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274章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他说话突然这样的大声。

连听的无聊,昏昏欲睡的朱棣,都打了个激灵。

可……吕震毫无反应。

张安世盯着吕震,道:“我说对了吗?”

吕震面无表情:“侯爷说什么就是什么吧,老夫早说过,侯爷想让老夫招供什么,老夫都可以配合。”

张安世笑了笑:“你既这样说,也好,那么不妨……我们就当讲一个故事吧。”

“老夫洗耳恭听。”吕震扯出一丝勉强的笑容道。

他喜欢听故事,至少比遭受酷刑要好。

张安世道:“从一开始,你确实打着勾结鞑靼人的招牌,而且绝大多数人……如陈文俊之流,也确实被这个招牌所蛊惑,那些心里还装着前朝的所谓遗民,继而成为了你的爪牙。”

“甚至……你勾结鞑靼部,也确有其事。你们与鞑靼部产生联系,又利用前朝作为号召,看上去……似乎一切都完美无缺。”

此时,吕震低着头,没有任何回应,就好像睡着了。

张安世继而道:“可实际上,这只是你和幕后之人演的一出好戏而已,因为这样做,有三个好处,其一:即便是陈文俊这些爪牙被拿了,朝廷追查下来,可能也只是一个勾结鞑靼部的案子。其二:你们恰恰利用了某些读书人,思怀前朝的心思。借他们来掩盖你们真实的目的,还可利用他们,为你们接下来的举动做准备。”

吕震面上没有丝毫的波动,他甚至勉强地笑了笑,这笑声很苦,言外之意似乎是在说:这个故事……实在有点让人不知所谓。

张安世则是接着道:“这其三嘛,便是……你们确实有勾结鞑靼人的意思,因为只有北方的边镇乱了,你们才有火中取栗的机会。”

吕震道:“侯爷果然是个会讲故事的人,这个故事……很好。”

张安世却是冷冷地看着吕震:“而这些,其实都是表象,你吕震是什么人,你不是陈文俊那样的蠢货,你比任何人都清楚,所谓的恢复大元,不过是痴人说梦!似你这样的精明人,怎么会因为这些去冒险呢?”

朱棣此时倒是来了兴趣了,他若有所思,时而观察吕震的反应,时而看看张安世。

在这小殿之外,纪纲和邓武二人依旧毕恭毕敬地站着,此时彼此四目相对,这眼神交错之间,不免都带着几分冷意。

只见殿中的张安世继续道:“一箭三雕,真是好手段。”

吕震道:“侯爷如此看得起老夫,认为老夫有这样的通天之能,老夫真不知是否要感谢侯爷。”

张安世道:“那你就感谢我吧。”

张安世死死地盯着吕震:“很快,你就会更加的感谢我了!”

说罢,张安世转头,看向身边的宦官:“劳烦公公,是否可以去让我兄弟,将那个孩子带来。”

这一番话,看似是轻描淡写,甚至张安世的语气十分的轻松。

可这一刹那之间,吕震的脸色却是骤然变了。

他低着头,尽力想要掩饰自己的表情,可身躯竟下意识地开始颤抖起来。

张安世笑着看他:“你可知道……带来的孩子是谁?”

吕震喉结滚动,吞咽着口水,略带结巴地道:“我……我……并不知道……”

“你知道!”张安世凝视着吕震,似笑非笑地道:“你一定觉得很意外吧。”

吕震突然咬牙,狰狞地看着张安世:“你到底想做什么?”

张安世看着吕震:“你是聪明人,难道我在想什么,你不知道吗?”

“我……”吕震脸色开始扭曲,身子颤得更厉害:“张安世,我与你不共戴天。”

他试图想要起身。

却被一侧的两个宦官轻松地按回了座椅上。

吕震双目之中,带着绝望,却又不甘地道:“你真要将老夫置于死地才干休吗?”

张安世这时反而气定神闲下来,淡淡道:“我当初给过你机会,可你自己没有抓住,现在何以这样质问我?”

吕震便垂着头,努力地平抑自己的情绪。

这时……朱勇竟是抱着一个孩子来了。

这孩子看着两三岁大,朱勇咧嘴朝他道:“你猜一猜谁是你爹?”

孩子似乎很害怕,吓得一言不发。

吕震抬头,看着那孩子,猛地想站起,可惜……被人狠狠地摁住。

那孩子见此情状,吓得哇哇大哭起来。

他这一哭,吕震就更为激动了,他口里大呼:“张安世,有种便杀了老夫……来呀,杀了老夫……”

张安世朝朱勇使了个眼色。

朱勇便哄着孩子道:“别怕,别怕,叔叔带你去看大金鱼。”

那孩子才勉强止住了哭,被朱勇抱着离开。

张安世笑看着吕震道:“说罢,说出来……或许真的可以法外开恩,陛下就在这里,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

吕震失魂落魄地一下子瘫坐在了锦墩上,双目透着深深的绝望。

他张口,却好像是哑剧一般,竟是说不出话来。

张安世继续鼓励他:“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若换作我是你,我一定会说。”

吕震从锦墩上滑落,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极艰难地道:“臣……万死!”

