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929章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可凭这些好处,还不足以让人奋进。

现在的问题是,京城这边,确实有不少的大学堂,可相比于全天下而言,这些大学堂所能招纳的学童,却是杯水车薪。

大学堂其实现在多少都能盈利,一方面来源于学费,另一方面,也来自于资助。

因此,夏原吉的想法是,这大学堂必须扩建,或者说,在天下各布政使司,都尽力要有两至三所以上的大学堂。如此一来,则为本地的学童继续进学深造,提供了便利,这其二,也意味着每年入学的学堂名额也大大增加。

若是进个大学堂,犹如科举考试一般,一年下来,才寥寥数千上万个名额,对于绝大多数学童而言,这是可望不可即的存在,自然而然,也就断绝了进学之心。

可若是每年能有十万甚至十数万的员额,且进入大学堂之后,颇有前程,那么……就完全不同了。

说到底,新部的职责除了建学堂,其次则是劝学,要教天下军民的子弟都入学,单凭几个公文,是不可能的,这就从前鼓励人读圣贤书一样,若没有功名,谁肯读书?

大抵敲定了这些,这新部堂,也总算可以维持运转了。

夏原吉又上了诸道奏疏,俱奏以上种种事宜,又请调一些官员,进入新部,说到底,他年纪老了,不可能事必躬亲,必得有一些用的顺手的人,作为左右手。

朱棣看过他的奏疏之后,倒也痛快,没有多说什么,就直接批奏了。

这件事派下去操办之后,京城之内,近来是难得的太平无事。

可正因为太平,却让人总觉得好像缺了一点什么。

每日的邸报,几乎也都是乏善可陈的消息,反而令人有几分索然。

唯一热闹的,可能就是栖霞了。

栖霞这儿,楼宇林立,有太多商行将自己的总部设置于此,因而,显得格外的热闹。

尤其是走马街那边,更是商贾们平日里经常出入的所在,可谓是天天热闹非凡。

这些时日,就连张安世居然也隔三岔五的来。

他不讲商德。

起初,人们见了宋王殿下亲自来此,都不由得欣喜,毕竟宋王殿下在商人们这里本就很有人望。

何况宋王殿下肯屈尊来此,更教商贾们觉得脸上有光。

这走马街,其实就是大宗商品的交易地。

不过,大宗商品的交割,毕竟费时费力。

许多商贾买卖时,等不急,便在此直接下了商单直接交易,只要立了字据,交付了金银,协议便算生效,之后再寻时间去提货即可。

久而久之,有人看出了门道,随着交易的频繁,便有人连货都不去提了,而是直接与人签下了认购的单子,转过头,若是行情好,再高价将这单子转售出去,攥取差价。

在这里,已经开始出现了一群特殊的群体,就是买卖各种单子的,再加上这些时日行情好,因而不少人挣了钱。

当然,亏本的人也不少,只是……愿赌服输。

张安世大抵了解规则。

这走马街之所以出名,还是因为,这儿有一个商单的交易所,而这交易所,则是数十家大明最大的商行联合作保创立。

因为这些大商户,个个家大业大,尤其是领头的栖霞商行,有他们作保,自然而然,大家才肯信得过。

据闻这里每日交易量,十分惊人,遇到好的行情时,一日甚至可以突破千万两纹银。

张安世几乎隔三岔五的就来。

很快大家就发现了猫腻。

譬如上一次,宋王殿下来,走了一圈后,很快市面上的大宗白糖便开始被收购。

而后没过几日的功夫,就传出了消息,这大宗的收购白糖,居然是因为位于吕宋的最大白糖作坊失火,这消息一传来,白糖的价格就立即暴涨了。

紧接着,就听闻只是短短数日时间,宋王殿下就挣了两百多万两银子。

作为商人,嗅觉是最是敏锐的,对于他们来说,一点蛛丝马迹都有可能是价值连城的信息。于是大家的目光,都毫无疑问的落在这位宋王殿下的身上。

今日清早,张安世又例行来此,依旧的前呼后拥,寻常人不得靠近,不过他也只是来走了一圈,就回去了,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可显然大家都瞧出了一些端倪,因而许多人都纷纷开始死死地盯梢着市面上的一举一动,就等着看宋王殿下让人收购了什么,他们也好跟一回风。

