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1373章

作者:孤独麦客

海船的吃水还没那么深,内河港口只要水深足够,一样可以停泊大船。

他对扬州的恢复比较满意,甚至可以说欣赏,这是实话。

这也是他想象中的繁华扬州,虽然离巅峰还差着一段距离。但历史车轮还在前进,扬州还在发展。

自中晚唐以来爆发的商业大潮是不可阻挡的。即便他不插手,历史上商业依然会在两宋时期臻于极盛。

那是商人的黄金年代,是贸易的黄金年代,也是古典时代商税在财政收入中占有浓墨重彩一笔的年代。

作为一个穿越者,邵树德清楚一个事实:正如世间万物有共性,同时也有个性一样,所谓的“古代”各个时期,有共性的同时,个性同样很强。

他面对这样一个特性突出的晚唐,有烦恼,也有喜悦。

人生没法重来,他已经做出了选择。正如赌博时买定离手一样,筹码押下了,现在就等开宝。

离开扬州之前,邵树德在附近几个县走了走,看了看。

此时的扬州地貌,与后世迥然相异。

很多陆地还是沙洲、岛屿,很多地方还是淤泥沼泽,很多后世的县乡尚未出现在地图上。

邵树德其实早就知道这个事。但他依然徒劳地去寻找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发泄,一种愤怒,一种年老后产生的复杂心绪。

刚穿越时是什么心态?

被残酷的世道教训一番后是什么心态?

战场上侥幸生还,然后慢慢积累实力后是什么心态?

开国称制时是一种什么心态?

现在他,又是什么心态?

人,其实很复杂,心中藏着善良、傲气、自尊、坚韧、软弱乃至魔鬼。

邵树德自己也说不清楚他现在是什么状态。

他只知道,离人生终点越近,他越觉得自己像是一头困在笼子中的野兽,惧怕衰弱后带来的病痛,想要求得解脱,但又留恋不已。

他做了很多改革,创立了一堆新朝雅政,但他却是一个不喜欢改变的人。

这些事情,都是他一开始就想做的,从未改变过。

世事风风雨雨,人生暮年的他终究是耐着性子在做,凭着惯性在做,靠着几十年形成的执念与可怕的习惯在做罢了。

四月初九,平海军数艘舰只抵达扬州。

当高大的水师舰船小心翼翼地靠近栈桥时,还引起了一波轰动。

尤其是那些大食商人,他们第一次见识到了东方的军舰战船,对高大的船体比较敬畏,开始正视这个国家的造船及航海技术——虽然离他们这种航海大国还有相当的差距,但确实进步不小。

邵树德最后看了一眼掩映在田野绿树之中的扬州城后,便登上了船只,扬帆南下,横渡长江。

※※※※※※

四月的长江波涛滚滚,东流逝水,日夜不休。

乘船横渡长江,对邵树德而言是一种新体验。

他其实很喜欢乘船,但拒绝坐海船。

他不信任此时的航海技术,不想把小命丢在海上,哪怕可能性很小。

平海军调来的都是新式快船,可靠性上佳,长江波浪也没大海那么凶猛,整个渡江过程甚至可以称得上平缓。

在京口上岸之后,他在江边逗留了很久。

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渡口,位于后世的镇江,南京东侧。

北朝一旦攻取淮南,将兵锋推到长江北岸,下一步基本就是直取南京了。

南京一下,其他地方基本传檄而定,不用费多少劲。

而北军渡江的地点,基本就那几个,京口绝对是重中之重。

大夏治下的京口,没有多少军事属性,从表面来看,这绝对是一个繁荣的商埠——事实上,京口本来就是漕运节点。

江南各地的物资、漕粮自此进入长江,然后在扬州集散。这是中唐藩镇割据以后,朝廷在北方筹集不到足够钱粮的情况下,重新拾起的漕运路线。

大夏一扫割据群雄,北方钱粮自然手到擒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江南钱粮会在朝廷收入比重内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更别说此番税制改革,江东、江西二道需上供三分之二以上的钱粮,京口的重要性日益增长。

“大势如此。”邵树德感慨一声:“江南之富庶,惯于消磨阳刚之气,直如蜀地一般,但对天下而言,又天下不可或缺。”

“少不入川”这个说法,北宋才第一次见史,但在此之前,人们又何尝没认识到呢?

