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疯神狂想
而到了东汉,有资格穿银缕玉衣的,也肯定是诸侯王或者是王后。
看着如同铠甲一样的玉衣,陈文哲还真是有点感慨。
不了解银缕玉衣的人,很容易将它看作盔甲。
只不过这种盔甲,制作的也太过精巧了。
从此也可以看得出来,古人对待死亡是多么的郑重!
自古以来,古代皇帝多有追求长生不老者。
在两汉时期,人们信奉“侍死如奉生”,他们觉得就算一个人死了,他的灵魂也是活着的。
而在古人观念中,玉便是一个人气质德性的象征。
在玉的加持下,人能保持尸身不朽。
在如今看来,也许这是一种无稽之谈,可于当时而言,这便是真理。
就连“药圣”李时珍,都对它深信不疑,曾为玉正名说:“玉未必能使生者不死,惟使死者不朽耳。”
因此,两汉时期的贵族,便着玉衣下葬。
《后汉书》中更有明确记载:“帝崩,唅以珠,缠以缇缯十二重。以玉为襦,如铠状,连缝之,以黄金为缕。腰以下以玉为札,长一尺,广二寸半,为柙,下至足,亦缝以黄金镂。诸衣衿敛之。凡乘舆衣服,已御,辄藏之,崩皆以敛。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薨,皆令赠印玺、玉柙银缕;大贵人、长公主铜缕。”
这里就清楚的记录了,什么样的人,什么身份,应该用什么玉衣陪葬。
陈文哲知道的,南都博物院,就藏了一件银缕玉衣,而且是属于18件镇馆之宝其一。
这些,肯定是亿级国宝,出现任何一件,都可以支撑起一家博物馆。
现在陈文哲放心了,他的博物馆,开馆就会无敌!
小心的动了一下银缕玉衣,发现这一件安放的也不安稳,不用想,他的下面肯定还压着一件东西。
果然,搬掉上面的银缕玉衣,下面还有一件银缕玉衣。
下面这一件稍微小点,一看就是女式的玉衣,很可能这两件是一对。
这件玉衣表面看来平平无奇,但定眼一看,便能发现其精妙所在。
它长有1.7米,与一普通成年男子身高相差无几。
玉衣上的玉片总共2600多块,有长条、三角、半圆、橄榄等形状。
玉衣由玉片和银丝钩织而成,共使用银丝不少,稍微测算,就知道肯定超过五百克,或者能达到一千克。
它包括头罩、脸盖、前胸、后背、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拇指、左右裤筒、左右鞋子这十四个部件,且它各个部位的玉片形状,尽不相同。
如头顶,是用璧形玉片;头部其余地方,则用梯形玉片;
两眼是用的橄榄形玉片,鼻子是用的梯形玉片和半圆形玉片;
下颚是用的月牙形玉片;肩部是用的三角形玉片。
除此之外,为了防止尸体气血两失,它还会塞住九窍,其力求逼真,故做工精细,工艺复杂。
幸亏这两件保存的十分完整,如果破坏了,那修复起来就麻烦了。
以前国内也出土过银缕玉衣,只不过都是破坏了的。
而一件损坏的银缕玉衣,单单是修复方面的工作,便最少需要四个月。
哪怕在工艺纯熟,科技发达的今天,修复工作也要持续很久。
所以不难想象,在古代制作这样一件玉衣,是非常消耗时间、精力的,包括需要大量的人力和高超的工艺技术。
发现了一具银缕玉衣,陈文哲自然高兴,不过看着堆积的还是有点高度的银缕玉衣,他又忍不住心生贪心。
这下面会不会还有一件?也许就是一件铜缕玉衣呢?
要是出现铜缕玉衣,那他金银铜三种玉衣就收集齐全了。
还是那话,不管身份高低,只要是玉衣,就十分珍贵。
不管是之前的金缕玉衣,还是眼前的银缕玉衣,它们之所以珍贵,不仅在于其历经千年而不变,还在于它的稀少。
第909章 地大物博的好处
于古代人而言,玉衣本就是一种奢侈品。
在古代,本身就很少有人能置办的起,加上存在的时间短,所以流传到现在的数量,就更少。
这些象征身份的玉衣,存在的时间不长,其真正开始流行的时代,不过东汉和西汉时期。
魏文帝曹丕继位后,他发现民间有不法分子为谋求钱财,纷纷投入盗墓事业。
而玉又是当时的奢侈品之一,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玉衣便首遭其害。
玉衣的存在,不仅未替墓中人守住灵魂,还招惹来不法分子扰起安宁。
这便违背了贵族的本愿,所以魏文帝便下令废除玉衣制度。
如此一来,玉衣便在历史舞台中落幕了。
时至今日,之前我们国家出土的银缕玉衣仅有两件,可以说每一件都是稀世珍宝。
如果古人知道,他们用来保护灵魂、身体不朽的宝物,成为了展品,恐怕会气的诈尸吧?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古人为了保护灵魂,耗时耗力制作这件银缕玉衣,实在是“愚俗所为也”。
可若没有这些“愚俗”之人,又何来今天的无价之宝?
