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界第一因 第690章

作者:裴屠狗

并许了他兖州大将军的位置……

“其实,西北王所说,也并非毫无道理。如今虽大厦将倾,可朝廷的实力,实也非同小可。

杨兄武功登峰造极,足可与群雄争山河榜前十之位,然而朝廷里,还有武圣……”

陆青亭神色凝重。

他是参与了编篡锦绣山河榜的,对天下高手不说如数家珍,也可说知之甚详。

“武圣,国之柱石,自不会轻动,哪怕杨兄被天下通缉,出手可能也很小,但你若是真个占了一道之地……”

话至此处,陆青停止住了话头。

但杨狱,自然懂他的意思:“所以呢?”

“西北王纵然无道,可天下此时仍是朝廷的天下。杨兄既有心天下,就该趁机应下,正大光明收下兖州,培养势力,以图后事……”

陆青亭顿了顿,又道:“正如当年的张元烛,缓称王,广积粮,高筑墙……为王前驱,想必,非杨兄所愿吧?”

如今的天下,乱象早已人所共知,除却西府赵王所在的麟龙道之外,便是中枢所在的万龙道,也不甚安稳。

可直至如今,仍未有过道城有失的时候,一旦出现,只怕要被天下人针对。

为王先驱,可往往不得好死……

“陆兄有心了。”

杨狱转着血遁珠,轻叹:“其实,数年之前,杨某也是如你一般想法,自忖,即便有成王建制之心,也不该过于出头,以免被群起而攻……”

杨狱淡淡说着,陆青亭心中却是一叹,心知,自己此番白来了,但凡如此说话者,必有‘但是’。

但他还是问了一句:“那杨兄,为何……”

“人,是会变的。”

杨狱负手而立,遥望天边,残阳西斜,云霞如火烧:“你问我为什么,其实,我可以说出千百种来。

什么见不得民间疾苦,见不得民不聊生,见不得官吏不法,见不得山贼横行,见不得那些人身居高位,受万民供奉,却满脸鄙夷,看不上地里刨食的泥腿子……”

话至此处,杨狱收回目光,正色道:“但归根究底,其实,只有两个字……”

“两个字?”

陆青亭不解。

“不怕。”

杨狱答。

他不是个口舌凌厉之人,但若要理由,他可以说出无数,足可让陆青亭哑口无言。

但他扪心自问。

他欲成事,或有被乱世触动,或有对灾民百姓的不忍,对于朝廷无道的愤慨,外族入侵,尸山血海的担忧。

可究其根本,或许,真因‘不怕’,故而敢为。

“不怕?”

陆青亭错愕。

他本以为杨狱会说什么冠冕堂皇的借口,却没想到,他会如此回答。

不怕朝廷?

“不怕,就是不怕?”

杨狱轻出一口气,心神如镜,波澜不兴。

人,是会变的。

曾几何时,零星的野狗,也能让他惊慌退避,成群的流民,更让他避之唯恐不及。

他怕野狗、怕流民、怕地痞、怕兵卒、怕官吏、怕饥饿……

初来乍到,他恐惧陌生的一切,终日战战兢兢。

可人,终归是会变的。

黑山城、木林府、德阳府、青州、龙渊城、兖州、西北道……

刘文鹏、冀龙山、旱魃、聂文洞、张灵峰、燕东君、马龙图……

十年时间,他从黑山城,走到了西北道,从一几乎饿死道旁的流民乞儿,成为如今,一道之藩王都要严阵以待的斩首刀。

他所获良多,而其中最大的收获之一,是他不再害怕,无论什么也好,他都能坦然面对。

曾经野狗在侧,他都要屏住呼吸,但如今,纵是皇帝当面,他也敢斥责唾骂!

“我……”

陆青亭还想说什么。

杨狱却已跨步而前:“耽误这么久,想来那位王爷,也当做好了准备,陆兄若有空闲,不妨同去?”

“杨兄……”

陆青亭微微一怔,抬眉望去。

只见冬雪残阳间,其人跨行如龙,玄衣后扬,犹若披风猎猎!

第542章 比之当年印月如何?

有时候,选择,就很重要。

王府会客厅中,手捧茶杯的张玄一,心中微定。

对于多年前,自己在伐山破庙,清洗江湖中,庇护一些相熟的江湖武人的选择,表示庆幸。

若无当日庇护之恩,今日要面对的压力,只怕还要更大。

只是……

随着一王府客卿的叙述,三个来自大蟾寺的老和尚,神色就越发的严肃,甚至于凝重了。

“阿弥陀佛。”

一身形魁梧的老和尚双手合十,轻诵佛号:“张施主,那位斩首刀,果真如此厉害?”

大蟾寺位于东阳道,比邻岭南道,相距西北极远,他们一路行来,耗时足有数月,消息到底闭塞了些。

朝廷的通缉令,他们倒是有所耳闻,也知其名列山河榜,然而,传言历来夸大。

一个不足而立的少年人,即便有着造化,又能厉害到哪里去?

然而,此刻听得这客卿的叙述,就不由的有些动容了。

断启龙,梦含光,马龙图,这可都是成名多年的大高手,怎么会……

“句句为真。”

张玄一放下茶杯,微微一叹:“若非亲眼得见,老夫也始终心有存疑。可亲历了其与马龙图一战,才知传言未有夸大,甚至还有不足。

那斩首刀,虽年不及而立,但其武功却已登峰造极,老夫远非其对手……”

远非其对手……

这句话说出口,张玄一的面上,有些苦涩。

以百岁之龄,承认自己不如一年不及而立的小子,他心中自有不甘,可又不得不承认。

甚至于,若他非是一地藩王,此刻只怕早已退去。

可他终归不是江湖武人,一家老小近万人……

“这……”

两个老和尚面面相觑,皆有些惊疑。

唯有虚静神色不变了,且关注点,也与其余两人不一样:“张施主,其人果真身怀‘撼地神通’?”

“这是来自六扇门的情报,当不会假。”

张玄一先是一怔,旋即想起什么。

虚静和尚,是当今大蟾寺住持。

而其师兄,便是三十年前,凭借‘佛陀掷象’秘术,与他那位族弟西府赵王张玄霸角力,力竭而亡的圣云大禅师!

他这是要……

“好,很好。”

点点头,道了两声好,虚静合十双手,缓缓站起身来。

“大师?”

张玄一随之起身。

虚静不答,转而望向门外。

此刻残阳西斜,风雪未散,他却感受到一股极度炙烈且强横的气息,由远而近:“他来了。”

……

……

道城,作为一道之中枢,百善之地,但凡境内有灾,多会以此为中心汇聚。

西北道受灾非是一日,早在这连月的大风雪之前,西北道城附近的乡镇,已有不少举家搬迁而来的。

当然,富庶人家是搬迁,寻常百姓,便是逃荒,即便来了,也无法在道城落脚。

好在,道城富庶,虽无法进城落足,可每日往返城内,多也还有一份生计。

冰冻的护城河外,就有一大片临时的聚集地,上万人在此落脚,彼此报团取暖。

渡过隆冬,待得开春,凭借道城的繁华,或许就有转机。

然而,这一场风雪,不但大,而且长,长到了道城之中都有百姓被冻死,这一处聚集地,更不必多言。

一行人出得城门,未过护城河,在这未散的风雪之中,就嗅到了一股难闻的尸臭味。

“阿弥陀佛。”

行至此处,虚静三人皆是驻足,合十双手,轻诵经文超度。

上一篇:道士夜仗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