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323章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这样的话,真听得朱棣直哆嗦,他大笑着道:“好,好,你们说的好,万死之罪,解缙……”

解缙猛地颤抖了一下,才道:“臣……臣在……”

朱棣道:“你不也说他是君子,当初……这人是否你举荐的?”

解缙忙道:“臣有眼无珠,实在该死……”

朱棣冷哼一声道:“你只会说这些吗?”

朱棣抬眸,深深地看着解缙。

解缙惶恐极了,迟迟疑疑地道:“陛下……臣……”

朱棣道:“前几日,你对朕说起下西洋的功过,说想到那些下海的军民,你便垂泪,说是……这么多的精壮,在沿途死伤,你痛心疾首,这……是你说的吗?”

解缙硬着头皮道:“臣确实借圣人之口,言: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可不得不说,解缙不愧是才子,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这句话的意思是:治理大国,应当恭敬从事,诚信无欺,节约用度,爱护百姓,征用劳力应当不违农时。

这番话,显然是委婉的表示,陛下还是节省民力,不要去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了,这样的帝王,才是圣君。

朱棣不冷不热地道:“看来解卿家,很是爱民如子!”

解缙战战兢兢地道:“臣……臣……乃读书人,圣人门下……岂有不……不爱民的道理?”

朱棣道:“那这样多的百姓,他们死在了汪洋之中,你可痛心?”

解缙道:“痛……痛不欲生……”

其实解缙眼下,也只能顺着朱棣的话去说,他此时完全不敢揣测朱棣的心思。

朱棣却看着他嘲弄地道:“这么多的父亲,没了孩子,你也是爱民如子之人,痛不欲生,自是应当的。不过……朕看你一点也不痛心。”

解缙顿时大惊道:“陛下……臣……臣……”

朱棣冷冷地看着他道:“你若真没了儿子,岂会这样的镇定?朕看你只有畏惧,只有惶恐,何曾有半分痛恨?”

解缙道:“臣……”

朱棣此时目光一转,却是朝亦失哈道:“朕看……只有自己死了儿子,才晓得痛吧,就如这刘文君这般……”

解缙的脸色一下子就白了几分,连忙道:“陛下,请听臣……”

朱棣却是打断了他,淡淡道:“解缙之子解祯亮,下旨处死!”

他轻描淡写地说出这番话。

解缙听了,只觉得头晕目眩,像是整个人的力气被一下子抽空了一般。

百官惶恐,个个惊慌失措。

却见朱棣接着道:“你看,现在解卿家就有点死了儿子的模样了,尔等大臣,依朕看,就是因为自己有儿子,方才将百姓的儿子们不当一回事,将这民脂民膏,当做你们鱼肉的工具!没了儿子才好呢,没了儿子,不就爱民如子了吗?”

“给朕拿下刘文君,至诏狱,日夜酷刑,朕的宝货去了哪里,要给朕一五一十,统统交代出来,还有……若是还涉及到了其他人,锦衣卫不必奏报,立即捉拿。”

解缙只觉得眩晕,口里喃喃着道:“陛……陛下……”

此时,连胡广也急了。

他和解缙……可是儿女亲家,早就指定了娃娃亲的,那解缙的儿子解祯亮,也算是他的未来女婿。

于是他忙道:“陛下……若是有人犯罪,自是诛杀罪臣,可此事与解公实在无涉……陛下岂可……”

朱棣只看一眼胡广,随即便吐出了一句话:“胡卿有儿子吗?”

胡广听罢,脸色猛地一变,随即忙是拜倒,再不敢言。

朱棣道:“今日是非,朕由你们去说,无非又是嚼舌根而已,今日……不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不将朕的宝货要回来,哪怕少了一文钱,尔等一个个也要仔细自己的脑袋!”

说罢,拂袖而去。

只是走了一半,在众臣惊恐的目光下,他突然又急匆匆地回来,大呼道:“张安世,你还站在那看什么热闹?”

“啊……”张安世猛地一顿,随即如梦方醒,他才突然想到,好像自己是站朱棣一边的,便忙低头看了一眼地上的解缙和胡广,接着一溜烟地跟在朱棣的后头,气咻咻地走了。

“入他娘,这群猪狗不如的畜生。”朱棣一路大骂。

“他们竟敢糊弄朕,当朕是什么?”

张安世安慰道:“陛下,他们还敢糊弄太祖高皇帝呢,太祖高皇帝诛杀了这么多人,不也没改吗?陛下千万不要动怒,想一想太祖高皇帝,也就心平气和了。”

这句话,不啻是火上浇油了:“这些人个个冠冕堂皇,口口声声说什么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什么立功、立言,什么治国平天下,不过都是一群蠹虫而已,不追回朕的宝货……朕……朕……”

他气得似乎要一下子休克。

张安世担心地看着朱棣,若是气死了,这算谁的?

到时那百官肯定咬死了是他谋害了陛下。

于是张安世又忙道:“陛下息怒,这不是幸亏发现了吗?”

“那些宝货,等到时追了回来,你来拍卖。”朱棣毫不犹豫地道:“这事不能再交给这些蠹虫了。”

张安世点点头,心里却想,还追得回来吗?

