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 第385章

作者:重庆老Q

在广宁堡居住的近两年时间,他们借着齐国强势的国力,不断朝周边土人的地界扩展。如今,以广宁堡为核心,方圆三四里的地方都成了齐国租借地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当年租借合约划定的面积。可是,以石冢淳一看来,这还不够,最好能将广宁堡东南一片肥沃的广大平原地带全部占据了。这样,才能极大的拓展和改善广宁堡的生存空间。

这里的土人又懒又笨,却拥有如此肥沃的土地,真是太不公平了!

带着几分不屑和蔑视,石冢淳一带着十几名乡兵气势汹汹地冲到那群正在宰杀分割羊肉的土人面前,大声地喝令他们放下手中的小刀和工具,全部跪倒在地。

那群土人骤然看到齐国乡兵操刀持枪地将他们围在中间,顿时慌乱起来,嘴里大声的喊叫着,似乎在极力分辩着什么。

“放下刀!”石冢淳一举着长刀指着一名握着断刃的土人,厉声呵斥道:“所有人,放下武器和工具。反抗者,格杀勿论!”

看着一群明显不怀好意的齐国乡兵,这些土人又惊又怒,一时间想不明白,这些齐国人为何会越界跑到他们这里来,还拿着刀枪,对他们恐吓威胁。难道,他们要抢走这里的羊肉,并且还要杀死我们?

一名惶恐的土人脸上带着几分惊惧,突然扭头就朝后跑去,试图冲出齐国乡兵并不严密的包围圈,嘴里还大声的呼喊着什么。

“啊!”那个土人还未跑远,就被一名乡兵握着长矛挺身一刺,将他捅翻在地。

“杀!”石冢淳一见土人开始骚动起来,大喝一声,挥舞着长刀便向面前的土人劈了过去。

常年的军事训练,再加上装备齐全的甲具和刀剑,石冢淳一等一行乡兵仅以三人轻伤,一人重伤的代价,杀死土人十五人,逃脱八人。随后,他们趁势洗劫了附近的这个部落。

当一队陆战队士兵闻讯赶来,却发现这群无法无天的乡兵们,牵着牛羊,赶着鸡鸭,手里掂着大包小包掠来的财物,欢天喜地地往回赶路。

“尼玛的,这些乡兵,不分青红皂白,就对那边的土人部落痛下杀手。这他娘的,不是挑事吗?”广宁堡指挥使宋炳旭得知此事后,不由骂声连连。

“听说,那边的土人抢了我们乡民的两只羊。”驻防广宁堡的陆战队仁勇校尉(中尉)牛远峰若有所思地说道:“如此,土人遭到我乡民反击,亦在情理之中。”

“可是,后来不是说,那个乡民丢失的两只羊又找到了吗?”

“是吗?”牛远峰眨了眨眼睛,“那些土人越境至我广宁堡地界,强抢牲畜,杀伤乡民,随后扬长而去。对此,我们广宁堡应该派人到万丹王国,发出严重的抗议,并索要凶手。”

“……嗯?”宋炳旭愕然地看着牛远峰,你他娘的这是信口雌黄,诬人为贼,倒打一耙呀!

“宋指挥,你不觉得我们这个广宁堡控制的范围太小了吗?”牛远峰狞声说道:“况且,这块地盘,还是租借万丹王国的。更可恼的是,他们还想着一意收回这片土地。要知道,这里扼守广宁海峡(巽他海峡),是通往我汉洲本土之要津,怎能不抓在我齐国手里。所以,我们不妨通过这次事件,一劳永逸地将其彻底解决。”

“彻底解决?”宋炳旭看着跃跃欲试的牛远峰,心里头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这些军人是不嫌事大,居然要利用此次牲畜走失的乌龙事件,挑起与万丹王国的战争,继而彻底占据广宁之地,掌握这处海上要津。

“咱们这么做,算不算……擅启边衅?”宋炳旭有些担心地问道。

“是土人越境挑衅在先,我广宁堡反击在后。”牛远峰振振有词地说道:“所以,这不是我们主动挑起的争端。”

“可是……,可是我们广宁堡只有你们一个陆战连,就算动员所有乡兵,也不过两三百之众,防守有余,进攻不足,如何硬撼万丹王国?”

