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959章

作者:疯神狂想

风火砖墙间立其中,排水系统设计科学,一百多年水火无忧。

从屋内走出,爬上邻近高处,俯瞰整个村庄,船形巨宅逆水向东,周围数座古屋护卫驱逐,相当气派。

这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作,它成功的利用风阻隔热原理,把连成一片的院落,分割成了数个防火安全区。

这座以砖木结构的大宅院,取暖、作饭,大量使用少不了柴木。

这种极易发生火灾的混合体,由于防火墙的使用,百年来一直平安无事。

特别是宅院的地下水系统,每天都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倾泻而出。

但是150多年了,居然从未发生过下水道堵塞现象。

宅内所有天井,雨过即干,不留积水。

据那里的老住户讲,这条下水道从地下直通到下面的河里,可古宅的地面与河水只有很小的落差。

为什么这么多年,还能保持畅通无阻?

村里的人说,在下水道建好后放进两只巨龟,它们在里面不停地清除着从古宅流下的污物。

村里的很多小孩,在河边玩耍时,都曾看见过这两只大乌龟。

当然,这只是神话了的传说,并不能当真。

但是,从此也可以看出,这座大宅设计的有多么科学。

而现代城市设计,很多人都认为国外做得好。

其实,好的设计就在我们身边,只不过缺少了民族自信。

原来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就让我们视若无物,有目如盲的看不见了。

其他古代科技,陈文哲还不敢说,但是在建筑设计之上,国内可以傲视世界的设计,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比如陈文哲小时候学习过的一片课文——赵州桥。

上千年的历史,让这座石拱桥一直完好无损的给人类做着贡献。

赵州桥准确地向我们介绍了,这座神奇的古桥。

为我们打开了,对古代桥梁建设认知的大门。

与古代建筑一样,虽然如今现代化的写字楼林立,但总是代替不了古建筑在我们心中的位置。

桥梁也是这样,新修建的大桥,在横跨长度以及建造环境方面,都有很大突破,但也替代不了古桥独具的韵味。

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找不出一座比它年代更为久远的石拱桥。

这都主要得益于,古人在建造这座石桥时,所投入的智慧与汗水。

尽管历经了如此长时间的风吹雨打,甚至有地震、洪水以及战乱炮火的影响,都没有击垮它,依旧屹立于洨河上不倒。

其实,很多古建筑都是这样,像矗立在长江中的观音阁,被江水浸泡、冲刷多年,也丝毫未曾动摇。

可是,屹立千年不倒,却在60年前彻底“消失”了,这就是赵州桥的悲剧。

最后一次修缮是在1955年开始,直到1958年竣工。

这一次是赵州桥第八次被修缮,同样也是最为全面的一次修整。

古桥只保留了极少部分,其余全部被钢筋混凝土盖板代替。

不过因为在结构与样式上依旧仿照旧桥,所以赵州桥虽然外表上没有太大变化,但实则已与一座新桥无异。

由于重修过后缺少之前的古韵,有一部分人觉得新桥,并不能代替那座保留了千年的古桥,并且对此提出了质疑;

不过,也有人们认为,虽然赵州桥换了一幅新的面孔,但并不影响它在自己心中的地位与形象。

更为重要的是,这座桥梁带给大家的是,古人高超的建筑技艺与建筑智慧,是我们古代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成就。

那么只留下了一个外表的赵州桥,还是那座历经千年洪水冲刷而不倒的赵州桥吗?

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还能支撑一千年的风霜雨雪吗?

看看现代城市的设计,每次下雨都内涝严重,我们还能有点信心吗?

幸亏船型古屋这片古建筑,没有人想着重新修复。

而保存下来的这片古宅庭院,最重要的功能,其实就是住着舒服,因为到现在,它还一直是村里夏季的最佳纳凉地点。

在夏天最热的时候,古宅内的温度最高也没有超过27度,和开着空调的房间差不多。

因为古宅内无论是房间,还是庭院,建筑造型都是呈竖立的长方形状。

有如烟囱的原理一样,让这种结构加速了空气的流动。

更奇怪的是,古宅房间内一年四季不见蚊虫,尽管紧紧围绕在古宅墙外的,就是蚊虫肆虐的猪栏和水田。

这么一座象征着家族基业的巨型豪宅,如今却成了无主之宅。

洲湖村的历史上,也鲜有达官贵人的记载。

这座建在小山村里的豪华大宅,到底是谁的功业,它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不仅如此,这座豪宅还有着诸多不同寻常之处。

