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田宗剑道成仙 第284章

作者:愁啊愁

元铃直接赏了他一拳头说:“你快点回去吧,好好静下心来,这事我们过段时间再说。”

姜思白会意,随后离去。

元神回归,姜思白又不免感慨自己终究是修行经验少了,不像元铃这样有足够的阅历可以平衡自己的状态。

他干脆开始处理一下罗云事务。

首先要说的是‘移山计划’,这已经是进行到第三期了。

移山计划进行的十分顺利,只是海中填出的土地始终显得有些贫瘠。

但毫无疑问,那里也是一处人道的生存空间,甚至已经有些氏族中人选择搬迁到那边居住。

而且因为每个氏族去的人不多,是以在那些填海土地上建立的城市都是多姓氏混居的,倒是有了些后世城市的样子了。

再有就是瀛洲仙门那边有消息来说,风暴海正在远离海岸线!

前些年被风暴海吞没的瀛洲仙岛又露了出来,只是被风暴削掉了一切生机,成了一枚海中的顽石。

瀛洲仙门的人对此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就忽然向罗云告辞,然后准备返回海中重新建造自己的山门了。

对此姜思白虽然不舍,但还是只能送上祝福。

毕竟回归故地,这对于瀛洲来说是大义,也不容阻拦。

姜思白作为代掌教,只能批复了一些物资送去支援,也算是全了盟友之谊。

再有就是诛魔盟那边的事情了。

那里依然进展缓慢,不过倒是渐渐地有些成为了大派弟子磨砺练兵之处,倒也算是东边不亮西边亮。

唯一不太好的就是纯阳一气宗那边的面子不太好看。

但这都是小事,毕竟后勤基地开在那十万大山中,能够源源不绝地采集资源反哺各大入盟的门派,可以说是利远远大于弊。

唯一让姜思白有些担心的还是那些躲在深山老林中的魔人。

当年他放走了它们,是一时恻隐不愿多造杀孽。

如今他自然也要肩负起这份职责来。

是以姜思白在微微思考之后,干脆就以一具元神化身行走于那深山老林之间,为那些魔人寻找生存之法,也教导他们存续之道,避免与外界产生了冲突。

其实在他想来,这些魔人不过是被魔门的血肉改造之术给变了形体罢了,其最开始不也是人?

他们只是先前被操控了心智罢了,现在苏醒了,难道就不是人了?

是以他尽心教导,只为这些魔人能够在这世上正常地活下去,就如同这世间寻常凡俗一般。

他做着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如是二三月之后,他那来无影去无踪的元神化身便已经成为了这山中魔人所信奉的存在。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姜思白让他们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和能力,他们就毫无保留得到信任、崇拜他。

姜思白对此不做理会,只是耐心地等待这一族中有新生孩童降临,看其体格与常人无异,只是因为父祖受阴戾影响而使其体格多壮硕而心志多单纯。

总体看来已经与常人无异。

他这才心中安定,认为这些人在深山老林里传承个几代以后就和普通人没多少区别了。

而等到普通人的活动范围能够触及这深山老林中时,他们也应当只是如同寻常土著一般并无差别。

事到如此,这魔人一族的事就算是定了,再有波澜也当是凡人之间自己的争端,姜思白可以脱手了。

当他元神化身回归本体,带着这一番功果,便令他心中再生出了一种大圆满之意。

“功德?”

他低声念了一句。

此时距离他与元铃纠结于那‘灵矿难采’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时间。

他的确是暂时放下这些事情转而好好处理镜湖界内的事情以及自己的修为、感悟。

结果没想到,自己这派出去‘做任务’的元神化身功成回来,反倒是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感触。

他忍不住发呆了。

此时他正拜会恩师陌上道人,与他一起分享种地的心得。

陌上道人见状先是沉默不语,等他回过了神来才问:“可是又有烦心事?”

姜思白微微一愣,随后说:“师父,请问何为功德?”

陌上道人讶然道:“你如今也是代掌教的人了,怎的还问当年小儿时的问题?”

