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疯神狂想
当时他看到的那人,就是在这边,一伸手,就把手中的一个包裹,塞进了这里的墙洞之中。
可是,过来看的时候,本来使用黑砖垒起来的厚实高大的墙壁,居然严丝合缝,没有任何空隙。
仔细一看,原来这边应该是有空洞的,但是后来修复了,而且是使用的古砖修复。
看着拿出被修复的墙壁,陈文哲使用回溯。
很快,他就确定,那十二册鸟谱还在下面。
这边是被人早就开凿好的空洞,开口在上方,东西放进去,立即向下落。
落下去之后,只要在墙角事先准备几块砖,在东西放下去之后,塞进去,就把那十二册鸟谱,压在了砖墙内部。
由于空隙很深,最起码伸出手臂是够不着的,而且还十分狭窄,加上几块砖的阻隔,只要不是拆了这里的砖墙,就不会有所发现。
后来不知道是谁,居然还修复了这处墙壁上的空洞。
之后,就更加不可能有人会发现,这处破损的墙壁之中,居然还藏着一套国宝。
如果陈文哲想要这套清宫鸟谱,其实也十分方便。
只要拿凿子来,在墙壁下面对准洞穴开凿一个小洞,就可以从底部把那套宝贝掏出来。
有着回溯技能,他能准确所动墙洞和宝贝,这样也就不害怕找不到东西。
他能准确锁定那套画谱,而且能够看出来,这套宝贝也是被特殊处理过的,防潮、还仿虫吃鼠咬。
这也是技术啊,古代防潮还容易一些,油纸、蜡封就可以。
仿鼠害就不太用了,得用毒,而且还是让老鼠闻一闻就死的毒物。
只要有一些老鼠受害,之后这一片的老鼠,就全都知道,这里的东西有毒。
卖老鼠药的行业,从古到今都一直十分普遍,看来也是有原因的。
看到那十二册鸟谱完好无损,陈文哲放下心来。
此时,他反而有点担心那件宝鼎,现在需要紧急处理的是长江水下的那件宝鼎。
不过,一时半会的他也没有机会过去打捞。
使用回溯,很快就追踪到了当年沉入江底的那件宝鼎。
没想到,那件宝鼎居然没有顺着江水向下去,而是向着上游去了?
这就跟那件黄河铁牛一个样?被大水冲着没想下滚,而是被推着向上游跑了?
这怎么也有六七十年了,每次发大水都要冲一次。
现在这件宝鼎,已经被推到了上游几百米处。
而且,已经被掩埋在地下三米多深的淤泥之中。
挖是肯定不能轻易挖的,就算是在岸边不远处,也不能随便挖。
因为这边距离码头不远,周围还有不少小码头,只要稍微做点过分的动作,就会被人注意。
倒是能够成立一家工程公司,承包一些政府的工厂,像是清淤?修建小码头?
收回没边的胡思乱想,陈文哲顺便看了一眼那件宝鼎。
当年包裹的还算不错,好像还做了点防水工作?
看来这也是处心积虑、早有计划的行动,不是临时起意推下长江的。
这件宝鼎落入江中,也是跟那套鸟谱一个样,都是计划好了,才采取的行动。
这就好,做了点防水,现在还埋在了淤泥之中,加上这时青铜器,就算生锈也不算厉害。
“保存完整,还算不错!”
“这铭文,好像没有想象当中的少啊!”
仔细看了看铭文,毕竟一件青铜器,这个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它的价值体现。
《小盂鼎》铭文陈文哲看的很清楚,他能确定,就算不用通过这件宝鼎,继续回溯几千年前的历史画面,他也能看的很清楚。
看清楚那鼎上面的铭文,陈文哲的脸上就露出笑容。
我们大中华一脉相承,不管古今,文化、文字都是相通的,就算是钟鼎文,他也能看懂很多。
就像是现在,陈文哲就能大体看明白,小盂鼎上的铭文是什么意思。
唯八月既望。辰在甲申。昧爽。三左、三右、多君入服酒。
明。王各周庙。□□□邦宾。
延邦宾尊其旅服。东向。
盂以多旗佩。鬼方子□□入三门。
告曰:王令盂。以□□伐鬼方。
□□□馘□。执酋三人。获馘四千八百又二馘。
俘人万三千八十一人。俘马□□匹。俘车卅辆。俘牛三百五十五牛。羊卅八羊。
盂。又告曰:□□□□。乎蔑我征。执酋一人。
获馘二百卅七馘。俘人□□人。俘马百四匹。俘车百□辆。
王若曰:□。盂。拜稽首。以酋进。即大廷。
第1401章 名扬四海
小盂鼎上的这些铭文,当中很多字形,陈文哲看的并不太清楚,也有一些是不认识的字体。
可是,这样的铭文,已经算是保存很好了吧?
