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 第419章

作者:重庆老Q

那名联络官看了看舱室里的其他人,欲言又止。

罗守勋见状,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站起身来,跟着他走出了舱室,来到外面的甲板上。

“陆军指挥官李将军阵亡了!”

“李将军阵亡了?!”罗守勋脸上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我们刚刚不是才收到讯息,苏伊士全城被焚,击杀守军两千,余者皆降。怎么转眼间,李将军会突然阵亡?”

“李将军骑马巡视战场,被一名受伤倒地的马穆鲁克骑兵偷袭。”那名海军联络官苦着脸说道:“他将一支长矛抛掷过来,正好扎入了李将军的前胸。几名军医闻讯后,上前施救时,发现李将军已经……,已经……无法挽回了。”

“这……,这仗打赢了,却在此时,竟然折了军中大将!”罗守勋不由皱着眉头说道:“想我齐国三十年来,沙场之上,未曾有过折损主将的先例。待回到本土,我等如何向大王交代。”

“将军……”那名海军联络官迟疑了一下,随即说道:“李将军不幸阵亡后,陆军官兵激愤之下,将俘虏的苏伊士守军屠了尽半,城外堆满了尸体。”

“那个陆军副总指挥官岳仲武没有约束部伍?”

“将军……”

“算了!”罗守勋摆了摆手,“走,我们下船,去码头营地。”

齐国陆军一共才不过三千余官兵,挂将军衔的就没几个,如今在苏伊士城,李发德突遭敌军伤兵偷袭,不幸阵亡,这如何不让陆军官兵为之激愤。没有将所有俘虏尽数屠灭,那还算是比较克制的。

尼玛的,这仗打得,过程可以说是极度愉悦,但结果却有些意外呀!

——

5月2日,苏伊士城。

虽然那场惨烈的大火已经过去了十天,但整个苏伊士城中仍充满了一股刺鼻的味道,几乎所有残存的建筑物都被熏得一团漆黑。数千名幸存的城中居民畏缩地躲在一间间破败的房屋里,惶恐不安地看着城中那些来自遥远南方新大陆的军人。

可能是考虑到全城遭遇了大火,这些军队在次日进入城中后,并没有如帕夏大人所描述的那般有大规模的屠城和抢掠行为,反而派出数队士兵,对城里略显混乱的秩序进行整顿和维持,并对一些乱兵暴民的劫掠行为进行了坚决地制止。

在随后几天,齐军组织众多被俘的马穆鲁克骑兵和部落兵对城中街道和房屋进行了清理,将所有的死难者尸体全部拖到城外焚烧掩埋,以防瘟疫爆发。但对于城中居民活动却进行了一定的限制,要求每相邻五户居民,只能出来一人,不过,到了晚间,却是禁止任何人出门。

对于城里的真神教信徒每日的五次礼拜,齐国军队并不干涉,只是好奇地站在一边观看,叹服这里的信徒是如此虔诚,就连拜个佛,还如此讲究。

下午傍晚时分,就在众多信徒进行每日例行的哺礼时(日落前的礼拜)时,一队马拉塔骑兵风驰电掣般地冲入城中,径直朝原帕夏府而来。街道两边的行人赫然发现,这些骑兵显得都有些狼狈,部分人的身上和马匹上还插着羽箭。一边奔行着,一边大声喊着敌军来袭的话语。

“你们在苏伊士城西北二十余公里处遭到大队骑兵的突袭?”陆军代理总指挥岳仲武听完面前的马拉塔骑兵的报告后,惊讶万分,“你们确定遇到的不是从开罗过来的奥斯曼禁卫军?”

“大人,不是奥斯曼禁卫军。”那名马拉塔骑兵小队长苦着脸说道:“有大量的马穆鲁克骑兵!对方足足有五千多人,全副武装地掩杀过来。我们上前交涉的几名使者被他们当场斩杀,还将你们的旗帜给撕碎,丢弃于地上。若不是我们逃得快,说不定就全部交代在那里了。”

正说着,一名陆军陪戎校尉(少尉)匆匆地跑进屋来。

“长官,敌军已接近苏伊士城,数量在四千到五千之间,全都是骑兵!”

“对方有没有身份标识?”

