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田宗剑道成仙 第4章

作者:愁啊愁

“现在,速速离去吧!”

话音落下,他手中忽然滑出一柄玄色尺子,就地一圈……

那十多名剑客竟然化作一道贴地的旋风不知去向了。

姜思白看了瞪大了眼睛问:“这就是仙家手段?”

陌上道人说:“一点挪移小术罢了,若是你能成功炼精化气,也就能够施展类似的道术了。”

姜思白立刻就把什么公子申明的事情抛到了脑后,只想着自己将来修行有成会是什么样子了。

他的心是真的大。

陌上道人对此反而觉得喜欢。

刚才他可以说是亲自担下了那份麻烦,将来必然会有报偿的时候。

当然那一方面那的确是他自己的因果,另一方面也是他忽然想要守住姜思白那心外无物的状态了。

心中无事,这本就是对修行来说最好的心态。

而若想心中无事,必先对事无心。

姜思白在老道眼中就是这个状态,除了那一份向道之心,对凡物诸事真的是丝毫不挂怀。

陌上道人随后又拍了拍姜思白的肩膀说:“行了小白,老道我也就不在你这叨扰了,三天后来纪城,那时我们纪城再见。”

话音落下,竟然就一甩衣袖洒脱无比地走了。

那一脚迈出,倏忽间便无影无踪,端的神奇无比。

姜思白看得满脸羡慕,然而转过头来准备自己收拾一下碗碟的时候,忽然极其无语地和软塌上的那只大狐狸面面相觑。

“咳咳!”

那大狐狸居然干咳一声,口吐人言:

“你小子别这副表情,我只是留下来给老道士照看徒弟而已!”

这声音沙沙的极有磁性,如同一个中年大叔在说话般。

姜思白:“……”

大狐狸是陌上道人养的灵兽,会说话应该不值得奇怪吧?

姜思白这么笃定着。

然后他恭敬地问:“不知前辈怎么称呼?”

大白狐冷哼一声,高傲地抬起头来说:“我与陌上老道为友,既然他有心收你为弟子,那么你称我一声‘大白老师’或‘师叔’皆可。”

姜思白从善如流说:“好的大白老师。”

他觉得如果称呼它为‘师叔’的话,可能对即将拜师的陌上道人有些不敬。

客气得称呼其一声‘老师’应该恰到好处。

……

陌上道人在纪城那巍峨城门前潇洒现身。

他得意洋洋地说:“这次可真是捡漏了,你说是吧?”

他没得到回应,结果回头一看才发现身后空空荡荡的。

然后猛地一拍脑门痛苦地说:“糟糕,又把它给落下了,果然是年纪大了脑子不好使了么?”

他纯粹就是在小辈面前卖弄上瘾乃至上头了而已。

第5章 不耻下问

给大白老师找了一间好屋子,姜思白就带着期待地也准备睡了。

外头的喧闹他是一点也不在意,只是心里的喧闹令他辗转难眠。

最后的机会,他已经抓住了一半,或者说是一大半!

他可以确定,自己总算也成了‘内定’的那个人。

他可以接触修行的世界了,这对于他来说就是人生一场全新的游戏。

来到这个世界也已经十六个年头了,对于这个世界尚处于初级阶段的生产力以及娱乐享受,姜思白简直绝望。

这个世界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个囚笼,让他对以后的人生没有一丁点的期待。

好在后来他知道这个世界是有仙人的!

那就不一样了。

思绪纷乱,直到外面的杂乱声音都消停了下去,姜思白才渐渐地平静了心情。

而那纷乱的思维令他的大脑其实很疲惫了,在一下放松之后就进入了一种颇为微妙的空灵状态。

他什么都没想,而眼前却又在黑暗中白亮一片。

只是这一刻他的心中空灵无物,自然也没去在意这些,稍稍片刻之后就彻底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他很是勤勉地在天未亮时就起了。

毕竟陌上道人说过的,最好在日出那一刻迎着朝阳吐纳,同步进行炼精化气才是最好的。

只是他才准备找个好地方对日吐纳呢,结果就被钟管家给拽着到了外面看昨夜的损失。

他实在是拗不过,只能两眼无神地被拖到了那烧没了的粮垛处。

这里就剩下一片灰烬、泥泞。

就算还有没被烧掉的粟米,也是已经被水给泡烂掉了。

“公子,你看这……这如之奈何?”

