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458章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真要这样,就算是大家的脸皮都撕破了。

朱棣倒没有继续往这事上深究,却道:“酒卖了多少?”

“卖……卖了七千多瓶。”

“七千多?”朱棣眉微微一挑,定定地看着他,带着几分,你正经事不干的模样。

不过……五两银子一瓶,能卖出七千两,朱棣已觉得有些大出预料了。

只是……这和你张安世当初吹的牛有一些差距啊!

“臣主要是来谢恩的。”张安世道:“除此之外,臣得了旨意,尤其是看到陛下竟还要加臣五万食户,这……这……陛下如此厚待臣,臣千言万语,也难颂陛下恩德之万一……”

朱棣却是很直接地点明了他的目的,道:“原来你是来问食户的事?”

张安世面不改色地道:“臣来谢恩。”

朱棣也不跟他多计较,便道:“这食户,你看加在哪里合适?朕想过了,你从前的食户都在安南,若是依旧还加在安南的话,就算是朕统统给你,也没这么多汉户!朕当初议定这件事的时候,只觉得你的功劳很大,非赏不可,可现在反而为难了。”

说着,朱棣轻皱眉头,显出几分纠结。

张安世干笑道:“陛下,这……”

朱棣道:“看来你有什么想法?”

张安世摇头:“雷霆雨露,俱为君恩,陛下肯赏赐,臣已感激不尽,自是陛下赐什么,臣便甘之如饴的接受什么。”

朱棣倒是在此时舒缓了皱起的眉头,笑了笑道:“其实此事也不急,朕要想一想。你啊,好好卖卖酒,当初你是怎么和朕说的?你还年轻,做事不要毛躁,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

张安世一听,便明白什么意思了。

这是谁教陛下玩绩效的?

食户的事,看看再决定,然后叫你好好卖酒,这不是摆明着的,拿食户和卖酒的绩效挂钩吗?

张安世能说什么呢?只好道:“是,臣谨遵陛下教训,臣……现在就回去卖。”

朱棣满意地笑了,挥挥手道:“去吧,赶紧去吧。”

张安世从宫中出来。

他随即咧嘴一乐,这可是陛下自己说的,他自己要玩绩效,那我张安世,只好来做卷王了。

卖酒的时机……成熟了。

上半夜虽是疲惫,张安世却依旧还是坚持当值,亲自接替白班的校尉。

这即将下值的校尉还有和张安世一起当值上半夜的校尉们都和张安世相熟了,知道张安世并不似他们想象中的严厉。

所以大家也轻松下来。

交接之后,张安世按着腰间的刀,教授一起当值的几个校尉防身之术。

“防身嘛,首先就是要保存自己,而后呢,才能杀死敌人,懂了吗?只要你活着,敌人便永远打不垮你,那么四舍五入,就算是你赢了。”

“所谓防身,就是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稍有风吹草动,要立即警惕!这人呢,走到哪儿,都需先观察地形,先找能躲的地方,要时刻告诫自己,自己处于危险之中……”

众校尉纷纷点头,心里却想,我这烂命,学了有个鸟用?

就在此时,有几人正押着一辆大车来。

张安世抬眼一看,直接大呼一声:“什么人?”

校尉们立即警惕,一个个将押车的人围住。

为首的一人连忙战战兢兢地上前,堆着笑道:“官爷,我们押货的。”

张安世绷着脸道:“押货,押什么货?你这浓眉大眼的样子,看着像好人,但是根据我多年的经验,越是像好人,十之八九必是歹人,来……看一看那车里的是什么!”

有校尉立即掀开了大车里的毡布,随即就道:“公爷,是酒。”

“酒……”张安世托着下巴,走上前去,却见这上头,确实码了足足十几箱的酒。

张安世围着这酒转了一圈,道:“这是宫廷御酿酒?你押着这做什么?”

来人小心翼翼地道:“酒,酒……当然拿来……拿来喝的。”

张安世放松了警惕,暗暗地点头:“说的很有道理,好了,好了,你走吧,放行,放心。”

张安世大手一挥,对身后的校尉道:“没事了,没事了,这是人家买酒喝呢,撤开,撤开,都别挡道。”

那人听罢,如蒙大赦,暗暗舒出了一口气,而后慌忙领着伙计,拉车便走。

另一边,又有人挑着担子来,张安世带人冲上前去,大呼一声:“站住,你们是干什么的?”

对方一见张安世等人,挑着扁担转身便狂飙。

几个校尉要去追,张安世却是摆摆手道:“算了,算了,只是被吓坏的百姓罢了,不像歹人,人都吓走了,就没有必要追了,可别把人给吓死了。”

……

在另一头,那大车,狼狈地出现在了郑家的后院柴房前。

为首的人,像是做贼一般,不断地擦拭着额头上的冷汗,一副后怕不已的样子。

另一边,在后院厢房里继续养病的郑赐正躺在榻上,口里发出:“哎哟哟,哎哟哟”的声音。

女婢们端茶递水,也不知老爷怎么的,一下子病的就更严重了。

大夫来了,似乎也束手无策,只开了一些寻常的方子。

这时,郑忠兴匆匆地冲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拜帖,声音带着几分高昂道:“爹,爹,爹……”

“哎哟哟,哎哟哟……”

郑忠却是喜气洋洋,嘴咧起来,高兴得手舞足蹈:“爹,彰德府……彰德府来人啦……”

“哎哟哟……啊哟哟……”郑赐突然一个鹞子翻身,猛地坐起,眼一张,道:“彰德府?”