“有许多旗帜,但都不是奥斯曼军旗。”那名陪戎校尉答道:“疑似埃及当地的帕夏武装,他们在进抵苏伊士城外围五百米后,于城北停驻。”

“这该不会是那个法特希帕夏的仇家知道我们在攻打苏伊士城,专门跑来捡便宜来了?”岳仲武心中嘀咕着,随即抓起椅子边上的指挥刀,朝屋外走去,准备去城头看个究竟。

在苏伊士北城外,五千余马穆鲁克骑兵和部落兵聚集在一处缓坡上,铺天盖地,几乎将那片荒野完全覆盖。他们呼喝着,叫喊着,纷纷眺望着前面的城池,胯下的马匹和骆驼打着响鼻,喘着粗气,人喊马嘶。

“这苏伊士城难道已经被那个来自南方新大陆的齐国攻占了?”奥博地区帕夏穆罕默德·希纳维看到城头竖起的几面齐国旗帜,诧异地问道。

“看架势,多半是被人家给占据了。也不知道,我们的老对手,艾哈迈德·法特希是战死在城中,还是被对方活捉了?”奎仁地区帕夏阿里·贾布尔脸上带着几分幸灾乐祸的神情。

这支来袭的军队确如岳仲武猜测的那般,是苏伊士帕夏艾哈迈德·法特希的敌人,奥博和奎仁两地的帕夏。他们在闻知法特希遭到齐国攻击后,便彼此相约,待苏伊士城之战打得两败俱伤后,一起出兵过来捡便宜,不仅要夺占苏伊士城,杀死法特希,吞并他的军队和部落,还要顺便将那个来自南方新大陆国家的登陆部队驱逐出去,维持马穆鲁克的声势。

在他们想来,法特希集结了近五千的武装力量,算的上拼尽了家底,而且还邀约了伊斯梅利亚帕夏的三千余骑兵助阵,可谓实力空前雄厚。而那个南方新大陆国家敢从数万里的地方发动一场远征,想必也有几分实力。如此,两方大战于苏伊士城,必然会打得异常艰苦而惨烈。

他们在等待了一周后,便各自点齐两千五百马穆鲁克骑兵和部落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了过来。

接近苏伊士城的时候,他们在路上遇到了一百多名马拉塔骑兵,一番无效沟通后迅速袭杀了对方数十人,便马不停蹄地循着他们逃跑的方向,一路追了过来。

可到了苏伊士城前,愕然发现,这里已经换了主人,那个来自南方新大陆的齐国竟然攻占了苏伊士城。

“法特希的八千大军是不是被他们一举覆灭了?”穆罕默德·希纳维有些吃不准现在苏伊士城的局势。城里面驻守的军队应该是那齐国的兵马,港湾里也停靠着十余艘炮舰,一路行来,也没见到一个法特希麾下的骑兵。

难不成,被人家团灭了?

“覆灭八千大军,那他们自身恐怕也会损失惨重吧。”阿里·贾布尔眼睛转动着,透出一丝狡黠,“你瞧瞧苏伊士城,好像还被大火焚烧过,城池防御一定是非常虚弱。”

“我们准备……攻城?”

“此时天色有些晚了,待明日吧。”阿里·贾布尔脸笑了笑,说道:“这么远过来,总不至于空着手回去吧。另外,法特希留下的东西,可不能让一个外来者给无端占去。我们需要让那个齐国明白一点,这里所有的一切,都应该是我们马穆鲁克的。奥斯曼人拿不走,他们齐国人更不可能拿走?”

第八十三章 红海布局

1666年5月3日,清晨,苏伊士城。

驻扎在城北的奥博和奎仁两地帕夏联军刚刚吃罢早饭,正要准备集结队伍进抵苏伊士城,对其发动一次试探性攻击时,却惊讶地发现,城里的守军居然陆续开出城外,然后迅速行进至那条壕沟处,排出整齐的防御阵势,与他们遥遥以对。

穆罕默德·希纳维狐疑地看了看身旁的阿里·贾布尔,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这支出城的军队人数不过三千左右,大部分都是步兵,两翼的骑兵加起来也不到五百。他们竟然放弃了拥有防御设施的苏伊士城,出城与他们展开一场野战对决。

虽然前面有一道壕沟,但昨日经过侦查,应该是才挖了没多久,深不过两三米,宽也不过六七米,说得不好听点,扔上数十具人马尸体,都能将其填平了。就凭这,能阻挡我们五千骑兵冲阵?

