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田宗剑道成仙 第390章

作者:愁啊愁

陌上道人闻言哈哈一笑:“也是,只要我们这一辈人还在一直维持着前进,那么身后这些传承就算传出去了也没什么,那只是弟子们达到我们这般境界的台阶。”

姜思白点点头,他喜欢师父这般大气的心态。

是以他也不再多想,与师父一同开始整理起了大至仙门的传承。

这大至仙门的传承相当完善,竟然是全备了五行风雷阴阳各种属性的修炼之法。

甚至还有多种双属性乃至三属性的修炼之法。

大至仙师三十三世积累,果然不得了。

这的确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财富。

不过可以看得出,这些修行之法并非完全成体系,可以看做是大至仙师在三十三世中得到的一些别派修炼之法。

真正的《大至天仙法》只有水行与风行,可以单修风或水,也可以两者兼修。

不过姜思白已经发现,这今法中的修炼,最好还是以单一属性为最佳,就算要双属性也最好是两个不相关或者能够一主一副,否则很容易扰乱其中的灵力运行,使得修炼进境放慢。

而其中若是五行属性俱全的,那就更是麻烦之极。

并非五行属性不好,而是不练真气只练灵力的情况下,谁能在一开始就调和五行?

调和五行那可是要修到一定境界时才能做到的,今法中没有真气支撑要调和五行,那可真是难上加难。

是以姜思白从中敏锐地发现,今法似乎更适合斗峰、祝融峰这两峰弟子。

陌上道人也知道了他的想法,于是问:“只是这般令他们转修今法,岂不是要丢了我罗云原本的精髓?”

“他们修行是可以继续修行下去了,但是今法修行必然会使得自己的身体属性也往单一方向偏移,以后如何还能成全五行?”

姜思白说:“这就是需要我们慢慢研究的地方了。”

“不过那些剑修本身或许也并不在意自己是否能成全五行,他们只需要能够一路勇猛精进就够了。”

“同理祝融峰的也是这样,他们只需要有强大真火能够熔铸灵材就可以了。”

陌上道人说:“我们尽力而为,也不知罗云那边大伙儿有没有什么想法?”

姜思白闻言心中也是触动,的确,现在这般距离遥远,想要交流都费劲。

于是心中琢磨着,就率先创出了一法来。

此法名为‘照影镜’,乃是从鉴天镜的一些巧妙处领悟所得。

其实就是以鉴天镜为中枢,将双方的影像投送到对方面前而已。

陌上道人可喜欢这个了,他与师兄弟们一同讨论道法,显得好不畅快。

而姜思白也是沉浸于这种道法讨论中,对世俗之事渐渐不再挂心。

心中想的都是各种修行的窍门,为了消化、吸收这些大至仙门的传承,他可谓是将自己的修行又重新梳理了一遍。

对此收获自然是有的,更重要的是他又寻回了对修行的专注。

这一刻他才意识到,修炼是需要安静的,只有静不下来的时候才会需要去外面‘活动一下’寻找机缘。

而他是活动的太久了,现在好不容易静了下来,让自己专注于修炼。

第518章 暴君还是仁王?

《大至天仙法》的最高境界也是修到天仙境。

并非是大至天师修为只到天仙,而是真仙之路根本无法展示。

天仙之后就是真仙,按照姜思白的理解,天仙乃是自身与天地的位置、交互、协调,而真仙则又是要修自身,要明悟自身之真。

便是他自己先前所琢磨出来的‘归真境’。

以前他对这个境界并无太多感悟,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达成。

但多亏了黑天尊,在黑天尊那般压迫下他差点回归真灵长河。

也就是在那种情况下,他看到了自己的‘本真’。

那是他的真灵,无法描述其模样,只知那是一片光明,属于他的自身的灵光。

姜思白一边琢磨着思考着大至仙门的各项传承,一边也开始了对自身真灵的追寻。

他将一直眺望着前方遥远处的目光收回,开始监视自身,感受自身的心灵。

这个过程很缓慢,同样也是需要安静的。

所幸此时一切都有师父在,他可以安心地进行这一部分的修行。

他想了很多,因为有那片刻的感触在,所以他拼命地想要去回忆、定义那种感触,然后方便自己去抓住。

然而他想得很多,也给了许多定义,可无论他觉得自己对真灵的思考有多深入,定义得有多全面,却始终无法真正触及。

若是无法触及,那与空想何异?

