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历 第318章

作者:zhttty

昊抬头看了一下天空,他冷笑了声,却是一言不发的继续看向了手上竹简。

在攻下郡城之后,昊将城中胡人斩尽杀绝,所有晋人都收拢在了一起,同时命令谢安四人带领部队横扫周边乡村,依然是胡人尽杀,晋人收归,这中间并没有出什么太大的问题,唯一的问题是,在郡城周边还有许多的堡垒,都是晋人各地土豪所建,他们依此来抵抗胡人侵略屠戮,这个时候自然也不可能听从昊的命令迁往郡城。

昊也没去管他们,只是命谢安四人收拢了晋人,然后从中挑选出了五千青壮,混合之前的军队五千人,共计一万人开始了训练。

对于在郡城内别的晋人,昊则将其分为了数个批次,其中青壮劳动力都安排在了郡城周边耕种田地,摆出一副丝毫不惧胡人来袭的样子,尽数将周边荒地纳下,开荒,耕种,完全无所顾忌。

同时,城内妇孺老幼,也都各有分配,昊的主旨就是不养闲人,所有人都必须要有自己的定位,按劳分配,不劳不食,至于别的,昊并不打算改变太多,有徐文前车之鉴,昊反倒是顺其自然了。

而这方面就有着谢安四人的查漏补缺,在他们对各自家族发出信息后,一个月时间不到,谢,崔,温,庾,四个家族就各派出了一只队伍来,除了护卫以外,大多数都是家养子,是家族给予四人的行政班底。

虽然四人都对昊说得天花乱坠,但是这个时代的大世家可不会这么轻易就押注,先不说他们各自在自己地盘与势力圈子里的强力,就说各个家族内部都有嫡庶之别,更有内部的派系,所以能够给予一定支持已经是看在四人都是家族嫡脉的份上了,这些家族其实根本不信四人所说的那一切,那简直就如同在胡说八道一般。

而谢安四人也不以为意,这是世家常态,除非昊表现出气吞山河,横扫八荒六合的态势,不然世家们只会分散投资,所以四人也没有再行抱怨,而是有了各个家族派来的班底后,他们四人就简单的将郡城的内政构架给划分了出来。

无非就是抚民,耕种,解决民事纠纷等等,军队上他们不能,也不敢插手,在这三个月里,四人倒是熟悉了政务,而昊则安心每日训练军队,以及读着四人班底带来的书籍。

而这些带来的书籍中,就不再仅仅只是儒家经典了,道家,杂家,医家,农家……等等书籍都有,而其中,昊对于一篇文章看了数百次之多,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道德经,据谢安四人所说,乃是道家经典。

若从凡人世俗角度去看,这篇文章其实只是精神内核,也就是教导人们如何处事之类,但是昊可不是凡人,他是来自洪荒大陆的人,同时也看过许多带有力量的职业书籍,所以当他看到这篇道德经后,敏锐的察觉出了这其中的许多玄妙,比如开篇之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一段,就让昊沉思良久,其中让他触动的是文章的高度。

若不是这个世界是无魔到低魔的层次,昊甚至会认为写下这篇文章的人是圣位神灵,而且很可能还不是普通的圣位神灵,因为这篇文章中的层次与立意之高,是昊所看过的所有文章书籍中绝无仅有的,其中甚至涉及到了天道,因果,宇宙等等层面。

这篇文章,也进一步让昊确认了这个世界是真有天命的。

而三月期满,昊看着操场上排列整齐的万人队伍,顶着火辣辣的太阳,他们已经站了近四个小时,没有任何一个人发声,没有任何一个人有寸动,便是有人晒晕过去了,也都是直挺挺的倒在地上,周围没人动弹。

这军队算是初步练成了,不过还少了一些火候,那就是鲜血灌溉,而昊就打算动上一动了,这是他在此世最后一次使用风后八阵图,在此之后,他将尽可能减少使用超凡之力,除非敌人出现超凡,不然,他将仅靠军队行事。

而目标……

邺!

赵国,也即是现在中原霸主,胡人势力最强的羯族目前之所在,赵国的首都,邺!

第三十七章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红袍(上)

昊带大军出征,身后郡城片甲不留,这在军法之上是兵家大忌,一旦后路被断,那就是弹尽粮绝的地步,四面八方皆是敌人,正常情况下绝对是死定了。

没错,正常情况下……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他当战争是玩笑吗?”麻秋提着还在滴血的长剑,对着帐内诸将大声咆哮着。

帐内诸将都是沉默低头,甚至连看都不敢看麻秋一眼。

麻秋眼见如此,当即就冷笑着道:“平日个个都是高谈论阔,仿佛这天下间没有难事一般,现在真有了危难,你们却都一言不发了,有趣,当真有趣!”