“他们有火炮!”阿里·贾布尔伸手指向齐军阵列,神色凝重地说道:“虽然都是一些小炮,但数量至少有十几门。冲过去的话,可能会造成我们不小的伤亡。”

“我们攻吗?”

“先让部落骑兵试试对手的成色。”阿里·贾布尔想了想,说道:“他们既然能覆灭法特希的八千大军,攻占苏伊士城,肯定战力不俗。我们领马穆鲁克骑兵在后观阵,若是事有不遂,我们立即撤走!”

穆罕默德·希纳维点点头,认可了他的建议。领着五千大军杀至苏伊士城,是来捡便宜的,可不是来拼命的。这齐国军队敢凭借三千余的士兵,出城邀战,肯定有所凭持。要是一不小心在此处折损过大,那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随着命令的下达,一千两百余征召而来的部落武装,或骑着马,或骑着骆驼,缓缓驶出阵列,举着手中的刀剑,朝齐军阵列逼了过去。

“轰!轰!轰!……”

还未接近壕沟,齐军阵中的火炮次第打响,一颗颗弹丸呼啸着砸向冲过来的部落骑兵,瞬间犁出十几道血肉模糊的通道出来,一时间,冲锋之势为之一阻。但在马穆鲁克军官的督促下,稍稍有些发蒙的部落骑兵鼓足勇气,催动马匹和骆驼,将冲锋的速度逐渐提了起来。

数百骑兵奔至壕沟处,一边勒马转向,一边将马背上的预备好的土包抛入壕沟,随即快速地驶离。

在付出了两百余骑伤亡后,壕沟处被填上了几条与地面将将齐平的通道,后续的部落骑兵发一声喊,挥舞着弯刀,便冲了过去。

越过壕沟,不足200米处,就是齐军步兵阵列,一排排长矛(刺刀)在阳光照耀下,发出刺眼的光芒,位居两翼的数百骑兵却丝毫没有上前阻击的意思,仍旧驻马于阵中。

“真神保佑我们!”一名马穆鲁克军官高举着弯刀,大声呼喊道:“敌人近在眼前,只要冲破了前排阵列,所有的敌人将任由我们砍杀,真神会赐予我们无上的荣耀!”

而此时,对面齐军的炮火也变得稀疏起来,这使得冲锋的部落骑兵们心中大喜,敌人的火炮要么出现了故障,要么在看到大队骑兵冲阵之势而变得慌乱不已,从而延误了火炮的发射。

那么,此时不加快马速,勇猛地冲上去砍杀敌人,更待何时!

多达九百余的骑兵呐喊着,双腿不断地磕击马腹,试图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壕沟,接近敌阵。只有不到两百米的距离,须臾间便能将手中的弯刀砍在敌人的脖颈处,然后踏破他们的阵势。想必,后面的马穆鲁克骑兵和剩下的部落骑兵随之也会跟着冲上来,最终击溃敌人,以他们最为拿手的衔尾追击方式,将逃跑的敌人一一砍到在地。

对面的阵列中,不断传来口令声,前排长矛阵列向后退了几步,最突前的骑兵眼睛猛地瞪得溜圆,只见前方赫然显现出三十余门火炮,黑洞洞的炮口对着他们,一旁的炮手们脸上带着一丝狞笑,在军官的命令下,正在点燃引信。

“轰!轰!轰!……”

所有的火炮几乎同时打响,无数的霰弹劈头盖脸地抛洒过来,仿佛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弹雨,使得近前的数百名骑兵瞬间扑倒在地,后续的骑兵收势不及,被人马尸体绊倒无数,整个冲锋阵势像是被人为地突然一下子收紧了。

齐军的炮兵使用了一种极其大胆的炮击战术,将敌人骑兵放到了不足两百米的距离,然后以密集的霰弹发出最后一轮猛烈的轰击,立时将冲阵的骑兵硬生生削掉了一层。这俨然就是后世最为出名的大炮上刺刀战术,也是法国拿破仑军队最为擅长的炮兵战术。

“砰!砰!砰!……”