姜思白两眼无神地转头,然后重复了一句:“如之奈何?”

钟管家重重的叹息一声,就好像亏大了的是他一样。

最终说:“事到如今,只能委屈公子食用陈米,然后省吃俭用凑合一年了。”

姜思白连连点头道:“是极是极。”

敷衍的态度简直一目了然。

钟管家对这份敷衍是很习惯了的,只是他随后回过了味儿来。

好像他刚才说的,和昨夜姜思白得知着火时说的大差不差啊。

所以不愧是公子小白,不愧是纪国王族血脉的气度么?

钟管家随后将这点点佩服抛到脑后,紧接着痛心疾首地说:“公子,你的心怎么能这么大啊!”

“老奴心里,老奴心里着实难受得紧啊!”

姜思白无语了一下。

得,眼看这太阳已经升起了,他的早课是没指望了。

于是只能蹲在那堆草木灰烬旁边琢磨了一下,然后突发奇想:“老钟,给我选一亩田,来年我要自己耕种。”

钟管家吓了一跳,他问:“这是怎么回事,千金之子怎可做此苦力?”

姜思白摆摆手说:“别急啊,我得到了内部消息,下一个三年罗云仙境的考验就是种地,这次我一定不会输!”

钟管家听了又是露出了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他说:“我的公子哎,您怎么就还没息了这份闲心啊。”

“您看看您那些兄弟们,哪个不是早就安安稳稳地当一个姜氏公子了,哪个不是妻妾成群连子嗣都已经绕膝?”

“那些仙家手段虽然神奇,可终究是太清苦太难了。”

“当个公子,将来当个君,多生养些子嗣好好地过一辈子不好吗?”

姜思白对此不闻不问,他只是说:“我能拜得仙门之中,那这些地方就还要拜托钟管家替我打理了。”

“不过现在还是先需要一亩地来耕种。”

他依然自顾自地说着,根本就没将钟管家的话听进去。

随后他心头一亮道:“不如这样,我就在这块地上开垦一亩田出来吧,这里正好离庄子近,也省得我来来回回跑远路了。”

钟管家闻言不得不勉力跟上自家这位公子的思路,然后依然苦劝:“公子,当初我们决定在这里立庄子,就是因为这处地方是硬结的旱地适合建造房屋。”

“您要是想要耕种,我立刻给你找块好田就是了,何必一定要在这里开荒呢?”

说完他就愣了一下,好像刚才他是反对自家公子种地的来着?

姜思白闻言觉得很有道理,随后就说:“好吧,那就给我在汲水边上找块地吧,然后帮我把这些灰烬都运过去,这些可都是养地的好东西啊。”

钟管家惊讶地问:“养地?”

很显然,这个时代还没堆肥养地的概念。

姜思白随意地摆摆手说:“那个你不用管,给我安排好一亩地就够了。”

“对了,再给我找些老农来,我得问问他们的种地经验。”

姜思白能够在这些年里做到‘所学皆有所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不耻下问’。

除此之外就是他在上辈子信息洪潮中锻炼出来的知识量以及灵活的思维了。

很快他就召集了老农,向那些庄子上的老农虚心询问种地的注意事项。

结果他发现老农们的经验主要集中在对当地天气变化的总结上面,而种地大约就是随意撒上一把种子然后就任由其野蛮生长了。

真就是看天吃饭。

看起来在种地方面他是得不到什么太好的经验了。

不过他还是很虚心地向老农们学习观察天时方面的经验,真正做到了‘贼不走空’。

这两天过去,他就光顾着和老农们交谈以及准备堆肥的事情了,倒是有些忘了大白老师。

结果忙完了一阵子回过头来想起来的时候,才发现大白老师正和厨房的大婶混得娴熟。

“公子,你这是哪牵回来的大狗子啊,真听话,还会给我抓山鸡呢!”

姜思白看着正抱着一根鸡腿骨啃得开心的大白老师,对它的生存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

上一篇:洪荒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