所以看待文物不能用上帝视角,无论古人出发点是好是坏,他们都为文明的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目前,根据相关统计,在全国出土的文物中,超过2000片玉片的银缕玉衣寥寥无几。
现存南都博物院的那件银缕玉衣,作为镇馆之宝,也是第一件修复完整的银缕玉衣。
南都博物院更像是一座宝库,其中文物藏品不胜枚举,单单一件银缕玉衣,便能引得世界叹为观止。
想到这一点,陈文哲有点熏熏然,他要真把这些发现公之于众,那会引起多大的轰动?
人家博物馆的东西,他肯定是只能眼馋,甚至连靠的近一些都不行。
自己的东西,就无所谓了!
陈文哲慢慢的清理着周围的东西,他先把周围的鼎、尊什么的青铜器,全都搬出去,再慢慢的清理玉衣。
最后,他清理出来了三件金缕玉衣,两件银缕玉衣,还有大量玉片和金丝。
仔细整理了一下,最后也没有发现铜缕玉衣,这是一个遗憾。
当然,这也是陈文哲的贪心。
能够得到三件金缕玉衣和两件银缕玉衣,已经是极大的幸运。
这五件玉衣,意味着最少是三对楚王夫妇的墓穴被挖了。
而要是这三对墓穴,之前没有被盗过,这里肯定要出现六件玉衣。
现在只剩下了五件,而且其中一件金缕玉衣还是残缺状态。
这些都需要修复、保护、保养!
陈文哲没有时间,也不是专业人士。
再说,他就算是可以成为专业人士,只是他一个人,又能干多少活?
所以,还是先把这些东西运回国内,再慢慢的清理修复好了。
接下来就简单了,拍照,不停的拍照,顺便建立档案。
拍照留念,归类整理,最后装箱运走。
这活做起来可不轻松,甚至说很累,但是,只要能发现好东西,陈文哲就甘之如饴。
先收拾金缕玉衣和银缕玉衣,可惜没有发现铜缕玉衣,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而且是没法弥补的遗憾。
这也就是这批宝贝出现了在了国外,他弄回去算是文物回流,这样才有点可能,让他保存下来。
如果是在国内,不要说金缕玉衣和银缕玉衣,就是铜缕玉衣上的一缕铜丝,他也捞不着。
“不要说玉衣了,就算是这些青铜器,任何一件在国内出土,都会上新闻吧?”
就那么几件玉衣,清理干净了,陈文哲又开始整理那些青铜器。
此时,他正抱着一只青铜鹿。
这是西汉的一只青铜卧鹿,此铜鹿做伏卧状,身体后部略向左倾侧。
它头颈昂起,双耳耸立,两眼眺望右前方。
头顶犄角槎枒,各分四叉。
在脊、臀、颈、耳等部位镶嵌有成组的绿松石。
之所以拿起它,肯定不是因为这件东西更好,而是因为上面出现了镶嵌技术。
要知道这可是西汉时期的镶嵌技术,陈文哲这种技术达人,自然是最重视技术的。
这卧鹿之上的绿松石的镶嵌,是在铜鹿的不同部位上,先铸成阴刻纹饰,然后依照纹饰的规格,将绿松石裁割成各种合适的形状,以树胶或漆等当作黏剂,黏在器表的阴刻纹饰处。
这种镶嵌技术,在现代人看来,只能算是尚可,甚至说是简陋。
但是,要放在西汉时期,那就是最顶级的工艺。
不说其他,只是树胶就难以制作。
这么一看,相比铜鹿本身,这镶嵌技术也就不算差了。
当然,这件工艺品能出现在这里,足以证明铜鹿本身的工艺,也是很高的。
可以说,这只卧鹿做的很不错,整体来看,铜鹿身体各部分比例匀称,肌肉表现恰当,形态毕肖。
此鹿四足踡卧,抬首向前直视,双目有神,双耳直竖,面露惊异之色,仿佛一只正安逸小憩的小鹿,忽然听到异常响动,遽然抬头寻视。
从艺术形态上看,这件铜鹿完全仿照成年雄性梅花鹿塑造。
放下这只卧鹿,陈文哲在周围寻找了一下,很快,他就面露喜色。
向前走了几步,陈文哲拿起一只漆黑的圆形青铜器。
这肯定不是盘子,而更像是一只镜子。
这是古代的青铜镜,肯定也属于汉代,而且是跟那件卧鹿是一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