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 第483章

作者:重庆老Q

娘的,老子们是来打仗的呀!

第一百九十章 孟加拉总督的提议

1676年9月10日,孟加拉,江陵堡(印度今加尔各答市)。

饶永桂站在瞭望塔上,举着望远镜仔细地观察了一会城外莫卧儿军队的动向。半响,放下望远镜,递给旁边警戒的护卫,然后转身下了瞭望塔,朝官署走去。

“莫卧儿人有什么动静?”大掌柜江伯祥躺在一张摇椅上,手中一把折扇不停地扇着风,虽然此时已不是最热的季节,但仍显湿热的天气,还是让人难以忍受。

“莫卧儿人没有任何强攻的打算,估摸着要将我们困死在这里。”饶永桂抓起桌上的一杯茶,一口喝下,随后,端起茶壶又倒了一杯。

“狗日的,莫卧儿人倒是耐心十足,瞅准了咱们江陵堡物资储备不丰,试图以围困的方式,逼迫咱们出动出城投降。”江伯祥将折扇一收,恨恨地骂道。

“是呀,在收纳了附近十几个商站人员和家属后,使得整个江陵堡人口数量猛增至一千三百多人。再加上城里的莫卧儿商人、雇员、杂工、苦力,这么一个小小的堡寨硬是塞满了差不多两千人。这每天的消耗,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你的意思是,将那些莫卧儿商人和雇员全都赶出去,任其自生自灭?”江伯祥听出了饶永桂话语中的潜台词。

“留着那六七百莫卧儿人,不仅会消耗我们为数不多的物资,而且还不得不分出一些护卫盯着他们。万一,他们与外面的莫卧儿军队来个里应外合,将这座江陵堡卖了,那咱们可都要沦为莫卧儿人的阶下囚了!”

“将那些莫卧儿人赶出去,那咱们以后在这里就失了民心呀!”江伯祥有些犹豫,江陵堡中不少商社伙计和护卫几乎都养了一个或两个莫卧儿妇人,她们的父兄或亲戚也籍此成为齐国人的产品代理商或者雇佣帮工、苦力,赚取远比普通莫卧儿人更高的收入。

“嗯,我们也可以给他们发一笔遣散费,待局势缓和后,再让他们回来就是。”饶永桂看出江伯祥有些为难,遂建议道。

“就算给他们发一笔遣散费,出了江陵堡后,还不是便宜了城外的莫卧儿军队。”江伯祥摇头苦笑道:“要不这样,先将那些没有任何背景的帮工和苦力先送出城,瞧瞧莫卧儿军队会如何对待他们,然后再决定剩下的莫卧儿人去留?”

“……就依大掌柜所言。”饶永桂点点头,然后起身便要出去办理此事。

“莫卧儿人对胡格利河两岸的封锁,有没有出现一丝松懈?”江伯祥突然问道。

“没有。”饶永桂摇摇头,说道:“莫卧儿人在河两岸架设了几处炮兵阵地,以咱们商社旗下的武装商船的实力,估计冒险闯入的话,多半讨不了好。”

“唉,也不知道商社其他站点的情形如何?是不是也像咱们这般被莫卧儿人给困住了?”

“其他商站的情形还真不好说,但吉大港多半应该可以像我们一样可以抵住莫卧儿人的进攻,保得商站人员的安全。”饶永桂想了想,然后苦笑着说道。

四年前,孟加拉总督沙伊斯塔汗因为奉帝国皇帝之命,不得不向齐国商人开征高额的棉织品特别税,以及做出限制齐国棉织品销售的举措。但为了不过分得罪齐国人,安抚他们愤怒的情绪,他又给予齐国商船可以不经审核批准,沿胡格利河上朔至贾格德哈的贸易特权,同时授权齐国商人在距离海湾80公里胡格利河东岸建立一处新的贸易据点。

齐国孟加拉商社经过一番考察,最终选择了江陵堡所在的位置,兴建贸易据点。

江陵堡的西边有胡格利河,北有一段河湾,东面数公里处有盐湖,南边是一片森林,四面皆有屏障,整个地势易守难攻。而且,胡格利河流经江陵堡处河面宽阔,河水也深,可以通行千吨级大型商船,从入海口沿河上朔至此。