说罢,他扬起脸来,便见他眼眶通红,老泪纵横。

朱棣一脸古怪,没想到这吕震与方才完全换了一个嘴脸。

朱棣只冷哼一声,依旧不言。

张安世道:“现在可以说了吗?”

吕震深吸一口气,道:“确实……确实如……侯爷所言……”

他如鲠在喉的样子,却还是打出了十二分的精神,居然这个时候乖乖就范:“勾结鞑靼部,根本就是掩人耳目,当然……知道这件事的,只有老夫……还有老夫背后的那个人,至于其他人,不过都是棋子而已,无论是陈文俊,还是其他人……他们不过都是一群愚人,而这样做的目的,也确如侯爷所言的那般,既可借有人思怀前朝招兵买马,也可借此真正联络鞑靼部,引其为外援,还有就是……一旦东窗事发,也可鱼目混珠。”

朱棣绷着脸,入他娘的……眼前这个人……真的黑透了。

若说陈文俊那些人是蠢,那么吕震在朱棣眼里,就只觉得脏了。

张安世道:“是谁主使你?”

吕震战战兢兢地道:“是……是……”

朱棣大喝:“是谁?”

吕震抬起头,又深吸了一口气之后,道:“与臣共谋者……代王也。”

朱棣瞳孔猛地收缩。

这一次,轮到朱棣脸色骤变了。

他豁然而起,高声道:“代王?”

吕震点头:“代王!”

朱棣咬牙切齿地道:“你想要离间天家吗?”

吕震叩首:“臣……不敢……这一切……都是臣与代王,还有代王妻兄徐闻共谋。”

朱棣气得颤抖:“代王……代王……”

他开始变得激动起来,来回踱步,脸色越发的阴沉。

这显然是朱棣万万没有想到的。

代王朱桂,乃是朱元璋第十三子。

当然,不只是如此,朱桂的母亲,乃是郭慧妃。

这郭慧妃,乃是马皇后的义妹,某种程度而言,洪武年间,马皇后驾崩之后,这后宫之中,几乎都是郭慧妃打理了。

朱棣当初,也没少受郭慧妃的恩惠。

所以又引发出来了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

正因为代王的特殊,也让朱棣在靖难成功之后,将原本镇守在边镇的王爷们,统统都迁徙到了关内,仿佛害怕他们拥兵自重。

唯独代王,因为朱棣对他信任,他的藩镇依旧还在大同。

大同乃是大明北方最重要的边塞重镇,和北平、大宁一样,也是极重要的屯兵所在。

此时,朱棣露出不可思议的样子,回头看一眼吕震。

吕震道:“陛下不信……臣……臣有证据……”

“证据?”朱棣凝视着吕震:“什么证据?”

“代王的侧妃的兄弟徐闻,就在京城潜藏。除此之外,罪臣还暗藏了代王的一些书信……这些书信,本该毁去,只是罪臣私下私藏了一些。”

朱棣深吸一口气:“朕明白了。”

到了这个时候,朱棣显然已经清楚的意识到,这件事……是真的。

朱棣道:“是何时勾结的?”

“臣在真定府任知府的时候,那时候陛下已入了京城,臣当时极不甘心,觉得陛下屈才,而这个时候……有人寻到了臣……告诉臣……臣有姚广孝之相!”

朱棣:“……”

张安世也惊得说不出话来。

倒是朱棣镇定自若地继续问:“此后呢?”

吕震道:“此后臣与他们开始交涉,这才知道,原来竟是代王府的人,就是那个徐闻,这徐闻告诉臣,陛下入了南京城,鸡犬升天,便连丘福这些当初军中的无名小卒,竟都可以封侯拜相,而像我这样的人,人在真定府,只怕陛下早已将我遗忘了。”

“我们一拍即合,随即他们便动用了关系,又给臣许多银子,而他们在南京这里,请人保举了臣,随后……臣这才重新被陛下记起,此后的事……陛下应该已经知道了。”

朱棣:“……”

难怪这吕震,每次说到他当初是真定知府的时候,便带着怨愤之色。

真定府确实距离大同并不远,尤其是朱棣进入南京城之后,这北方最高贵的人,非代王朱桂莫属。

他吕震一个真定知府,代王朱桂想要收买他,易如反掌。

朱棣怒道:“于是你便在京城,沦为了他的爪牙?可是……为何……为何东窗事发之后,你交代了这么多的同党,却死也不肯将代王招供出来?”

“这应该问安南侯……”吕震此时……心理防线彻底地崩溃了。

朱棣看向张安世:“张卿……这是为何?”

上一篇:诸界第一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