“爹,您忘啦?当初……您的那个门生……彰德知府朱文杰,前年的时候,他还只是钱塘县的县令呢,不是爹您帮的忙……”

郑赐眼眸微微一张,道:“想起来啦,想起来啦,是他……”

郑忠乐呵呵地道:“他派人,特意从彰德府来,给您送炭敬来了。”

郑赐一愣:“这……这……”

郑赐再不多言,立即趿鞋起来,风风火火地道:“更衣,给我更衣,真是怪了,他们是怎样将炭敬给送来的?这朱文杰的人,倒是有几分本事啊。”

其实一般情况之下,像这种冰敬炭敬,卷到了人人都送的地步之后,这送礼的人将礼物送到,郑赐这样的人,其实是连见都不会去见的,留下礼单,给我滚的远远的。

可今日,郑赐却一定要见一见不可!

要知道,这冬至到现在,他可是一份礼都没见着的啊!

入他娘的张安世!

第261章 大赚特赚

郑赐在中堂坐下,便教人请了那彰德府的人来。

这人拜下,口呼郑公,便道:“学生杨喜,见过郑公。我家主人乃是彰德府朱文杰,历来受郑公您的照拂,感激涕零,无以为报,近日天寒,便命学生,押运了些许炭敬,特来献上,还望郑公不嫌。”

说罢,再拜。

郑赐打量着这叫杨喜的人,此人应该是个落魄的读书人,是那杨文杰的幕友。

他颔首,呷了口茶,才慢悠悠地道:“这些日子,京城不太平……”

他的话,点到即止,只等这杨喜接招。

杨喜被那朱文杰派来办这个差事,自然也极通人情世故。

“是啊,京城现在不太平,到处都在捉贼,好几次都被盘查,学生就在想,朱知府的礼,难免惹人耳目,所以便扮作了货商。”

“货商?”郑赐凝视着杨喜,心里是溢满了好奇,便立即道:“这里头有什么名堂?”

杨喜知道,这个时候,自己不是故弄玄虚的时候,对方也是人精,所以要博取好感,就必须得和盘托出。

于是他道:“学生到了京城,几乎无法进城门,可想着知府的请托,实在不甘心,所以四处打探,这时有人面授机宜,说是……既然此路不通,何不另觅他路,又说京城有一种酒,价格高昂,王公大臣都爱之。所以……学生便换了一些酒,其实也不过是朱知府的些许心意而已,也就十来箱子。”

这一下子,郑赐好像明白了什么。

他脑子开始飞快地计算起来。

五两一瓶的酒,这很好计算。

一箱六瓶,这就是三十两一箱子,十几箱的话,价格在五百两之间。

五百两不算多,却也不算少了。

毕竟只是冰敬炭敬,和宋朝一样,像什么花石纲、生辰纲之类,其实都只是送礼的名目之一。

而且这知府,十之八九也未必是往一家送。

郑赐所收的礼,也不只是一家。

每年送礼的,哪一次不是络绎不绝,门庭若市呢?

只是郑赐心里,还是心生疑惑。

他继续凝视着这杨喜,心情也说不出好坏来。

你说好吧,总算有人送了炭敬来了。

可你说不好吧,老夫要这么多的酒做什么?

沉吟片刻,郑赐还是微笑道:“有劳你了。”

说罢,朝一旁的管事道:“给这位先生备一顿饭,他这一路也是辛苦。”

杨喜听罢,大喜,忙道:“多谢。”

要知道,以往杨喜为他家知府干这些事,人家可不给你备饭的啊,毕竟你只是一个下人,何况就算是杨知府亲自来,也未必能见着郑赐,朝廷大臣,自有大臣的臣仪,岂会是下头人说见就见的?

你送了礼,礼单能送到郑赐的面前,让郑赐抬起眼皮子来看一眼,见了你的名字,你的心血也就算是没有白费了,其他的,哪敢奢望?

对杨喜而言,他这也是超额完成后了任务了,等回到了彰德府,那知府问起,他将这事一说,少不得知府要大喜,对他必是更为倚重。

杨喜也很识趣,再不多话,又行了一礼,便恭顺地碎步而去。

这杨喜一走。

郑忠便凑出来,道:“爹,我去库房看了,是栖霞的酒,五两银子一瓶的那种,照市价,有五百五十两。”

郑赐捋须,皱眉,而后道:“嗯,知道,老夫就知道是那酒,张安世那个家伙……”

上一篇:诸界第一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