说话间,麻秋向着大帐外吼了一声,立刻就有两名高大健壮的羯士兵走入帐内,他们冲麻秋微微鞠躬,然后就将地面上的一具尸体拉出了帐篷之外,这是一具身穿皮甲的传令兵尸体,是传递前线军情的人,他本无错,甚至连所报军情都是无错,但是就这样被大将麻秋给刺死了,真是冤枉到家了。

不过这传令兵所传递的军情也是稀奇,军情先后传递之中,先说敌军上万,尽是晋人,无一胡人,自郡城而出,向北而来,后路无兵把守要道,派出斥候探之,郡城空虚无兵,晋人逃入荒野。

这般奇葩也是让麻秋呆愣半响,倒不是说没有这种奇葩将领,像那种读书读坏脑子的人,一拍脑袋就可能做出这种白痴事情来,甚至更夸张的都可能有,但是这种情况一般行军至半途,整只军队都会一哄而散了,便是军队都是家族武装,部落武装,副将也会捆了这主将退军而去,即便是闹回到朝堂之上,副将也最多受写训斥,只要不伤了这脑残主将的性命,谁人都会对这副将高看一眼,虽然仕途可能艰难,但是也总归比去了性命要好。

所以作为主将的麻秋,一开始根本没当回事,这样的奇葩军队自己就会解体,然后周边杂胡就会群起而攻之,甚至可能他们连逃都逃不回去,他真正的注意力集中到了那郡城之中。

三个月前,天王石虎接到前线回报,铁血汉军踏出徐州,并且开始向北攻略,已有一座郡城陷落,死伤羯族本部兵马五千人上下,其余胡兵数万上下,均被垒成京观在郡城周边。

虽然铁血汉军自徐文建立以来,就以没做过垒京观之事,对于俘虏也算仁义,但是毕竟名字里带了一个汉字,虽然徐文未称王,未称帝,只是建了一只军队,但是带了一个汉字,再垒上京观,这也并不是什么出奇之事。

所以听闻消息后,以邺城为中心,朝堂之上的消息迅速扩散开来,诸胡震动,羯族胆寒,有些小部落的杂胡已经开始从邺城周边向北方迁移了,诸多权贵也在观望,甚至连石虎这个羯族的皇帝都有了迁都心思。

这倒不是石虎胆怯,他向来残暴,杀人无数,比如曾经他就发布过一个命令,那就是领下晋人不许伤害任何野兽,只要胆敢伤害野兽,便是一个死字,听起来荒谬,但这就是石虎曾经做过的事情,以至于后赵领下晋人多有被野兽咬死杀死之事发生,因为无人敢反抗,真可谓是率兽食人。

但是自徐文崛起,创立铁血汉军,徐文的战力简直无双,十万人的战场上杀人如割草,纵横战场无敌手,甚至有一战中,徐文单枪匹马闯入羯族战阵,追杀石虎数十里,一人入阵,引得羯族战阵崩坏,石虎几个儿子,几个将领战死,他只身而逃,铁血汉军以轻微代价就打崩了石虎十万大军。

幸亏晋人朝廷联络了石虎,双方约定从南从北封锁徐州,同时晋人派军牵制徐文,让徐文不敢远离徐州,即便如此,石虎当时就已经被吓怕了,打算从邺城迁都往北,以远避开徐文这个杀星,甚至连皇帝尊号都去了,只是称为天王,以此来向徐文表示,他的大敌其实是晋朝。

之后不想却风云变幻,据说天降雷霆击了徐文,让徐文生死不知,而本已彻底霸占徐州的铁血汉军也收回了军势,全力防御徐州几个重要城市,据细作所说,铁血汉军内部甚至有了分裂互攻迹象,那徐文可能已经死在了雷霆之中。

这一下子,许多赵国内的晋人儒家发文发诗,痛骂徐文逆天而行,又赞石虎乃是真天子,不然为什么苍天震动,降雷击徐文?这是连天都看不过去了啊。

石虎至此才打消了迁都想法,既沾沾自喜去了这个大敌,又懊恼自己为什么这么快去了皇帝称号,天王算什么东西,他还打算重新登基为皇帝,但心里依然还是有些惶恐,生怕那徐文不死,所以一直都严令禁止任何胡人靠近徐州,去招惹了那杀星出来。

