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884章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其实百姓之间发生械斗或者其他什么争斗,在大家看来,都是最平常不过的小事。

说难听一些,在这大明,村落与村落之间,宗族与宗族之间,土客之间,每日没有几场大规模的厮斗,不因此而死个几人,甚至几十人,这才叫稀罕呢。

只是此等事,朝廷一般都置之不理,至多等他们打完了,官府要求他们自己交出一些人来处理一下就是。

毕竟,这些矛盾,大多都是积攒已深,有的更是从隋唐时期就积攒下来的世仇,可不是靠几个流官就能解决的。

胡广看了奏报后,定定神,便道:“陛下,臣看……这里头……似乎并没有什么……”

朱棣便又抬手指了指另一份奏疏道:“那就看看铁路司饶州站的奏报吧。”

于是又是一份奏疏开始传阅。

饶州站的奏报,就完全不同了,里头却不说是寻常百姓之间的械斗,而是根本由当地的官府暗中挑起,大量无良的百姓,袭击投奔铁路司的良善百姓,铁路司赶去斡旋时,遭遇了袭击,有七八个文吏受伤。

胡广见罢,面上微微一变,他依旧还默不作声。

张安世已跳起来,道:“陛下此事不能不问,理应立即派员,前往……彻查到底……”

“先别急。”说着,朱棣又从御桌上拾起一份奏疏,慢悠悠地道:“这是第三份奏疏,乃是饶州府后脚送来。”

看到第三份奏疏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禁为之无语。

因为事情闹大了。

饶州府遭遇了损失之后,当即越境饶州府,抓了许多人,足足数百之多,甚至……还捉拿了饶州府同知和判官人等……

众学士们看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如果说,前头两份奏疏,还只是纠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那么这第三份的奏疏,就令人觉得恐怖了。

直接捉拿数百人,还牵涉到了朝廷命官,这胆子……可就不小了。

张安世方才还义愤填膺,现在一下子哑了火。

凭良心说,他又不是赵高,总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吧。

朱棣的目光在他们的脸上掠过,道:“诸卿不想说点什么吗?”

“……”

这下,没人吭声。

朱棣又扫视一眼,最后落在张安世身上,道:“来,张卿先说。”

张安世这才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实在蹊跷。”

朱棣道:“蹊跷与否,还需你来说?”

张安世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只好道:“不如,臣去处置?”

朱棣颔首。

朱棣又道:“来,胡卿家,你平日不是也挺能说的吗?你也来说说。”

朱棣早已看到胡广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胡广道:“陛下,不知受袭而重伤的文吏,都是……什么人……”

朱棣眼睛微微抬了起来,淡淡道:“为首一个……”

他看向亦失哈。

亦失哈在旁提醒道:“为首一个,好像是个典吏。此人受伤也是最重,怕是现在,已重伤不治了。”

胡广:“……”

“胡卿……”朱棣道。

胡广整个人就猛然被掏空了一般,摇摇晃晃的,听到了朱棣的呼唤,不由得打了个哆嗦,随意道:“臣……臣在……”

朱棣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道:“胡卿有什么可说的?”

胡广红着眼睛,沉吟了很久,才疲惫地道:“此事……此事现在尚无定论,是非曲直,一切还是要等彻查之后,再作料理,臣现在……实在不敢轻言,陛下恕罪。”

朱棣嗯了一声,却冷冷地道:“既如此,那么……先等张卿彻查出结果吧,诸卿可以退下了,若再有饶州的消息来,通政司照旧先送朕御览。”

众臣自是要告退,朱棣又道:“张卿留下。”

等解缙等人告退之后,朱棣背着手站了起来,忍不住道:“皇孙这是搞什么名堂?”

张安世忙道:“陛下,皇孙在南昌站呢,这饶州出的事,臣以为……”

朱棣脸色渐渐松弛下来了一些,道:“捉拿了人家数百人,事先也没有奏报,就先行动手……看来他们是被朕的孙儿给娇惯惯了。”

张安世道:“铁路司这边,不也有许多人受伤吗?”

朱棣叹道:“其他地方,出一些事,朕不在乎,可铁路司任何小事,都是大事,何况……还是这样上达天听的事?朕花了这么多银子,这家底都要掏给他们了。”

这话有点敏感,张安世便又不吭声了。

朱棣倒不在意,又道:“方才胡广,似乎神情有异,怎么,他家里有事?”

