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疯神狂想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在元至明早期的青花物件中,晕散现象较为普遍。
为什么元代和明代早期青花容易晕散?而清代青花不易晕散?
元代和明代早期的青花,其画面上的线条轮廓不分明,这种现象称为“晕散”。
由于晕散,所以这一时期很少有五官、眉毛、头发很清晰的人物画。
明代中后期和清代的青花,很少发生晕散,所以人物画的须眉清楚。
所谓“晕散”,用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色料从着色区向非着色区扩散。
现代的研究结果表明,扩散程度主要同色料的配方和反应层上钙长石晶体的发育程度有关。
一般说来,色料中加入较多的助熔剂有利于发色。
在元代和明代早期,当青花的制作工艺,还不太成熟的时候,必须这样做才能够提高成品率。
显微结构研究的结果表明,这种假设是对的。
显示元青花晕散区的断面显微结构表明,元青花反应层上钙长石晶体发育得特别好。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元青花色料中含有较多的钙,使反应层附近釉的高温粘度降低,流动性提高,因而有利于色料从着色区向非着色区扩散,造成晕散现象。
反应层上钙长石晶体的蓬勃生长,也产生同样的效果。
嘉靖青花的断面显微结构图表明,嘉靖青花反应层上,钙长石晶体的发育程度,远不如元青花好。
这说明嘉靖青花色料中的钙含量较低,反应层附近釉的高温粘度较高,流动性差,因而不利于色料的扩散,没有造成晕散现象。
另外,青料中铁含量的高低,对晕散现象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影响。
元代和明代早期的青花色料,其铁含量明显高于清代,在还原烧成条件下,形成的聚氧化乙烯有一定助熔作用,会降低色料的熔融温度,促进“晕散”现象的产生。
只要避免晕散,再加上陈文哲的画龙点睛技术,他烧制人物青花瓷的成功率,就会突破天际。
到时候,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瓶、人物罐,出现在一念堂的货架上,还愁卖不出去?
他就是要让普通人,看一眼就知道东西好,这样的生意才最好做。
“现在就有两种主打产品了,等生意好了,还能找陶教授帮帮忙,他制作的转心瓶,也是一种好东西啊!”
想到转心瓶,陈文哲又想到了掐丝珐琅,这东西在国外更吃香,他也许要认真对待一下。
可惜,这东西制作起来,实在是太费劲费工了。
“也许可以自己开家工厂!”
本来还想着去珠宝中心去看看,现在陈文哲只想回家,他要把一些想法,尽快实现。
可惜,他的车子刚刚开出学校,李金鲤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店里来了一位客人,要卖一件玉器,而且还是一件重器。
现在的李金鲤不要说看重器了,普通古玩,他都看不准。
所以,他很直接的开始摇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涉及到几百万的生意,他不敢做主。
其实,这样的情况很少见,最起码这一段时间,陈文哲就没有遇到过。
这一次遇到了,他自然不会放弃,所以他乐颠颠的开着车,向着古玩城开去。
想法再多,今天也没法实现了。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第359章 实在是于心何忍啊!
陈文哲摇头晃脑的走进了古玩城,路过外面的摊位的时候,他还不忘了瞄几眼,万一看到好东西了呢?
原来古玩城全是赝品、全是国宝,本来他已经麻木了,但是,经过几次捡漏之后,他知道,意外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咦?”正走着,陈文哲看到了一件奇怪的东西,主要是那东西的锈迹,实在是太自然了。
看了看周围,这里是古玩城,怎么在这种地方,居然还能经常看到好东西?
陈文哲有点不敢相信,虽然那件东西比较奇怪,但是看锈色,居然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别的陈文哲看一眼,还不能辨别真假,但是,对于绿锈,他是真懂。
这一点,对于鉴定古钱币,比如大齐通宝,鉴定铜器,比如他手中那些粤鈺青铜器,都是有着很显著作用的。
这座市场变得不同了,好东西增加了,不再全都是一眼假!
陈文哲明白了点,这恐怕是市场管理方的功劳。
现在的古玩城市场,明显经过了整顿,或者说,这一次开辟地摊市场,管理方就做了规定,不能诈骗。
就在进市场的时候,就有标语挂在两棵树上,标语也十分简洁,就只有四个字:诈骗违法!