不过,唯一的缺点是这片地区有洼地和沼泽,多蚊虫,容易滋生疟疾和其他热带病,对齐国商人及家属存在一定的健康威胁。

好在莫卧儿帝国有无穷无尽的人力资源。江陵堡在两年时间,花费十数万汉洲银元,陆续将附近一公里范围内的洼地和沼泽统统给填平了。而位于城堡南边的大片森林,也清出一大片开阔地,大大减少了蚊虫毒蛇的滋生环境。

其实,江陵堡经过四年多的建设,各项设施并不特别完善,尤其是外围防御,更是比较简陋。除了方圆不到两百米的核心城堡是砖石水泥构造外,外围城寨大多是以巨木和夯土所建,以莫卧儿人动辄数万军队的规模,四下围攻,辅以火炮轰击,再不计伤亡的话,完全可以将其攻克。

但不知为何,孟加拉总督沙伊斯塔汗似乎并不愿对齐国下死手,不仅在进攻孟加拉境内的齐国商站和据点时,行动异常迟缓,以至于让众多齐国商人能及时撤离,而且在派军队围攻江陵堡时,也只动员了四千余部队。

在一番劝降失败后,莫卧儿军队曾试着对江陵堡发起过一次进攻,被齐国人以猛烈的火炮击退。此后,莫卧儿军队便没有任何举动了,只是远远地驻扎在南边那片空旷地带,监视和围困江陵堡。

两个月前,帝国皇帝奥朗则布就从各种渠道,得知齐国即将跨海大举进攻莫卧儿帝国的消息。为此,帝国皇帝决定先发制人,命令各地总督立即进攻境内的齐国各个商站、据点,要将齐国商人尽数捕获,拿为人质。

没错,皇帝的命令确实有些让人意外,要求各地总督进攻齐国商站据点时,尽量不要杀伤齐国商人,最好将他们全数活捉。

各地总督们私下猜测,皇帝陛下可能也不愿跟齐国彻底撕破脸,除了忌惮对方强横的海上力量外,还贪图对方提供的巨量税收,以及品类繁多的实用商品。

齐国的钢条和铁制品不仅质量更优,而且价格还更低,是莫卧儿帝国最为依赖的战略物资;他们提供的茶叶,已经是帝国中上层贵族和富裕商人彰显身份的主要饮品之一;精美的瓷器、细腻工整的景泰蓝,更是宫廷和贵族宅邸的主要藏品;莫卧儿国内的蔗糖供应,也为齐国商人全面垄断。

珍珠、漆器、丝绸、香水、油料、皮具……,等等,无数的商品,精妙的作用,让莫卧儿人目不暇接、爱不释手。

哦,还有他们备受争议的棉织品。说实话,齐国生产的棉织品更为轻薄,更为通透,印花上色也更为鲜艳,远比莫卧儿人自己生产的棉织品更为优良,深受王公贵族和富裕阶层的喜爱。

但是,大量涌入的齐国棉织品却对莫卧儿帝国的支柱性产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数十上百万人受到影响,对帝国税费的征收,更是致命的。

因而,皇帝陛下才不得不对齐国采取一些强硬措施,提高齐国棉织品进口税率,并限制输入数量,以保护莫卧儿人自己的棉织品产业。

然而,齐国以贸易争端和遭到莫卧儿帝国歧视性对待为理由,准备要对帝国发起一场入侵战争。皇帝陛下对此,自然要针锋相对,不可能在面对齐国的军事威胁下,而轻易屈服。

但是,基于种种考虑,皇帝陛下可能还是希望与齐国避免一场浩大的战争,双方能坐下来好好谈谈,消除分歧,恢复昔日彼此友好合作的局面。因而才会要求各地总督勿要杀伤齐国商人,试图将他们拿人质,以利于后期同齐国人谈判。

既然伟大的皇帝陛下都生出不愿跟齐国彻底撕破脸的心思,那么身为孟加拉总督的沙伊斯塔汗就更不想与齐国发生直面冲突。署理孟加拉事务十余年,沙伊斯塔汗同齐国人、荷兰人、英国人、葡萄牙人以及法国人都打过无数次交道,深知这些外来势力的背景,以及他们身后强大的海上力量。

尤其是齐国,不仅商业势力最大,而且还有一支实力强大的海军舰队部署在印度洋地区,用以维护他们在该地区的商业利益,委实不好惹。

可是,因为国库的空虚,再加上齐国棉织品对莫卧儿帝国境内本土棉纺产业的冲击,使得皇帝陛下暂时置齐国威胁于不顾,连年增加齐国商品的进口税率,使得对方按捺不住内心早已积蓄的不满和怨气。