只可惜,市面上一点动静都没有。

就在所有人失望之际。

却有人道:“今日的成交额,倒是一点也不高,比昨日少太多了,说起来,昨日的交易额……倒是罕见的很,一日之内,就有一千三百万两……怪了,昨日也没见有什么重大的消息啊。”

这时,似乎有人警觉起来,紧张地道:“昨日?昨日交易的都是些什么?”

这等事,只要有人去查,便立即意识到,昨日有人不知如何,居然大规模的在抛出木材,收购钢铁。

听到抛售木材,就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了。要知道,现在到处修建铁路,对木材的需求必然极大,所以这些时日,特定的一些木材,价格是一直都没有下来过的。

而至于钢铁,当然价格也不低,不过去岁的时候,随着天下许多处的铁矿开采,更多的钢铁作坊开始建起来,所以钢铁的价格,虽也在铁路的带动下,居高不下,不过……和其他的商品相比,却是平稳了许多。

可现在的情况看来,显然有人在背后,暗中操控着市场。

可问题就在于,这市场的逻辑在哪里呢?

就在所有人都匪夷所思,人们争相议论,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

两日之后。

“老爷,老爷……”

刘记商行里,一大早的,大东家刘鲁就被一道急切的声音惊醒。

这位大东家刘鲁揉了揉还不大清醒的脑袋,趿鞋而起,便见掌柜的亲自来了。

这掌柜的面容焦急,当面就道:“最新来的消息,最新送来的消息……安南大捷,安南的汉王殿下,率军向西开拓,击溃当地土邦的主力,一举扫荡数百里,夺大小城镇三十余,俘贼四十余万,据闻此番直捣贼穴,杀入了这土邦的王城,收获极大,听闻……单单得来的金银,就不计其数。这些地方,林立众多,其中许多林木,最适合制造枕木……”

这刘鲁一听,大吃一惊,身上的那点瞌睡也一下子消散了。

而后,又听这掌柜的道:“那汉王殿下,现已昭告安南,要率先修建安南铁路,安南那边,已建起了安南铁路司,并大肆建造枕木的作坊,不但自用,还要源源不断的通过海运进行兜售,只是……安南境内,铁矿贫乏,就在十数日前,安南的商团,已预备进京,要洽商大规模采购铁路修建所需的钢材事宜,除此之外,还有定制蒸汽机车……现如今,这安南的商团,已在路上了。”

刘鲁的神情凝重起来,他认真地看着掌柜的道:“这铁路的规模多少?”

这掌柜的便道:“可不少,安南狭长,上下两千里,可一旦贯通,收益极大,所以此番,汉王殿下大捷之后,显然打算暂时罢兵,将一切的心力都用在这铁路上头。何况此次掠地,收益应该不小,再加上安南物产丰饶,金银也是极多,若是再向我大明钱庄借贷一些,足以支持铁路的修建了。”

“这样大的规模?”刘鲁一愣,显出几分震惊。

现在天下虽都在修建铁路,可不少布政使司,采用的都是在本地寻找矿脉,就地兴建铁矿和钢铁作坊的办法,虽也需大规模的采购,可这采购的数目,毕竟有限。

可安南那边,一条这样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却因为钢铁的贫乏,全数外购,这几乎可以想象,这在未来,会出现一个多么大的钢材缺口。

不只如此,依着汉王的性子,十之八九,这条铁路,最终还是要与大明的铁路进行接驳,那么……未来可能数年甚至是十数年,都有大规模的建造工程。

这汉王,果然是如往日传闻里的好大喜功,却不得不说,这绝对是大手笔。

刘鲁皱着眉头,若有所思地道:“这样说来,铁矿、钢材,都要大涨了?”