“立即派出飞鱼快船,向狗儿岛(今澳洲圣诞岛)、宣化求援。”

“事态尚不至于此吧?万一那万丹王国服软认错,交出那些杀伤我乡民的凶手,并给予一定赔偿,压下了此事。那该如何是好?”

“嗯?”牛远峰看着这位有些迂腐的广宁堡指挥使,不由皱起了眉头。咱们这是给大齐王国找了一个如此好的战争借口,以夺取海峡两岸控制权,彻底掌握这处海上关键要津,你这墨迹什么呢?

待牛远峰回到军营,立即将那个挑起事端的乡兵队长石冢淳一找了过来。

看着一脸严肃的牛远峰,石冢淳一不由心中惴惴不安。昨日夜里,当他们收获满满地返回广宁堡时,惊愕地得知,那个乡民走丢的两只山羊又找到了。立马就意识到,他可能是错杀了那些土人,而且还带着十几名乡兵报复性地洗劫了那个部落。这可能给上面的大人们带来了严重的外交纷争,甚至会给齐国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长官,是我做错了。”石冢淳一对着牛远峰深深一躬,“所有的罪责都由我一人承担,请不要处罚其他乡兵。拜托了!”

“你没错。”牛远峰笑着拍了拍石冢淳一的肩膀,“护卫乡民,保护我们的财产安全,何错之有?”

“长官……”石冢淳一惊愕地看着牛远峰。

“几个土人,杀了也就杀了。”牛远峰无所谓地说道:“但现在,我们还需要一个善后处理,你可愿意去做?”

“请长官吩咐,我万死不辞!”

“去万丹王国走一遭。”牛远峰将石冢淳一解下的佩刀递给他,“针对此次无端侵入我广宁地界,杀伤我齐国乡民,万丹王国必须要给一个交代。所以……,你去向他们下一个最后通牒!”

……

4月29日,巴达维亚。

“若是我们东印度公司加大采购你们汉洲的棉布,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些什么?”荷兰东印度公司高级商务参赞维克多·弗洛雷斯笑眯眯地看着齐国驻巴达维亚代表彭中辉,“要知道,印度棉布相较于你们汉洲普通棉布而言,品质和价格并不差多少。另外,我们的商船还可以携带大量商品在印度售卖后,空出舱位,就可以直接装运印度棉布,返回欧洲。若是额外采购了你们汉洲的棉布,那需要占据不少舱位的。”

“我们可以承诺,在我们出口的玻璃制品和五金制品这两类商品上,在原有基础上,再下浮十个点。我想,这多出来的利润,足够弥补你们所谓空舱运费了吧。”彭中辉郑重地说道。

“还有吗?”维克多·弗洛雷斯眼里闪现一丝惊喜的光芒。

“我们可以视你们东印度公司采购的棉布数量,适当地降低你们鲸类产品的进口税费。”彭中辉说道:“我想,这对你们东印度公司旗下数十条捕鲸船而言,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好消息。”

“是吗?”维克多·弗洛雷斯轻轻地往椅子上靠了靠,“可是,我认为,放松鲸类产品的进口管制,对你们汉洲的好处,是远远大于那些辛苦捕鲸勇士所获得的收益。”

“哦,这样啊!”彭中辉摇摇头,“弗洛雷斯先生,你要知道,在捕鲸行业,你们东印度公司旗下的捕鲸船,不论从技术上,还是从规模上,都是远远超过我们齐国的捕鲸船队的。为了保护他们的收益,我们完全可以禁绝你们鲸类产品的入境。作为消费量最大的鲸油,我们国内捕鲸船队虽然供应量不是很大,但满足我齐国百万居民使用,还是不成问题的。”