当然,沙伊斯塔汗也曾上书规劝过皇帝陛下,勿要一再逼迫齐国商人,征收重税,以免惹恼对方。即使要征收商品进口税,那也应该对所有的外国人一视同仁,而不是这般只针对齐国人。

可是,皇帝陛下也很为难,在莫卧儿帝国,每年贸易额粗略估计有九千万到一亿卢比(太多的走私贸易无法统计),齐国一家就占了六成多。剩下的则是来自欧洲、波斯、阿拉伯,以及马来地区的商人获得的贸易份额,多的不过数百万卢比,少的仅只数十万,如若全都予以征收税款,定然会将他们吓跑,转移到波斯或者南方几个土邦王国,会对莫卧儿帝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严重的影响。

而齐国占据了这么大份额的贸易量,想必赚取的利润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对他征收些许税款,那也属理所当然,不至于这点损失,就抽身离去,抛弃莫卧儿帝国这个庞大的市场。

如今,齐国人真的恼了,而且还要为此动粗。那些荷兰人、英国人,以及马来人均言之凿凿地声称,齐国已经集结了一支庞大的远征舰队,准备来莫卧儿帝国讨一个说法。

沙伊斯塔汗对齐国即将到来的军事打击,是极为恐慌的。作为帝国最为富庶的省份,孟加拉的精华地带几乎都处于齐国海军的攻击范围内,沿海若干城镇不能幸免外,贾木纳河、恒河、胡格利河、达莫德尔河等沿河重镇大埠,亦会遭到齐国海军炮舰的袭击。

在这种情势下,试问孟加拉地区如何能一一设防,避免齐国登陆,袭掠地方?

因而,他在派出数支部队围攻孟加拉地区的齐国商站和据点后,便竭力将各地区有限的兵力集中在达卡、胡格利、布德万、库尔纳等几个重要城市,同时征发地方民众,加紧整修城防,以应对齐国的攻击。

沙伊斯塔汗只希望凭借优势的兵力和坚固的城防,迫退齐国人的入侵,让他们意识到,整个孟加拉地区已经做好了万全的战备工作,使得对方能知难而退,勿要再袭扰孟加拉。

齐国的远征舰队抵达孟加拉的时间比沙伊斯塔汗预想中的还要早,就在9月19日这天,他同时收到了两条警讯。

9月13日,齐国人于胡格利东岸,以十艘炮舰为先导,将两岸莫卧儿帝国布设的炮兵阵地摧毁后,发起登陆战役,击溃了正在围攻江陵堡的莫卧儿军队。然后,齐军仅休整一天,便沿河上朔,连续炮击了伯勒讷格尔、蒂达格尔、拜迪亚巴蒂、胡格利等城镇,造成军民伤亡数百,财产损失无数。

9月14日,齐国人的另一支舰队沿普苏尔河上朔,先是击破勐腊港,大掠一日,随后继续向南攻击,进抵普苏尔河西岸重镇库尔纳。当地守军一边奋力抵抗齐军攻城,一边派出信使急报达卡,请求沙伊斯塔汗速派援军解围。

“贾希拉,你去找到齐国人。”在巴拉·卡特拉宫的大殿里,沙伊斯塔汗看着面前这位与齐国关系非常密切的孟加拉大商人,郑重地说到:“你去问问他们,停止进攻孟加拉,需要我们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总督大人,我很乐意为你效劳。”贾希拉恭敬地俯首说道:“但我希望能从你这里得到停战的必要条件。要知道,往返奔跑一趟,是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的。我不敢保证,齐国人在未获得满意的条件下,会不会继续攻击我们富饶的孟加拉地区。”

“……”沙伊斯塔汗紧锁眉头,微微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五十万卢比,以及孟加拉境内所有齐国人的安全。”

“总督大人,我认为两个条件可能……无法满足齐国人的要求。”贾希拉有些为难地说道。

大家都是明白人,齐国不远万里地打过来,其目的是什么,所有人都知道。若是这位总督大人想以区区五十万卢比,就想换得齐国人放弃进攻孟加拉,恐怕有些不太现实。

“虽然,我是孟加拉的总督,管理着帝国最为富庶的省份。但我已经七十四岁了,随时会蒙真主召唤,去往天国。在这种情势下,我对皇帝陛下和帝国政策的影响力,已经很微弱了。”沙伊斯塔汗脸上带着几分落寂,“我只希望,在我的最后岁月时光里,能让孟加拉地区免于战火,避免更多的生灵涂炭。”

“可是,总督大人……”

“你去告诉齐国人。”沙伊斯塔汗摆摆手,打断了贾希拉的话语,“若想影响德里的政策,改变陛下的想法,最好让他们去往古吉拉特。当然,在他们离开孟加拉地区的时候,我会保障境内所有齐国人的安全。去吧,告诉他们,就算把孟加拉打烂了,也不会有任何结果,只会引得陛下更为愤怒。”

“……遵命,总督大人。”贾希拉右手抚胸,躬身应诺道。

第一百九十一章 马拉塔人的心思

1676年9月25日,孟加拉,库尔纳。

“啊!”