其实张安世方才看胡广的神色便想到了,于是道:“陛下,他的儿子,就在饶州站为吏。”

朱棣笑了笑道:“饶州站的吏多着呢,才伤了几个人,这胡卿未免也太过小心了。”

张安世犹豫了一下,道:“可是饶州站的典吏,只有一个……”

朱棣一愣:“你的意思是……”

朱棣拖长着尾音。

张安世苦笑道:“是的。”

朱棣一时之间,竟是无词。

殿中说不出的尴尬,张安世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大眼瞪小眼了半天之后,朱棣道:“胡卿是老实人啊!到了这个份上,也没有教朕立即裁处饶州府上下,仍旧还是教朕彻查清楚再说。”

张安世点头,表示认同。

朱棣这时却是话锋一转道:“知道为何朕留你下来?”

张安世道:“一定是臣即将往饶州,陛下有些事,尚需交代。”

“你答对了一半。”朱棣道:“是朕与卿去饶州。”

张安世猛然挑眉,道:“陛下……这……”

朱棣却不打算让张安世将后头的话说完,立即压压手道:“朕出了钱的,现在前前后后,已拨付了七八千万两纹银,来年开春,还要拨付这么多。你们拿了朕的银子……在江西好快活,朕难道不该知道,朕这银子,到底花在哪里?当然,这是其一。”

“其二……便是此事终究不小,是非曲直,都说自有公论,可与其公论,不如朕眼见为实。”

“朕老了。”朱棣说起了自己的口头禅:“好在,饶州站的铁路已是贯通,既已贯通,这饶州虽是七八百里之外,可一路铁路通行,想来,也不过一两日的功夫,沿途也无需辗转,在车中即到,倒也不耽误功夫。”

张安世自是了解朱棣的性子,话都说这份上了,劝是没用的,便道:“陛下圣明。”

“那就去准备一二吧。”

朱棣吩咐一声,又想起什么,于是忙又道:“还有……”

张安世道:“陛下还有什么吩咐?”

“将胡卿家也一并叫上吧。”朱棣皱着眉,叹道:“他儿子,应该伤的很重,或许……让他们父子,见上最后一面。”

张安世也不禁叹了口气,道:“臣遵旨。”

……

张安世回到文渊阁的时候,却没见着胡广。

询问之后,才知胡广默默回到了文渊阁之后,便自己躲进值房了。

杨荣等人且还奇怪,因为前些日子,胡广最爱提铁路司,居然也能和杨荣等人大谈铁路司的长短,谁料今日,铁路司发生这样的大事,他反而是一路都是默默无言了。

张安世没有跟其他人多说,而是悄然到了胡广的值房。

“胡公……”

胡广深吸一口气,居然摆出了几分好像无所事事的样子,道:“何事?”

张安世进来,道:“胡公在忙?”

胡广低头,好像在极认真地看奏疏,只淡淡地应道:“嗯。”

张安世道:“我有密旨……”

胡广只好懒洋洋地站起来,道:“臣胡广听旨……”

张安世道:“令文渊阁大学士胡广,即行随朕奔赴饶州,不得有误。”

胡广一听饶州二字……面色微变,却又忙低下头:“遵旨。”

张安世看着胡广,心情也一下子有些失落起来,道:“胡公还有什么说的?”

胡广道:“陛下轻离宫中,微行饶州,臣以为这很不妥当,九五之尊……”

张安世道:“算了,胡公就当我没有问过吧。”

胡广面色惨然,突然叹了口气,却耷拉着脑袋,没有吭声。

“胡公做一做准备的,当然,也就几日功夫,不必有太多准备。”

张安世说着,又深深地看了胡广一眼,便默默地出了胡广的值房。

出行的时候是在傍晚。

张安世早已令人调度了一辆蒸汽车。

因而,趁着夜色,一行人抵达了车站。

随即,随着这蒸汽机车的轰鸣,一路狂奔而去。

这车厢乃是特制的,这时代的蒸汽机车,不但摇晃,而且还吵闹。

为了确保客运使人尽力舒适,张安世教人在车厢的顶棚、四壁,尽都填充了棉花,又蒙了一层皮,地上再铺上一层厚重的地毯,人所接触的任何东西,都确保是软性的材料,且又有一定的隔音效果。

胡广第一次坐这种车,坐在这车厢中,露出恐惧和畏惧之色。

不过显然,他更担心铁路尽头的事,因而,只失魂落魄地端坐着,低垂着头,一言不发。

张安世与他同一车厢,见他一言不发,心里也明白他的心情,却也不好多说什么,便索性自顾自地去另一车厢,与亦失哈闲聊。

亦失哈的车厢,倒像是一个茶水房,除了陛下随行的各种御用之物,便是在此,随时预备,在这蒸汽机车到站的时候,打上热水,给陛下冲泡茶水。

上一篇:诸界第一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