可能。”

“为何?”

“原因很简单,苏禄国是大明的藩属国,可是,吕宋也是大明的藩属国,所以,皇上会派出钦使来两国调停,不会贸然出兵。”

金英又问道:“如果你是苏禄王,眼看打不过吕宋,大明只调停,不出兵,你会怎么办?”

汤晓钟非常疑惑,心说你晚上究竟喝了多少酒,问的这都什么问题啊?

金英越说越兴奋,眼见汤晓钟不答,便自己说道:“如果苏禄国王上书,愿意献出领土,将苏禄国纳入大明版图,这时候,你觉得皇上会不会出兵?”

汤晓钟听完,突然愣住。

半晌之后,才喃喃道:“公公好智谋!”

金英回到椅子上,在此端起茶杯:“你我出海之后的遭遇,已经够丢人了,虽然捡了个占城王可以交差,但是,下西洋这件事终究是被搞砸了。如果苏禄能够并入大明,你我二人便是开疆拓土之功,你觉得呢?”

汤晓钟已经陷入沉思,他的一生,从考上进士开始,直至今日,几乎没有离开过翰林院,每日都在和各种文史稿件打交道。

本以为自己的一生也就这样了,没想到,阴差阳错之下,被派出海,为下西洋舰队探索航道。

然而,到了海上,他才知道,自己错的有多离谱。

回京之后,受罚是免不了的,如金英所言,就算捡了个占城王,也不能弥补自己的过错,无非是受罚的时候能轻些。

可是,如果能将苏禄并入大明,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根据刚刚得到的消息,大明已经彻底占领安南和占城,苏禄与这两个国家隔海相望,正好连成一片。

金英喝完杯子里的茶水,问道:“汤学士,你还犹豫什么?”

汤晓钟重重地点点头,说道:“公公,你就吩咐吧,需要我做什么?”

金英满意地笑了笑,说道:“咱家是个粗人,这一辈子,只会伺候人,不擅言辞,接下来的事,需要你去和苏禄王沟通,这开疆拓土的功劳能不能拿到手,就要仰仗汤学士了!”

汤晓钟起身行礼:“公公放心,这件事若办不成,我汤某不走了!”

第二日,金英带着几个干儿子,在苏禄好好转了一圈,此时正是盛夏,各种水果琳琅满目,让人大饱口福。

从这天起,汤晓钟开启了正义使者模式,把苏禄王好一顿忽悠。

他是进士出身,如论口才,自认不属于任何人。

仅仅三天之后,苏禄王心中就升起了反抗吕宋欺压的念头。

可是,这样的国家大事,非他一人可以做主。

掌握苏禄国政权的,其实是三位王,分别为东王、西王和峒王,其中以东王权利最大。

当初葬在大明的那位东王,就是现在这位苏禄王的爷爷。

很快,西王和峒王应召前来。

这些年来,苏禄受吕宋欺压,可谓是敢怒不敢言,如今一听说要反抗,要得到大明的支持,心中不免有些期待,同时,也很担忧。

苏禄国的兵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和吕宋抗衡,换言之,必然打不过。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大明会不会出兵相助。

如果大明不出兵,那不是完犊子了?

因此,三人很犹豫,迟迟不能做出决定。

这时候,汤晓钟的三寸不烂之舌又开始发挥作用,他滔滔不绝,引经据典,把那个翻译官都整词穷了,终于,三位王的情绪都被带动起来,决定反抗吕宋的欺压。

眼见时机成熟,金英等人带上占城王,先行回京复命。

汤晓钟则自告奋勇要求留下,以他的身份,至少能代表大明支持苏禄的态度。

吕宋国这边,平时欺负苏禄欺负惯了,现在对方突然跳着脚反抗,当下就急眼了,派了五千兵马,南征苏禄。

两国开始交战,苏禄这边兵力弱势,不断后退,吕宋则步步紧逼。

苏禄坐不住了,找到汤晓钟,问道:“请问上使,天朝何时能够出兵?”

汤晓钟却不急不慢,说道:“关于此处的情况,老夫已经原原本本写好了奏疏,派人送去京师。”

苏禄王心里着急,说道:“吕宋大军压境,如果天朝再不出兵,怕是……坚持不住了……”

“关系到战事,皇上也不会贸然做主,定会召开廷议,征求其他诸位大臣的意见。”

“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难说,如果众人一致通过,准备出征的钱粮,嗯……大约半年就可以了。”

“半年?”

苏禄王感觉自己要疯,半年我坟头草都半尺高了,你还出兵,出个求!