最终他想得头昏脑涨,干脆躺了下来闭目养神。

但是他的头脑里还惯性地在胡思乱想着。

他也不再理会,渐渐地居然有种旁观者的感觉,好像另一个自己在‘看着’自己胡思乱想。

姜思白觉得这还真是有趣,就维持了一段时间这种‘旁观者’的状态。

直到纷乱思绪慢慢散去,他便陷入一种难以言说的寂静之中。

这份寂静中他有那么短暂的片刻诸念不生,只有一种令他自身都诧异的空灵之寂。

然而却又正是因为这份诧异,他脑中的念头就又都冒了出来,打破了他那份空灵。

饶是如此,那短暂的空灵之寂,令姜思白充满了回味与向往。

他当时就还想要继续去追寻这种感觉,可是很快又被纷乱的杂念所吞没。

次日他无奈地起身,意识到自己先前应当是又触及了自己的真灵,只可惜只是短短片刻。

“看起来接下来的修行,就是要好好修心了。”

他感慨着自语。

修行之道,返虚境感悟虚空,大乘期修了仙体,天仙境是天人感应,真仙境自然又该要修自己了。

这次是修心,或者说是修性?

姜思白忽然发现,见性峰的许多修心之道竟然有异曲同工之妙。

或许见性峰的传承只是为了在修性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可是姜思白此时回过头来再看,这见性峰的传承若是能够一路走下去,总感觉有种可以直通真仙的感觉。

当然,那前提是这修者能够耐得住寂寞,以区区百年之身就悟道本真。

然后一朝觉醒,立地成仙。

姜思白忽然想到,自家神华真人好像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放弃见性峰的修心,说不定将来他便是下一个真仙之选?

姜思白这一次没能抓住自己的本真稍稍有些烦闷,又胡思乱想了一阵以后干脆起身去文先生那里散散心。

公孙止已经领军在外作战了大半年,也不知道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见过神君。”

文先生看到公孙止到来,立刻带着他的下吏一同见礼。

没人敢不敬,毕竟这可是社稷神君。

活的那种。

“别见怪,我就是来问问如今国事如何?”

姜思白笑吟吟地打招呼。

文先生此时待他如君父,便立刻整理奏折等物如同向公孙止汇报成绩一般说了起来。

“我大周如今所占据的北方大部区域已经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京畿地区的产粮也恢复了往年的七成,但因为大王一视同仁按田亩收税,因此所得粮草也足以支撑十万大军征战半年所用。”

“至于大王,此时正坐镇韩地,有大王在韩地则韩地诸城皆不敢反。”

“然赵王兵败身死之后,赵国新王继位,便不敢再与大王正面野战了。”

“他们以一座座城市为屏障,与大王展开了拉锯战。”

“大王的确是野战无敌,可攻城战的损失却不能避免,是以大王暂时也止步于赵国边境,在有好办法攻略那些坚城前也不会随意出手。”

姜思白点点头,其实也就是公孙止在夺取韩地之后也被这韩地给拖累住了。

这根本原因还是他得不到韩地豪族的支持。

于是他问:“韩地百姓对断罪碑是什么看法?”

文先生说:“百姓对断罪碑接受度很高,只是那些豪族对此颇为不屑。”

姜思白点点头说:“如此倒也够了。”

随后他也不再去操心公孙止的事情了,按照他对公孙止性子的了解,这位霸王应该很快就会按耐不住对这些地方豪族下手了。

毕竟在公孙止的心里面,这些豪族对他来说毫无帮助,只是拖后腿的存在。

事情果然如姜思白所料那样,公孙止很快就在韩地实行‘暴政’。

韩地在册户数很少,只有不到六七十万口人,可是被世家大族隐藏的人口起码百万,这都是不在户籍上的人口。

而公孙止的‘暴政’,就是丈量土地,然后更具土地数量来进行收税!

丈量土地的工作根本不需要人来费心操作,姜思白一声令下,当地的土地神就能将详尽数据都呈报上去。

然后按照每户人口与土地的比例征收不同程度的税收。

比如一户人家人均有两亩地,那么税收就少一些。

人均有十亩地,税收就会稍微多一些。

而人均百亩乃至千亩,那税收比例就会几何倍数地向上跳。

这毫无疑问是专门针对大户的政策。

大户们若是真按照这种比例交税,恐怕他们会直接倾家荡产。

是以他们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交出绝大多数侵占的土地,遣散大部分的佃农,让自己的家业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第二么,造反。

这两个选择,一个是破财,一个就是丢命了。

上一篇:洪荒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