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狗官开始 第173章

作者:吾心如故

这么多年下来,那些天灾之下的亡魂,该算到谁头上?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两个月

许崇没说话,眼神极为复杂。

“老夫只是有感而发罢了,你无需放在心上。”

江之鸿摆了摆手,“你有你的路,这件事就别胡乱掺和了。”

“你打算继续救人?”

许崇开口,“还有源源不断的人正在来的路上。”

“无事。”

江之鸿毫不在意,“道种只能崩溃一次,我现在是洗身九重,劲力也够用了,无非就是累点儿,死不了。”

这时有衙役进来,说城外已经聚集了一批新来的人,正在划分出来的单独区域等候救治。

“我马上就去。”

江之鸿对衙役点点头,而后看向许崇,“你是血衣卫,对于衙门管理没什么经验,就帮我看顾一下城内的治安吧。”

说完就大步流星而去。

“亥时三刻到了么?”

许崇看了看天色,出了衙门朝着一个方向走去。

理论上,沧泷县的人,同样是要被安排在城外的。

但赵六为了能让众人安全一点儿,主动挑起了城门处的高风险工作。

这让沧泷县幸存下来的人,得以搬进城内,占据了如同沧泷黑水坞类似的一块废弃坊市。

就不提什么条件了,除了少数没有倒塌完全的简陋房屋之外,就是城外的那种简易棚架。

李向学也在其中。

许崇赶到的时候,李向学正独自躲在角落,拿着根木棍,在地上写写画画。

那是三个人名。

一个是李全安,一个是崔婉。

写完后,李向学想了想,又添上一个。

王鹤之。

“向学。”

许崇轻声唤了一句。

李向学浑身一僵,慢慢回头。

“是我。”

许崇点了点头。

“许叔叔……”

惊喜从脏兮兮的脸上爆发,李向学一把扑到了许崇腿上,“你们死,你没死!”

“爹爹死了,阿母死了,县令爷爷也被抓走。”

“向学还以为你也死了……”

不到五岁的孩子,已经能把‘死’字运用的这么熟练了。

“是的,我没死。”

许崇摸了摸李向学的头。

我还有好多事要做,怎么会死呢?

李向学突然松开许崇,解开衣衫,将绑在腰上的牌位放到地上,然后跪下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

许崇看的清楚。

牌位上写着,许公讳崇之长生禄位。

这是一块长生牌位。

“愿上苍保佑许叔叔,一生无病无灾,多福多寿,下民李向学谨叩首请之。”

李向学煞有其事的重复念了几遍,而后又磕三个头。

这才起身,郑重其事的将牌位绑回腰间。

“你……一直带着它?”

许崇问道。

“嗯。”

李向学点头,“这是爹爹交代的事情,后来阿母死的时候又说了一次。”

在说这番话的时候,李向学面色平静,语气通畅。

没看到任何悲伤之色。

“对了,许叔叔。”

李向学仰起脸,问道:“县令爷爷死了吗?”

“嗯。”

许崇轻声回应,“我将他安葬在了一个风景很好的地方,有机会的话带你去看看。”

“好。”

李向学认真点头,旋即带着迟疑,问道:“县令爷爷……他真的是反贼吗?”

“不管他是不是反贼,他对你如何?”

许崇反问道。

“这……”

李向学像是想起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脸上出现一丝畏惧,不确定道:“应该是好的吧,虽然很严厉……那为什么朝廷要抓好人呢?”

“这个问题,需要你自己去寻找答案。”

许崇认真的说道。

这时,赵六出现在了不远处。

“早点睡吧。”

许崇拍了拍李向学,朝赵六走去。

“大人。”

赵六抱拳,“整个沧泷县,除了一些有门路逃去府城的,还活着的全都在这儿了,总共一万人出头,大部分都是……”

“我看见了,多是年富力强之辈。”

许崇并不意外,“能活下来这么多已经很不容易了,你应该吃了不少苦头。”

“不仅仅是我一个人。”

赵六摇头,“县里的衙役弟兄,有很多都一起帮忙了。”

“自从风鼓县的消息流传出来后,我们就聚集了还活着的人,把还能找到的所有吃食带上,一起迁徙来了这边。”

“现在的沧泷,就是一座空城。”

这个在阴神赶路的时候,许崇就看到了。

沧泷那边,只有星星点点,加起来不到一千个浓郁到发黑的红点。

“放心吧,不会再死人了。”

许崇叹了口气。

“是啊,不会再死人了。”

赵六点了点头,也是大大的松了口气:“江县尊刚刚去城外救治灾民的时候说了,朝廷很快就会送来赈灾的粮食、药物。”

“赈灾么……”

许崇不置可否,迈步走入黑暗。

他所表达的意思,根本与朝廷是否赈灾无关。

……

……

江之鸿向所有人保证,一定能度过这次灾荒。

而后雷厉风行,收缴了所有的存粮。

风鼓县的所有居民,贫穷也好富贵也好,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全都被迫贡献出了自家的粮食。

没办法,不交,就要离开风鼓县的范围,冒着染病的风险,去往别的地方。

留在这里,虽然每天只有一碗清粥,半个萝卜,半个馒头,远远达不到吃饱的程度,但至少还能活下去。

所有人都认为,只要自己能抗到朝廷来人赈灾,一切都会好起来。

可惜,他们想错了。

半个月过去,朝廷没来人,雍州各地却还有灾民不断汇入。

一个月过去,城外的灾民已经突破了十万,并且还在继续增多。

好在风鼓县地处平原,城外地势开阔,容纳十万人只是小事一桩,唯独就是棚架不够了,附近山头都被砍光也不够。

然而,朝廷还是没有来人。

同时,随着人数增多,所有人的伙食标准骤然缩减。

现在,每个人每天,只有半碗清粥,和一些根本认不出来的植物根茎。

城外还好,本就是逃难来的,没那么多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