紧接着,数百支火枪也跟着打响,将后面已经发蒙的部落骑兵一一打落马下。

排枪只进行了三轮,越过壕沟的近千名部落骑兵几乎全都倒在了齐军组织严密的滑膛枪弹和榴霰弹的密集弹雨下。

两翼的马拉塔骑兵在枪炮声停歇后,迅速冲出,将寥寥数十骑幸存的部落骑兵砍翻在地,然后牵着几十匹完好的战马,徐徐退回阵中。

穆罕默德·希纳维和阿里·贾布尔两人跟众多的马穆鲁克骑兵一样,看得目瞪口呆,一千余骑兵冲阵,不到两刻钟,便尽数覆灭,无一逃回。

“……撤退吧。”穆罕默德·希纳维嘴里隐隐有些发苦,他不知道,剩下的四千骑兵,在这种猛烈的炮火和排枪射击下,到最后能坚持到什么地步。对方只是凭借一道壕沟,稍稍拦阻骑兵的冲锋之势,便能以密集的弹雨,给予骑兵大量杀伤。

这不是一场公平的战斗,纯粹是送人头!

在马穆鲁克骑兵看来,双方军队之间对决,首先是各自骑兵的互相砍杀,然后胜利的一方,挥舞着弯刀,追杀落荒而逃的骑兵和步兵。依如数百年前,他们凭借高超的骑兵战术和勇武的战力,击败了第七次入侵的欧洲十字军,以及不可一世的蒙古骑兵。

可是,今日一战,让所有的马穆鲁克骑兵心底生出无尽的寒意。对方密集的炮火和排枪射击,让自持勇武迅捷的骑兵根本无法接近对方,远远地就被射杀在冲锋的路途上。

要知道,作为战争机器的马穆鲁克骑兵,训练极为残酷,他们“骑兵练习生”的出道时长是七年以上,他们需要精通骑射、长枪、近身搏斗等多门课程。训练有素的马穆鲁克士兵可以在马上用弓箭命中75米外1米大小的靶子。在疾驰的骏马上,用长枪挑灭燃烧的烛头,以此训练冲锋陷阵时的精准度。为了塑造军人无所畏惧、甘于赴死的胆魄,马穆鲁克士兵甚至要与黑熊狮子搏斗。一名合格的马穆鲁克会被授予自由,跻身统治阶层,他们可以说是冷兵器时代最高效的战争机器。

然而,就是这样一名久经训练、精通于战场厮杀技艺的马穆鲁克骑兵,在面对齐军犀利的火器打击下,可能根本无法发挥自己的勇武,就会被一颗炮弹,或者一枚小小的铅子轻易的夺去生命。

穆罕默德·希纳维和阿里·贾布尔两人带着各自的骑兵和部落兵,头也不回地朝西北方向驶去。他们都被齐国暴风骤雨般的火炮轰击和火枪排射,给深深地震撼到了。这个从数万里之外杀来的南方新大陆的兵马,可能是真的非同一般,我们这些地头蛇,总不至于为了捡点便宜,将自己赖与生存的资本跟人家拼个精光吧。

——

5月9日,奥斯曼帝国驻开罗总督奥尔凯·萨汉领着两千五百名禁卫军骑兵进抵苏伊士城。

可能是迫于奥斯曼帝国的威名和军势,攻占苏伊士城的齐国军队立即表现出“恭顺”的态度,与奥尔凯·萨汉总督展开和平谈判。

双方经过一个多月的漫长谈判,最终实现了停战,恢复彼此间的和平。按照协议规定,并应奥斯曼驻开罗总督的要求,齐国将在半个月内,陆续撤出苏伊士城,将其完整地移交给奥斯曼禁卫军。同时,俘虏的马穆鲁克骑兵一千二百余,亦全部转交与奥斯曼帝国。

6月20日,转运各类缴获物资和牲畜至玄灵岛的数十艘齐国舰船返回苏伊士港,驻守于苏伊士城的齐国军队随即开始撤离,在奥斯曼人的注视下,一箱箱金银和物资被装运上船,同时还有两千余名“无家可归”的年轻女人准备远赴汉洲本土,寻找她们新的生活。

若是有心人注意观察的话,就会发现,齐军用于进攻苏伊士城的数十门火炮,以及三千余支火枪全都留在了苏伊士城,而齐国舰船上却多了无数精美的地毯、山羊毛、皮革制品、以及装满了数艘大船的明矾(奥斯曼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明矾的主要供应国)。

6月24日,远征舰队抵达西奈半岛南端,在数名巴巴里海盗的指引下,来到一处略显荒凉的港湾(今埃及西奈半岛南端的沙姆沙伊赫市附近)停驻。

“这里虽然比较荒凉,土地也很贫瘠,但位置极为重要。”舰队司令罗守勋放下望远镜,点头说道:“若是我们占据了此处,修建一个港口,再派驻几艘战舰。如此,便可完全控扼整个埃及地区,乃至大半个红海沿岸,对于我们未来与奥斯曼帝国开展的红海——地中海贸易,极为关键。”

