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 第466章

作者:重庆老Q

然而,第一百一十二代日本天皇识仁(即灵元天皇)端坐在御阶上,听到京都所司代永井尚庸的汇报城外齐军来袭时,震惊之余,随即陷入沉思,久久不语。

“京都可堪守御?”半响,天皇识仁缓缓开口问道。

“回陛下,昨日数百余武士出城应战,却皆为敌军骑兵所屠。”永井尚庸面色难看地说道:“如此,整个京都城所剩武士已十不存一,即使可征召足轻为战,恐也难以与之正面御敌。齐军凶悍,兼之铳炮犀利,而京都城防亦不如大坂,此情势危矣。”

“京都一旦城破,南蛮之敌,可会危及皇室?”

“陛下,臣……不知。”

“嗯?……”天皇识仁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数百年来,虽然战国纷纷,天下汹汹,但各藩诸侯彼此征战之际,即使攻入京都,也不会多加为难皇室,更不会公然弑君。因而,作为日本天皇,虽然不怎么管事,但起码在国内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不虞生命危险。

好嘛,这德川氏惹恼了南蛮齐国,引得人家集大军登陆大坂,然后又沿着淀川河杀到京都城,一个不慎,可能还要危及到天皇的生命。

德川氏,你这个征夷大将军是怎么做的,这“夷”都打到了天皇的眼皮底下了,你还远在千里之外的江户城安坐!

“那……卿等意欲何为?”年轻的识仁天皇沉声问道。

总不至于这般枯坐京都城,等着那个南蛮齐国杀进来,将朕和一众臣属都给咔嚓了吧。京都所司代乃是你们武家(德川氏)设立在朝廷中代表,亦为监察朝廷、公家贵族和关西地区藩国之责,在面对外敌来袭时,而不能束手无策呀!

“为今之计,请陛下发出圣谕,集结京都十万军兵,以决死之态,全体玉碎之念,外御来袭齐军,然后等待将军大人派兵来援。”永井尚庸躬身说道。

“嗯?”识仁天皇愕然地看着永井尚庸,怎么,要让朕亲自上阵御敌?还要发圣谕,引全城军民以玉碎之念,与齐军血拼。

问题是,凭借京都城中十万百姓,能将来袭齐军拒于城外吗?大坂城拥有的兵力和居民更多,尚且被齐军数日之内攻破。

永井尚庸的建议无疑是将皇室、公家贵族、阖城百姓置于极度危险的境地,惹得齐军恼怒,说不定就要将整个京都城给屠了。

况且,今年京都城也不太平,夏四月,畿内大水,包括京都在内,受灾百姓数十万众。六月,京师雨雹,大如拳,房屋受损数以千计,居民伤亡九百余。

及至九月,南蛮齐国来袭,德川氏又发布征战动员令,除了关东地区外,京畿、关西等亲藩大名、谱代大名均需征召武士和作战物资,向江户集结。

这使得整个京畿地区武备空虚,以至于让人家齐国先是破了大坂城,接着又攻占淀城,现在又兵临京都。

昨日午前,京都守御所七百余武士和足轻贸然出城,攻击齐军游骑,却不想被诱入城外数里远的一处山谷,齐军骑兵数百蜂拥而出,往来冲阵砍杀,最终逃回城中的士卒不到两百人。

至傍晚时分,齐军大队人马三千余杀至京都,伴随而来的还有十余艘武装桨帆船。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无比痛恨庆长十六年(1611年)开凿的高濑川运河,使得齐国舰船可以从大海入淀川,再由伏见城,转高濑川运河直抵京都,将火炮直接抵在天皇的面前。

现如今,打又打不过,守也守不住,那么,还有没有其他更好选择呢?

——

“轰!……”

“万胜!”

“……杀进去!”

