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156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还有李若泰和虎刺勒这样半路加入,但是已经完全融入的。

  所有人都看着脸上神情变换不定,还罕见走来走去,一副心神不宁的张昭,他们心里其实也很纠结。

  这里多好啊!要是决定扎下根来,几年后,大家就不必再奋斗,完全可以在这里享受人生当老爷了。

  “我说,假如,某不想呆在这里,还是要按我们大家原来约定的那样回敦煌去,你们有意见吗?”

  这是张昭第一次用商量的语气跟众人说话,这在以前是绝对不可想象的。

  以前是讨论可以,但到了做决定的时候,张昭可都是乾纲独断一言而决的。

  “二郎君,如果只是返回敦煌的话,阎晋可不想跟你回去了!”

  嗯?

  张昭震惊地瞪大了眼睛,他本以为阎晋肯定是最支持他的人,因为他跟张大王一样,都心有大志。

  但没想到啊!第一个背叛革命的,竟然是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

  不过没等张昭发问,阎晋就嘿嘿一笑,严肃的脸上第一次浮现出了几分狡黠的神情。

  “二郎君,敦煌有什么好回的?风大沙子多,就那么点人,好处都被曹家给吃光了,咱们回去能干什么?

  所以要是您只想回敦煌,咱们还就不如呆在这里了。

  但如果您是想回去打通甘凉,甚至进兵长安,那阎晋上刀山下火海也要跟随。

  大明宫中的宝座,沙陀朱邪家的子孙都坐得,难道天下英雄张太保公的子孙做不得吗?”

  操!竟然还学会来个大喘气了!

  不过,阎晋说得没错啊!张昭一想,老子可是要立志一统中原结束乱世的。

  区区在天竺当个天天干净又卫生的老爷,算个什么?怎能让这么个初级愿望,取代心中最高等级的理想呢?

  没有理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二郎君,咱都是憨货,反正你去哪,咱就跟去哪?”

  蛮熊拉着顿珠等人对张昭单膝下跪,他们这种陷阵勇士,要是在善用他们的君主手中,那就是摧枯拉朽的利器,可要是遇上个不靠谱,恐怕就是消耗品了。

  所以蛮熊等几人别的不懂,就懂得一定要跟紧张昭。

  “二郎君,没有你,鹞子我不过就是个浑浑噩噩过一辈子的卒子,就是在敦煌也过不了什么好日子。

  您让回敦煌,鹞子就回敦煌,反正也没什么损失,你让去长安,鹞子就跟着你去长安。

  我看阎晋说的对,没人比你跟适合坐到大明宫中的宝座上。”

  马鹞子说的也是真心话,不提他这些年获得的见识与成长,就冲他这好吃、好色、小气巴拉、爱闯祸、说话又时常不注意分寸的性格,换个君主,搞不好脑袋都落地了。

  也只有张昭不但能容忍他,还能发现他的长处培养他。

  “二郎君,某白从信、琼热多金、马杀才就更不用说了,咱们三原本不过是祁连山上的马贼,没有二郎君,哪有今日?二郎君国士待我等,我等定要誓死跟随!”

  这三都出自葛咄的马贼团伙,同样的,别看现在人五人六,没有张昭发掘他们,让他们的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些人最好的结局也就是当个马贼,等到骑不得马、挽不得弓后,自己也不知道会死在何方。

  “二郎君,你可是答应过仆,日后一统天下后,要让某带着祁连山上的族人,回龟兹重建白氏王族的!”三人表明心迹后,白从信还半开玩的说道。

  “你放心,龟兹白家乃是大唐忠臣吗,日后若真有你说的那天,某一定亲提大军击破高昌回鹘,把龟兹还给你们白家。”

  张昭当着众人,做出了最郑重的承诺,这也是白从信心中的愿望,重建龟兹白家王室。

  “二郎君就不用问我了,某可是武都郡王子孙,身上流着李唐皇室的血脉!

  回中原,重建天朝,功成名就后在曲江池边与三五朋友诗词唱和,饮酒作乐,若再得几位名妓美人相伴,此生足矣!长安,某是一定要回去的!”

