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551章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杨荣微笑,凝视着张安世道:“威国公果然非同凡响啊,此次……威国公若是真能平息鼠疫,便是天大的功劳。”

张安世微微一笑:“区区寸功,不足挂齿。”

杨荣左右张望了一眼,却是点拨道:“陛下要去太庙祭告太祖高皇帝,难道威国公不知什么意思吗?”

“什么意思?”这话还真是将张安世问倒了,张安世一头雾水地看着他道:“难道不是通知太祖高皇帝吗?”

杨荣又笑,一脸别具深意的样子道:“以后你会明白的。”

张安世却是不肯了,可不能够这样的,说一半留一半,想干嘛。

于是道:“杨公,还请赐教吧,你这话说一截,我睡不着。”

杨荣却又笑了笑:“不是我不肯说,实在是……此等事,不能说,妄测帝心,是大忌。威国公还是自己想吧。”

这话说的张安世心里愈发的狐疑起来,心头就更加好奇起来了。

于是他觑见姚广孝恰好在前头走,便告别了杨荣。

他追上了姚广孝,道:“姚公,我想好啦,我要给你烧一个比你还大一圈的舍利出来。”

姚广孝吓了一跳:“威国公,贫僧年纪大了,方外之人,虽然有时对于生死的事,也有几分淡泊,可若是能寿终正寝,多活几年,贫僧……也绝无死念。”

张安世诧异道:“这是什么话,谁让你去死?”

姚广孝道:“你开出这么高的价码,依着你这锱铢必较的性子,这肯定是有危险的事要托付。”

张安世道:“姚公啊姚公,我视你为自己的至亲长辈,你这样想我?”

姚广孝可不吃他这一套,道:“你还是说一说,到底存着什么心思吧。”

张安世便也不多啰嗦了,道:“方才陛下说要告祭太庙,是什么意思?”

姚广孝诧异道:“你竟也看出来了?”

这家伙平日也不笨呀,连这个也没看出来?

张安世很实在地道:“我没看出来,所以才问你。”

姚广孝便微微一笑道:“没看出来,为何要问?人不要自寻烦恼,好好地想着怎么将这鼠疫的事办好才要紧。”

张安世听罢,更是一头雾水了。

这怎么看着,其他人都懂,就他不懂?

见张安世一副想继续追问的样子,姚广孝率先道:“贫僧是不会告诉你的,不是因为你我之间,关系不够亲密,所以才隐瞒你什么。而是有的话可以说,有的话,死也不能说。你也别多想了。”

张安世禁不住叹口气道:“为何你们看得出来,我却看不出?真是怪哉,明明我比你们……”

姚广孝听罢,露出不屑之色:“你这是什么意思?哼,你还嫩着呢,虽然你这小子平日里有许多突发奇想,确实令人匪夷所思,可你想的事,是怎么利用万物去解决问题。而贫僧穷尽一生,想的却是怎么去琢磨人。你别小看这些门道,人心比万物可要复杂得多。”

张安世倒是老实起来,道:“受教,受教,那下一次,烦请姚师傅教一教我。”

“你不必学。”姚广孝很认真地告诫张安世道:“其实啊,人愚蠢一些好,愚蠢的人有福。贫僧绝没有诓你,如若不然,你看贫僧,算计了一辈子,可得来的是什么呢?名为陛下肱骨,却不得继续在空门之中,更不敢娶妻生子,也不敢封侯拜相,这……就是贫僧的代价。”

张安世道:“姚师傅的意思是……”

姚广孝道:“当天下人都知道,我姚广孝怀有帝王之术的时候,那么方才所言的东西,就和我姚广孝无缘了。似你这样,不去猜度人心,不学屠龙之术,现在岂不是快活无比?既掌锦衣卫,又可裂土分封,所以啊,凡事都有代价,你要向我学的那些东西,对你而言,代价是不可承受的。”

张安世此时倒是隐隐猜测了一点什么,没有继续追问下去,便道:“明白了,我要去救灾,我阿姐说的没说,少和乱七八糟的人打交道。”

姚广孝:“……”

他怎么觉得扎心了呢?

邸报开始大肆报导,随之,一封封旨意开始下达。

不得不说,这对稳定人心起了极大的作用。

紧接着,张安世便已开始在太平府亲自督促鼠疫事宜。

派人开始清理街道的污水,同时鼓励大家将被褥拿出来晾晒,分发樟脑丸。

而烟草不多,因此,主要是在各县的一些人口密集之处,还有容易引发感染的区域,直接燃烧。

一时之间,太平府的许多地方烟雾缭绕。

张安世又想办法,在这烟中添加各种花椒等物,反正这瞎几把什么都添加一些。

这样的做法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有一些东西确实燃烧起来,产生的烟气有驱虫的作用。

而另一方面,则是将这些混在烟中,可以大大地降低烟草燃烧让人产生成瘾的可能。

毕竟……那刺激的烟气,足以让人闻到一次之后,就足以终身难忘,觉得作呕,没有人愿意再尝试第二次。

紧接着,便是腾空了几处大宅,而后进行彻底消毒,同时招募了一批大夫,做好准备,随时接收病患。

甚至各县还拿出了一笔钱粮来,招募一些人,专门对各处进行一场大扫除。

第313章 大恩大德

朱棣此时若有所思。

他足足想了半日。

这半日,亦失哈都格外的小心,因为亦失哈很清楚,陛下这种喜怒不定的时候,一旦陷入了沉思,必定有什么大事难以抉择。

因此,他只好蹑手蹑脚地斟茶递水,小心翼翼的模样。

直到正午的时候,朱棣突然道:“亦失哈……”

“奴婢在。”亦失哈道。

“你说张安世此人是胆大呢,还是胆小呢?”

