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615章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动力……动力……”徐景昌道。

朱棣没听明白。

其余人,也是一头雾水。

只有张安世大抵能明白一些,不过……眼看着这些歪瓜裂枣,他不想说话。

徐景昌连忙道:“陛下……这动力实验……你知道吧,就是烧水……烧水产生了气,再用活塞等原理,使它动起来。”

朱棣:“……”

这里每一个词,朱棣都大抵明白一些,可若是将它们全部联系一起,朱棣却觉得自己成了文盲。

徐景昌道:“臣等……用这个烧了蒸汽,还算成功,不过……这东西……力还是太小了,不过正所谓,既知道了这个理,那么其他东西,烧一烧……说不定,能有更大的力呢,于是……臣等便想了一个办法,若是用火油……再加上火药,将它们相加一起,也来烧一烧……这动力,不是就可倍增吗?于是……臣等……便实验了一下,谁料到……可能是当时想要一蹴而就,所以……这火药和火油……加多了一点点……”

“一点点……”

朱棣大怒,这不说还好,就这家伙口里的一点点,这爆炸的响动,都已传到了紫禁城。

朱棣打马上前,便要给他一鞭子,大呼:“到了现在,还想欺君罔上,若不是看你亡父的面上,朕恨不得宰了你这个兔崽子。”

啪嗒……

徐景昌挨了一鞭子,顿时老实了,嚎啕大哭:“冤枉,冤枉啊……”

一见到他此时响动如此之大,朱棣终于还是心软,本还要一鞭子下去,手中的鞭子却是戛然而止,他终究叹了口气:“秦二世而亡,隋亦如此,多是子孙不肖的缘故。朕是有福气的,儿孙们总算还争气。而尔等之家,当初你们父兄,是何等的勠力,如今,好不容易挣下了家业,谁曾想……竟出了你们这些混蛋。来人……下旨……”

他拨马,怒容满面:“将他们圈禁起来,他们的爵位……令其家中从子继承……”

徐景昌等人……已是吓得魂飞魄散。

徐景昌道:“我家中只有我一子。”

朱棣瞥了他一眼:“那就让你姐夫的儿子继承吧,你不是张口姐夫,闭口就是姐夫吗。”

徐景昌:“……”

张安世:“……”

还有这好事?

张安世顿了一下,却忙道:“陛下,不可,不可啊……臣……”

朱棣道:“朕说的是他亲姐夫。”

“噢。”张安世耷拉着脑袋,欲言又止。

杨荣等人在一旁,已开始跃跃欲试了。

很明显,虽然知道陛下说的乃是气话,可不管怎么说,说出这番话,本身就有违礼法。

开玩笑,哪怕是给庶子继承,甚至是叔伯的堂兄弟们继承,也没有听说过……给外甥的。

若是这样,张安世岂不也成了皇族的继承人?

不等众人要劝,朱棣一挥手:“不必劝朕,朕说的是气话。那就先废黜了定国公爵位,以观后效。这小子,嘴里没有一句实话,气死朕也。”

徐景昌道:“陛下,臣没有……没有欺君……臣真的是在做实验。”

朱棣怒道:“你做的什么鸟实验,不要拿这个来当幌子。”

“臣……臣……都是听姐夫的话,是姐夫教我做的……”

张安世立即两腿不自觉的开始往后挪,挪了几步,有人哎哟一声,却是踩着了后头金忠的脚:“啊呀,难怪老夫说今日有血光之灾。”

张安世这时没办法躲了,只好道:“陛下,还真有这样的实验,臣不敢欺瞒。”

朱棣看着张安世:“你不必替他隐瞒。”

“陛下,这动力……当真是一门大学问,若是学的好了,足以改变天下的格局……”

朱棣:“……”

张安世道:“只不过他们愚笨,只知其然,却不知所以然,胡乱折腾,臣已经给了他们最优的解决办法,他们不去照着做,却偏偏去盯着火药和火油。”

“是吗?”朱棣面带狐疑。

张安世这时只好骂一骂徐景昌,好给朱棣出出气,说不准待会儿,朱棣也就决定原谅他们了,于是,怒气冲冲对徐景昌道:“你这混账,你干的好事,教你出门在外,别报我的名号,你偏要干……”