自十几年前,许多荷兰本土的捕鲸船队闻知,在汉洲南部海域分布着大量的鲸鱼后,便蜂拥而至,大肆捕杀这片海域中的鲸鱼。对此,齐国本土的一些捕鲸人员,不断向政府反映,要求对这些外来者进行武力驱逐,并禁止进口他们捕获的鲸类产品。

但是,随着齐国工业的蓬勃发展,对鲸油的需求量极大,若是仅靠国内那些二把刀的捕鲸人提供鲸油,恐怕根本无法满足工业所需。再加上,国内人口快速增长,居民照明灯油使用量也是日益增加。因而,对于这些外来的捕鲸船,齐国政府还下不去手予以驱逐。

不过,必要的海权维护还是要有的。为此,齐国政府与荷兰东印度公司进行了数轮磋商,决定对这些捕鲸船进行一定的规范管理和约束。要求这些众多跑单帮的捕鲸船必须在东印度公司登记挂靠,并受其管理,由齐国海事部颁发捕鲸许可,方能进入汉洲南部广大海域进行捕杀鲸鱼。

至于那些没有任何手续的捕鲸船,齐国海军辖下的本土舰队会不时派出战舰于汉洲东西海岸和南方海域巡游检查。一旦发现无任何手续的捕鲸船,连人带船一律扣押。尽管那些无辜的被扣押船主和水手不断抗议,表示这片海洋应属于国际公共海域。齐国的暴力“执法”,是没有任何国际公法和海事传统的,是一种强盗行径。

但粗暴的齐国海军官兵对这些无谓的抗议,丝毫不予理睬,强制征收一笔高额罚款后,将其驱逐。若是无法缴纳罚款,则船只被没收,人员也强行判处劳役一年。

对此,荷兰东印度公司心中虽有微词,但每年额外多了一笔不菲的捕鲸船管理挂靠费,便很知机的闭上了自己嘴巴,对那些可怜的捕鲸人,只是报以深深的同情。

经过数日的贸易谈判拉锯,东印度公司最终同意,每年将从齐国采购棉布不低于三十万匹,并在未来五年,视欧洲本土的销售情况,再行协商是否增加或减少采购量。

“弗洛雷斯先生,不知道你们东印度公司有没有兴趣稍稍改动一下巴达维亚的边界?”谈完了贸易问题,彭中辉显得有些放松,轻轻地喝了一口杯中的绿茶,微笑着问道。

“亲爱的彭,我有些不明白你这句话的意思。”维克多·弗洛雷斯愣了一下,透过茶杯缭绕的烟气,看着对方。

“我认为,你们巴达维亚的东部边界可以扩展到芝沙达泥河,将万丹王国的势力压制到西边去。”彭中辉微笑着说道。

“哦?”维克多·弗洛雷斯似乎从中听出了什么,“那你们汉洲准备将那个广宁堡东部边界扩展到哪里?”

“万丹河。”彭中辉状似随意地说道。

“你们……,你们汉洲好大的胃口呀!”维克多·弗洛雷斯怔了片刻,随后苦笑着说道:“万丹王国的王城,可就在万丹河畔呀!”

第二十三章 破万丹(一)

1659年5月12日,万丹。

万丹素丹国的创建者为苏南·古农·查提,原名法列塔汗,生于须文答刺一巴赛真神教王国(即苏门答腊国在元代的古称,位于今日苏门答腊岛八昔河口)一下层真神教家庭。1521年,巴赛为葡萄牙殖民者所攻掠,法列塔汗随即领导真神教徒起义反抗,击败了葡萄牙人,杀死印度教国王。后来葡萄牙人援兵赶至镇压,他便出奔到麦加留居多年,学习真神教经典、教义。后来,他以传教师的身份回到巴赛,不久,经查帕拉到爪哇的淡目国传播真神教。

