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田宗剑道成仙 第282章

作者:愁啊愁

他当时的就脑子里一激灵,从悠长的钟鸣声中听到了《妙然清音曲》的感觉来。

随后他醒悟过来,这是元铃在敲钟。

而他再靠近一些,就听到了她在那轻声念诵着《妙然抚心决》。

不,应该说是诵唱《妙然清音》!

姜思白进门,元铃并未理会,而是继续诵唱、敲钟。

姜思白元神半入虚空,就惊讶地发现周围数不清的灵性正围拢在这里,好像倾听着元铃的诵唱。

而每当元铃那合着节拍的一声钟鸣响起,就总会让周围丑恶灵性上震出一丝烟气。

不过姜思白感觉到了元铃还有些吃力,毕竟她本身并未精研《妙然抚心决》,对《妙然清音》自然也就只是停留在会上面。

而《妙然清音曲》虽然她很熟,可是因为乐器所限,她在‘乐团’里也只是当个辅助音而已。

《妙然清音曲》的真正主调有二,姜思白的琴,还有姒婳的箫!

如今姒婳不在,那姜思白自然得要弹琴相助。

是以他在元铃面前盘膝坐下,而后心中一动,那‘七日琴’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这七日琴也是唯一能被他以元神携带之物了。

清脆的琴声与元铃的诵经声相合,这就一下子使得元铃那原本有些单薄的诵唱有了厚度,也有了独特的韵律。

在这处虚空,无数灵性听着这份诵唱与琴音,也是一同安静下来。

它们耐心地聆听着,不断有黑烟从身上冒出来,场面有些诡异。

而姜思白则是在这些灵性之中又得到了另一种感悟。

劫刻怨抑是为怨。

凶残暗昧是为妖。

执着闭塞是为魔。

贪淫伪杀是为邪。

周围诸灵性,大约可用这四种状态都给概括了。

这些灵性也不知道在这虚空中飘荡了多久,始终无法放开本性纠缠的那些东西,是以无法归入真灵长河之中。

如今它们在姜思白的琴声以及元铃的诵唱中,陆续有灵开始放下那生时纠结的脾性,放下对现世的留恋……

这般渐渐散去身上的黑气回归了原本真灵纯净的模样,在向二人现实中所在的位置行礼后悄然消失。

并非是烟消云散,而是散去了那一身的偏执狂妄,就可以往静谧虚空的深层而去了。

一曲弹完,这些灵性还意犹未尽。

姜思白已经元神进入虚空,释放纯阳大光明。

这虚空中都回响着他的声音:“速速离去莫要纠缠,来日自然还有你们的机会!”

这些灵性这才离去。

元铃则是松了一口气说:“还好有你在,不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收场了。”

“原本只是好心想要给它们诵诵经,可是它们反倒是纠缠上了我。”

说着羡慕地看了姜思白一眼说:“你这纯阳元神,我怎么就领悟不了呢?”

姜思白说:“我还羡慕你能分化元神呢,这又是怎么做到的?”

元铃笑了起来,她说:“来,咱们有阵子没同步协调了,这些心得说起来慢,我直接分享给你。”

这‘同步协调’是姜思白‘自欺欺人’式的说法,其实谁都知道这就是元神双修啊。

但两个人都害羞嘛,都要脸,于是就有了‘同步协调’这种听起来有些高级又有些冰冷的说法。

第372章 道不孤

‘同步协调’对于当事人来说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

可它并非是凡夫俗子所理解中的那种来自身体上官能刺激带来的快乐,而是来自精神层面的那种融汇与相依。

那种本当是独旅的人生忽然间有了个人相伴的感觉,也是从此以后不再孤独的感觉。

这种感觉对于修者来说的确十分令人沉迷,尤其是修为越高越是如此。

因为修为越高的修者,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也越是孤独!

越是强大的修者,心中越是有一个与旁人截然不同的对世界对万物的思考。

这种思考就是他‘道’吧。

这‘道’来自于其毕生所学,来自于道经,来自于人生经历。

是以修者所修,乃是‘各行其道’,必不相同。

这种道一般来说是不会被旁人理解的。

哪怕是师者传道,倾囊相授,可弟子又真的能够全盘理解吗?

