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472章

作者:疯神狂想

他也许能在工厂内,发现全套的珠山八友作品呢?所以不着急。

第683章 越窑青瓷匣钵

如果真找不到好机会,那就多用几次自主传承。

主要是景云钟任务即将完成,陈文哲最近一段时间,好像并不缺自主传承的机会。

最少有一次下山猛虎图的机会,放在那里跑不了,陈文哲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瞬间心情变好,陈文哲的脚步,都变得轻松了一些。

而当他回到一念堂工坊的时候,心情就变得更好了。

曹庆春这小子,总算是有点收获了。

“什么东西?真的是越窑的瓷器?”陈文哲有点惊喜的道。

“是越窑的东西,只不过好像有点问题,那卖住支支吾吾的,也没有说清楚,只是问你能不能出高价,我自然是不能怂!”

“所以,你就直接让人来厂里?”陈文哲无语的道。

这连东西都说不清楚,看来有点不太靠谱啊!

他就说嘛,越窑的东西,就真的那么好找?恐怕不能!

“真是越窑的东西,我找同行打听过,那人早就想要出那件东西,之前就找人看过,也不知道是他要价太高,还是东西不行,反正是一直没有成交。”曹庆春认真的道。

看曹庆春的样子,感觉有点靠谱了。

再说,就算东西不靠谱,总也是一件高仿吧?看看东西也是一种收获。

陈文哲不在说什么,能到现在还不出问题的东西,肯定是有一眼。

要真是东西有问题,他大不了看看,白嫖一下,不买就是了。

人很快就来了,毕竟曹庆春跟人沟通好,他也是需要赶路跑到开发区的,所以他们就是前后脚的功夫。

来人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穿了一身西装,看着还真是有点白领精英的感觉。

不像是大老板,就是一位普通打工人。

这样才对,如果是大老板,也不可能随便卖藏品!

“您就是陈老板?一念堂的大名,我可是听得太多了。”

坐下之后,倒上茶,中年人拿出一只木盒,放在了茶几上。

“客气了,只要东西好,钱就一定不是问题。”陈文哲直接道。

“那就先看看东西!”

说着,中年人亲自打开了木盒,才推到了陈文哲面前。

陈文哲一看就有点傻眼,这是一件瓷器,保存的也很好,甚至都看不出磨损的痕迹。

这是一件精品青瓷,青瓷该有的特征它都有,但是,这东西好像是一件匣钵啊!

匣钵是窑具之一,在烧制陶瓷器过程中,为防止气体及有害物质对坯体、釉面的破坏及污损,将陶瓷器和坯体放置在耐火材料制成的容器中焙烧,这种容器即称匣钵,亦称匣子。

这种东西陈文哲见得太多了,在梦中更是经常使用,甚至可以说是天天用。

所以,他绝对不会看错!

这是一件青瓷,也有着越窑的特色,就算这是一只比较奇怪的匣钵,它该有的优点也全都有。

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光彩照人,这些都表明,这是一件合格的越窑瓷器。

但是,这不是正规、真正的越窑的作品啊!

不对,你还真不能说这不是越窑瓷器,因为它是瓷器,也是越窑出品。

但是,这东西是用来烧制越窑青瓷的……瓷器?

心里升起一股失望,但是,很快这股失望就变成了惊喜!

陈文哲有点发愣,他好像错过了几万万个亿啊!

他怎么就没有想到,到处寻找各种名窑的瓷器,哪有这些烧制名窑瓷器的工具香啊!

如果这件越窑青瓷匣钵使用的时间够长,他能看到多少越窑工艺?

原则上来说,这可比他那只绞胎瓷小碗,还要好吧?

那只小碗,也不过是被窑工使用了一段时间。

而这只匣钵,要是不出问题,那它肯定要长时间待在窑口之内。

那么,窑口之内整个的生产工艺,它可以全部经历一遍!

甚至,就连窑炉内部的变化,它也经历过,因为人家入窑了,而且肯定不是一次,应该是一次次经常入窑。

那么,越窑最好的瓷器是什么?

看着匣钵表面的那一抹黄色,陈文哲的心中充满了期待。

青中闪黄,这是越窑青瓷早期的特点吧?

要是这样,有可能错过秘色瓷啊!

