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407章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张安世此时正背着身,微微抬着头,看着墙壁上的字画。

这字画,是刚刚请人写的,上书:“仁义廉耻”四字。

南镇抚司现在已经有了模样了,也是需要企业文化,不,需要有南镇抚司底蕴的,而仁义廉耻四字,正是张安世最为看重的,因而教人写下来,四处张挂。

回头,张安世道:“你是曾文杰?本侯听说过你,他们说你曾负责泉州对倭国和吕宋的贸易路线。”

曾文杰恭谨地道:“惭愧。”

张安世道:“不必惭愧,从前的事,都已经既往不咎了,这是陛下的旨意。若是你能在栖霞商行里干,以后也就都是自家人。百姓们谋生不容易啊,谁不是为了吃口饱饭,做一些自己不情愿的事呢?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我张安世的幸运,有个好姐夫……”

张安世的话,说到了曾文杰的心坎里,叹息一声,他毕竟从前是读书人,曾经的理想是金榜题名,入朝为官。

若不是实在生活所迫,断然不至去给蒲家人跑船。

张安世此时道:“你有什么事?”

曾文杰便道:“小人听说了一个消息,有一个叫吴老大的,不日即将悄然出海,小人以为……这船上,可能是蒲家余孽……蒲家人,虽是小人从前的东主,可小人与他们,不过是雇佣关系罢了,小人出力,他们花钱雇佣,如今得知他们犯下滔天大罪,小人岂敢和他们为伍?得知这消息之后,特来禀告侯爷。”

曾文杰以为,张安世听到这件事之后,一定会大为惊诧,而后对此尤其重视。

可哪里想到,张安世却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了曾文杰一眼:“嗯,看来……你确实是打算和蒲家人彻底断绝关系了。”

曾文杰道:“后日午时,他们就要开船……现在去拿人,怕还来得及。”

张安世微笑道:“昨夜就派人去拿了。”

“啊……”曾文杰万万没想到,张安世居然早已得知了这个消息。

张安世笑吟吟地接着道:“从昨天夜里到现在,你是第十九个来通报这个消息的。”

曾文杰:“……”

这曾文杰万万没想到,那蒲家人出海逃亡的消息,居然会漏得跟筛子一样。

他原本以为,自己已算是耳目灵通了,可哪里才知,原来自己竟是后知后觉的那个。

张安世又笑道:“你知道第一个来通报这个消息的人是谁吗?”

“这……”曾文杰被难住了。

“就是那个吴老大……”张安世笑吟吟地道:“吴老大假意答应之后,便立即派了自己儿子,日夜不歇地赶至栖霞来供认不讳了,说是要将功折罪。”

曾文杰心里翻江倒海,而后又忍不住在心里破口大骂。

吴老大真是黑心啊!他一方面,通报了张安世,另一方面,却又悄悄揽客,若是曾家人当时也逃亡,不但要给吴老大一大笔船资,只怕登船之后,立即便被内千户所拿下了。

这不但多了一条罪状,而且这船资,也被吴老大直接黑下了。

万幸他……和吴老大做了同样的选择。

至于那些脑子没拎清的家伙,只怕就惨了,必是人财两空。

张安世似笑非笑地看着曾文杰道:“只怕现在这个时候,内千户所的校尉,已经将整艘船给截住。里头的人,也已一网打尽。这蒲家罪恶滔天……合该是这样的下场。”

“不过,你肯来报信,可见你是愿意痛改前非的,以后在栖霞商行,好好办事吧,海贸商行这边,我要设一个总掌柜,三个副总掌柜,以及寻常的掌柜、副掌柜三十人。你是个人才,回头本侯会和朱金打招呼,你来做一个掌柜吧,负责一项业务。”

曾文杰连忙道:“小人乃获罪之人,如今得侯爷器重,哪敢不竭尽全力,自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绝不负侯爷所望。”

那曾文杰告辞出去。

张安世心里不无得意。

如今前来应募之人,如过江之鲫。

至于蒲家人,更是案板上的鱼肉罢了。

四处送来的检举,多不胜数。莫说是蒲家的核心人员,即便是同族,检举的消息也是一个接一个。

现在内千户所,四处查抄,好不忙碌。

那陈礼也已赶回了栖霞。

他虽带着人往宁波府去,其实是虚晃一枪,走到半途,就打道回府了。

此时兴冲冲地回来,见了张安世。

张安世背着手,正来回踱着步。

“侯爷……”

张安世颔首。

陈礼道:“侯爷似乎有心事?”

