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830章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可不管怎么说,百官已成为朝廷大臣,家里土地要紧,可乌纱帽才是他们真正吃饭的家伙。

一旦此事成为定局,就意味着,将来为官,尤其是想要平步青云,未来必要遭受一番磨砺和苦楚,这可是十五年至二十年。

何况,即便熬过了这个,天知道朝廷还会不会把你征回来?

别到时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那就真的只好望洋兴叹了。而且这个望洋兴叹,绝不是比喻,它是物理意义的。

此时,朝中百官,绝大多数,都是冷眼旁观。

直到最终宫中的决断出来,就更引发了许多人的窃窃私语。

人们揣摩着此事,那杨士奇,看上去确实是个人才,至于解缙……殿下犹豫了这么久才推举解公,必然是解公……本身就有许多太子殿下或者张安世不满意的地方。

只是一时之间,没有其他选择,不得不硬着头皮罢了。

解公入朝,福祸难料,不过……不管再怎么样,应该会比杨士奇好对付。

……

两月之后。

爪哇。

赵王府。

赵王朱高燧此时看着诏书,一脸复杂之色。

他拿着诏书,叫了宦官取给解缙看。

解缙看过之后,也沉默了。

君臣二人,对视良久。

朱高燧终于开口:“解公,意下如何?”

解缙道:“赵王殿下意下如何呢?”

赵王朱高燧露出苦笑。

解缙见他不言,便道:“那么臣就直说了吧,殿下这是且喜且忧,忧的是,殿下一时之间,失去臣这个左膀右臂,因而痛惜。喜的却是,臣与殿下相知,若是能入阁,殿下在朝中,就如虎添翼,至少……爪哇这边,就不担心朝廷朝令夕改,擅自改动贸易之策,使赵王殿下陷入困窘的局面,臣也一定会尽力使朝廷,更倾向于贸易通商,加强对各藩国的联络,这对爪哇的未来,有着莫大的好处。”

朱高燧道:“庙堂里毕竟太守旧了,即便总是有人在推动着新政和贸易通商,可终究还是步子太慢,若有解公在,本王确实可以无忧。”

“所以殿下希望臣去?”

“可本王舍不得……”朱高燧开始抹眼泪。

朱高燧的伪善,纯粹是狗改不了吃屎,反正各种惺惺作态,遮遮掩掩的手段,真是伸手即来。

这一点……其实解缙也一样。

因为解缙也流泪了,君臣二人,泪眼相对,朱高燧依依不舍的抓住解缙的手,而解缙也一手把着朱高燧的臂膀,二人竟都哽咽。

“臣又如何舍得殿下?得闻此讯,臣……五内俱焚,悲不自胜。”

朱高燧吸了吸鼻涕,红着眼睛道:“痛哉,痛哉,可惜君父之命难违。”

解缙泣不成声地道:“殿下……”

朱高燧情真意切地道:“本王会照顾你的亲族的,你……你就放心去吧。”

“殿下……”解缙拜下,叩首,泪如雨下:“臣舍不得啊……”

“哎……”朱高燧悲切地道:“解公以为,谁可以接任长史?”

解缙倒是总算收起了泪,认真地道:“长史府文佐刘健如何?”

长史府书佐刘健,这不是开玩笑吗?此人资历太低,虽有才智,却是绝不可能的。

于是朱高燧摇头道:“不可。”

解缙又道:“仪宾司的陈泰呢?”

朱高燧却是继续摇头,道:“仪宾府掌的乃是宾客事务,并不处理实际事物。陈泰没有独当一面的经验,如何能治长史府?”

解缙又提了几个人,朱高燧都不满意。

实际上,解缙所提的几个人选,都完美地避开了朱高燧的期望。

要嘛是有经验,而没有实际事物的处理能力,要么就是颇为能干,却没有资历。

好几个资历和能力兼具之人,都被解缙完美的避开。

赵王朱高燧自是不断地摇头,表示不可。

到了这个时候,解缙抬头,眨眨眼,突然道:“殿下看吾儿如何?”

朱高燧:“……”

第501章 入朝的大动作

解缙的次子解祯应,一直跟随自己的父亲,在长史府中做事。

虎父无犬子,能力是有的,何况解缙悉心的培养,让他逐渐能担当大任。

当然,资历确实有所欠缺。

毕竟在长史府中,至少有一人,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比解祯应强上一些。

朱高燧之所以沉默,也是因为他对此事有一些犹豫。

可解缙居然厚颜无耻的提出来了,这就不容他不考虑了。

解缙哭泣道:“殿下不要误会,只是臣在爪哇许多年,早已对爪哇的军政和民政有过谋划。此番回朝,实在不忍臣的谋划付诸东流,若是后继者不能坚持这大政,一旦朝令夕改,不但令臣辜负了殿下的知遇之恩,更对不起无数远渡重洋而来的军民百姓,到那时,臣便是爪哇的千秋罪人啊!”