由于他真神教义学识渊博,信仰虔诚,信众日增,深受淡目国素丹特林加纳的敬重,并将其妹许配于他。他被素丹派到万丹传教,未多久便成为万丹的教长。1527年,葡萄牙人在卡拉帕登陆,他率淡目国援军反抗葡萄牙殖民,先后两次击败葡萄牙人的入侵,杀死同葡萄牙人缔造和约的西爪哇印度教派国王,夺取政权,并占领万丹及附近地区,后又向巽他卡拉帕(今雅加达)进攻,驱逐了葡萄牙人,紧接着又征服了井里汶,占据了西爪哇北海岸的广大地区。

1552年,立长子哈桑·努尔丁为嗣君,掌管万丹政权,将井里汶封为次子帕兰沙的领地。他于1554年隐退居西爪哇的井里汶,著书立说,从事传教事业。

1556年,哈桑·努尔丁宣布万丹国脱离淡目国,正式建立独立的万丹素丹国,自称万丹国素丹一世,号称帕南巴汉,以万丹为都城,立真神教为国教。在他和继任者素丹帕南巴汉·优素福的统治下,万丹发展成为南洋乃至国际性的商品贸易集散地,与中国、中南半岛、印度、波斯、阿拉伯和奥斯曼贸易往来频繁,使得万丹王国处于极盛时期。

然而,好景不长,继葡萄牙人之后,荷兰人又来了。1619年,他们先是通过哄骗的方式在巽他卡拉帕(今雅加达)用2700盾购得一片土地,建筑房屋、仓库、堡垒以及港口。他们挑拨离间马打兰王国和万丹王国之间的关系,并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不断地唆使这两个王国之间相互斗争,以削弱它们的力量。”万丹王国几次对巴达维亚用兵,试图驱逐荷兰人,均遭失利,并且还损失惨重。

后来,一群明国人占据了南方那块巨大的汉洲大陆,并开始持续移民和建设家园。随着荷兰人的霸道,汉洲随之也开始与其交恶,双方在十余年前爆发了两次战争。犹记得,在第一次抗击荷兰人的霸权时,那些汉洲人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曾一度与万丹王国和马打兰王国联盟,一致打击荷兰人在爪哇岛上的霸权统治。

那个时候,万丹王国和汉洲如同一对同仇敌忾的“患难夫妻”,你有钱有武器,我有烂命一条,大家一起怼荷兰人,甚至还一度联合马打兰王国发动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巴达维亚围城战。

当年,汉洲人有情有义,不断地支援万丹王国铁器、刀剑,以及少量的火枪、火炮。在某一段时间,他们还派了不少军事教官,指导万丹王国如何持续打击削弱荷兰人。这个时候,双方是你情我浓,蜜里调油,关系相处得极为密切,一度让万丹王国认为可将汉洲当做倚为永久臂助的强援。

然而,当第二次汉荷战争结束后,这两个被认为生死仇敌的强大势力,居然迅速化敌为友,彼此勾搭起来,转而抛弃了昔日“恩爱有加”的万丹王国和马打兰王国,还伙同荷兰人一起开始“欺压”南洋地区的诸多土邦王国。他们似乎达成了一种事实上的默契,对本地区的火器输入,进行全面封锁和禁运,以便他们得以保持强大军力优势。

更为过分的是,汉洲曾以对付荷兰人为借口,在西北沿海地方租借了一块地盘,用于建立港口和中转补给点。当他们结束了与荷兰第二次战争后,万丹王国试图几次讨要这块租借地,但都被汉洲人以各种理由予以拒绝,并一直赖在那里。

畏于汉洲的强大,万丹王国也不敢强行派兵驱逐,这租借地之事,就这么拖着,悬而未决,想着待以后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再将其收回。

另外,这汉洲所生产的各类工业品,以及众多生活日用品,也都是万丹王国目前不可或缺的商品。国中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对汉洲提供的产品依赖颇深。