“将军所言极是。”来自波斯商社的掌柜伍立诚点头附和道:“不过,这个地方目前如此荒僻,要建立一处可以停靠海军战舰的港口,怕是要花费不少时间。”

“没关系,这一仗,足以在很长时间里对整个红海沿岸地区所有势力形成强有力的威慑。再加上奥斯曼帝国驻埃及总督的护持,你们波斯商社来往于此,必然可以畅通无阻。这个据点嘛,可以慢慢建设,三五年之后,说不定这里就会设立一支我齐国的红海分舰队。届时,正好可以入驻此地。”

“那数十名马穆鲁克骑兵送给你们,需得好生利用。”罗守勋看到两艘武装商船正在用小船接驳物资和人员登陆,便又继续说道:“你们可以命令他们在内陆地区捕捉所需要的苦力和杂役,先将安身的城堡建起来,然后再修几间仓库,储备一些必要的日常物资,以为不时之需。虽然,奥斯曼将这半岛南端方圆二十公里的地方卖给我们,但也难保此地的土著部落会有异议,动用武力将你们驱逐出去。”

“将军过虑了。”伍立诚笑着说道:“只要我们商社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棉布、纸张、砂糖、茶叶、瓷器等商品,别说这半岛地区,就是红海沿岸的所有土著部落势力,皆会对我们的到来,举双手欢迎。要知道,这里除了牛马羊等牲畜和椰枣、咖啡等寥寥几种土特产,几乎什么也无法生产,对我们能提供的所有商品,那是趋之若鹜,极为受众。”

罗守勋闻言,笑了笑,不再言语。此次征伐埃及,除了陆军指挥官李发德不幸阵亡外,可以说达成了所有的战前计划目标。更为意外的是,奥斯曼帝国驻埃及总督还许给齐国这么一块位置极为重要的地盘。

犹记得,参谋部将作战指令交给他时,还转达了大王的嘱咐,说是尽最大可能,要在红海沿岸,或者亚丁湾附近,占据一处要津,以为齐国将来控扼世界主要航道,提前做出应有之规划。

现在,于埃及的西奈半岛南端获得这处据点后,那么接下来,在途径亚丁湾的时候,就需要将大王指定的那处叫吉布提的地方占据。如此,一南一北,扎下两个关键的锲子,再好生经营十数年,便可牢牢锁住这条红海通道。

记得数年前,大王曾提及,若是从苏伊士至塞得港开凿一条运河的话,便可连同地中海,将极大的缩短欧洲与东方之间的距离。

不过,鉴于目前齐国据有的海上实力,还无法彻底掌控这片地区。因此,就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在此地布局。

7月1日,齐国远征舰队途径吉达港,四艘战舰脱离大队,于此停泊,准备为即将返航的莫卧儿帝国朝觐船队提供护航服务。

7月5日,舰队通过曼德海峡,驶入塔朱拉湾,停靠在被欧洲人称之为吉布提的渔村附近海面。

通过波斯商社出面,齐国与当地拉赫阿伊图素丹国达成土地租借协议。齐国将以每年提供三十匹棉布、五吨粮食的价格,获得吉布提周边五公里范围内的使用权。

7月8日,舰队在留下数十名马穆鲁克骑兵和几名海军官兵于此,以为兴建据点和港口,然后舰队扬帆起航,向东驶去。他们将在玄灵岛做短暂停靠补给后,前往阿巴斯港,对萨法维帝国进行友好访问。

第八十四章 萨法维帝国的变化

1666年8月7日,齐国远征舰队停泊于阿巴斯港外,等待萨法维帝国官员的访问允许。

这座港口是由伟大的阿巴斯一世主持修建的,最初的目的,是用以取代被葡萄牙人占领的霍尔木兹港。尽管,在1622年,在英国人的帮助下,萨法维帝国收复了葡萄牙人强占的霍尔木兹岛,控制了波斯湾沿岸。但这座港口依旧成为帝国最为主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英国人、荷兰人、法国人、莫卧尔人以及众多阿拉伯商人,携带大量的货物来此,与帝国进行贸易。

上一篇:庶子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