  李若泰眼神迷离,看来尉迟一族的艺术细胞和文青病在他身上发作了。

  “某虎刺勒和犬子虎广,肯定是跟随大王的,此地虽富,却是温柔陷阱,若要建功立业名留后世,怎可居于此蛮夷之地?”

  呃,张昭看着虎刺勒,你一个达旦人,也就是后来蒙古同胞祖先之一,怎么就对天竺不感兴趣呢?莫卧儿王朝的皇帝不就是天方教化的蒙古人嘛。

  “没有大王,我们杨、薛、郑三家早就成了胡儿奴隶了,大王要我等如何,直接下令就是!”

  杨守礼回答的很干脆,他们从灭族的边缘混到现在,还有什么好说的。

  “大王,仆郭天策的心思您是知道的,恢复祖先武威郡王之荣光,乃某毕生所愿,绝不会贪念这天竺的富贵!”

  “对!仆郭广成也是一样,愿提吴钩随大王东归,日后若能图像凌烟阁,才不枉世上走一遭!”

  “是极!是极!大丈夫在世,当图像凌烟阁!”

  “等我年老,定要找人把我等英姿写成话本,如大唐英雄全传一样,传于后世!”

  众人讨论的热切无比,张昭反而升起了几分惭愧之情。

  他刚才其实有那么一会,是真的有点想留在印度的,因为这的成功和安逸,是肉眼看得见的。

  不过此刻,他再一次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冥冥之中穿越过来,要是最后就在印度当了个阿三,怎么对得起这趟经历?

  这地方,可以成为财富之地,决不能成为他张昭的安身之所。

  “某张二郎,能有诸位与我志同道合,三生有幸,若能再兴大朝,诸位都是凌烟阁上的功臣!决不相负!”

  张昭对着大厅内众人团团一揖,这是第一次,他张昭这个小团体,第一次明确了今后的方向。

  众人也都知道了,张昭的志向,不再是夺回归义军的家业,继而打通甘凉再做一个张义潮,他是要再做一个太宗文皇帝李世民!

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竺的三国时代

  确定了思想之后,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利用这半年时间,在天竺抽取更大利益,并且为天竺到长安的商路打基础的时候了。

  此时的天竺,盛产稻米、棉花、甘蔗、各种香料,而在纺织、冶铁等方面比较欠缺。

  但此时的中国呢,则是纺织、冶铁、陶瓷工业水平高超,但是棉花、甘蔗,特别是香料最为欠缺。

  这简直是完美的互补啊!中原商人们把中原的高端纺织品和瓷器等物品运到于阗。

  于阗吃掉其中一小部分,再往天竺运一大部分,并且将自身的白叠布、细緤布运到天竺。

  天竺商人们则把用甘蔗生产的最初级粗糖,以及胡椒、小豆蔻、肉桂、香叶运到云于阗,于阗吃下一部分,然后继续往东。

  等到了凉州一带后,张昭就会粗唐用黄泥脱色法,乃至更先进的活性炭和二氧化硫脱色制糖法,将粗糖变为白糖,出售到中原各地,作为自身最重要的资金来源。

  不!不对!还差了一点,张昭敲了敲脑袋,只有锦缎和瓷器还不行。

  因为瓷器陆路运输损耗太大,光靠绸缎根本起不到搜刮天竺土豪钱财的目的,还得加上一样东西才行。

  对!茶叶!张昭向到了中国后世的另一个拳头产品,现在得把天竺中上层喝茶的习惯给培养出来。

  有了锦缎、茶叶、瓷器这三大拳头产品以后,才能真正做到从天竺中上层吸血壮大自身。

  说到茶叶,张昭就想起了我庸的涮杯小奶茶,这么干净又卫生的美食,怎么能不传到天竺呢?

  “武原儿!派人回一趟疏勒,让张忠把某让他准备的茶砖让商贩们多运一些来,明年开春,必须要送到这里。”

  “茶砖?”武原儿楞了一下,随后才想起来是什么。

  “大王,咱们走的时候张长史说还没彻底弄明白呢,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没有茶砖,茶叶也得运来,快去吧!”