从日常食用的油、盐、糖、调料、锅碗瓢盆,到奢侈享用的香皂、玻璃、珍珠,以及各种酒类,汉洲商品几乎渗透到了万丹王国的方方面面。虽然在得到这些商品时,花费了不菲的金银,以及使用大量的稻米、甘蔗、木棉和磷、硫等矿产交换,但在一定程度上,确也提高了国内百姓的文明进步和生活水平(相较于曾经落后的生产生活工具)。

然而,在上个月,在汉洲人租借地附近,却发生一场严重的武装冲突。一群汉洲武装人员,借口万丹王国边民偷窃了他们的牲畜,悍然闯到附近的部落,杀死了数十人,并且洗劫了那个部落。随后,他们还派人来,发出了一份非常强硬的通牒,要求万丹王国惩治造成此次事件的官员和民众,并对汉洲人的损失予以赔偿。

若是汉洲人的要求只有惩办当事人和予以赔偿,万丹王国为了防止事态扩大,多半会息事宁人,最终可能就捏着鼻子认了。咱现在惹不起你,那就先服个软,赔点钱也未尝不可。

可是,汉洲人还提出了一个非常过分的要求,让万丹王国解除边境沿线武装,从他们那个广宁堡起,至万丹境内三十公里内,不得部署军队,以保障广宁堡的安全。另外,对于汉洲人进入万丹境内贸易、旅行也不得设置任何障碍,并还要切实保护汉洲人的财产和人员安全。

尼玛的,自从你们汉洲人租借了西北沿海一块地盘后,再加上你们无比强大的海上力量,明明是你们构成了对我万丹王国严重的军事威胁。现在倒好,反而要求我们万丹王国解除边界武装,以免遭到我们对你们的威胁。

问题是,我们敢威胁你们吗?

另外,广宁堡至万丹境内三十公里范围距离,更是直接抵近了万丹王城。若是没有相应的军队部署,你们汉洲人万一哪天想对我万丹王国动手,仅需派出数百士兵,就能快速攻至王城,将我素丹国王等首脑人物一网打尽。

因而,万丹王国断然拒绝了汉洲人的通牒,表示可以就双方冲突造汉洲人的损失,进行一定赔偿,并对犯事官员和民众进行惩处,却不能同意撤除万丹王城附近的军队部署。

广宁堡的汉洲人对万丹王国的回复,表示了不满,认为万丹王国没有诚意解决双方之间发生的冲突,对改善和缓和地区和平稳定,做出了极为不明智的举动。为此,他们将有理由采取断然措施,解决彼此间产生的冲突和隔阂。

意思很明了,你们不听劝,执意要在我广宁堡附近部署军队,构成了对我严重的威胁,我们要对你们动武了,迫使你们放弃应有的武备。

在万丹城中的英国人闻讯后,建议阿庚素丹国王,应该趁汉洲人未做好战争准备前,出动军队夺取广宁堡,以占据先手,免得汉洲人在后续战争进程中获得一个巩固的立足点。

万丹人觉得很有道理,既然汉洲人已经发出了战争威胁,那干脆先下手为强,出动军队攻占他们的广宁堡,夺取城里的火器,并俘虏他们的驻守军民。以后真的要开打了,手里也好掌握一批汉洲人质,可以与对方进行一番讨价还价。

阿庚素丹国王随即不顾大臣们地劝阻,命令军队集结,向广宁堡发起了进攻。然而,三千多人的部队,还配备了数门火炮,更有数名英国军事人员指导,却在广宁堡城下遭到迎头痛击。

汉洲人布置于广宁堡城头的火炮多达二十余门,而且还有威力巨大的长管重炮,以及时不时打出会爆炸的炮弹,让围城的万丹军队死伤累累。

及至夜间,就在万丹王国士兵们拖着疲惫的身体,纷纷进入梦乡时,汉洲人从广宁堡城中连续发射了数百枚火箭弹,巨大的爆炸声响,冲天的火光,隐隐传来的喊杀声,让万丹军营乱成一片。