“臣子解祯应,在长史府历任数职,颇能独当一面,对于臣的谋划,也是熟记于心,唯有以他为长史,才能萧规曹随。”

朱高燧叹了口气道:“解公此言,甚合本王之心,既如此,本王便应允了。”

“谢陛下。不过……”解缙擦拭着眼泪,又道:“回朝之后,臣定要启奏陛下,这各藩国王府的事务开始越加繁杂,理应在长史府中,增设诸官。”

“如这长史一职,一人只怕难以独断,不妨设左右长史之职。此外,长史府中的参军刘湘,此人亦有军政之才,到时右长史之位,臣倒以为,他最为合适。”

朱高燧听着,心中了然了。

原本朱高燧对于解祯应接替长史,是有犹豫的。

主要是怕解祯应年轻,服不了众。

尤其是刘湘这样的人,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较为突出,在解祯应之上。

最重要的是,刘湘还是赵王侧妃之兄,算起来,也是王亲了,若是直接提拔了解祯应,这刘湘的面上怕是不好看。

可现在,这个问题,也就彻底解决了。

解祯应担任长史,固然会导致有人不满,可解缙入朝,直接请增设官职,这等于是直截了当的给藩国内的大臣们送了一个大礼包。

刘湘虽然没有得到长史之位,却也可以升任右长史,虽然在解祯应之下,可毕竟还是升官了。

而一旦大家纷纷升迁,就意味着,大量人也可渐渐候补上位,大家自然而然,也就心存感激了。

最重要的是,解缙一入京,立即就展现出了他在京城中的作用,这爪哇之内,包括了那能力和资历以及是王亲的刘湘,在升任右长史之后,也不得不心悦诚服,绝不至滋生怨愤之心。

朱高燧道:“一切依解公便是,解公……本王离不开你啊,哎……”

说罢,又是一番唏嘘。

解缙一脸正气凛然的样子道:“殿下……如今不是计较私情的时候,殿下乃陛下嫡子,亦有雄心,如今彻底夺取爪哇岛,招揽人才,吸引迁徙之民,长大种植庄园,羁縻土人,才是最紧要的事,殿下正属壮年,此王图大业,少不得殿下殚精竭虑……”

朱高燧心里其实已有数了。

当即颔首应下。

二人不免又依依惜别,甚是痛惜之状。

不过一夜功夫,解缙却很快收拾好了行囊,又预备了返程大明的船只,择午时登船,却是一大清早,又去见朱高燧拜谢。

朱高燧则亲自将他送到了港口,一面依依不舍地道:“本王万万不成想,解公打算如此仓促成行,原本还想预备一些爪哇的特产……”

解缙一脸感动地道:“殿下,不需如此,臣的家依旧还在爪哇,迟早……臣致仕之时,就是殿下与臣再见之日。”

等到登上船的时候,解缙的眼泪转瞬消失不见,脸上一时看不出喜怒。

他扶着船舷,眯着眼,眺望港口上的爪哇君臣。

只是脸色却渐渐地冷了下来。

他已经历过一次失败,曾经的解缙,是何等的踌躇满志,志得意满。

而如今,再一次即将回到阔别已久的京城,又一次封侯拜相,对于解缙而言,他已察觉到了巨大的凶险。

群狼环伺,稍有丝毫的犹豫和细微的错误,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解缙目光一闪,眼眸中带着锐光,目光却落在了船下的万里碧涛之中,那翻滚起来的海水,似乎有一种说不出的气势,使人在船中,有一种见天地而生畏之感。

他的身后,是解缙随意带上的随从,此乃解家的世仆。

此时,解九道:“老爷,船也出港了。”

“嗯。”解缙淡淡地颔首。

解九看解缙情绪不高,不由纳闷,于是道:“老爷何以闷闷不乐?”

解缙只淡淡地道:“何乐之有?”

解九顿时迷惑了,便道:“老爷如今又重新起复,这难道不是可喜可贺的事吗?”

解缙凝视了一眼解九,随即平静地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你看到了老夫的扶摇直上,老夫看到的,却是即将要进入龙潭虎穴,进入至凶之险之境,稍有疏漏,就是碎尸万段。”

解九顿时一惊,煞白着脸道:“啊……那老爷……倒不如留在爪哇自在。”

解缙却是摇摇头道:“不,此番要闯的就是龙潭虎穴,否则难偿平生之愿,大丈夫若只是苟延残喘,留在这世上又有何益,人生在世间,要嘛留名青史,亦或粉身碎骨,如此而已,不撞一撞这南墙,便是死也不甘愿。”

解九依旧还是不解地看着解缙。

解缙此时反而微笑起来,道:“有的人,生来就是如此,就好像天生下来,就是为了干大事而降下的。我也不知这该不该叫做天命,可我自幼聪敏,少时就有才子之称,此后金榜题名,封侯拜相,海内知我解缙之名,虽是中途也遭了人生起伏,曾绝望的陷入过险恶的境地。可能因为如此,所以,我终究是不肯安分的人吧!”

说到这里,解缙叹了口气,随即才又道:“你看到了龙潭虎穴,心中畏怯之心,因而战战兢兢,可我知其中凶险,却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兴奋,跃跃欲试,总想去试一试,去闯一闯,去见识一二。”

“此去再无后路了!”解缙长叹一句。

……

京城中,沸沸扬扬的消息遍地都是,因而邸报的销量,节节攀高。

以往的邸报,都是朝中的大臣读,到后来,随着邸报的印刷和刊载,就有不少的读书人开始关注了。

上一篇:诸界第一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