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夜仗剑 第260章

作者:亲吻指尖

她的心中又多了几分敬畏感。

楼近辰当然知道别人在打量自己,竹霖看他,他的周身法念自然的反应,让她觉得楼近辰神秘,若是她要对楼近辰出手,恐怕连楼近辰的真身都无法确定得了。

那一道道的光影会在她的眼中,化为实体来,若是她有恶意,他的法念会如受到撩拨的火,会焚烧一切恶念。

她很快就摆正了自己的身态,确定楼近辰是当世强者。

第二天,楼近辰发现竹霖对自己更加的恭敬了,即使是她的父亲竹挺春亦如此。

三个人踏云来到君来岛。

这座岛很大,算是这一片群岛的中心处,还被其他的岛阻挡了海风,因此更加的宜居。

除了竹山岛,还有很多其他的岛上的人,楼近辰让他们不要介绍自己,所以他便只是跟在身后随意的看着。

他们没有介绍,所以也自然没有人来关注他,他在众人的目光里普普通通,除非有他一样境界的人,才可能关注得了他。

他在人群之中闲逛,倒是对于这群岛的风气有了些了解。

这里总共有十三个岛屿,算得上是一个联盟一样,自然是以君来岛为主,但是群岛之中的风气颇好,各岛都有自己种植的灵物,相互之间若是有需要,直接交换就是了。

若是遇上了海盗之类的,大家也会一起抵挡。

在一个广场上面,大家相互的叙旧,或者是相互的介绍认识新朋友,或者是说哪一家有后辈成长起来,带过来认认前辈的。

而且,整个群岛之中颇多联姻,所以很多人拐着弯儿之间都是亲戚。

竹霖就认了三个亲,一个姨,一个姑姑,一个叔叔。

终于等到了君来岛的岛主出来,又是一番陈词,说着他如何艰难的捞起这个神像,然后在大家一番赞扬声中,他将那神像让人抬了出来。

只是他并没有说是从哪里捞起来的。

这神像被四个人抬着,上面披着红布。

摆在大殿的中间之后,他将那红皮掀开。

映入楼近辰眼中的是一个人像,这人像很完整,他一只手拿着一块玉板。

另一只手,则是指向天空,双眼之中有着探寻思索的味道。

而在他身上的衣袍是宽大的,上面有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很多人都围上去看,那君来岛的岛主也没有阻止,任由大家看。

他可以肯定,大家并不能够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也不认为这些人中有谁能够认识这上面的字。

因为凭他的底蕴,翻遍了家中古书,也就勉强认出了十多个字,还有些不确定的猜测而已。

他心中怀疑,这是那个时候的祭司像,身上的文字应该是祭祀秘灵的文字,刻在祭司像上面,不至于遗失。

楼近辰并没有挤进去,但是他的念头却探了过去,只是现在围上去的人,目光一个个注视着这祭司像,很自然的就会有法念附着目光而至。

所以,他的法念落在祭司像上面,也并不会有什么突兀的。

他的念头,在一片杂乱的法念之中游走着。

他能够感受这些法念有阴冷的,有炙热的,有清凉的,有温暖的,有如风一般的轻盈的,也有像花一样带着清香感觉的。

看在眼中,那神像上就是附着一层法光。

而楼近辰的法念却是如一抹淡淡的阳光,大家仿佛感觉到了朝阳照在了身上一样。

但是这个时候,那些仔细观看着那祭司像的人,没有一个在意的,也在意不过来。

倒是站在一边的君来岛的岛主注意到了。

毕竟他不需要再去看那祭司像了,而他对于这群岛各家的修行法极为熟悉,而他本身的《本我因神法》对于各法念的法性又极为敏感,所以他注意到了其中陌生的一缕淡淡的阳光般的法念。

他想要知道是谁的法念,却一时无法找到,目光遍寻场中人,个个都专注于神像之上,他却无法发现。

那祭司像仿如被晨光照耀着,楼近辰也不认识那些字,但是其中却看到几个熟悉的。

因为他之前在天眼城之中,看到过那副对联,那上面的字他也不认识,但是那对联之中蕴含着法韵,让他自然的理解了其中的意思。

于是他将那些字与现在的文字对应了起来,就相当于认识了那几个字。

后面他还看到那梳妆台上面留下的一行字,也被他记在了心中。

这些字中也有几个认识的。

而在那个祭司像手上拿着的玉板,上面有两个字,其中一个不认识,但是有一个他是认识的。

那个字是‘寿’字。

什么‘寿’呢?

“长寿?”楼近辰心中猜想着。

这时候,那个君来岛的岛主突然开口说道:“这样大家一起乱哄哄的看,法念交织,无法能得到细致的感受,不如一个个的来看,如何?”

虽然他是问,但是显然是准备这样做,大家也没什么意见,便也就一个个来。

楼近辰就站在竹霖的身边。

只听她小声的问道:“恩公,你认得这上面的字吗?”