“是啊。”张安世叹口气道:“本侯爷现在愁死了。”

陈礼不禁打起了精神,道:“这……还请侯爷见告,卑下也好为侯爷分忧。”

张安世叹了口气道:“我在想……咱们南镇抚司这么多弟兄,都是有老有小的,还有商行,商行这么多人……哪一个不要养家糊口?他们为本侯爷效力……嗯……怎么好教他们……这样白白辛苦呢?”

“啊……”陈礼有点懵。

张安世道:“不成,我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能亏待了他们,无论如何也要禀告陛下,恳请陛下开恩,给大家一道,都在这栖霞安一个家。”

“安家?”

张安世微笑道:“你忘了?当初我便让人在栖霞给朱金和那些大小掌柜们建了不少的庭院,所以我便想着,这一次要惠及更多的人,但凡在商行和千户所里当了三年以上值的,统统都要置办个宅邸来。当然,地方会小一些,也只是建一个窝而已,最紧要的是,让大家多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陈礼听罢,一时震惊得说不出话来,缓了缓才道:“这得花多少银子?”

张安世不甚在意地道:“地是栖霞的,其他的就是营建的成本,若是商行这边统一来办,花费倒是能降到最低,这事儿,你怎么看?”

陈礼眉微微上扬,想乐。

却忙摆出一副态度来:“侯爷,要不算啦,咱们为朝廷和商行效力,本就是应该的。”

张安世道:“你不要慷他人之慨,我弄这个,自然有我的主意。回头,你把南镇抚司,上至千户,下至校尉的名册,都给我送来。”

陈礼这才放心,看来侯爷这不是在试探他呢。

于是忙喜滋滋地道:“怕是消息传出去,全南镇抚司上下,只怕都要锣鼓喧天。确实有不少校尉……租住在京城,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在栖霞当值的,夜里要走许多路才能赶回家去,若是侯爷当真能办下此事,当真是功德无量。”

张安世不禁笑道:“我张安世要什么功德?我真要功德,将来我死了,我能烧出比我自己还要重的舍利出来,好啦,少啰啰嗦嗦。”

张安世打发走了陈礼,随即便开始构思起来。

又过了几日,张安世入宫,他入宫时,还带着一本账簿。

兴冲冲地见到了朱棣。

却见朱棣正端坐着,手里拿着一本奏疏,露出忧愁之色。

张安世道:“陛下……”

朱棣微微抬头看着他,随手放下了奏疏,才道:“怎么样?商行的事,办成了吗?”

张安世便道:“办成了,人手雇佣了不少,而且不少私船,现在也都已投靠了咱们栖霞商行,噢,还有……蒲家的族人,也都统统一网打尽,足足一百九十三口人,在各地都已海捕归案。”

朱棣听罢,那愁色才暂时消淡开来,大喜道:“好的很,朕还怕……这些人跑了呢。”

张安世微笑道:“跑不掉的,臣早就准备好了一张天罗地网等着他们呢。”

朱棣满意地点头道:“其他人可以不论,只是这蒲家人,却是决不能留的,这些色目人,罪该万死。”

张安世笑了笑道:“陛下,臣这里,还有一事要奏。”

朱棣便道:“说来听听。”

张安世道:“那庄子,也就是纪纲的财富,已经彻查清楚了。还有……蒲家的家产,也都从各地搜抄出来了,虽然还没有清点清楚,但是蒲家这边自己有一个账本,想来他们的账目,和存下的金银,应该是勉强能对得上的,至少八九不离十。”

听到这个,朱棣一下子满面红光,眼眸微微张大,豁然而起道:“入他娘的,你咋不早说。”

第237章 富可敌国

张安世没想到朱棣如此大的反应。

身子下意识地朝后退了一步。

朱棣抬头,有些紧张地看着张安世:“这账目之中,有多少?”

