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843章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其实这丹药若是毒药倒还好说,毕竟有人专门试毒,可若是假药的话,天知道是什么鬼东西熬制而成!

最紧要的是……这玩意……到底有什么难料的后果?

张安世道:“陛下,依臣看……还是需查验一二,臣这边……”

朱棣已是气急败坏:“所有牵扯此事之人,统统杀,给朕杀个干净,一个不要留……这群无君无父,欺君罔上的孽畜,朕岂能容他们?”

说着,却是越发的愤怒,已是微微颤颤,开始在殿中来回急切的踱步,只恨不得要将牙槽咬碎了。

亦失哈吓了一跳,忙是拜下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朱棣却继续大怒:“朕绝不能饶了他们……决不能……”

说到此处,似是急火攻心,猛地身子晃了晃,吓的宦官们眼疾手快地冲上前去,一把将朱棣搀扶住。

殿中大乱。

而这时,朱棣好像已是昏厥了过去。

朱高炽吓了一跳,慌忙上前探问。

众人七手八脚,将朱棣抬入文楼中的寝殿,张安世则负责诊治,其余之人,不敢打扰,只好在外头焦急等候。

张安世也有些急了,若是从前那些病,他是有办法的。

可现在这等急火攻心,再加上鬼知道之前吃了什么丹药,是不是引发了铅中毒,自己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此时才想起了一件事,朱棣在历史上就在这一年过世!

心里想,莫非这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终究还是要死在今岁?

可曾经历史上的那位永乐大帝,他并没有什么感情。而如今面对在他跟前闭着眼睛的朱棣,他做不到完全不在乎。

这一刻,张安世也害怕眼前之人再也不张开眼睛。

就在张安世手足无措的时候。

一时之间,也不知该不该给朱棣把脉。

他手伸进被褥里,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猛地……一只大手,好像是铁钳一般地抓住张安世的手腕。

张安世猝不及防的,大吃一惊。

这铁钳子一般的大手,何等的有力,竟抓的他额上冷汗直流。

张安世下意识的要呼喊。

低头,却见寝卧上,被褥之下的朱棣,却猛地张开了虎目,那眼里露出了精光,整个人哪里有方才那般满是病容之色?

那面上的疲惫,好像转眼之间,已是一扫而空。

情况发生得太意想不到,张安世大惊,立即想要张口说什么。

倒是朱棣一派气定神闲,已放开了张安世的手腕,道:“好了,不要大喊大叫。”

张安世于是忙捂住了自己的嘴,随即轻声道:“陛下……您……病好了?”

朱棣瞪他一眼道:“好个鸟。”

这声音倒是中气十足,怎么听都不像是一个身体不好之人。

张安世此时心里也总算放松下来,竟也揶揄道:“陛下实在是春秋鼎盛,这样的年纪,鸟竟还能……”

“住口吧你。”朱棣又瞪他一眼,道:“闲话少叙。”

“是,是,是……”张安世连忙讪笑,而后,张安世又皱眉道:“陛下虽看上去,精神恢复了不少,可……臣担心……陛下吃了这么多的丹药,这丹药……十有八九含铅,而这东西,会引发慢性的中毒,时日一久……必定……”

相较于张安世明显的忧心,朱棣居然很淡定的样子,慢悠悠地道:“谁说朕吃了那丹药?”

“啊……”张安世惊得要说不出话来了。

朱棣冷冷道:“朕虽老迈了,可毕竟这天下是朕打下来的,你难道忘了,朕的身边,都是姚广孝、金忠这样的人?他们说起来,也是术士,说起装神弄鬼,朕和姚师傅和金卿家,都是这一行里的祖宗。若不是靠着这些……当初怎会鼓舞振奋北军的士气,能够势如破竹,一举定鼎天下?此等术士之道,是糊弄无知军民的,是手段,朕这样的人,怎么会相信?”

张安世:“……”

听着居然很有道理,张安世一时无语。

只见朱棣继续道:“至于这个所谓的徐真人,他的道行还浅着呢,就凭这一点所谓的炼丹之术,也敢来班门弄斧?你真以为……朕不知前车之鉴?那始皇帝,还有历朝历代,被术士们所蛊惑的天子,朕难道不知?”