又骂道:“让你们往蒸汽的方向去研究,你们偏生去折腾那个。”

“姐夫……”徐景昌红着眼睛道:“研究了啊,蒸汽……已经研究出来了,不过太简单……不就是造个锅炉,往里头烧煤,然后烧水吗?傻瓜都明白。”

张安世道:“诶唷,你还敢顶嘴了是不是,明白它的道理是一回事,要出成品又是另一回事,世上哪里有这样容易的事,我没教过你们,世上的事,都是说来容易做来难吗?一群混账,什么人不好学,偏要去学那些该死的读书人,只晓得夸夸其谈,平日袖手谈心性,实则五谷不分,屁都不懂。”

站在杨荣一旁的胡广:“……”

那徐景昌道:“成品也出来了啊,力太小,不得劲……我们觉得没啥意思。”

张安世一愣:“什么成品。”

“姐夫自己写下的蒸汽机原理和纲目里的东西啊……”

张安世一脸惊奇道:“是吗?你别骗我,我可不是陛下,陛下是刀子嘴,豆腐心,今日说要圈禁你,夺你的爵,明日就将你放出来,恢复你的爵位。”

朱棣脸抽了抽。

徐景昌道:“哪里敢欺瞒,这家伙笨重,所以……在另一处试验场地里,当初……就奏报了,说是有很大的成果,可惜姐夫对我们置之不理,我们还道是姐夫对这不满意,心里想着,怎么样把烧水的方式改一改才好。这才……”

张安世一脸惊讶,竟是说不出话来。

“能动吗?”

“能。”

“你确定?”

“确定呀,实验过很多次了。”

朱棣见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却发现二人的话自己听的云里雾里,便怒向张安世:“你们在说什么?”

张安世这时,得意起来,双手叉起腰,鼻孔朝天,扬眉吐气的道:“陛下,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第349章 无双国士

朱棣见张安世这个模样,脸便沉了下去,嘴唇抿成了一条直线。

顿了下,朱棣道:“有话就说。”

张安世道:“陛下,这十三太保,不,这徐某某人等,确实并非是在胡闹。臣可以拿人头作保。”

张安世心里有底气了。

毕竟有些东西,若是门外汉,是不可能说出细节的。

既然这徐景昌说出了细节,唯一的可能就是一个,那就是当真有了成果。

有了成果就好办了。

可朱棣不知道呀,他此时皱着眉头道:“怎么,你也要为他们遮掩?”

张安世一本正经地道:“臣当然不敢为他们遮掩,臣只是仗义执言。”

朱棣:“……”

仗义执言四字,自张安世的口里说出来,倒还真是新鲜。

却见张安世一副笃定的模样,气定神闲。

朱棣道:“好,朕听听你仗义执言。”

于是张安世道:“臣这仗义执言,可不只是靠嘴上说一说,恳请陛下,随臣去看看实物。”

“实物?”

朱棣看张安世这淡定的样子,此时也开始在心里琢磨起来,他不露神色,只道:“来都来了,那便看看。”

当下,一行人出发,往这高墙深处去。

这里的占地很大,圈的场地哪怕是跑马,也需一些时候。

却见……有些地方已经铺设了轨道。

张安世见这轨道,心里便明白了,于是更加的笃定。

于是便指着徐景昌,问他:“你们是如何解决的?”

徐景昌挠挠头道:“问题有很多,这东西早在三四年前,匠人们就已开始琢磨了,可知道它的原理容易,此后制出的成品,却都不满意,因为许多材料和东西都不过关。后来……大家发现了橡胶的密封性最好,又直接和钢铁作坊的匠人合作,特制了许多的构件,可问题依旧还是不少,不说其他,单单这个弹簧,就足足让数十个匠人,琢磨了数月,也难以攻克。好在孟文那个家伙,想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可到了后来,大家又发现,气缸的排气,锅炉的通风问题,又十分麻烦。”

他看着张安世,接着道:“姐夫,你写的那纲目里,道理是有,原理也有,大致的结构也没错。可问题在于,真要做起来,才发现里头实在太多难处了。不说其他的……就这锅炉的通风问题,便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许多匠人都无计可施。倒是后来,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那便是索性用两个的气缸来解决问题,除此之外……再改进烟囱……”

