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783章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周举人脸色惨然。

连知府也只给他们这样的建议,这显然也说明,便是刘知府,也丝毫没有了办法。

周举人还算冷静,道:“可锦衣卫的粮源源不断……”

“呵……”刘知府冷笑道:“你们上当了。”

周举人先是愕然,而后大惊道:“上当?”

刘知府点头道:“栖霞的消息,前两日,就用急递铺,送到了本府这儿来了。你们猜怎么着?那芜湖郡王,为了筹措粮食,竟是不顾直隶百姓挨饿,不少百姓,为之奋起,听闻,还烧了一个作坊,打伤了许多人。那边闹的极厉害,已是民怨沸腾,他张安世这时候也是自身难保了。”

“自身难保,怎还有这么多粮?”周举人的目光,游移不定。

刘知府道:“这还不简单吗?这就是赌咱们吃不下这么的粮,要挖我们的根。可他这也是兵行险着,要知道,受灾的地方,可是四省之地,数百上千万的百姓,这么多的百姓,他能赈济几时?现在咱们拼的就是这么一口气,一旦这口气继不上,便是满盘皆输,反之亦然。”

周举人挑眉道:“消息当真吗?”

他死死地看着刘知府。

刘知府也不瞒他,当真拿了官府中传阅的公文出来给他们看。

周举人等人看过之后,面面相觑。

刘进道:“现在明白了吧……以我之见……他张安世敢赌,诸公身家性命都要没了,还有什么不敢赌的?世上无难事啊……”

周举人闭上眼,权衡着,他似乎也在计算着什么。

最终,他张眸,沉声道:“一旦赌了,他张安世毕竟是外戚,又是郡王……”

他后面的话没有说下去,但是刘知府却是明白。

刘进深深地看了周举人一眼,道:“可你们不要忘了,文渊阁大学士胡广,历来同情诸公,此番他巡抚四省之地,张安世现在越俎代庖,显然也是针对着胡公去的,这一次……不难猜测,胡公只怕也无法忍让了。”

“胡公……”

周举人微微睁着眼睛,像是在确认着什么。

刘进道:“胡公乃朝中君子,门生故吏,遍布朝野……”

“明白了。”周举人道:“此事事关重大,我等还需回去议一议,胡公那边……”

刘知府秒懂,随即就道:“你放心,本官立即修书……”

“多谢。”

……

潼关。

行至这里的时候,一队巡检司的人马,护着车轿自陕西出关,直奔洛阳。

马车之中,胡广正端坐在车轿之中,他纹丝不动,一向温和的脸色,却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情绪。

又行十里,至驿站打尖,进入了官房,还未落座,就有随行的舍人,送来了自各地送达来的快奏。

“胡公,各地的奏报……”

胡广眼皮子也没抬起一下,只是道:“知道了。”

舍人深吸一口气,想了想,道:“胡公,现在外头有许多的谣传。”

胡广道:“你说。”

舍人道:“此番……似有人针对胡公而来,胡公历来在朝中,与人与世无争,却没想到……竟遭此毒手,胡公要早做打算,未雨绸缪……”

胡广淡淡道:“你从何处听来?”

“这……”

胡广道:“你也跟了老夫不少年了吧。”

“是。”

胡广道:“哎……”

胡广摆摆手:“下去吧,你下去吧。”

舍人欲言又止:“其实朝中……也有不少人……为胡公鸣不平……”

胡广淡淡道:“你放心,如何明哲保身,如何快刀斩乱麻,老夫还不需你来教授。”

舍人点头。

胡广指了指眼前的公文道:“这都是各府县送来的吧。”

“是,他们都盼着胡公拿主意。”

胡广颔首:“大家都不容易啊,我会回书的。”

接着,他再没有发出任何的声音,舍人悄然退下。

……

郡王府里,车马如龙。

许多的奏报,从四面八方而来。

张安世的命令,也是应接不暇。

今日就下达了三道命令。

关于受灾百姓赈济新章程,其中大大讲述了灾民们光吃粮食的危害,因而,立即押解十数万石鱼干,分赴各府县。

又出台紧急征辟流动戏班往各府县慰劳办法。

还有关于各建设指挥使司,缺少纸张和笔墨的情况。

这一个接一个的命令,直教人目瞪口呆。

毕竟,谁也无法想象,这玩意还可以这样玩。

这哪里是赈济百姓,这分明是伺候大爷吧!