所以,当徐州边缘的郡城失守,据说是铁血汉军攻占了该地,还垒了京观,将诸胡头颅都立了起来,石虎的第一反应不是暴怒,反倒是惊恐,心里当下又起了迁都念头,幸亏这只军队攻下郡城后就按兵不动,三月间都无反应,迁都想法才暂时缓和了下来。

这些胡人,特别是原本是匈奴奴隶的羯怎么可能舍得这中原的花花世界啊,真要让他们回去荒漠草原,那十个有七八个都是满心不愿。

所以这三个月里,不知道多少细作前往该郡城查探实情,既有胡人,更多则是赵国旗下的晋人,比如乞活军的人员等等,深入郡城查探消息,而再三确认后,传递回来的消息是这只军队并非是铁血汉军,从军制,到军号,到军旗皆不是,而是一只从没出现过的军队,军事主官不详,但是其中有清河崔氏,太原温氏,颍川庾氏,陈郡谢氏四个家族的人员。

既是如此,这反倒是让诸胡放下心来,这四大家族皆是晋朝大世家,这几乎可以认定是晋朝的一只偏师了,对此,石虎自然遣人为使,打算去晋朝质问究竟,不过去也命令诸胡按兵不动,因为这处郡城离徐州极近,石虎打算让晋人去与铁血汉军硬碰硬,让他们狗咬狗去。

但是却不想,三个月后的现在,这只占据了郡城的军队并且发兵向徐州,反倒是直接向着北方而来,而且直目的地一目了然,直指向了邺城。

石虎的残暴与暴怒顿时爆发,除了徐文及铁血汉军,他视晋人为猪狗,探听清楚只有一万人军队后,他立刻命令周边羯人军队召集诸胡,而且他的命令是可俘就俘,不可俘才杀,他要将这些两脚羊俘虏后用最残忍的手段杀死。

然后……

某羌族将领带本部羌族精兵五千,杂胡两万余,前去,消息无……

一日后,两万多头颅被垒成京观,立于道旁,这只红旗红甲红袍的军队踏过周边,杀胡人十余万……

某氏族将领带本部氏族精兵一万三千,杂胡六万余,前去,消息无……

一日后,六万多头颅被垒成京观……

高平郡传来紧急军情,三万大军被红袍一万军包围,请求支援……

一日后,高平郡陷落,全城皆屠,垒京观二十余万,诸胡男女老少无一幸免……

羯族本部猛将石闵领羯族两万精兵,更有石虎亲赐御卫三百人,这是羯族最精锐之兵,个个都身高近两米,穿三层厚甲,持全实心铁锤,便是羯族内部都是以一当十之辈,立于战场,号称不倒不退不破之兵。

与该红袍大军相遇,缠战片刻,石闵只身且逃,羯族两万精兵,尽杀,垒京观,以镇天下……

石虎急怒攻心,昏迷前命麻秋召集诸胡共围之,私下里却命长子次子携细软,女子,粮草,集合羯族妇幼,向北方行去……

第三十八章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红袍(下)

昊坐于青石上,周边则跪满了附近豪族土绅,其实就是被留在北方,没来得及,或者没能力带着家族势力逃往南方的晋人小家族,小世家。

这些晋人土豪们,在北方异族来袭的浪潮中,唯一能做的就是困守于乡下的坞堡,这就使得整个北方遍布坞堡,一座两座坞堡对于异族来说不算什么,甚至十座二十座都不算什么,从草原而来的异族数以百万计,用人命掩也掩埋掉了。

但是整个北方的坞堡数以千计,北方来的游牧异族又没有什么高深的攻城战略,甚至连攻城器具都不会什么,这些异族在坞堡面前撞得了头破血流,死伤无数,即便攻破坞堡后可以大大收获一笔,但是付出与收获完全不成正比,连续多次之后,异族们对坞堡的兴趣缺缺,除非是杀了异族,或者违抗命令,不然这些坞堡里的土豪们就只需要付出代价就可以生存下去。

这也是北方晋人的生存之道,虽然时不时有坞堡被攻破,但是在北方依然还有晋人生存着。

本来,这些晋人土豪们是根本不会去管旁的什么事,他们体量都太小,除了各自的坞堡以外,也没有什么别的势力可言,自己的几亩三分田搞定,然后训练一下坞堡内的族人丁口,小心的在这乱世里活下去就行,不管外面谁当政,谁占据了这江山,对他们来说都是相同,所以他们根本不可能离开自己的坞堡外出。

昊的万军北伐,一开始就从郡城处传向了周边,不知道多少大家族,大世家,以及各个部落,各个政府都在漠视看之,在所有人的想法中,这一只万人晋人部队根本就不算事,对于战乱的中原来说,这万人投进去连泡都不会出一下。

谢安四人的家族都觉得亏了,他们的投资虽小,但也是人员,也是财力,结果换来这么一个结果,难道他们不是亏了吗?