第1388章 一层层迷雾

为了让房屋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效果,我国的房屋最理想的朝向便是坐北朝南。

而这座船型豪宅内的房屋,却全部坐西朝东,成功地避开了阳光的照射。

不仅如此,这108间房屋相互连通,有的房屋甚至只有几平米,而且形状狭长,将其称为通道似乎更加合理。

在这样的结构下,这座豪宅形成了一座巨大的迷宫,不熟悉其结构的人很难找到出口。

现在经多方考证之下,专家们惊奇地发现,这座豪宅为清代富商黄惠楼斥资建造。

但黄徽柔所从事的是什么生意,却无从得知。

种种迹象表面,黄徽柔与天地会交往甚秘,商人只是其掩人耳目的身份。

黄徽柔所修建的这座船屋,实际上是为天地会成员修建的藏身据点。

其极差的采光效果和复杂的内部结构,刚好可以为天地会成员,提供有利的藏匿效果。

船型古屋独特的造型,现在已经是建筑史上的又一个奇迹。

其有违常理的结构,恰好满足了天地会的需要。

可见只要符合目标人群的需求,看似不合理的做法,反而更能解决问题。

100多年来,很多人无数次在这古宅院落里“掘地三尺”,至今还在寻寻觅觅,但就是没有宝藏的踪影。

这笔天地会的宝藏,到底藏在哪里呢?可惜没有人能够找到。

尽管没有找到传说中的宝藏,但船型古屋本身就是一座无价之宝。

比起金银珠宝,其背后隐藏的天地会的历史,远比财宝要有意义得多。

发现了船型古屋,却没有发现天地会的宝藏,这个是遗憾。

但是对于陈文哲来说,确实幸运。

因为他在沉船之中发现的不少宝贝,就应该是天地会藏宝的一部分。

至于天地会为什么会把用于国内活动的资金,弄到海外,这一点还是很好解释的。

毕竟当时的满清可以说是如日中天,他们根本撼动不了满清的统治,而且还被不停的围剿。

没办法,他们最终的活动范围,只能是大陆之外。

这也是他们后来的根据地,转移到港澳台、东南亚、美洲的原因。

当然,陈文哲对于这段历史不太关心,毕竟已经被扫入尘埃。

但是,他意外看到了那座船型古宅,自然也就对于天地会,或者说对于当时的大商人黄惠楼,有了些意外的了解。

通过他看到的一些影像分析,黄惠楼很可能就是洪门的一名干将。

关于黄惠楼的资料十分稀少,只有零零碎碎的传说和记载。

相传,黄惠楼原来本是个家境一般的小商贩,从贩卖皮油起家。

凭着精明勤劳,年轻的黄惠楼在短短的三十年时间里,迅速发展成为一名在黎川至光泽、福市、弯弯一路有20多家当铺的巨商大贾。

为了夸富乡里,同时也为了在家乡置办一份永久的祖业,黄惠楼请来风水先生,在这四面环山、形似女式兜肚的洲湖村,以巨款购得“脐眼”这一风水宝地,修建了这座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豪宅。

古宅的大门朝向,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点关于主人的线索。

那就是古宅的大门,是朝东开的。

古代建筑十分讲风水,尤其是对门的朝向极为重视。

主人若是经商,按后天八卦讲,商字属金,而南方属火,火克金,也就是说宅院大门如果开在南面,不利经商。

而朝向是东方,也就是属土的方向。

土生金,很吉利。

由此可见,宅院主人极有可能是商贾。

这座船形豪宅建成以后,黄惠楼却很少来这里住,很快豪宅就成了一座“无主之宅”。

不仅如此,黄惠楼的后人不久也不知所踪。

只有许多不明身份的人来来往往,在这里住宿,更确切的说,这座豪宅成了山村中的一所公共住宅。

村里一位据说是黄氏远亲的人,至今还保存着一批黄氏家谱。

但这个家谱里有关黄惠楼的记载,依然是语焉不详。

黄惠楼既然是“洪门干将”,这倒可以揭开,黄惠楼一夜暴富和豪宅建在深山小村里的谜团。

不长住豪宅,又突然消失的问题,似乎也迎刃而解了。

那就是他作为洪门的一员,参加了1852年,有史可查的闽南小刀会和洪门起义。

起义失败后,他逃到了海外,从此古宅成了公产,留给了村里的人们。

这一点,陈文哲肯定能够确定,毕竟要没有这次起义失败,他也不可能在沉船之上,获得那么大的收获。

当然,就算是他能够回溯当年的历史,他看到的这座船型古宅,也还是有很多谜团。

它的谜,几乎可以串连成串,但是这里面却隐含着很多东西,特别是财富。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