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夜仗剑 第245章

作者:亲吻指尖

薛宝儿坐在那里,听着客栈之中的人们讲着各种的故事,但是让她失望的是,没有任何一人讲着关于皇室或者是国师府的事。

当然,她也很清楚,王室与国师府的事,并不是普通人所能够了解的。

但是整个京城之中,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这里的人,似乎根本就不了解天下各处出现各种妖魔,似乎已经不再管这京城之外的其他的地方。

薛宝儿突然伸手招来一个人。

那人正是刚刚在那里讲了一段风云时事的说书人。

那说书人,来到薛宝儿的面前,看到薛宝儿这如神光裹藏的面容,不敢造次,连忙说道:“不知道仙姑有何吩咐?”

他不知道薛宝儿的年纪,但是以他自身的修为和见识来说,他喊一声仙姑,自认为绝对不会有错。

“你可知道京城之中的事?”薛宝儿问道。

“仙姑这是问对人了,京城之中的事,上到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虽不说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但至少也都能够略知个一二。”

“是吗,那好,那我正想问一问,自神寺之政以来,当今圣上的情况?”薛宝儿的话一落,对方明显的愣了一愣。

他皱眉的说道:“仙姑可是从远方而来?”

“正是。”薛宝儿说道。

“难怪。”那说书人又说道:“仙姑一定也离开京城多年未曾归来,今日方才归来。”

“正是。”薛宝儿端起一杯茶缓缓的喝着。

“如此,在下便给仙姑一个忠告了,京城之中有两个地方不能够打听,一处是皇宫,一处是国师府。”说书人说道。

“这是为何?”薛宝儿问道。

“不要问为什么?”说书人说道:“一切窥视王宫与国师府的人都死了。”

“你最好不要窥视于王宫与国师府,在下知道,仙姑必定道法高深,但是最好不要去触碰王宫与国师府。”说书人说道::“因为这是无数人的生命践行的结果。”

薛宝儿并不是一个特别猎奇的人,若是有人跟楼近辰这样说,没准他还真要探一探那两个地方,因为他本事高,有信心,所以会不在乎别人的警告。

薛宝儿又继续问道:“那么,你可知道贾家?”

“贾家啊?这你可问对人了。”说书人看了看薛宝儿,似乎在考虑着要不要说。

“怎么,贾家出什么事了吗?”薛宝儿问道。

“贾家的事,可以说是烈火烹油,若是能够更进一步,自然是权倾朝野,然而无法更进一步,那便是万劫不复。”

“为何这样说?”薛宝儿皱眉问道。

“在下可否知道,仙姑与贾府的关系?”说书人问道。

“难道你说的消息,关系不密者还不能够听吗?”薛宝儿说道。

“当然不是,只是在下接下来要说的,却是关系于贾家的事,若是仙姑与贾家并无关系,便请恕在下不能再说下去。”

他似乎并不怕薛宝儿骗人,他的一双眼睛并不锐利,但是却有一种看透世事的感觉,仿佛各种言语在他的眼中,无法做假一样。

“贾家主母是我的姑奶奶。”薛宝儿说道,旁边的两位弟子,一直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听着自己的师父与人交流。

她的话一落,对方却是恭敬的行礼,说道:“原来是薛仙姑回来了。”

“你认识我?”薛宝儿问道。

“在下当然不认识,但当年薛仙子多年前曾于此处受难,却遇上了江州楼剑仙,可谓是人间佳话。”说书人说道。

“你如何会知道这些?”薛宝儿疑惑的问道。

“当年我的父亲,正好在此客栈之中,后来多方打听消息,知道薛仙子离开京城,与江州剑仙或有关系。”说书人说道。

“那不知,贾府究竟发生了何事?”薛宝儿问道。

说书人目光闪烁,他说道:“当年贾家有一位女郞入了王宫之中为妃子,并且有幸诞下了一位龙子。”

听到这里,薛宝儿已经听明白了,难怪对方说是烈火烹油。

既然生下了龙子,这么多年来,至少二十多岁,那是有机会问鼎王位的。

“王不上朝已经有二十余年,一直以来都只是传旨意,自贤德妃之子成年之后,便开始被允许参与朝政。”

“而且,听说庆王子天资极佳,短短的二十余年便已经入了第四境,可称得上一声天骄。”说书人说道。

“天骄吗?”薛宝儿听到天骄这两个字便想到了楼近辰,她觉得无论是什么天骄,在面对楼近辰之时都将暗淡。

不过,短短的二十年之间,便已经修至第四境,确实可称得上是天骄。

她自己其实也是花费了这么多的时候,才修至第四境的。

“仙姑是一个人回来的?”说书人小心的问道。

“我只是思亲难耐,回来看看罢了。”薛宝儿说道。

“若仙姑只是看看也罢了,最好不要介入那些纷争之中,若是一定要介入,除非楼剑仙到来,要不然,于时局无益。”说书人说道。

“哦,这位先生何出此言?”薛宝儿说道。

“抱歉,刚刚不过是在下的胡言乱语罢了,若有污仙姑之耳,还请见谅,在下告辞。”