次日天明,三千余万丹部队,最终返回万丹城的不到一半,这让阿庚素丹不由为之变色。带队的将军报告,广宁堡城防严密,火力强大,仅凭两三千人,估计难以攻克。另外,这座堡垒位于海边,有汉洲人舟船往来提供补给,根本无虞大军围困封锁。

阿庚素丹再次找到英国商馆,请求英国人出动武装商船,帮着转运万丹士兵迂回至广宁堡港口,试图通过海陆两个方向加以进攻,并对万丹部队的登陆行动,提供火炮掩护。

英国人仅仅犹豫了不到五秒钟,便很干脆地拒绝了万丹人的请求,表示不参与到他们和汉洲人之间的战争当中,保持自己严格的中立。

中立你妹呀!

万丹人面对英国人的拒绝,显得有些怒不可遏。当初,你们英国人不是一直在持续鼓动我们对抗荷兰人和汉洲人吗?

数年前,你们这些英国人说,为了支持万丹王国反抗地区殖民势力,可以为此提供大量的火器和军事技术,甚至不排除进行必要的海上支援。作为回报,万丹王国只需要将国库中那些闪闪发光的金属物品慷慨地送与英国人。当然,还有特惠的外贸许可政策,给予到来的英国商人免除各种进出口税费的优惠待遇。

然而,几年过去了,表示无限关注万丹反抗殖民势力的英国人却始终做的是惠而不实的口头承诺,提供的火器,也是时断时续的,而且那些送来的火炮和火枪也是极为陈旧和落后,比起当年汉洲人卖给他们的火器,那是差远了。

另外,当万丹王国在连续收到汉洲发来的最后通牒,进行战争威胁时,阿庚素丹国王还曾数次委托首相去拜访英国商馆,请求对方在他们与汉洲发生战争时,能给予一定的海上支援和提供必要的武器。当时,你们英国人并没有拒绝呀!

啥,这是几个意思?你们英国人不是承诺支持我们反抗“殖民势力”的侵略吗?现在,我们开始英勇地抗击汉洲人的侵略了,你们英国人怎么就转而放弃了曾经的承诺,置我们万丹王国于不顾了!

这些英国人,前后的言行,就透着一股不真诚,说明他们没打算冒着卷入战争的风险而来支援我们万丹王国。以前,只不过为了攥取商业利益,仅通过所谓的道义支持来吊着我们万丹王国!

呸,渣男!

就在万丹王国上下自怨自艾,内心无比愤恨汉洲人的步步紧逼,更对英国人前后不一的言行恼怒不已时,万丹港口的驻守将领向他报告了一个令他无比绝望的消息。

汉洲人的舰队开来了!多达十余艘大中型舰船闯入了万丹港湾,然后一字排开,摆出了炮击阵列。

“汉和”号战列舰上,见习军官齐子业此刻是激动得无以复加,每一轮火炮轰击,都让他的耳膜震得嗡嗡作响。他死死地抓住一根桅杆,以抵御炮击而造成的船身剧烈晃动,并伸长脖子向岸上眺望着。

他本以为,随同这支强大的舰队远航印度,只是一次海军武装巡游,向沿途的王国和地方势力展现齐国的海上战略威慑。就算到了印度,他也并不认为会和那个强大的莫卧儿帝国发生战争。毕竟,在这片方圆数千里的海域上,齐国海军具有绝对的海上控制力和影响力。就算是海上力量强大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也不敢轻易挑战拥有数十艘专业战舰的齐国海军。

但万万没想到,当舰队抵达广宁堡停靠休整时,闻知万丹王国竟然出动军队,悍然攻击了广宁。虽然被广宁堡守军成功击退,但此举不啻于是对我齐国公然挑衅。

因此,舰队司令、广威将军(少将)米尔(意大利裔)当即下令,所辖舰队五艘战船及随行的六艘武装商船驶往万丹港,对其实施炮击。同时,将三百余印度商社征募而来的武装护卫悉数征用,交于广宁堡驻军,从陆路发起对万丹王国的反击。

上一篇:庶子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