江南与蜀地,其实差不太多了,都是一个盛产财富的地方。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蜀地较为封闭,江南没法独善其身罢了。

离开江岸稍远之后,邵树德并未急着去南京,而是习惯性巡视起了乡村。

他发现一个特点,即江南的农田普遍打理得十分不错。

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精耕细作。以菜畦为例,边角料般的数十步地,竟然也被人为分割成了好几块,种上了不同的蔬菜。

田垄被梳理得非常整洁,一看就经常打理。

入眼所见,几乎没什么杂草,显然经常耕锄。

菜叶子绿莹莹的,看样子经常有人浇水、施肥。

田地中央埋着一个大木桶,里面积满了粪尿,臭气熏天。

农人的粪勺撂在地上,可能是看到有大人物过来巡视后,直接吓得跑路了……

这是一副与北方迥异的农业生态景象。

邵树德想起了太子曾经提交的一份奏疏,重点提及江南农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太子已经深刻认识到,与北方农民相比,江南农人的田地数量少得可怜,只能走精耕细作的路线。

他想到的办法是加强育种——与司农寺不谋而合。

后者培育的很多蔬菜种子,陆陆续续推广到了广阔的南方。

现在他们又盯上了果树、茶叶的育种,总之是在这条路子上使劲。

那么,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邵树德想到的只有桑基鱼塘。

这其实是一种曾经风靡一时,然后又慢慢衰落的生态农业模式。

他印象中明清时期就有了。但正如很多事物一样,在明清之前,其实都是有雏形的。

他自淮南一路南下,在漕渠上看了很久两岸的地形,认识到了淮南以及江南农业的特殊性。

从土地方面来说,因为沼泽、河流、湖泊遍地,获得土地基本只有一个办法,即围湖造田,但这需要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时半会能奏效的。

以扬州为例,大片沼泽完全处于未开发状态。

已开发的部分,往往开发程度不够,农田被河湖包围,形成一个个宛立水中央的孤岛。

真正成熟的部分,也就城市周边罢了。

百姓们心里很清楚,在填出足够的陆地之前,他们要认真对待手里的每一块田地,尽可能精耕细作,获得更高的产量。

而河湖也不能放过。邵树德在高邮看到百姓们在垛田周围的河湖内养鱼虾、菱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淡水鱼的热量固然低得令人发指,但多少也是一笔收入,水面万不可能浪费了。

这种行为发展到后来,便有人总结经验,以扩大收益。

沼泽挖掘疏浚之后形成池塘,淤泥则堆到另外一边,形成农田。田里可种植稻麦,围着池塘的河岸可种植桑树养蚕,缫丝废水、蚕蛹、蚕沙等物可养鱼,富含鱼粪及其他腐败物的淤泥再拿来肥桑,形成一整套循环。

他不知道这种模式能否在此时行得通。但就淮南、江南这个情形而言,确实也只有这一种因地制宜的法子——那么广阔的沼泽,你想开发的话,还能怎么办?

其实,这会司农寺已经在南京江宁府进行试点了,今年已是第三个年头。

邵树德从定期发来的奏疏中追踪进度。

整体而言其实还可以,淤泥确实肥沃,稻田产量很高,一棵棵桑树围绕着池塘,形成天然的界限。招募来的农夫采桑养蚕,缫丝织布,诸般细节在慢慢完善之中。

这就是淮南、江南农业当前的解决方案。

如果试点成功,将来会在江南各地大力推广,形成一定的规模。

这是终极版本的精耕细作小农经济,与北方大平原户均数十亩地、农牧并举的粗犷模式相比,完全是两个风格。

但因地制宜么,不就得如此?

将来北方人口多了,户均土地下降之后,农牧并举的模式固然仍然可以继续,但肯定没现在这么爽利了。到了那个时候,一户北方农民的生活水平,定然比不上江南,毕竟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量摆在那里。

有些东西,确实是必然。

唐德宗那会是没法在北方搞到钱,不得不仰赖江南钱粮。

大夏的未来,可能还是得去江南搞钱,但原因又不尽相同了。

四月初十,圣驾离开京口,一路西行,两日后抵达南京。

第063章 扬子宫

南京的户口其实并不算多,且绝大多数来自划归南京的周边诸县。

就狭义上的南京而言,两附郭县(上元、金陵)大概只有一万五千余户,可能是大夏四京中人口最少的一个了。

这就是战争的威力。

张雄、孙儒、冯弘铎、田覠等人在此交锋,数易其手。

杨吴夺得此处后,钱镠并不放过,屡次交兵。及至苏州刺史杨师厚叛投钱镠,对方自湖州、苏州两路出兵,昇州又多次沦为战场,百姓死的死,跑的跑,地方大受摧残,民生凋敝不已。

所以说,昇州百姓苦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战争时期,哪里的百姓不苦呢?

邵树德在前往南京的路上,突击处理了一批公务,多是洛阳转过来的。

其中,最值得他注意的还是几个儿子的动向。

伊丽河谷的邵大郎还在休养生息,深固根本,成效非常显著。

他这次又是要人、要物资来了。

未得天子允许,太子是不能处理公务,干涉政事的,这是铁律。不过这次他监国,管起来名正言顺,倒没什么可说的。

邵树德仔细看着奏疏上宰相及监国太子的批注。

大郎索取一千头耕牛、农具三万件,其他各类物资若干。同时,他请求将每年迁移过去的中原百姓增至两千五百户以上,因为伊丽河谷的承受能力增强了,并且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