随着京都西侧城门附近一声剧烈的爆炸声,整个城门顿时被炸得粉碎,连同两边的城墙也被震得小幅变形。

数十名掷弹兵飞奔至城门处,点燃手中的炸弹,奋力地投掷过去。紧随其后是一百余火枪兵,身着半甲,头戴铁盔,端着刺刀,在爆炸后的硝烟中,迅猛地冲入城中。

“第二营、第三营,入城后,一路不停,直接杀到皇宫,俘获日本天皇。”

“第五营奔二条城,控制幕府驻京都的主要官员和武士将领。”

“第九营,控制城中府库,防止乱兵趁机纵火焚烧物资。”

“游奕军封锁京都城所有出入口,逃散百姓可置于不顾,但需尽量截杀重大价值的公卿、官员和武士将领。”

“……”

随着曹广胜的一条条命令发出,齐军各部蜂拥冲入京都城,一时间,整个城市顿时陷入喧嚣沸盈之中,火枪声,爆炸声,呐喊声,惊叫声……

历经千年的京都古城,在遭遇了各种内乱和数次毁灭后,又一次迎来了大军的攻伐。而这次,却是来自万里之外的大齐帝国。

川濑幸兵卫站在建礼门城楼上,望着京都西门方向,硝烟四起,火光弥漫,不时地响起一阵阵火枪射击声和爆炸声,脸上带着几分惶然和绝望。

天皇陛下和朝中公卿大臣尚未讨论出如何应对城外齐军来袭,却未料到,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齐军已经攻破了西门,并朝城中纵深杀来。

天皇陛下所居的皇宫必然是齐军的首要攻击目标,但仅凭数百名公卿子弟充任的御卫武士,如何能守住皇宫,护卫天皇。

“南蛮杀来了!”一名御卫大声喊道。

只见御街上,一条黑色长龙如地狱恶魔般,迅疾朝皇宫的方向扑来,在太阳的照射下,如林的“长矛”,发出耀眼的光芒。

“……大军止步!”川濑幸兵卫硬着头皮大声呼喝道:“此乃天皇御所,神圣不可侵犯。……贵军烦请止于宫门之前,切勿惊扰天皇陛下!”

在距离建礼门五十多米的地方,齐军止住了前进的脚步,一排士兵立即端着火枪,齐齐瞄向城楼。

“他在上面喊什么?”一名仁勇校尉(中尉)军官诧异地问道。

“大概是要准备开门纳降吧?”一名陪戎校尉(少尉)将军帽往上带了带,有些不确定地说道。

“开门纳降?”那名仁勇校尉皱了皱眉头,“娘的,人站在城楼上吆喝,这模样可不像要投降的架势!……全体预备,放!”

“砰!砰!砰!……”

“你们不能……”川濑幸兵卫感到胸口、肩膀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伸出左手,试图要做出阻止的动作,但身体里的力气却瞬间被抽空,从城楼上一头栽倒下来。

在排枪的掩护下,建礼门很快被撞开,齐军呐喊着,端着上了刺刀的火枪,冲入皇宫。

——

10月16日,江户。

“齐国于9月25日,于大坂登陆,9月30日,城破,大坂奉行渡边浩史以下数千武士和足轻被俘杀。”

“10月2日,齐国沿淀川,水陆并进,朝京畿地区而来。10月5日,攻破淀城,藩主松平政信殉节,整个藩城被洗掠一空。”

“10月5日,齐国军队攻至京都;次日上午,京都城破,天皇陛下、公家御卿、朝中大臣、各武家亲眷,皆为齐国俘获。”

“10月7日,齐国攻破奈良……”

“10月9日,齐国攻破松江藩(今日本神户一带),藩主堀尾氏殉城……”

“无须再念了!”德川家纲靠坐在软垫上,制止了侍者的战报宣读,胸口剧烈的起伏着,面色也是潮红一片。

家纲继位将军大位以来,在叔父保科正之和大老酒井忠胜、老中松平信纲、阿部忠秋的辅佐下,将幕府机构整备的更加完善,并将父亲家光的武力政治改为文治政治。但家纲天生身体虚弱,时常卧病在床,以至于长期不能视事,幕府大小事务皆托于大老、老中等家臣。

“主公大人,京都城破,皇室蒙难,作为武家之首、征夷大将军,我们需遣大军前往京畿,以挽危局。”大老酒井忠清沉声说道。

“若是我幕府集大军往攻京畿,齐国却又称舟船转攻江户,为之奈何?”家纲面露苦色。

“今驻江户之天领(幕府直属)及关东亲藩、谱代等各藩军队规模已达八万之多,若是按兵不动,任由齐国肆虐京畿,恐让天下各藩嗤笑。”酒井忠清说道:“不若将驻江户军队分出半数,往救京畿之地。同时,请将军大人发布谕令,征召关西、中国(本州岛西部地区)、四国等地各藩国军队,于京畿地区集结。如此,两路大军可东西并进,必能击灭登陆齐军。”