“啊……”亦失哈愣住了,呆滞地看着朱棣。

难道陛下琢磨了半日,琢磨的是这个?

只见朱棣淡淡道:“他平日确实是胆小的,可前日,朕命他护送皇孙去北平,他却突然肯留下,真是奇怪。”

亦失哈深吸一口气。

其实做奴婢的,最应该懂得的……是察言观色。

根据亦失哈多年伺候朱棣的习惯,他并不认为朱棣问出这个问题,是要征询他的意见。

陛下乃九五之尊,这江山可以说是他一刀一枪打下来的,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对事情的看法完全没有头绪,以至于来询问他一个奴婢呢?

那么排除所有的可能,真相就只会有一个。

那便是陛下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答案,不过有些吃不准,想让他这个旁观者,来进行印证而已。

于是亦失哈定了定神,才道:“陛下,奴婢听说有一种人,一向惜命如金,因为他知道,因为某些事而搭上自己的性命,这实在犯不上。可恰恰这样的人,他又会认为有一些事,关系重大,正所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于是便硬着头皮也要上赶着上前,不肯退却半步。”

亦失哈继续道:“想来……是这京城里头,有陛下在,有太子殿下在,威国公他不舍去北平躲避吧。陛下对威国公如此厚爱,而太子殿下,更如威国公的爹娘一样,若是换了奴婢,奴婢若是威国公,也要留下。”

亦失哈说罢,这殿中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

亦失哈心里其实是有些紧张的,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答出了正确的答案。

可陛下并无回应,却令他心里除了紧张,还越发的担心。

良久……

就在亦失哈心里越来越忐忑的时候,便传来朱棣的笑声。

朱棣笑道:“你这奴婢,现在来说便宜话,不是生死关头,说这些你是张安世,便如何如何的话,有个什么用?”

亦失哈松了口气,他隐隐感觉,自己是答对了。

于是他便忙给自己掌嘴,边道:“奴婢该死,真是痴心妄想,成日想着邀功。”

朱棣站起来,道:“你说的不无道理。”

而后,便什么也没有说了,却转了话锋道:“抓紧着,给朕盯着这鼠疫的事,虽说已找到了防患的办法,可眼下要紧的,却是以防万一。”

亦失哈认真地道:“奴婢早就吩咐过通政司了,只要事涉鼠疫,便随时奏报,无论是白日,还是黑夜。”

“嗯。”朱棣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过他心里却在奇怪,马灯……又是什么?

……

太平府诸县,所有的工作推行得很快,几乎所有的垃圾都已清理,寻了地方,进行掩埋,各家各户发放药材,组织起来的大夫,也随时做好了准备。

张安世甚至还担心应天府那边的人力和粮草不足。

毕竟应付府乃人口稠密区域,一旦出了空子,可不是闹着玩的。

于是让高祥亲自领着一批差役,又筹措了一批粮食和银子,往应天府救援。

应天府知府刘辩大吃一惊,其实他对张安世的印象并不好,甚至奏报鼠疫的情况时,还想要借这市井里关于天人感应的流言,内涵张安世一二。

他万万没想到,这个时候,张安世就在应天府最焦头烂额的时候,送来钱粮和人力的支持。

起初他以为张安世这定然是抱有什么企图,毕竟没道理,张安世这个家伙……居然有这样的好心。

读书人对于幸佞之臣,总是带有防备的,觉得这些人天然的就是大缺大德。

就如汉朝的卫青一样,哪怕他痛击匈奴,而且为人低调,甚至被人刺杀,也绝不和刺杀者计较,对外敌重拳出击,可对朝臣却是唯唯诺诺。

谨慎到了这样的地步,依旧还属于幸佞之列。

而张安世显然比之卫青是远远不如的,虽说也有不少功劳,可这家伙却没卫青的好脾气。

就在这刘辩怀疑这里头是否诡计的时候,却得知,原来南直隶各府,太平府都派了差役,也都根据人口聚集的情况,送去了一些钱粮。

没道理人家想把整个南直隶的知府们都害了吧?

其实此时的刘辩早就焦头烂额,张安世那家伙的防患策略,说得很轻松,可依旧还是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

不说其他,单单这么多的垃圾,以及征募大量的大夫,还要开辟出一个地方专供救治病患,这里头的花费,就足够让刘辩难以筹措。

毕竟官府的收支大抵是平衡的,突然多了一个紧急的增项,短时间筹措,显然就十分困难。

现在好了,有了太平府抽调出来的精干官吏帮衬,倒是帮了大忙。

这是雪中送炭啊!

刘辩想到自己之前在心头没少骂张安世,此时不免觉得有几分惭愧。

当下拉了高祥致谢:“高少尹,此次应天府能渡过难关,可多亏了你们。”

高祥只是微笑,虽然疲惫,可跟着威国公做事,就是有盼头,而且极有成就感。

上一篇:诸界第一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