然后这万人北伐,一战,二战,三战,四战……

从一开始的漠视,到惊讶,到不敢相信,到消息确定,再到惊恐,再到惊骇,到得最后,所有知道实情的人都是一副三观破碎的样子,完全都不知道该如何去评价了。

从古至今,从未有之。

这是所有人唯一能够说出来的评价。

要说以少打多,这在军事史上可是有不少,不说别的,距今不远的三国里,官渡,赤壁,夷陵三大决定性战役都是以少打多,以弱胜强。

但任何的以少打多,以弱胜强的战役里都有各种要素参杂其中,而且要取得决定性最后阶段的胜利,不外乎粮草,用间,火攻,水攻这几种,不然真要在战场上实打实的以弱胜强,这就太难了。

而这只红袍大军,却真实的以一万人为战兵,从郡城出发向北,一路横扫一切不服,不管你是几万也好,十万也好,都是一举歼灭,而且多数战役都是直接打成了歼灭战,连溃败都没有,特别是面对高平郡这样的郡城大城,三万正兵防御,更有不知道多少杂胡帮忙,居然硬生生在一日之内被破城,屠之……

之后,X族有名的猛将石闵,亲率精锐突袭,这只精锐的份量可是不低,纯精锐,纯骑兵,两万多骑,战场上足以击溃十万杂胡,但是与这红袍大军相遇,一个上午都没坚持下去,然后除了主将逃走,也是全军覆没。

到了这个份上,所有人都仿佛在看一场大戏一般,一场诡异的大戏,自古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就这么呈现在了所有人的眼中,一万人横行中原,无人敢应,无人敢惹,居然仅靠这万人就打出了光复中原的可能性来。

一开始这只红袍大军只是一路横扫,对于周边晋人理也不理,若有被异族俘虏的晋人,红袍大军也只是解救了事,但是在对阵后石闵之后,这只大军终于暂时停止了向北脚步,在附近一处土城暂且休息,同时,这只军队的主事人,疑似西汉戾太子后裔,现在化名为天的人,开始招募士卒。

立时,四面八方的晋人都兴奋了起来,特别是谢安四人的家族,那怕红袍大军已经是深入中原内部,周围尽是异族,也完全不妨碍他们的从龙热情,因为四大家族都收到了信件,信件中详细描述了天的所作所为,当然了,之前四大家族根本毫不在意,现在却是奉若至宝,家家都派出了只有最大嫡脉嫡系,投靠最有可能成龙的势力的团队与武力,而且因为天手下只有四名家臣,所以这四大家族暗地里也联合了一番,到最后,四大家族总计派出了一万五千精锐家族武装,管理人员六百余人,马匹四千余匹,粮食不计其数,更有美女财帛等等,组成了一只大队伍向着红袍大军所在地赶去。

若是以往,这样的队伍只要敢跨过江来,立刻就会有不知道多少胡人如豺狼虎豹一般扑上来,将其彻底撕碎抢夺,但是自过江之后,这只队伍就直接挂出了红旗,什么文字图案都没有,就是一张空白的红旗,然后沿途上遇到的所有胡人,不管是杂胡,还是五大胡族,全部都是望风而逃,别说是战斗了,甚至连一丁点纷争都没有。

而周边坞堡的晋人,则个个担粮拜见,虽然知道这不是红袍大军,但是却从队伍主官那里知道了这是红袍大军四大将军的家族后援,立时的,这些晋人乡绅们都动了心思。

一路上,这些晋人乡绅子弟,或者嫡系,或庶系,或者地主武装,三五成群的融入到了这只家族援军中,如同海绵一般的吸纳着这片苦难大地上的晋人,平日里根本看不到的晋人从荒野中,从山郊野地里冒出,这只军队才过江三日,整只军队就膨胀到了三万多人,虽然内部还显得杂乱,毕竟这些人来处都是不同,但是这可不是流民,也不是看到胡人就会吓得趴下的平民,他们是真的敢战的晋人,也算是北方汉人所遗留下来的余勇。