汤晓钟笑了笑,说道:“这是顺利的情况,如果有人反对,或者在征集粮草的时候出现问题,就很难说了。”

苏禄王突然意识到,这个糟老头子是不是忽悠我呢?

当初,是你告诉我们,要反抗,如果打不过,不要怕,还有大明呢!

现在人家都快打到家门口了,你跟我说,还要等半年?

我能等,人家吕宋会等吗?

想到这里,苏禄王很想掐死这个糟老头子,但是,又不敢……

“上使,能不能想想办法,真的快坚持不住了!”

汤晓钟想了想,说道:“办法嘛……倒不是没有,只是……”

苏禄王一听有希望,赶忙说道:“您请讲!”

“老夫也只能给你们提点建议,至于能否奏效,却不敢保证。”

苏禄王心中暗道,当初谁信誓旦旦跟我说,有大明的支持,吕宋必败,现在却来个不敢保证?

唉,没办法,谁叫现在有求于人呢,忍着吧!

汤晓钟继续说道:“皇上召集群臣商议,大家肯定会综合考虑,是否出兵,何时出兵,而考虑的条件,无非是支出,收益……”

苏禄王心中一凛,突然出现一种不祥的预感……

“……打仗是要花钱的,出兵吕宋要走海路,需要大量的舰船,花的钱更多,将士们的口粮,武器装备,弹药补给……这都不是小数。”

苏禄王急忙说道:“只要天朝愿意出兵,物资补给,我们这里可以提供!”

汤晓钟摆了摆手,说道:“物资补给只是一个方面,最关键的,是这场仗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吕宋和大明交好,只因为对苏禄发兵,大明就要刀兵相向,这个理由似乎不是很充分,皇上召开廷议的时候,群臣肯定会有人提出异议。如果众人的意见不统一,怕是短时间内很难有结果。”

苏禄王越听越急:“上使,您就想想办法,来人……”

说着话,他招了招手,有人抬着一口大箱子过来。

汤晓钟偷眼瞧着,一口箱子需要两名壮汉来抬,而且很吃力,看样子,分量不轻啊。

苏禄王再一挥手,箱子打开,顿时,各种黄白之物,珠宝翡翠……

汤晓钟忍不住咽下一口唾沫,笑了笑,说道:“殿下莫要客气,老夫甘愿留在此处,就是为了帮助苏禄共度难关,方才我们说,打仗是大事,如果想要皇上尽快出兵,除非……”

苏禄王急忙问道:“除非如何?”

“除非……”

汤晓钟看了他一眼,缓缓道:“除非吕宋出兵攻打的,是大明的土地!”

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还要御驾亲征

泉州市舶司,湄洲湾船厂。

金英到达泉州之后,先是命人押着占城王进京复命,自己却留下,似乎在等什么人。

闲来无事,便四处溜达,想起皇上曾下旨成立的航海学院,而且,现任院长洪保曾是郑和的副手,是太监界的楷模之一,便带了人去拜访。

第七次下西洋的时候,郑和病逝异国他乡,是洪保将舰队带回大明。

那时候,金英还小,对此事没什么感觉,现如今亲自走了一遭,才知道这其中的辛苦。

同时,他心中对祖师爷郑和的钦佩,又多了几分。

走在大街上,发现泉州变得热闹非常,甚至有一些来自异国他乡的商客。

在郑和下西洋的年代,这里曾是大明最繁华的港口。

自从宣德六年以后,这些曾经横跨半个地球的宝船就再也没有出港,而是静静地停泊在港湾,慢慢变得腐朽。

终于,在沉寂了二十年后,造船厂再次变得热闹起来。

洪保年龄大了,身体实在虚弱,常年卧病在床,听说金英也随船出海,不禁对他另眼相看,并安排了专人,带着他们去参观造船厂。

此时,在巨大的烘干厂,匠人们正在用烟熏烘干木料。

这项技术是由洪保提出,其实,在郑和晚年的时候,已经提出用烘干技术代替阴干技术。

所谓的烘干,就是用烟熏的方式,加速木料中水分的蒸发。

这项技术来自商朝竹简的汗青工艺,当时的书主要是竹简。

制作竹简的时候,首先要选择上等的青竹,然后切成矩形竹片,再用火烤干,烤的时候新鲜湿润的青竹片烤得像是水珠冒出来出汗,故名为汗青。

制造一艘宝船,如果使用传统的阴干技术需要三年,而采用烟熏烘干,只需要十个月。

如此一来,便可大大缩短造船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