毕竟看这些铭文,还是能了解大体的意思的。
当然铭文不止是这一些,总共三百九十多个字,很多陈文哲不认识,但是他能看懂。
整个铭文记录的事情很完善,只是推理就可以弄懂意思。
大意是:盂在周庙向康王报告征伐鬼方的战果,两次战役共执获敌酋三名,俘一万三千八十一人,获馘四千余,另获车、牛、羊等。
王命讯敌酋,酋答因周人先开边衅,故而叛周。
讯后将敌酋斩首,献于宗庙。
康王祭祀后,对盂赏赐,盂作此鼎以纪念。
这其实才是大小盂鼎命名的关键,人家的主人就是盂氏。
大小盂鼎铭文中,提到了盂的祖父,名为“南公”。
所谓“南公”实际上是“南宫公”的简称。
就像周公、召公一样,属于族氏名+爵称的称谓方式。
学术界普遍认为,这两件盂鼎铸造于周康王时期,那么鼎的主人盂也活跃于此时。
铭文中提到,特别是大盂鼎重提到,南公是盂的嫡祖。
因此作为祖父的南公,应当活跃在康王祖父——周武王在位时期。
征诸典籍,这位南公就是南宫括。
在以武王伐纣为背景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南宫括作为凡人武将显得面目模糊。
他与总在台前的哪吒、杨戬、姜子牙等相比,他更像是一个没有什么存在感的群演。
但是在史籍中,南宫括却可称得上地位煊赫。
《尚书·君奭》提及周文王的名臣时,这样写道:“亦惟有若虢叔,有若闳夭,有若散宜生,有若泰颠,有若南宫括。”
《论语·泰伯》中孔子谈论前代贤臣时举例:“武王曰:‘予有乱十人。’”
郑玄注引马融说:“谓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大颠,闳夭,散宜生,南宫括。”
可见在周初,南宫括是与周公、召公、太公(姜子牙)等齐名的大臣,地位相当隆崇。
到了司马迁的时代,南宫括的形象更加丰满。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武王灭商后施行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命南宫括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以赈贫弱萌隶。命南宫括、史佚展九鼎保玉”。
不难看出,南宫括被委以处理财政相关事务。
唐兰先生据《史记·管蔡世家》《左传·定公四年》以及《白虎通·姓名说》等文献认为,南宫括是周文王少子,名为聃季载,又称南季载,在周成王时为三公。
从此推测,他居住于周朝南宫一带,因居地为氏。
大盂鼎铭文显示,盂作为南宫括的孙子,在周康王时受命掌管军政、诉讼。
而小盂鼎铭文告诉我们,盂曾统帅军队讨伐鬼方,获得大捷。
周昭王时代的中方鼎铭文有“唯王命南宫伐反虎方之年”,这里统帅军队讨伐虎方的统帅就是盂。
出土于南河平顶山应国墓地的柞伯鼎,也是昭王时器,其铭文也有“王命南宫率王多士”。
有学者认为,柞伯鼎的南宫,也是南宫家族重要成员。
西周晚期的南宫柳鼎表明,南宫嫡系至厉王时,仍执掌周王室军队后勤事务。
除了嫡长一支留在宗周外,南宫家族的旁支被分封在今北湖随州一带,是为曾国。
2011年,北湖随州叶家山西周大墓惊现世人,其中111号大墓出土了一件簋,铭文为“犺作烈考南公宝尊彝”。
考虑到叶家山墓群,多为西周时期曾国公室墓葬,簋的器主人犺应该是一代曾侯。
因此,曾国应当是南宫氏家族的一支分封于此。
2014年公布的一组青铜钟,证实了这一点。
这组青铜钟早在2009年,就在随州曾都区文峰塔出土,属于春秋时期曾国遗物。
其中的曾侯與钟A1铭文开篇写道:“伯适上哲,左右文武。挞殷之命,抚定天下。王逝命南公,营宅汭土,君庇淮夷,临有江夏……”
这里的伯适就是南宫括,括与适在古籍中通用。
铭文直接证明了,曾国是南宫家族的后裔。
而南宫括本人,也参与了建立曾国的活动。
西周时期,贵族家族一支在王畿内任职且享有封邑,另一支外出就封为外服诸侯,见诸史籍者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