谁还不知道诈骗违法?主要是怎么定义诈骗。
现在不用你解释了,官方解释来了,把现代仿品忽悠成古董,高价卖出去,就是诈骗。
所以,现在各家古玩店,连同外面的古玩摊位,都不能忽悠人了,原来的讲故事手段,现在你要还用,那就是诈骗的证据。
陈文哲仔细看了看这家的摊位,卖的都是老东西,只不过大多数都是一些老瓷碗、老花盆什么的。
虽然看着老,但是这种老也就是只是看着老,因为它们最多也就生产出来七八十年。
除了那些老瓷,就是一些零碎的东西,其中就有那只满身铜绿的器物。
东西看着像是钳子,没有外皮保护,浑身铜绿说明很可能是铜器。
再看颜色,青色,肯定是青铜器。
而青铜器是什么时间消失的?好像的春秋战国之后。
再看这件东西,老化程度很足,看样子就挺老。
再说,其制作工艺好像也很不简单,最起码不是现代机器工艺。
“老板,那老虎钳怎么卖?”停下脚步,陈文哲直奔主题。
“这东西有年头了,价格不便宜。”
这位老板抬头看了看陈文哲,发现不认识,所以就想要个高价。
现在不能随便拿出一件东西,就说是慈禧的尿盆,这样也是诈骗,是需要负法律责任的。
要不然,此时这位老板应该已经开始忽悠了。
现在市场上的规定,限制了这些老板的发挥,肯定让他们感觉有点屈才。
“有年头的东西多了,我们脚下踩着的石板,年头更久,可也没有人愿意出高价购买啊!”
“哈哈,这话说得挺冲,小伙子,这可是真正的古董,看看这锈迹就知道了。”
老板是一位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倒是对陈文哲的话语,没有多少反感,但是,他绝对不好对付。
“我看出来了,这是件老东西,但是,这就是一把老虎钳,就算有年头,能有一百年?”
陈文哲这么一说,老板沉默了下来。
“多少能出?我也就是看着锈迹做的不错,才想买下来研究一下。”
老板稍微犹豫,之后开口道:“你要真想要,就给三百,少了不行。”
“高了!”说着,陈文哲拿起了这把钳子,放在手中仔细查看。
这一次他可没有动用隋侯之珠的能力,毕竟只是一把几百块的钳子,做工看着也比价简单。
工艺是纯手工工艺制作出来的,但是这件青铜器的工艺,真的没什么。
只不过,其中最明显的应该是铆接。
铆接是一个机械词汇,是使用铆钉,连接两件或两件以上的工件,比如球鞋穿鞋带的孔,就是空心铆钉铆成的。
而钳子的头部,正是用这种技术连接起来的。
也许这个老板,从铜锈上看不出这把老虎钳的存世时间,但是,陈文哲却很清楚,这么浓郁的绿锈,没有个上千年,根本就形不成。
如果说做旧,就算用陈文哲的绝活——红斑绿绣技术,也很难做到这种诚度,特别是那份绿色的自然,他很可能是做不出来的。
有着这份年代感,还有着铆接工艺,这会是什么时期的东西?
陈文哲稍微沉思,就想到了这种工艺最早出现的年代。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工艺的最大特征是那个时候出现了新的制作工艺,尤其是春秋中晚期失蜡法的出现,使青铜艺术迈向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也在那个时候,出现了一批新奇清秀的器形,做工精雕细镂、玲珑剔透、瑰丽典重,异常的典雅辉煌。
在那一时期,铜式铸镶法、嵌错法、鎏金、刻镂、锻打、铆接等多种工艺的到来,让该时期的青铜工艺品呈现出多样性,种类繁多,造型美观,图样花纹翻新,艺术风格丰富多彩。
这个阶段,就是青铜时代的结束,这一阶段的青铜器,已不在是高高在上的圣物,它开始走下神坛,走向社会阶层。
因此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这一时期的工业化生产。
以前的繁复和细工慢活,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制造工艺必然发生根本上的变革。
也是在这一阶段,很多实用器出现,比如陈文哲现在手中的这把钳子,应该就是那个时期出现的。
战国时期的老虎钳,如果不是陈文哲博学,还真不敢信!
摩挲着这把老虎钳,透过那浓郁的绿锈,他还摸出来了山字纹,这也是战国时期的典型纹饰。
而在这里使用山字纹,好像是为了防滑?
“怎么样?看好了没有?”就在陈文哲沉思的时候,老板开口道。
看着一脸笑意的老板,陈文哲有点无奈,也许是因为价格不高,他居然大意了。
“行吧,看着年头不短的份上,又是十分奇特的老虎钳,就三百吧!”
既然这老板看出来了他喜欢,陈文哲也就没有讲价!
实在是:于心何忍啊!
第360章 战国老虎钳
陈文哲直接拿出三百块钱给老板,这件东西也就买到手了。
其实,这种东西也就收藏个稀奇,要真说价值,还真不高。
不过,它总是历史的见证,拿出来,让人看个稀奇,还真会震惊一大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