陛下主要还是太大动肝火了啊,若是知道这件事之后,暗中布置,突然袭击,宝货可能还能回来,可先是大开杀戒,在这上头上下其手的人,只怕第一时间,就是抹除所有痕迹吧。

只怕已经来不及了。

只是这些事,张安世没有点破,他决定……栖霞后头的一批宝货,暂后一些时间再行拍卖……看来……价格要暴涨了。

“那臣先去安排,除此之外,再让内千户所……”

“去吧,去吧,要以他们为戒。当然,没有要敲打你的意思,就怕等你将来长大了,也学了他们的油滑,你是太子养大的,和朕,还有太子是一条心的,给朕牢牢谨记着,知道吧!”

在朱棣一双凶悍的虎目瞪视下,张安世悻悻然地道:“是,记住啦。”

……

朱棣回到了武楼,依旧还怒不可遏。

“陛下。”亦失哈道:“锦衣卫已去解家了……”

朱棣面无表情地道:“不必奏报。”

亦失哈道:“奴婢知道了。”

这一句话,等于是彻底地确定了解缙之子的死刑。

亦失哈当然清楚,这是一次警告,不只是警告解缙,也是警告这满朝的文臣。

有没有过错,是皇帝说了算,杀不杀人,也是皇帝说了算。

至于杀了人家的儿子,让人干活。

这也是明初时的常态,洪武皇帝在的时候,就经常干这事,比如大名鼎鼎的方孝孺,他的父亲方克勤,乃是济宁知府,据说官声非常好,政绩卓著,却因为空印案而被诛杀。

此后,朱元璋照样让方孝孺干活,彼此之间,丝毫没有觉得有什么尴尬的地方。

这解缙现在还要修书,又是文渊阁大学士,手头还有许多事,离不开。

杀了他儿子,让他乖乖干活,这陛下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陛下果然不愧维护祖宗之法,比之那建文,不知孝顺多少倍。

……

张安世心急火燎地回到了栖霞。

当即,一面召陈礼来,当面就道:“内千户所,暂时放下手头的事,好生将盗卖宝货的案子查一查,北镇抚司那边怕已经出动了,你们也抓紧。”

陈礼一头雾水,不过也不敢说一个不字,当下便道:“卑下这就去布置人手。”

张安世又叫来朱金,吩咐道:“拍卖的事,挪后一些日子,就说……就说……解公的儿子死了,我张安世很伤心,拍卖行歇业七日,好歹等他儿子过了头七才说。”

“呀,解公的儿子死了?”朱金很是惊讶,可随后又想……这关我们什么鸟事?侯爷,咱们打开门做买卖的,他儿子死了便死了,和我们八竿子都打不着呢。

张安世看他还呆呆地站着,顿时瞪他一眼道:“还不快去!”

朱金还是略带迟疑地道:“这个理由,会不会显得敷衍?”

“蠢货,就是要敷衍,不但要敷衍,而且还要假装,咱们压根就不想卖……”

“啊……”陈礼诧异道:“侯爷的意思是……惜售?这会不会不妥,当初……侯爷您……可以因为桐油……”

张安世道:“桐油不一样,桐油关乎的乃是国计民生,价格涨到天上去,老百姓还过不过日子?可咱们的宝货,这是卖给富贵人家的,自然是越贵越好。人家根本不在乎银子,人家看重的就是价格昂贵,你不贵,他还嫌配不上自己的身价呢。”

“噢……知道了。”朱金打起精神,侯爷两个口,还不是他说啥就是啥。

倒是张安世在此时叹了口气,很是感慨地道:“造孽啊,造孽……我真见不得这些事,把老四叫来,我要让他帮忙去问问,解家过头七的时候开不开席,不管怎么说,同朝为臣,该去吃个席的,不然没有礼貌。”

……

解缙此时正直愣愣地坐在公房里,可谓是如坐针毡。

胡广也有些慌了,他和杨荣不一样。

杨荣可以置身事外,这是因为杨荣毕竟和解缙,没有过多的私交。

可胡广和他同年、同乡再加上姻亲的关系,总是拉不下脸来,割袍断义。

当下,便在公房里,苦笑道:“解公,且先别急,或许待会儿陛下气消了,就会有恩旨来了。”

解缙只坐着,直勾勾地看着虚空,此时……他人像抽空了一般,竟是哑口无言。

“那刘文君,实在可恨,是我们看走了眼,谁曾想,他竟是这样的无耻之徒,哎……这事……我也觉得蹊跷……”

解缙深深地看了胡广一眼:“臣子犯错,依律行事便是,何以这样……这样……”

他嘴唇颤抖着,哆嗦着说不出话。

胡广便道:“哎,解公,该慎言了。”

解缙痛苦地道:“我知陛下,十之八九,乃是吓一吓我,只是……这般羞辱大臣……我真想挂冠而去,不愿再侍奉了……宁愿回乡,教子弟们读书,告诉他们,做什么都好,都不要做官。”

胡广唏嘘道:“哎……”

解缙痛苦地道:“伴君如伴虎啊,与虎狼为伴……我……我……”

他痛心地继续道:“今不如古,今不如古啊。”

胡广已不知该如何劝诫了。

却忍不住道:“实在不成,不妨辞去,或可保全。”

他见解缙生出了引退之心,又想到杨荣对解缙的品评,似乎也觉得,解缙这般的性子,留在此……迟早可能引来祸端。

可解缙听了胡广此言,却突然警惕地看了胡广一眼,默然无声。

上一篇:诸界第一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