张安世对此,却依旧保持微笑。

“怕个什么,咱们只管给各个作坊下订,征辟戏班子,搜罗纸张,书本,笔墨,还有更多的棉衣和布匹,放心,会有人给咱们结账!”

“对啦,一些铁器,也是需要的,修桥铺路,都离不开工具,听闻各指挥使司,下头还有不少武装的护卫,现在是非常之时,听闻有不少的盗匪,想办法,寻一些刀枪剑戟的尾货,也发出去。”

“喏。”

……

“陛下……”

东厂这边也没有闲着,将一份份的奏报,送到朱棣这边。

朱棣这些日子,本就心烦意乱。

此时,他只点点头道:“说。”

亦失哈道:“又一批粮,还有许多物资,自太平府拨出了,不过……太平府的情形,似乎并不太好,听闻……有不少军民百姓,都对此略有牢骚……”

朱棣听着,摇头道:“哎……这百姓们无衣无食,朕要操心。这张安世一股脑的出钱出粮,这样铺张的将银子和粮食送出去,朕更操心。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亦失哈一时无语,竟不知如何应对。

好在,他想起了什么,于是道:“不过朝中,倒有不少的议论……”

听到议论两字,朱棣的脸色渐冷下来:“说来朕听听。”

第466章 丧尽天良

亦失哈道:“听闻太平府那儿,颇为动荡,不少百姓,缺衣少食,现在太平府,却节余下粮食,尽力供应诸省……这……”

朱棣听罢,非但没有锁紧眉头,反而是吁了口气,道:“张卿公忠体国,全无私念,实是人臣典范啊。”

是的。

同样的行为,在不同人的眼里是不同的。

张安世这也算是卖血给那些赃官污吏们擦屁股了。

在朱棣看来,说是可歌可泣也不为过。

在亦失哈满心羡慕的时候。

朱棣突然道:“朕听闻,太子也去了河南?”

亦失哈连忙收起心思,道:“是,太子殿下在模范营中打熬身体,只是此番,模范营奉调河南、关中、湖广,他与一队人马,赶赴河南。”

朱棣颔首:“去一去也好。”

接下来,朱棣再无他话。

亦失哈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牵涉到了太子,有些话不能说太多,吹捧得太过了,陛下会认为,朕还没死,你就想换新主了?

可若是吹捧得太轻,又不免皇帝会认为,你这奴婢,是否对朕的儿子有异心?不成,这样的人不能留给太子。

这其中的心思,实难把握,亦失哈不是张安世,张安世乃太子妻弟,他如何抱着陛下的大腿,恨不得当陛下的挂件,也不担心陛下大行之后,太子会对他产生疑心。

更不必担心,吹捧太子,会引来不必要的怀疑。

毕竟,陛下只会认为张安世乃太子恩养长大,吹捧太子是他有良心。

退一万步,就算张安世说几句太子的坏话,也绝不会认为张安世这是怀有什么异心。

而是会认为,这是良苦用心,是为了太子好,这叫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这就是他们朱家自己人的区别,反正横竖都说得通。

而对于朱棣这般敏感的皇帝,无论是亦失哈或者是大臣,任何关乎于太子的举动,其实都是极危险的。

大家都不傻,所以都会尽力忽视天下还有这么一个太子。

……

大量的粮食,进入了仓库。

囤积起来。

几乎在开封,每一户人家的谷仓,都堆得高高的。

周举人也是一个聪明人,他是学过数学的。

上一篇:诸界第一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