楼近辰摇头,说道:“迷雾纪中,因为迷雾笼罩,交通不便,各国之间的文字、语言难通,所以那个时候的文字,没有统一,各有不同,种类繁多。”

“恐怕即使是研究古文字的大家,亦不敢说自己能够通读一篇陌生的古文。”楼近辰说道。

“恩公,我听说古文字之中,都蕴含浓烈的法性,极为神秘,甚至有人说,悟一字便能够得一法。”竹霖小声的说道。

对于这一位恭敬的姑娘,楼近辰倒也不会讨厌。

他对于这个世界的古文字并不了解,更没有时间研究过,但到了他如今的境界,自然会有自己的领悟。

当下便说道:“文字,本就是人们心意的表达,心意微妙,如风一样,如阳光,无形无定,随时变化,而化为文字的那一刻,则是确定的。”

“所以,一个人书写的文字,必定是承载了他那一刻的心意的。”

“也可以说是他书写下文字的那一刻,他心中的意思才确定了,才存在。”

楼近辰说着,自己心中都生出几分明悟之感,之前他从来没有这样想过。

不由的想到了道德经,想到了量子。

道德经说,能够说出来的,就不是真正的道。

如果把自己的心意类比于道,这样一来,文字就是自己心意的某一刹那的样子。

那么,再扩大一些,这整个天地呢?

天地诸象,是否亦是如此?

第292章 :借寿

天地之间的诸象,如风、雨、雷电、云雾霜雪,山河星辰,是否都可称之为天地的文字与语言呢?

他不由的轻吐了一口气,他觉得今日能有此明悟,便不枉此行。

人们可以通过读别人写的文字,从而去了解这个人,那么人们也可以通过读这天地之间的各种‘象’,而了解或者接近这个天地呢?

从而做到可以引天地之象为法。

定性,壮灵,灵与意合而生法念,法念感应天地而生法术。

这是楼近辰修行的基础逻辑。

他又将法术的基本定式为‘感摄’。

感摄虚空而成法,同时在这感摄的过程之中,又可壮灵,灵壮了,又需要进一步的定性。

这就是一个修行循环。

无论是哪一个修行流派,在他看来,法术都逃不过‘感摄’两个字。有时候人们会不了解某种法术,觉得神秘恐怖,只是因为不了解其法术原理罢了。

在‘感摄’的法理之下,各种应用都只是‘术’,都只是手法而已。

比如要将一块石头弄碎。

有人可以慢慢的磨,有人会将之锤子砸碎,有人用火烧,或者叫人帮自己弄碎等,这所有的方式都是术,而真正的核心是,他能够见到那石头,自己能动手动嘴,并且有那个力量做到。

‘感’是感知外在的一切。而‘摄’又有‘引’‘御’‘召’‘请’‘束’之意,是一种法力的应用。

此时他心生明悟,自然有了更深的体悟。

法术的境界中,感摄之后,他一直想要再归纳总结一番,因为他觉得感摄这一法术境界描述,不足以概括接下来的法术境界。

但是现在,他却想到了‘合象’两个字。

因为他的心中的修行境界之,炼气化神之后是返虚,而返虚之后是合道,当他想到了合象之时,便觉得这是合道的最好的方向,合于天地诸象中的一种,便可窥视大道。

因为在楼近辰的心中,‘象’便是天地的一种语言,通过合象,来应合天地,天地的另一个概念又可称之为道。

可是在炼气化神与合道之间,还有一个境界是返虚,那这个返虚将对应什么法术境界呢?

这一个法术境界一定是承接‘化神’与‘合道’的。

他心中思索着。

这时,突然有人说道:“王岛主,这些字我们可不认识几个,你家学渊源,传于迷雾时代,这玉板上的两个字你可认识?”

大家很显然都觉得那玉板上的两个字才是最重要的。

君来岛的岛主却是‘哈哈’一笑,说道:“不瞒诸位说,这两个字我也只认识一个。”

“王岛主认识其中的一个,我们却一个都不认得,快快告诉我们,你知道的那个字是什么字。”有人捧场的说道。

立即有人附和着。

那君来岛的岛主看起来颇为享受这种期待与推崇,伸手摸了摸胡须,说道:“据我所知,这应该是一个祭司像,在迷雾纪之中,祭司是地位极高的存在,他这衣服上的文字,应该是传承祭文,而玉板上的两个字则是关键。”

“其中那上面那个字,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应该是一个‘借’字。”

“借?……”

一时之间不少人的法念又都落在那玉板上的字上,细看那个神秘而复杂的‘借’字。

而楼近辰也不例外,并且他心中不由的念道:“借寿?”

“向谁借寿?”

突然,他感觉到了异样的气氛,就在他在心中念出‘借寿’两个字时,他的心声竟是在虚空里回荡。

“借寿,借寿,借寿……借寿,借寿……”

上一篇:都市古仙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