说书人一边说着,一边后退的离开了。

请假兄弟们,老铁们,家人们,宝宝们,真的是喝多了,更不了,我好后悔没喝多的时候多写一点,现在,喝多了,虽然坚持写了千把字,但肯定不行,只能够请假一下。

大过年的,应该可以原谅,吾已睡,先睡一下,如果能够早醒,就早起写。

第274章 :再归贾府

薛宝儿终究是回到了乾京之中。

乾京看上去更加的繁华了,或许是因为人口更多了一些。

整个东州的人口急剧的减少,但是一些大城池的人口却是增加的,因为那些小城池的人,或者是乡镇里的人,都搬迁到大城的附近来了。

即使是三江口那里的人口也多了许多,看上去很繁华,而从三江口到乾京的这一段路,薛宝儿离开渡口之时,与两位徒弟,走在那结冰的河上,她不由的想起当年自己走在这冰河上时的心情。

当时的自己,爷爷死去,无依无靠,被神捕家的施无邪指点,找楼近辰护送。

当时的她一心只想能够平安前往贾家,但是那个时候,很多平常很简易的事情,都似变得艰难了。

所以,当她被楼近辰护送之时,心中的那一份感谢从来都没有淡去过。

很多人被别人帮助之时,感恩戴德,但是在自己渡过了难关之后,却会将自己当时受到帮助的事慢慢的忘记,即使不忘记也会淡化。

薛宝儿受过帮助,即使是此时,也是记忆犹新,她记得自己当时无助之时的每一分每一秒。

她的两位弟子易栖霞和周轻云,两个弟子都是南方人,这是第一次来北方,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雪,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厚的冰。

薛宝儿带着两位弟子来到了贾府,她来这里的目的,不过是因为心中有牵挂。

这里是她唯一的亲人所在。

她姓薛,按理来说应该去薛家,但是薛家其实早已经败落了,要不然的话,她的爷爷也不会跟着贾母做事。

而薛宝儿现在唯一的亲人就是贾母。

她再一次的回到贾家之时,发现贾家比起当年自己离开之时,看上去更加鲜亮一些,门庭显然是修缮过的,院墙上面都被刷的干干净净,没有什么苔藓和藤蔓之类的。

在薛宝儿二三十年前的印象之中,贾家是恢复了元气的。

当她带着两个弟子站在贾府的门前,里面有门房看到了她,但是却不认识她了,因为她实在是太瞩目了。

她一身蓝色的裙衣,看上去端庄大气之中,又有着一股说不清的明艳,腰间左右各系着一个小巧漂亮的宝囊。

其中右手边的那一个是银色的,长条形的,左手边的那一个是半圆形的,像是一个银绣小锁一样。

脚上穿的是一双鹿皮银花靴子,内衫白色,露出来一圈,黑发盘着,让她整个人的气质显得格外的不凡。

而且身边跟着两个女弟子衬托,更显其身上的清冷和一丝高修的贵气。

薛宝儿上去报上了自己的名字,她被引了进去,又有人跑去禀报贾母。

没多久,薛宝儿便又被一个女子引入到了内宅之中。

然后,她见到了一身贵气的贾母,而她带着两个弟子,倒显得单薄寒酸的感觉。

随后,她回来的消息传开了,贾府之中上上下下有头有脸的人都来看她,个个身上都戴着宝光闪闪的饰品。

有护身的,有聚气的,有宁神的……

宝衣、饰品,玉佩,茶,糕点,摆件,种种件件,皆无凡品。

倒显得薛宝儿师徒三人一身清寒来。

薛宝儿坐在那里,泰然自若,嘴角有淡淡的笑,回应着府里大大小小各辈人的问好。

现在她在这里也不再是小字辈了,有之前认识和不认识的人,都牵着自家的小孩子来拜见薛宝儿。

“宝儿,这些年,你就一直在那南边?”贾母问道。

“是啊,就在那南边,群鱼山中。”薛宝儿说道。

“一个人,孤苦伶仃的,你看你,人都冷清了。”贾母说道。

薛宝儿微笑着,说道:“姑奶奶,没什么的,我一个人习惯了,再说,我还收了两个弟子,那山中也有不少的邻居。”

“收两个弟子也好,作个伴,但没个亲人在身边,总是让人担心的!伱这次回来就不走了,留在家里吧!”贾母说道。

此时屋子里很多人,都是些衣着华贵的妇人,有她认识的,也有她不认识的,大家都争着一起劝她留下来不走了。

当面,大家也觉得她会留下来。

薛宝儿笑了笑,没有回答。

“我已经去信给你表哥了,他若是知道你回来了,一定会很高兴。”贾母说道。

“宝儿见到表哥也高兴。”薛宝儿说道,虽然多年之前在太学里有些不愉快,但是现在想来,那都只是些小事,算不得什么。

“你表哥自你走后,便也发奋修行,终入了国师之眼,拜其为师,成了无尽山中的真传弟子!”贾母略带自豪的说道,薛宝儿很清楚,表哥贾玉是姑奶奶的心尖儿,他能够上进,那她一定极为高兴的。

“表哥能够入国师之眼,那可真是极好,不过,这无尽山又是怎么回事?”薛宝儿问道。

“是啊,玉儿自你走后,时常挂念你,说你走的时候气恼他不上进,便想让你看看他现在的样子,只是你这一走这么多年,可还在生你表哥的气?”贾母问道。

“姑奶奶,孙女怎会生表哥的气,我当年也是受楼师所托,送白小刺回群鱼山。”薛宝儿解释道,她当年确实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也感受到表哥贾玉对于自己与楼近辰亲近的不喜。

“你拜师楼近辰为师了?”贾母说道。

薛宝儿沉吟了一下说道:“虽未有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我的修行之法,尽是楼师所传。”薛宝儿说道。

“那也可以说是真传了。”贾母说道。

上一篇:都市古仙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