这还只是这只家族援军,在昊所带领红袍军队所处的小城处,晋人从四面八方而来,流民也有,从胡族那里逃出来的难民也有,周边地主坞堡里的平民也有,小家族小世家的族民也有,从四面八方向着昊所在地汇聚而来。

更有心怀华夏,深恨胡人的汉族精英,编排了许多童谣箴言之类传递向了中原大地。

甚至邺城之中都有传唱,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红袍的话语,而一日胜过一日的,从中原大地上不停有胡人小部落向北方草原而去,离开了这中原的花花大地。

而本已接到命令的X族大军指挥官麻秋,却再也没敢让他手下的二十余万大军前进半步,只是困守邺城外围,就如同敌人根本不存在一般。

昊这时从大青石上站了起来,他看着跪了一地的晋人乡绅们,就对身旁的谢安道:“差不多火候了,停下这半月,该发酵的也已经发酵,现在,可以动了。”

“以我之名传缴四方!”

“我就是刘汉皇室嫡脉,我将再立汉朝,定都邺城,凡有思汉之心之民,皆可前来,重归大汉治下,此缴可名为归汉令。”

“同时另发一缴,凡有胡人思汉幕汉之心,入华夏者,华夏之,可持X族头颅前来,我给粮,给赏,给予三等汉民身份,其子为二等汉民,其孙为正统汉民,入我华夏苗裔,凡有胡族敢于屠戮欺压汉民者,敢于持有刀兵者,皆杀,夷族,凡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此缴可名为……”

“屠胡令!”

第三十九章 :气运大涨

一切都仿佛突如其来,刘汉皇室血脉突然出现,然后立了大军,突兀的北伐开始,突兀的打败了一路上的所有胡人,突兀的攻占下了赵国首都邺城,突兀的将北方的胡人打得崩溃外逃,突兀的立了汉国。

在所有人全都还没反应过来前,区区几个月时间,天下局势突兀大变,整个北方的胡人争相出塞,而X族在新汉大军的攻袭之下,主力几乎丧尽,由此也导致了X族霸主地位的动摇,再加上新汉攻下邺城后,并没有再对杂胡以及投降的胡人斩尽杀绝,只是十抽杀一,并且还给出了对X族的丰厚悬赏,风向立刻就变了。

在新汉军那举世无敌的力量下,一切政治,一切阴谋,一切合纵连横都仿佛是个笑话一样,不巧,不谋,直来直往的打碎一切敌人的幻想,将兵家,将纵横家,将玩政治的官员们的一切理念撕了个粉碎,就这样,北方眼看着就要一统,而昊所宣扬的汉家理念也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支撑,开始降临在了此方世界中。

此刻的昊的本身肉体依然沉睡在魔法塔的顶层,而在魔法塔外,张好焕正在不停吐血,大口大口的吐血,常人按照这个状态来吐血,估计早就吐血三升而亡了,不过他不会,旁边就是两个二阶魔法师在不停的给他刷修复类愈合类魔法。

“终于……打退了。”张好焕知道风后八阵图非常消耗心力脑力,但是却没想到消耗的程度如此之夸张,夸张到他几乎就差点死在了战场上。

自昊沉睡,已经有两波禁地怪物袭击了魔法塔,幸亏就如之前所预料的那样,有着兵马俑在禁地中央,这些怪物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兵马俑身上,袭击魔法塔的怪物多是二阶三阶实力,数量也不多。

实际上,这种情况下,魔法塔光靠自身的魔法远程攻击就可以对抗这些怪物,不过昊在沉睡前就叮嘱过,除非危险性过大,或者张好焕军队溃败,否则尽可能用军队解决怪物,而非魔法塔的能量储备。

所以两次怪物来袭时,张好焕都是亲自在军队中指挥,靠着魔法塔的魔法网络,以及念之这个心灵控制者的帮助,他下达的命令可以非常清晰的传递到所有队伍的耳中,而在经过了第一次的昊指挥的洗礼下,这只军队勉强可以让张好焕指挥下来了。

不过张好焕使出的风后八阵图,比之昊却是远远不如,两次来袭的怪物数量都不过几百之数,实力也不强,但是张好焕带领军队出击,两次下来去死上了近两千人,军队的士气都开始了下跌,这和昊的风后八阵图比起来差距就大了。

而且张好焕现在是彻底的凡人之躯,连强壮些的万族凡人都比不上,每一次使用风后八阵图后,他都心力憔悴的大口吐血,这让他的小伙伴们十分担心。

上一篇:在星光中觉醒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