张安世道:“这只是粗略的数目,具体多少,臣不敢保证完全对得上,但是估摸着真实的数目,该是在这账目上的一成上下浮动。”

朱棣点头。

张安世继续道:“纪纲那儿抄出来的金银,大抵是在三百七十万两上下,而蒲家那边,总计有九百四十万两。合计一千三百万两上下。”

朱棣脸微微涨红,这个数目,直接让老朱家的内帑,增长了一倍有余。

朱棣还是禁不住震惊道:“这么多的纹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纹银?”

“纪纲那边靠的乃是强取豪夺,再加上大量的盗取官盐。蒲家的情况更复杂了,他们历经三朝,一直做的乃是海贸的生意,将天下的银子,通过走私和海贸,源源不断地挣来,这买卖对他们而言,乃是一本万利,臣甚至预计,他们所挣的银子,远不是这个数目。”

朱棣微微张大眼眸道:“远不止吗?你的意思是,他们还藏匿了银子?”

张安世摇头:“不,他们干的乃是杀头买卖,这杀头买卖想要长久,必不可少的就是上下打点,只怕单单打点的费用,就超过了至少一大半的利润。真正到他们手上的,只怕未必有这么多。”

朱棣喃喃自语道:“你的意思是,咱们的商行若是办起来,收益更多?”

张安世笃定地道:“是,臣这边,招揽了许多人,他们供称,每年蒲家从海外挣来的金银,怕就在四百多万两以上,可怕的是……这些买卖,几乎是暴利。所以毛利,高达三百五六十万两,真正的丝绸和瓷器,还有舰船,花不了多少银子,还是因为海外对于丝绸和瓷器的需求极大,价格暴涨,所以一船船运出去,这丝绸和瓷器,便价如黄金一般。”

“所以臣接手了这海贸,打算往两个方向走,一个是借着下西洋,开拓海路,继续让海贸的人员,往天下更远的地方,推销咱们的宝货。另一方面,少了打点上上下下官员的开销,这里也可以节余一大块,所以臣预计,未来海贸的销售额,怕是要超过六百至八百万两,却又可节省开销,省去一大笔的开支。这纯利,尽力在两百至三百万两以上。”

朱棣颇为兴奋:“一年就可进项这么多吗?若如此,有了这些银子,朕可就不愁了。”

张安世笑道:“只是……海上并不太平,商行这边,一方面要制造更多的舰船。另一方面,这舰船上……怕也要有一些武装,才可放心,如若不然……一旦遇到海寇,可就不稳妥了。”

朱棣点了点头,便道:“此事,你写一个奏陈来。”

张安世接着道:“除此之外,臣在想,丝绸和瓷器之外,我大明也可想办法,拿一些其他的宝货出海去卖一卖看,有些货物,可能利润并没有丝绸和瓷器大,可只要有利可图,就总是好的。”

朱棣若有所思地道:“有道理,这样说来,就需要更多的舰船,还需更多的人力了?”

张安世道:“正是。”

朱棣想了想道:“先试一试看吧。”

从前因为是走私,所以规模有限。

可现在显然不一样了,商行是在蒲家的基础上,大张旗鼓地做买卖,那么……一些利润虽然没有丝绸和瓷器高的商货,也可尝试贩售海外。

只怕这消息出来,天下许多的商户都要大喜过望。

毕竟……从前得利的也只是少数的丝绸和瓷器商贾而已,现如今,栖霞商行,可能还需大规模地采购其他的商品。

每年的采购,必然是一个惊人的数目,这绝对是一场盛宴。

上一篇:诸界第一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