一名南洋土邦仆从兵挥舞矛杆,猛地砸了过去,将那名当地的孟加拉人抽到在地,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土著仆从兵仍旧不肯罢休,上前几步,抬脚使劲地踢踹着对方,将其打得满地翻滚,没了反抗之力。

随后,这名仆从兵矮下身子,将那个孟加拉人身上的一个小包袱拽了过来,然后仔细地翻检着。

廖金柱站在一棵大树底下,看着远处倒伏的数十具尸体,脸色煞白,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一阵又一阵的眩晕感,也不断袭来。

这座被当地人称为杰拉米的小镇,是在今天早上被他们顺国左营两个连、卫国神火军二营一个连,以及配属的六百余南洋土邦仆从军,合力攻占的。

小镇的防御近乎于无,外围只有一道简单的木篱笆。当两门轻型陆战炮将木篱笆轰开了几处破口后,那些土著仆从兵挥舞着长矛和大刀便蜂拥冲了进去。驻守的数百莫卧儿军队很快就放弃了抵抗,除了寥寥数十人逃窜外,余者尽数跪地请降。

以齐国为首的联军登陆部队是在9月20日,攻陷了普苏尔河西岸重镇——库尔纳。为了歼灭莫卧儿军队的有生力量,为后期攻占孟加拉首府达卡创造有利条件,齐国遂决定以该地为预设战场,吸引莫卧儿军队来援。

于是,在将两个营的骑兵撒出去,探查莫卧儿军队动向后,联军便分兵数路,攻略周边。仅几日功夫,便连下蒙拉、萨德基拉、切尼达、朱瓦当加等附近数座城镇。

相较于库尔纳城中有四千余齐国陆军坐镇,使得整个城市秩序较为“井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抢掠和屠杀事件,周边二十余公里范围内的城镇和乡村却遭到各藩属国和南洋土邦仆从兵的荼蘼,一时间烽烟四起。

孟加拉地区是整个印度地区,也是莫卧儿帝国最大的棉纺织业中心,齐国率先于该地区对莫卧儿帝国发动军事打击,就存有摧毁并破坏当地棉纺织生产的心思。

当地积存的棉花、荨麻、靛蓝、土布等棉织品原料随同缴获的金银和其他物资,悉数打包,然后装船运往吉大港暂存。各种棉纺机械和工具,也遭到损毁和破坏。

在齐国指挥官的纵容下,各藩属国、南洋土邦仆从国军队对地方大肆掳掠,极尽搜刮,享受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洗劫盛宴。

莫卧儿帝国的富庶,物资的充裕,确实让所有人大为惊讶。仅一个小小的杰拉米小镇,人口不过四千余人,廖金柱所部一千余联军官兵就缴获了黄金四百余两,白银一万两千多两,其他各类物资无数。

而且,莫卧儿人在面对联军官兵的劫掠时,也表现得非常恭顺,予取予求,丝毫不敢反抗。

廖金柱挎着短刀,背着鼓鼓的行囊,在雨雾中,随着同伴深一脚浅一脚地朝镇子里走去,旷野中,田地里,村社中,到处都是散布的联军官兵。

半虚掩的农舍中,不时发出压抑的哭泣声和呻吟声。也有南洋土人仆从兵,衣衫不整地从屋里走出,手里还大包小包的,一脸猥琐地淫笑着。可是,当看见顺国官兵时,却又讨好地打着招呼。