家纲沉吟片刻,点点头,轻声说道:“卿且去……安排吧。”

第一百六十四章 蓄势

1674年10月29日,近江国(滋贺县),淡海(今日本琵琶湖)西南海岸。

井伊直兴身着黑甲,头盔用细绳紧紧地系在头上,胯下的战马虽然不是非常雄壮,但在身高普遍矮小的武士和足轻面前,也是堪称“高头大马”。在他的身前和身后,是一列长长的队伍,武士、足轻,以及大量的杂役仆从。

井伊直兴是近江国彦根藩的继承人,在半月前,接到幕府的军事征召令,要求动员藩内所属武士、足轻,于一个月内必须抵达大津城集结待命。因为父亲年迈多病,无法亲自领兵前往,作为下一任的藩主继承人,更是出于武士的荣耀和职责,井伊直兴欣然承担起此次“会兵”的重任。

近一个月来,那个来自南蛮的齐国以本国水手被幕府处死一事,悍然发动了对日本的入侵。他们先是炮击了江户,造成幕府军数百人的伤亡,摧毁了江户码头一应设施。接着,他们又在大坂城登陆,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攻占了这座日本最为发达的商业中心。

而更为要命的是,齐国人在攻占大坂城后不久,又集结万余军队,沿着淀川河水陆并进,杀向天皇所居的京都城,并很快将其攻陷。

至此,号称日本三都的大坂、京都两地首次沦于敌国之手,幕府震动,日本全国各藩更是惊骇莫名。

齐国不是一个位于南蛮地区的撮尔小国吗?而且,还是由一群明国流亡百姓建立的国家,人口不过数百万,军队不过万余,依靠各种奇技淫巧的货物,在长崎与我日本进行贸易活动。

他们怎么能有如此战力,连克大坂、京都、奈良等重镇,逼得幕府不得不发布第三次军事征召令,集结各藩大军,前往京畿地区,收复失地,驱逐齐人。

彦根藩是一个20万石的大名,按照所属藩领规模,需要在攻打齐国的战事中提供一千一百名士兵。但实际上,经过一番动员,彦根藩最终只派出了八百六十名。

这八百多名士兵当中,包括奉行(军中指挥官)8名,哨探6名,巡查5人,骑兵武士15名,步兵武士61名,武士武装随从60名,足轻140人,以及僧人、郎中、文书、杂役565人。

这一数字中,包括295名的作战人员,以及近两倍于这个数字的承担支援任务的非战斗人员。

尽管彦根藩只动员了不到一千人的藩军,但这却耗费了整个藩国的所有财力,估计打完这一仗,而且还必须是在胜仗的情况下,彦根藩至少都需要花费数十年才能缓过气来。

在整个关西、京畿地区,像彦根藩这种十几二十多万石的小藩多达六十多个,但真正倾尽全力出兵襄助幕府的藩国,估计不到三成。

而井伊氏的第二代藩主井伊直孝乃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幕府大老,家光时代德川谱代第一重臣,还主持了现任将军德川家纲的成人礼,凭吊家康的东照宫祭也从直孝开始为井伊家所垄断。

对了,日本国“招财猫”的由来,也是井伊直孝的典故才诞生,后来广泛流传至其他国家。

所以,作为幕府体系下的谱代大名身份,井伊氏虽然藩小力弱,但仍旧穷尽财力,派出了八百余的部队,前往大津城会兵,共伐齐国。

“少主公,前方出现数骑不明身份的骑兵。”一名骑兵哨探打马奔来,报告前方敌情,“观对方着装打扮,恐为齐国派出的游骑。”

“嗯?”井伊直兴勒住马的缰绳,脸上露出跃跃欲试的表情,“你们可曾接战?”