随后他还是不厌其烦地说:“功德功德,功为功业,德为德行。”

“功业为你做下的事所造成的影响、结果,德行是你秉持自身之德所为之事。”

“是以,‘功德’二字实则当释义为‘德果’。”

“若想有果,必先自身有德。”

“若是行而无果,则当自检其德也。”

姜思白闻之愕然。

这些不过是他早年听师父讲道时的老生常谈,如今再被师父提起来,竟然有种茅塞顿开之感。

他连忙起身抱拳躬身道:“师父,弟子受教了。”

陌上道人稍稍惊讶,随后宽和地笑道:“受教好,还能受教就好啊。”

“为师知道你是个心思灵慧多有想法的,早就教不了你什么东西了。”

“可这几百年的人生阅历还在,若是你有何疑惑不妨来问问为师也好,算是多个参谋吧。”

姜思白连忙恭维道:“师父,您那哪里是‘多个参谋’,您是真正得道通透的!”

他说得真诚,也是真的如此认为的。

近些年其实他听师父讲道少了,终究是认为师父讲的那些内容过于迂阔了。

稳妥是稳妥了,却无新意。

这也是他所修之道与陌上道人的道渐渐走远的原因。

现在看起来固然他自己的道没错,可也不能就此就疏忽了师父的智慧。

第375章 编写经文

在与陌上道人一席话之后,姜思白就将自己感悟收获传递给了元铃。

元铃也是充满了感念地说:“还是陌上师兄通透明白,不愧为那圣师之名。”

“倒是我们这般急功近利,自然是失了己身之德,也难怪感化不了那些灵性了。”

姜思白说:“是啊,不过这般可如何是好?”

元铃反倒坦然道:“还能如何,什么都不要想,就接着做呗。”

姜思白稍稍一愣,随后明悟:“是啊,什么都不要想就行了。”

“本来你能收获功德就是因为什么都没想,倒是知道了那是功德有了得失心才反而一无所获。”

他哈哈一笑道:“也好,我这便给你弹琴伴奏,正要听你再诵那一曲《妙然清音》!”

元铃也是掩嘴一笑,随后端庄坐好了开始端庄诵唱。

一时间,这幻阵中的小院里有庄严道音环绕,而同一空间下的虚空中,数不清的灵性自发聚集。

它们围拢在这处虚实的界限处,它们沉浸在这般道音之中如痴如醉。

它们贪嗔痴怨,却需这般美好之音来抚平。

姜思白一边弹奏着,目光则是跨越虚实界限看到了这些灵性处。

【真羡慕你,虚实真妄一眼可知,在看什么呢?】

【在看它们,我挺好奇它们真正想要听到的是什么。】

【我觉得,它们可能只是想要摆脱当前的现状吧。】

【这是为何?】

【你看他们,一个个因为生时的纠缠不得解脱,滞留于这虚实的界限不知多少时间。】

【若是设身处地的想想,好像无论是进入现世还是接受超渡,都是无法忍受虚空的寂寞枯燥想要改变一下自身当前的状态吧。】

【有点道理,或者说有一部分的灵性应该就是这样的。】

【有一部分就可以了,先把这部分地‘劝走’也好啊。】

【是极!】

姜思白认同了元铃的思路,看起来这一年时间她花费了大量的功夫在观察这些灵性上面。

他甚至觉得只要能够做成此事,那就已经是善莫大焉了。

是以他开始注意那些灵性的状态,注意它们在听到哪些部分时会更容易有反应。

慢慢的,他就找出了一些规律来。

《妙然抚心决》是罗云某位前辈所创,其实是对修行心境、状态方面的一种设想。

其经文固然有平心静气之效,可是其中也记叙了许多道家玄之又玄的道理。

对于这些玄之又玄的道理,那些灵性是毫无反应的。

能够每每引起它们反应的,大多是一些明确的关于心境的描写。

而姜思白更是有发现,一些偶然间有所得并且放下一切遁入深邃虚空的灵性就是听到了某些特定的心境描述上。

这些特定的心境描述,似有共性。

姜思白将这些共性总结出来然后思索片刻就发现了端倪:这些心境描写,其实都是可以摆在虚空中运用的!

遨游虚空,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要能有一具可以承载虚空灵气的道体,然后就是还有确保不会在虚空中迷失的心境。

姜思白当时就悟了。

虽然他也无法深刻感知虚空遨游所需的心境究竟如何。

可是并不妨碍他以当下眼前看到的东西来进行总结啊。

上一篇:洪荒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