“娘老子的,这莫卧儿人要是有一支骑兵奔袭过来,咱们一个个都跑不掉。”一名顺国左营军官朝着那些南洋土人仆从兵的方向啐了一口,然后垫着脚,四下张望了一番。

“都总,齐国的将军既然敢让咱们在这里肆意撒欢,肯定在周边百里范围内都派出了侦骑,随时探查莫卧儿人的动向。若是有警的话,自然会提前知会咱们。”一名士卒笑着说道。

“娘的,怎么还是都总、都总的叫。咱们顺国已经按照齐国的军队模式改了军制,要称呼老子为连长。”那名军官瞪了士卒一眼,“别以为有齐国大军在这里镇着,莫卧儿人就不敢打过来。需知,咱们现在可是身处敌国境内,人生地不熟,莫要叫人家给突袭了。”

“都总……,哦,连长,你看那些土人仆从,一个个都他娘的像饿狼一样,见什么抢什么,连人家的锅碗瓢盆都不放过。咱们要是手脚慢了,好东西都让那帮土人给抢完了!”

“搜刮东西,那也得要留心自己的小命呀。那个谁……,一会登上瞭望塔,随时关注四周的情形,若有不对,立即吹号示警!”

“是,连长!”廖金柱见连长伸手指着自己,忙不迭地点头应诺。尽管身上的军服已被雨淋湿,很想回到临时营地换一身干爽的衣服,但军令如山,只能忍着不适,朝小镇西侧的瞭望塔跑去。

这个时节,正是孟加拉地区的夏季季风期,虽然气温已不高,但湿度仍然很大,脸上和身上总感到湿乎乎的,再加上淋了雨,很是不舒服,但廖金柱却不敢脱下衣物。因为,齐国派来的联络参谋警告过所有顺国官兵,登陆后,不得随意裸露身体部位,防止蚊虫叮咬,更不得饮用野外任何水源,以免滋生疟疾和各种热带疾病。

对于齐国人的命令,顺国官兵自然是非常认同并严格遵守的。无他,因为顺国所在的婆罗洲西北地区,也属热带雨林气候,每年因感染疟疾,以及滋生的各种热带疾病,死亡的人员不在少数。尽管,齐国给他们提供了许多那种能救命的金鸡纳霜和青蒿,也有一定的效果,但并非对所有的患病人员有用,或多或少都会有部分患者医治无效,而痛苦地死去。

两年前,顺国派兵跟随齐国征伐日本,患病死亡的官兵可比战场阵亡的官兵人数还要多。而他们目前所征战的孟加拉地区,无论是气候、环境,还是地理条件,可要比日本恶劣多了。

这十几天里,联军先后攻占勐腊、库尔纳,以及周边十余座大小城镇,遭遇的抵抗都非常微弱。而且,打头阵的还是那些南洋土邦仆从兵,齐国陆军和各藩属国军队几乎未产生太大的伤亡,仅有十几个倒霉蛋在登陆时,或扭伤了脚,或被障碍物绊倒,摔落了几颗牙。

但是,就在这短短十几天时间,却先后有二十多名官兵因水土不服、疟疾、其他热带疾病,先后病亡。在这种情势下,由不得联军官兵深以为戒,严格遵照齐国军医和各部联络参谋的嘱咐,做好各种预防工作。

廖金柱坐在瞭望塔里,一边不时朝四下观望,一边将背负的行囊打开,整理掳来的财物。莫卧儿银币和铜币有十几枚,金灿灿的手镯和链子各有一副,一截漂亮的绸缎,剩下的则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小玩意,估算一下,差不多价值二三十多块汉洲银元,顶自己三四个月饷银了。

怪不得,从顺国出发时,那些曾去过日本的前营官兵们,全都露出羡慕的神色。合着,打个仗,还能捞这么多外快。

一念至此,廖金柱就有些懊恼。要不是自己有晕血的怪病,只能作为一名鼓号声,在队伍的最后列,未能第一时间跟随同伴杀入城中,以至于捞到的战场“缴获”远比同伴们要少。

嗯,有骑兵奔来!

猛然间,廖金柱看到西北方向奔来两名骑兵,朝着这边小镇快速而来。他立时手忙脚乱地将木板上的财物胡乱地塞入行囊中,然后解下腰间系着的号角,鼓足腮帮,使劲地吹了起来。

“总指挥有命,全军集合,立即返回库尔纳!”两骑传令兵奔入小镇后,朝几名领兵的军官大声地说道。

“咋啦,莫卧儿人打来了?”

“……”那名传令兵摇摇头,什么也没说,把军令交给随队的一名齐国联络参谋,然后朝原路奔去。

“该不会又要开拔,去往莫卧儿帝国别处了吧。”廖金柱看着逐渐远去的两骑传令兵,喃喃地说道。

……

上一篇:庶子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