“未曾接战。”那名哨探说道:“对方发现我们后,也停止了前进。”

“少主公,前方既然有齐军游骑出没,其大队人马必然隐在附近。如此,请主公下令,全军立即后撤,返回近江,等待更多的藩国部队集结。”一名奉行出于谨慎,立即劝说井伊直兴退兵,暂避一时。

“南蛮齐国窃据大坂、奈良、京都,正在肆虐整个京畿地区,难道他们还有余力派出大队人马于近江截杀各地藩国军队?”井伊直兴有些难以置信,“前方所遇齐国游骑,恐是劫掠至此的零散兵马。我等可立即驱兵以应,擒杀齐人,以建武士功勋!”

“少主公,兵凶战危,当需谨慎呀!”那名奉行继续劝诫道。

“兵凶战危?当年我祖父以先锋之任,先后于大坂冬之阵和夏之阵中,十余万大军阵中,连续击破数路强敌,以赫赫战功,赢得‘井伊的赤牛”之称’,从此奠定我井伊氏的武勇之名。”井伊直兴抽出武士刀,眼里露出无比的狂热,“如今,继续发扬我井伊氏威名的时刻即将来临。为了武士的荣耀,为了维护我们的尊严,诸君,请随我冲锋吧!”

说着,井伊直兴挥舞着长刀,打马向前冲去。随扈的十五名骑兵武士也高声呐喊着,跟在他们主公的身后,汹涌而行。步兵武士、武士随从、足轻,在几名奉行的引领下,也举着长矛、挥舞着长刀,向敌人的方向杀去。

——

11月1日,京都,二条城。

这座建于公元1603年的幕府将军行辕,是德川氏在京都城的权力象征。整座官邸的外围有东西长五百米、南北宽约四百米的高大围墙,并且还挖有一道深两到四米的壕沟。内设众多豪华的房间,房间里还挂满了许多日本名家的绘画作品,画上镀有金箔。

然而,持续近一个多月的掠夺,二条城中各个房间张挂摆设的不论是字幅书画,还是精美唐彩瓷器,就连众多镶金披银的佛像、装箔,皆被联军搜刮一空,然后打包装箱,通过一艘艘桨帆船,一路运抵大阪城。

当然,整个京都城不止幕府行辕——二条城遭到了有组织的劫掠,就是天皇御所、公卿府邸、朝臣大宅,以及无数的豪绅府苑,也被一队队粗暴的联军士兵所光顾。

从京都至淀城,再到大阪,在高濑川运河和淀川河面上,无数的齐国舰船和就地征发的日本商船连绵不绝,将数百年京都地区所积存下来的财富全部运往大阪,然后再由此流入齐国本土、云州、吕宋、安南、婆罗洲等地。

奈良、大坂、兵库津(今神户)等联军所占据的都市、藩城皆遭到与京都同样的命运。

在充满唐风古韵风格二之丸御殿里,联军总指挥、陆军广威将军(少将)苏忠福正在主持召开一场军事部署会议,各藩属国领兵将领均正襟危坐于大殿两侧,认真地倾听联军总参谋官、昭信校尉(上校)任茂勇的解说。

“……日本全国有大大小小两百多个藩国,除了加贺、萨摩、仙台、熊本等大藩超过五十万石外,其余各藩皆为数万石至四十万石的中小藩国。各藩在名义上必须听命于将军,遵从幕府的军事征调,讨伐异己。根据各藩国领地规模,德川幕府在明面上可集结征召藩国军队约四十万至五十万。”

说着,任茂勇看了看两边坐列的各藩属国领兵将领,见他们并没有被这个巨大的兵力规模给吓着,脸上依旧带着轻松的表情。

这也难怪,一个多月以来,联军连续攻克日本几座重镇,还占领了京都这座日本都城,击败幕府军和各藩援军数万人,而自身伤亡仅数百人,损失几乎可忽略不计。而在这一个多月时间里,联军各部却是收获满满,这仗自然就打得是愈发自信和从容。

另外,联军掌控着日本沿海绝对的制海权,就算日本真的弄出四五十万大军,以泰山压顶之势推过来,大不了,我们拍拍屁股,乘船离开这里就是。难不成,日本幕府还能追到海上来?

“不过,德川幕府按照亲疏远近,给这两百多个藩国大致分成了三类,亲藩大名、谱代大名和外样大名。作为德川氏的基本盘,其实就是前面两者,大概控制着日本全国近三成多的土地和赋税,近四成的人口和兵源。也就是说,德川氏要跟我们举国而战的话,最高可动员二十万的军队。”

上一篇:庶子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