恐怕早就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思考、自己的道,于是弟子总有出师时。

而这修道也是越修越让人孤独。

旁人看不懂,只觉得你高深莫测。

实则你只是陷于自己的道中寂寞地挣扎。

这修行之路多的是分道扬镳,而能够有一个始终相伴行走的道侣是多么令人喜悦的事情?

如此道侣,不需要完全相同,只需要能互相理解互相印证,这便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姜思白和元铃所体会的就是这般乐趣,这个时候什么辈分性别其实都已经不重要了,他们只是愉快地向对方诉说自己的‘道’,这般毫无保留的分享也令他们觉得不再孤独。

然后姜思白就得到了元铃分化元神的方法,随之直接无语。

这个小胖丫元神化身是怎么来的呢?

就是她当年执掌罗云的时候感觉压力太大,想要去玩闹一番放松放松都不敢,于是就幻想着自己能够回到小时候,可以无忧无虑人憎狗嫌。

这想多了,那对玩闹的渴望就被她聚集在了一起,然后她颇为好奇地用元神发身的一部分包裹着这些强烈的情绪分离出来,就成为了那个小胖丫元神。

姜思白在学会了以后简直叹为观止,心说这女人的思路还真是够野的,这么胡乱拿自己元神开玩笑也不怕出问题?

不过好在她是成功了,也给姜思白带来许多启发。

【快去修炼吧,我这暂时也不会有什么事情,我们先各自感悟吧。】

元铃对姜思白的心思不用看就知道。

她也是下达了逐客令。

姜思白还是有些不放心。

【我有什么可不放心的,这可是有天庭背书的土地神!】

【你快回去自己研究这分神之法吧,我也觉得这法门应该还另有玄妙在。】

什么都不用他说,元铃就已经都知道了。

当然,姜思白也知道元铃现在需要什么。

所以想了想,他在临走之前又将这破旧的土地神庙给好好地休整了一下。

不过转念又想,若是以后有凡人常来祭拜,肯定要烦到她。

于是他又在土地庙的后面布置了一处幻阵,他的幻术水平运用到这幻阵上自然可以布置得毫无痕迹。

常人根本无法发现这土地庙后面竟然还有一个宽敞的大院子。

而在这大院子中,姜思白种下一颗小树苗,然后直接生长成一颗大树以及大树根须盘错而成的树屋。

这般,也算是帮元铃在这仙灵大世界先安个家吧。

他的元神随后就是跨越千万里的距离,回到了那镜湖旁。

镜湖周围的幻阵对于他来说毫无阻拦如同不存在。

随后一下钻入镜湖,就好像一头扎入了蓝天。

当他再回神时,就已经从天而降回到了自己本体中。

与道侣分隔两界,此时他就又不可避免地感觉到了孤独。

可是没办法,罗云这边他必须也要负起责任来,这里算是基本盘了。

当然,这罗云上下没人知道一旦封印解除他们就要面对全派解散的局面。

只是从元铃掌教忽然消失,以及代掌教姜思白忽然间放出了大量虚空灵气充实罗云并且开放了《罗云仙体》的修炼,他们都算是从中看出了一些苗头来。

是以整个罗云仙境都陷入了一种外松内紧的节奏中。

大家对此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因为在此之前罗云一直都是生活在这种表面平和实际危机四伏的节奏中。

说实话,真要让他们毫无危机感都要不习惯了。

如此,罗云在外松内紧之下也维持了足够的凝聚力,而没有因为明面上失去了强敌而松懈下来。

是以这罗云仙境就这么宅在了整个天下的东北方向,明明没有敌人了,可还是不断地内卷堆实力。

继续招收门人弟子,二代门徒渐渐成为话事人。

甚至三代弟子也开始成为弄潮儿,在这天下修行界混得风生水起。

然而这天下修行界中多有聪明人。

他们如何不能发现自己与罗云仙境似乎已然不在同一层次上了。

罗云仙境的门人中,别说同辈弟子了,现在是连二代弟子都少有出山走动了啊!

偏偏下山活跃的三代弟子又是一个个人中龙凤的样子,这怎能不令人触目惊心?

不过这般暗流涌动也属寻常,就算是在姜思白有所察觉也并未放在心上。

毕竟他罗云弟子也多是在附近的纪国、徐国走动,最多就是去往水阁的舒国那里,都是属于自家势力范围,根本不需要操心。

而若是有人敢打罗云的主意……

不好意思,那罗云仙境二代以及二代以上的仙体暴徒们就要被放出来了。

上一篇:洪荒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