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界第一因 第508章

作者:裴屠狗

“万物皆有其灵性本根,在先皇继位之前,但凡认主道果者,都是无缘于公卿王侯之位的。”

万象山,小溪前,王牧之盘膝大石上,不等余景询问,已然主动开口了。

“天人相冲,这也是儒家的禁忌。”

余景点头。

古往今来三千年,道果认主的神通主其实很多,真个走到‘举行仪式’这一步的,也不在少数。

大明承接诸朝底蕴,自然有着极为详尽的记录。

仙、佛、神、魔、妖,道果五类是古之流传,而大明四百年里,诸多考究之后,将其细化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

单以神类道果论,就有‘天神、地祇、鬼神’等诸般细化,而根据可不是传说,而是那些有史记载的‘仪式’!

一如王牧之所言,因着有太多的例子在前,大明前三百多年,都极为排斥神通主,直至先皇继位之前,才有所改善。

不为其他,实在是道果‘仪式’太过不可控。

七百年前,曾有一小国之主,就因一枚道果‘玄鲸’而掘开了国内十八条水脉,旬日之间,淹死百万人,震惊天下。

“道果认主,其原理为何,如此多年来,也无人得知,但必然是神通主有着某一方面,契合了道果的特性。”

王牧之淡淡说着:“有史记载,但凡神通主,无不与道果契合,或许天生,或许是后续改变,终归难以避免。”

“道果天生,人力执掌,终归有着霍乱与灾厄。”

“如老师所言,那张灵峰为道果认主,则不可避免的将会成为薛地龙‘批言’之中的那般?”

余景拧眉。

诚如他所言,他信命,却从不认命,对于这种一言断人命运的事情,有种天然的反感。

心中思量,有关于那位龙渊王世子的生平就自涌现而出。

生即被道果认主,在当年也曾引起莫大的轰动,百日宴上薛地龙的批言,在很长一段时间也曾被人津津乐道。

但老龙渊王何等人也?

那是真正从尸山血海之中爬出来的修罗,是以一口青龙偃月刀,曾于万军之中瞬杀大离军中两尊大宗师且全身而退的无双战将。

这样的人物哪里会信命?

事实上,百日宴后,薛地龙几乎被其劈杀于龙渊城外,直至如今,钦天监与龙渊王一脉的关系都极为恶劣。

幼年之时,王府之内也是父慈子孝,直至其八岁那年,一个自幼服侍他的奴仆,莫名其妙身死。

自那日起,龙渊老王态度大变,不但将其禁足府中,更拒绝任何人接触他,甚至于连服侍的人都没有留一个。

再思及那位老王爷昏迷之前,唯一的要求就是杀子。

这或许就是察觉到了什么?

“有所得,必有所缺。”

不知想起了什么,王牧之笑了笑:“又要当和尚,又不想守那清规戒律,你乐意,佛也不乐意。”

“这倒是”余景哑然失笑,却又不禁问出老问题:“即是如此,老师何必选他?依着典籍所言,鬼神类道果极凶似魔,轻则倾覆一州,重则霍乱天下……”

“除了他,又能选谁呢?”

闻言,王牧之神色木然:“你总以为为师的选择很多,事实上,并无什么选择,而且,时间也不多了……”

余景拧眉。

“大宗师,说起来好似很了不起,其实落眼天下,又算得了什么?”

王牧之伸出手掌,其上电光闪烁,时而如气,时而化水:“阴阳化殛手,安不了天下,也救不得黎民,甚至于,连一颗粮食,也变不出来……”

“魏正先何等心高气傲,可也养不活十几万青州兵,换做你我,又能如何呢?”

余景沉默。

“多年以前,我以老师马首是瞻,整顿云州,展望天下,欲学先贤平天下,重现盛世……”

望着掌中氤氲的雷水,王牧之有些失神:“可到得后来,我渐渐明白,老师的路子,是行不通的。他成与败,其实只在四个字……”

余景开口:“简在帝心。”

“不错!简在帝心。我辈儒生,三千年里,学说繁多,其实,万变不离其宗,终归只是‘得君行道’,渴求欲一圣明君主,以施展抱负与主张。

我曾经也这么认为,然而后来,老师的治国十方被驳斥,被束之高阁,他也被一贬再贬后,我就有些迷茫……”

“但被老师禁足龙渊的这些年,我渐渐想明白了。”

王牧之的神色越发的漠然,口中吐露之言,在任何儒生耳中,都几可算是大逆不道:“圣人靠不住,先贤靠不住,皇帝,也靠不住。”

第399章 人的名,树的影!