这掌柜的道:“已经开始涨了,只可惜前些时日,大量的钢材,就已被人收购一空,现在市面上的钢材并不多,各大作坊,都说要扩产!可如此大的缺口,想要一时扩产,哪里有这样的容易?因而现在交易所那儿,都已疯了,还有人说,前些时日,那暗中收购钢材单子的人,只怕这一次,必定要赚的盆满钵满。”

“你说的是宋王殿下……”刘鲁听罢,下意识地道。

这掌柜的道:“这可不好说,大家都猜是宋王殿下,可是没有证据。”

“这样说来,宋王提前得知了消息。”刘鲁喃喃道。

掌柜道:“会不会汉王殿下,提前与宋王通了书信?”

“有这个可能,不过……”刘鲁想了想道:“照理来说,就算是汉王提前通了书信,可这么大的事,汉王府上下,肯定是要商议和讨论的。咱们商行,在安南也不是没有朋友,只要他们一讨论,就该有老夫的朋友给老夫修书快马而来了。总不可能是,这样的大事,汉王殿下秘而不宣,也不和任何人商量,只和宋王殿下修一封书信,然后突然宣布吧,事不是这样办的啊。”

第578章 暴富人生

刘鲁是做大买卖的人。

自然而然,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事带着蹊跷。

做买卖的人,对于讯息是十分敏感的,毕竟任何一个讯息,都可能带来大宗商品的变动。

正因为如此,长久混迹于走马街的人都知道打探消息的重要性。

因而,几乎各大商行,几乎都有专门的人脉,进行消息的搜集。

而刘鲁更深知,这个世上根本没有不透风的墙。

就好像安南的汉王府一样。

一个规模宏大的计划,必然会在汉王府内部进行讨论,在这个时候,其实消息就已经开始走漏了。

倒不是这些参与讨论的人会故意泄露消息,而在于,这本身其实也不是什么机密。

任何一件事,在酝酿到最终实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消息疯狂流出的过程。

刘鲁大抵计算过,倘若是如此,安南那边的风吹草动,以他在安南的布局,理应此时他也能接收到消息,哪怕这个消息,可能没有别人准确,可捕风捉影,大致的一些讯息,却是能收到的。

的确,位于安南,早有刘鲁的人手,他在那儿,不但有许多的商铺,还有不少的矿山买卖,消息渠道自是非同一般。

除非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汉王殿下与宋王殿下合谋,二人秘而不宣!

而后,这边宋王殿下在京城布局,另一边,汉王那边捂着消息,再突然宣布。

可这……

刘鲁背着手,来回踱步,他心里思量着,宋王殿下也算是家大业大,难道就为了挣这大宗钢铁的利差,鼓捣出了一个安南铁路的项目?

于是刘鲁猛地看向掌柜的道:“是了,得问一问,前些时日可有安南大捷的消息?”

掌柜的便道:“一直都没有,至少十三日之前,从安南那边大掌柜的消息里头,就没有这个消息。”

“十三日前?”刘鲁喃喃道:“也就是说,至少在十三天前,送来的消息里,安南并没有大捷!那么……这大捷也就在这些时日之内。若说铁路的计划可以操控的话,那么一场针对土人的大捷,难道也可操控?又或者,现在这些消息,根本就是假的,不过是有人为了牟利,而故意放出来的假消息?”

“这……不好说……”

“先别急着动,且再等等看一看,等咱们在安南那边来了消息再说。”

“是。”

一连等了数日,却是不见安南的消息来。

就在许多人开始误认为,这不过是安南的假消息时,却在这个时候,刘鲁这边,商行却有快马来了。

来人急切,几乎是马不停蹄,气喘吁吁地寻到了刘鲁。

“大东家。”

“怎么,是什么事,这样的急迫?”

“禀大东家,安南有了一个极大的利好,所以张大掌柜吩咐,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火速将消息紧急送来。张掌柜交代了,说是这消息,只要能提前哪怕是一个时辰送到,东家在栖霞,也能挣来万金。”

刘鲁身躯一震,面容却不禁的开始古怪起来。

上一篇:诸界第一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