朱棣一句一句地反问,更让张安世瞠目结舌。

他已分不清,这世界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的了。

朱棣却显得格外的冷静,他慢悠悠地坐了起来,气定神闲地道:“这些药,朕一口都没有吃,自然……朕吃没有吃,旁人又如何知晓?”

张安世心里震惊,道:“既如此,那么陛下……为何……为何……”

朱棣无语地看了张安世一眼,才道:“哎……你这小子,聪明过了头,这一次,却是坏了朕的大事。你以为朕留着这个徐真人,是为了什么!只是因为……想吃他的丹药,朕却是有些事,需要从这徐真人身上查证,可你自作聪明,居然……戳穿了他。当然,朕也不得不佩服你,居然能转眼之间,教他无所遁形。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朕这一场戏,却不得不改一改了。”

看着朱棣很是遗憾的样子,张安世一脸无语地道:“陛下,为何不早说?”

朱棣淡淡道:“朕干什么事,还需向你交代?”

好吧,这个没毛病,张安世道:“不敢。”

朱棣自是懒得跟他计较这个,接着道:“无论如何,这徐真人,也是时候教他死无葬身之地了,而接下来……却也不得不换一个方法。”

张安世便道:“陛下能否明示,免得臣这边……无法揣测圣意,坏了陛下的好事。”

朱棣眯着眼,看了张安世一眼:“真想知道?”

第511章 帝心难测

张安世道:“臣请陛下明示。”

朱棣慢悠悠地道:“取茶盏来。”

张安世便忙是去取来了茶水。

朱棣坐在寝卧上呷了一口,才道:“张卿家,你来说说看,什么是天子?”

“啊……”张安世一愣,这个问题实在有些突然,但他还是想了想道:“自是九五之尊……”

朱棣却是摇头道:“九五之尊是没有错,生杀夺予,雷霆雨露,言出法随,这些也都没有错。可是……朕终究还是人。”

朱棣说得娓娓动听,他轻张唇片,慢悠悠地接着道:“自是因为天下这样的权柄,却操之于朕这样的人之手,那么……就不免……会有无数人觊觎大位,毕竟……朕是人,他们思量着,自己也是人嘛。更有人或攀附,或逢迎,或谋夺,总是希望能从朕的手上,得到一点什么。”

“可怕啊……”朱棣居然发出了感慨:“百姓们都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可朕乃皇帝,自接了大位以来,必然就有千千万万的人,惦记着朕,围绕在朕的身边。张卿,你现在可知,什么叫做高处不胜寒了吗?”

张安世跟着发一句感慨:“是啊,现在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真是什么人都有,幸赖臣不一样。”

朱棣摇摇手,示意张安世不必再说下去。

都说人老成精,现在的朱棣,虎目闪动,虽无当初之勇,却有了从前所没有的精明。

他继续道:“去岁,朕旧疾复发,随口与人提及。于是便有一待诏之翰林,希望朕能广召天下奇事,为朕治病。”

朱棣深深地看了张安世一眼:“张卿以为……这里头有蹊跷吗?”

张安世想了想,摇头。

朱棣又道:“朕起心动念,于是便随口询问,当即,便命礼部侍郎耿文忠寻访天下名医。数月之后,耿文忠至福建布政使司,推举了一人,便是这徐真人,说此真人的丹药极为灵验,能够延年益寿,更能缓解病痛,张卿……你认为这其中有蹊跷吗?”

张安世想了想道:“应该还算合理,毕竟是陛下下旨,而这位耿侍郎奉旨推举,只要灵验与否,其实和他的关系不大。”

朱棣点头道:“朕于是顺水推舟,便命这徐真人来南京,徐真人还真献上了丹药,并且一直在宫中为朕炼丹。你说,这里头……可有蹊跷?”

张安世低头沉思,良久,才道:“其实……说的过去。”

朱棣继而又点头道:“朕借故,还对这徐真人,进行了厚重的赏赐,甚至……还命人往福建布政使司,去修缮他的道观,花费钱财也是不少,甚至还打算,将其所供奉的两位神灵,也都册封为真人,这……也没有错吧?”