早期的越窑仍为青中闪黄,故宫博物院所藏执壶即为例证。

唐中期之前的越窑,还没能摆脱早期青瓷的自由色系,烧造条件被动的决定着瓷器的颜色。

唐中期以后,越窑质量大幅提高,明显地看出工匠对越之青,已能有效地控制。

晚唐至五代,应是越窑瓷的最佳时期。

很显然,这件匣钵的烧制技术并不高明,所以,它应该是唐代早期的东西。

要是这只匣钵生产的年代足够早,使用的时间足够长,那么它是不是能见证整个越窑青瓷的生产过程?

至于秘色瓷,好像有点不太可能。

现在已经证实,秘色瓷最早的烧制时间,可能是在晚唐!

唐代经历了多少年?二百八十九年,这一件匣钵,不可能用了接近三百年吧?

没有多少犹豫,陈文哲直接使用了回溯技能,他想要看看,这件匣钵最早出现在什么年代。

只不过,事情好像跟他想象的不同,这件匣钵最早出现在一座烧制白瓷的窑口之内。

烧制白瓷的窑口,烧制出来了一件青瓷,而且还是有着明显越窑特征的青瓷?

这怎么感觉有点奇怪?所以,陈文哲更加感兴趣。

不停的快进,很快,他就知道原因了,这是越窑,虽然烧制的是白瓷,但这应该是唐代早期的越窑窑口。

那个时候,应该是白瓷的天下吧?

南方越窑烧制青瓷,北方邢窑烧制白瓷,这是共识,但是,谁又规定,不可以串烧的?

只不过,人家越窑烧的白瓷,也可以当做邢窑白瓷?

之后,当越窑青瓷发展起来之后,邢窑白瓷就明显差了一筹!

入唐后,北方瓷业白瓷占先,青瓷的江山则在江南大放异彩,越窑的发展最终成就了秘色瓷。

只不过,陈文哲能够看出来,这只青瓷匣钵存世了很长时间。

虽然不经常用到它烧制瓷器,但是每次使用它,烧制的瓷器都很好。

这一点,从工艺之上就可以看的出来。

第684章 碗中无一物,盛有盈盈水

时间越晚,烧制的瓷器越好,工艺也越加高明。

可是,越窑烧制的瓷器,最好的是秘色瓷,那么它烧制过秘色瓷没有?

但是,此时陈文哲有点头痛,他怎么能证明,其中的某种工艺,就是烧制的秘色瓷呢?

陈文哲能够看到的画面,就是无声的哑剧,在里面,可没有人告诉他,这是在干什么。

他总不能因为这是一件越窑使用的匣钵,而且是烧制上等瓷器的匣钵,就认为,晚唐之后,它烧制的就是秘色瓷吧?

秘色瓷好像自从流传出来,就带着神秘。

最起码,自唐中晚期起,秘色瓷如同罩上面纱的美人,让后人辨不清真实的面容。

直到法门寺塔基极为偶然的发掘,才让困扰了国人千年的秘色真相,大白于天下。

只不过,他能确定,这是越窑青瓷,但是不能确定这是秘色瓷。

古越国之越窑,应是以地名最早命名的窑场,唐朝人就就是这么称呼的。

“九州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诗人陆龟蒙灵感突发的一句话,传诵了千年,这也是越窑的幸福。

可越窑的幸福,还不仅于此,茶圣陆羽还将其夸奖并奉为至宝:

“邢窑类银,越窑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窑类雪,则越窑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窑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这种赞誉,在陶瓷史上并不多见。

陆羽是谁?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有“茶山御史”之称。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对茶叶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

他写的茶经,到现在还广为流传!

可以说,他是品茗、茶艺的鼻祖!

到现在,陈文哲还要沾他的光,要不然他的茶具卖给谁?

就是这么一个人,死命的夸赞越窑青瓷,你就应该知道影响有多么大!

陆羽以一个文人敏锐的文学感受,清晰地将玉比银,将冰比雪,高下智者自明。

白瓷在唐代的科技含量,大大高于青瓷,有“盈”字款的皇家百宝大盈库入选为证。

但陆羽站在南方文人的立场上,以用茶为原则,抑白扬青,是他的高明之处。

陆羽这番话,传播甚广,凡对陶瓷史稍有了解的人,不可能不知此句。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