大日东升,照破夜幕。

天色蒙蒙亮,铁峰已穿衣起身,走出房间,六扇门中已有人烟,草草吃了几个窝头,他就领着一干捕快出了门。

“铁老大。”

一个有些稚嫩的年轻人凑了过来。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铁峰瞥了他一眼。

这小子叫刘三响,是被临时招进六扇门的,待遇只有正常捕快的三分之一,且没有丹药供给。

朝廷缩减开支的刀,终于砍到了他们身上。

“听说,你认得那位杨宗师?”

这小子神秘兮兮的问着。

“怎么?”

铁峰面无表情。

“能不能帮俺引荐一下,我……”

刘三响搓了搓手。

“怎么,你还想拜师?”

铁峰泼冷水:“远的不说,青州城里,想拜他为师的,没有一万,也有八千,比你年轻、有天赋的不知多少,你凭什么?”

携两次大战之威,如今的青州城中,名声最劲的无出杨狱,大街小巷的武人,高谈阔论言必称杨。

不知多少人倾慕崇敬。

这些日子,他下榻的‘悦来楼’比春风楼还要热闹。

送礼的、请客的、拜师的、卖身为奴的、送女儿的……简直数不胜数。

就他听说的,起码十好几个乡绅,直接将女儿包在被子里,夜里往门里一丢……

就是他自己,都因着杨狱的名头,在这几天里被不知多少人寻上门送礼,而且,往日看他不顺眼的同僚们,如今也都多了几分敬畏。

前几日,同僚们的俸银、丹药都缩减了三分之一,但他不但没少,甚至前一年被克扣的,都加倍还了回来。

“呃。”

刘三响讪讪挠头,不敢多说。

未多久,一行人已经来到了大战的废墟处,不少人正在搬运木石,修葺房屋。

“宗师啊。”

哪怕不是第一次见,一干人心中还是敬畏不已。

两条长街,数十间房屋,换成他们,想拆成这模样,几十个人怕也得几天几夜,但这却只是人打斗留下的残骸。

“触目惊心啊。”

刘三响咋舌不已。

“不行!就是不行!”

远处传来喧哗声,一个横肉满身的胖子在大呼小叫,死活不让人帮他们修葺房屋。

“赵老二,你干什么?!”

铁峰铁青着脸:“又不用你出一个大子,大呼小叫的想干什么?!”

“铁捕头!”

瞧见铁峰,刚才还大呼小叫的胖子顿时挤出了笑容来,他搓着手上前:“你瞧见没有?那大坑,那可是杨宗师拳头砸出来的!咱房子多得是,这坑,可是青州独一份……”

“……”

铁峰差点被噎死,吩咐左右直接将这胖子架了出去,在后者杀猪也似的惨叫声中,第一个将他房子推平、修葺。

“人的名,树的影啊。”

六扇门一众人啼笑皆非,刘三响却是满眼的敬畏与向往。

“大丈夫……”

啪!

铁峰一巴掌拍这小子后脑勺,臭骂道:“还不快点干活!”

“这就来,这就来!”

刘三响龇牙咧嘴,忙抱起大石搬运,余光一撇,顿时又怔住了:“铁老大,你看?”

“皮痒了?”

铁峰不耐烦的抽了他一巴掌,余光一扫,也是一个激灵。

城门处,来了一队人,吸引他目光的,不是那四匹无杂色的上等龙马,也不是那华贵的车辇。

而是驱车赶马之人。

戴尖帽,着白靴,褐色衣服系小绦,这是……

活了快五十,这是他头一次瞧见这样的服饰,可几乎一瞬间,就认出了来人的身份。

“东厂的太监?!”

铁峰心中一个激灵,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上一篇:道士夜仗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