  茶砖这种玩意其实早在唐文宗太和年间就出现了,不过还比较初级。

  于是张昭召集了一批茶叶师傅根据后世回忆改进了一下,走的时候还在试验中,想来这不是什么高难度技术,应该没问题了。

  办完了茶叶的事,就剩下对天竺的攻略问题了,即该拉拢谁?该剥削谁?又该消灭谁的问题。

  张昭铺开了手上的地图,这是从巴沙瓦城中搜出来的。

  这个时候的印度,在一统大半个天竺的戒日王朝崩溃后,实际上进入了一个三足鼎立的时期,对!印度也有三国。

  这三国其中之一,就是张昭目前在的印度夏希王朝。

  夏希王朝占据了印度河的上游,如果不是张昭突然的到来的话,三十年后,摩达波罗的孙子阇耶波罗会把夏希王朝带入鼎盛时期,控制了整个印度河流域和克什米尔。

  只不过好景不长,就在印度夏希王朝最鼎盛的时候,来自北方的天方教入侵者来了。

  白沙瓦一战,直接将夏希王朝打入了泥地中,万余精锐战死,阇耶波罗也被生擒,后来羞愧的自焚而死。

  但目前夏希王朝的地盘不算大,在现在三国中,算是实力一般的。

  三国中的第二国就是瞿折罗-普罗蒂诃罗王朝,也叫作巴利哈尔王朝。

  这是一个在戒日王朝崩溃后,得到了最大份遗产的北印度大国,目前正处于强盛期,不过三十年后会进入衰退期。

  第三国则是波罗王朝,这个王朝,就算不熟悉印度历史的人,也可能很熟悉这个名字。

  因为这是在印度的最后一个佛教大帝国,那烂陀寺,超戒寺就是这个王朝领土上。

  其中超戒寺所代表的密宗,对后世中国的藏传佛教,有非常大的影响。

  目前波罗王朝正处于历史上的最低潮期,从八十年前几乎一统整个印度的大帝国,变成了龟缩于恒河三角洲的小国家。

  而此时虽然被称为印度的三国鼎立时期,但并不是只有这三国,南印度此时也还有一些强国。

  只不过这三国,占据了印度次大陆最富庶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控制了超过四千万的人口。

  其他国家与他们比起来,特别是在文化和经济上,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张昭伸手在波罗王朝的地盘上点了点,他很快做出了决定。

  他在印度扶持的盟友,就是波罗王朝了!

  因为这三国中,夏希王朝和巴利哈尔王朝都是婆罗门王朝,只有波罗王朝是佛教王朝。

  不可否认的,张昭此刻身上,也是带着很深佛教印记的。

  不论是敦煌的归义军还是于阗金国,都是佛教气氛极其浓厚的国家,有这样的优势,非常方便张昭把自己包装成佛教的保护者。

  嗯,他甚至可以说,自己是来自北方的佛陀信徒,特意来拯救波罗王朝的。

  这样做有四个好处,其一是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印度社会,免得陷入被所有人敌对的境地。

  其二能快速得到波罗王朝的友谊,有了这个地头蛇的信任和帮助,张昭能更快更干净的从天竺吸走一大笔财富。

  其三则是因为波罗王朝离张昭最远,张大王现在在印度西北的印度河上游,波罗王朝则在东边的恒河三角洲和孟加拉。

  张昭就算是想劫掠,也劫掠不到波罗王朝头上去,所以干脆把他拉拢过来。

  最后一个好处则是因为在此时中国人眼中,天竺是佛祖故乡,佛教的诞生地,多少还是有些神圣的。

  张昭帮助了波罗王朝,就可以从这里带走有些他想要的东西,比如珍贵的佛经、佛舍利什么,也可把这段经历神话一下,用来加强他张大王身上的佛缘。

  要知道此时在整个河西地区,不管是汉人还是吐蕃人、回鹘人或者是六谷部,以及定难军李家为代表的党项人,都是非常虔信的佛教徒,这段佛缘可以大大降低张昭收揽他们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