“不过这气缸的问题解决了,可这玩意太过笨重,咱们照着方法,倒是铺设了轨道,而这轨道……却又是大麻烦,幸好……我们读了姐夫的书,里头详细地解释了摩擦的原理,因而……想尽办法,在轮子和轨道上做功夫。只有使它们越发的平滑,才能解决动力的问题。这方面,是徐正业这个小子负责的,他对钢铁和机械有兴趣,因而每日和一群人,在特种的钢铁作坊里实验。”

“至于我嘛,嘿嘿……”他笑了笑,继续道:“我和孟文这几个,只想着怎么加强动力。可要加强动力,哪里有这样的容易?咱们的锅炉和气缸越大,车体就越重,车体越笨重,这动力倒是大了,可自身重量的加大,这动力不升反降。最后……我们决心便在这气缸和锅炉上头做文章。”

他侃侃而谈:“气缸的问题……后来解决了,就是橡胶,橡胶这玩意,密封性实在太好,用来做活塞和密闭气缸的工具,简直就是得天独厚,单单改用了橡胶之后,这气缸所带来的动力,至少就增长了七八成。”

“当然,锅炉的问题也很大,姐夫不是一直在总纲里强调烧开水吗?这水烧的越多,蒸汽越多,蒸汽越多,动力越强。可如何才能烧更多的水呢?那就得让火烧的更旺。”

“后来,我们发现了两个可以改进的地方,一个是燃料,从前我们采的是寻常的煤,那种煤杂质多,燃烧也不充分,会有大量的热量流失,因而我们找了许多的煤炭,甚至专门重金向各大煤炭的作坊,让他们想办法改进,最终,选择了一种煤炭,发现它的热量大,而且燃烧更充分,因此,这方面,又增加了几分动力。”

顿了顿,徐景昌最后道:“总而言之,这一年来,我们遇到的问题,不下四十多个。有的问题大,有的问题倒还好解决,于是大家分头并进,分成许多的小组,各自推进,咱们十三太保,还有这研究所里的数百个能工巧匠,若是都不能解决,便想办法去求教外头的机械作坊、钢铁作坊,还有煤炭的作坊。他们那儿,也有不少人都是懂行的,也晓得咱们若是派人去求教,一旦能够解决,便舍得给银子,因而……各个作坊,也乐于帮忙,姐夫,你别小看那些作坊,这各个作坊里也是能人辈出,有时候我们想破脑袋也解决不了的事,他们可能只是一看,便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张安世听完这家伙说得头头是道的一番话,不禁感慨:“你们这些家伙……果然……”

徐景昌直愣愣地看着张安世:“啥?”

张安世脸抽了抽,心里想,果然……智商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没有用在正地方罢了。

最重要的是,人关在里头,一下子与世隔绝,每日唯一能打发他们的,也只有作坊里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了。

一旦生出了兴趣,想不心无旁骛都难。

再者,他们在心态上,和其他的匠人有着根本性的不同,许多匠人,更多只是讨生活罢了,家里总还有各种的烦心事。

而这群家伙们,本就没心没肺,何况……家里压根不需要他们操心,说实话,只有别人操心他们的份。

其他人搞研究,可能还想着预算和钱财的问题,毕竟……没有人敢砸锅卖铁跑去为一种可能完全没有收益的东西去豪赌。

这就是为何……虽然张安世早已在图书馆,想尽办法写下了许多他所能记忆的科普读物,也有不少人会去查看,可至多他们只是解决一些生产或者生活方面的小问题。

而似徐景昌这些家伙……一旦觉得这玩意我喜欢,我想试一试,至于花多少银子之类的事,他们是心里没有数的,也根本不会太在乎这方面上的事。

哪怕是军工研究所的这些匠人,他们进行研究,往往对于经费也会比较敏感,倒不是张安世不舍得钱,而是正常人一想到某个项目花费如此巨大,就不免会开始下意识的担心,若是研究出了问题,或者最终徒劳无功,会如何如何。

可徐景昌这些人……他们才懒得管呢。

上一篇:诸界第一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