张安世点头道:“陛下……确实没有什么蹊跷的地方。”

朱棣微笑道:“可如果,这翰林随口一言,朕对其从善如流,乃是故意为之呢?”

张安世:“……”

朱棣道:“至于这个侍郎,命他去访医,也是真故意默许呢?”

张安世道:“……”

朱棣道:“倘若,这徐真人被推举之后,朕命其来南京城,也是朕故意纵容呢?”

张安世拧眉道:“陛下的意思是……其实……陛下一直都在按着他们的说的去做,而后故意想看看,他们的图谋是什么?”

朱棣道:“当然想要看看,因为每一处……都合情合理,恰恰就是最大的不合理。”

张安世道:“哪里不合理?”

朱棣道:“历朝历代,方士进入宫廷,所炼的丹药,最终使皇帝早亡的事,经史之中屡见不鲜。无人可以靠丹药可以长寿,所谓的真人和仙人,倘若他们真有什么本领,自己早已得道,何须还要在宫中,为皇帝的长寿去劳心劳力。这等事……朕明白,可有的人,以为朕不明白。”

朱棣顿了顿,意味深长地接着道:“可即便朕不明白,难道他们不会明白吗?他们是读书人,无论是那翰林,还有那侍郎,都是饱读诗书之人。何况朕几次对这徐真人故意大加的封赏,一份诏书,从草拟诏书的翰林,到负责传发的部堂堂官,大家只需看这诏书,其实就已心如明镜,知道怎么回事了。”

“只是……张卿可知道……迄今为止,劝谏朕不吃这丹药者,唯有亦失哈一人而已?而其余人……却好像一下子,成了聋子,成了瞎子,人人都缄默不言,好像世上根本就不存在这个徐真人,亦或者,好像朕突然用丹,成了应该的事一样。”

张安世猛然醒悟,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会不会是……大家恐惧,所以不敢言?”

朱棣突然斩钉截铁地道:“不,是因为有人在盼着朕死!”

张安世:“……”

这话,他就实在没法接下去说了。

朱棣勾起一笑,却是显得自嘲,接着道:“平日里,有任何事,他们都敢言,朕每日接受到的弹劾奏疏,没有十本八本,也有三五本。从徐真人入宫迄今,已有大半年的功夫,可所有人都缄默不言,朕其实一直都在等,就等着有人来言此事,想看看……到底是朕的爱卿们愚钝,以至后知后觉呢。还是……所有人都在盼着朕驾崩的时候。”

吃仙丹会早死这事,对于皇帝而言,可能未必是一个共识。

毕竟各种皇帝对于吃丹药,都有一种特殊的癖好。

可对读书人而言,却几乎属于某种共识,读书人最擅长的就是从经史之中来寻找经验教训,而经史之中,对于任何术士,可是没有一句好话的。

基本上,若是翻开史册,你大抵就能知道,这所谓的术士,就是误国误民的小丑,而所谓的丹药,或者各色的红丸、黑丸之类,几乎形同于是毒药。

现在……询问翰林,翰林表示可以寻访名医倒也罢了,派人去寻访,好死不死,寻到了一个炼丹的家伙,而这寻访之人,竟还是读书人出身的朝廷大臣。

宫中的事,是不可能完全保密的,尤其是这么多份诏书,大抵也可让各部以及翰林的大臣们,能窥见一些蛛丝马迹。

这些大臣,显然都是人精,即便朱棣没有挑明,其实他们也能揣摩到宫中发生什么了。

张安世是因为要忙碌其他的事,所以疏忽。可面圣时,察觉到一些不对劲,也能立即察觉到一点什么,转而去询问亦失哈。

可以说……朱棣虽老,却已老而成精,他依旧养着这个徐真人,做出一副宠幸和信任的样子,却对徐真人献上来的丹药,都悄然地藏起来,绝口不吃,却是将这徐真人当做了他的试金石。

谁真谁伪,谁忠谁奸,一眼便能辨明。

只可惜……太子、张安世还有伊王这时候跳出来,直接将这徐真人戳穿,反而误了朱棣耍弄权术的大计。

上一篇:诸界第一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