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 第363章

作者:重庆老Q

“哟,那咱们岂不是在这里同时发现了金矿和铜矿?”杨澄接过那块石头,笑着说道:“那工部的老爷们又该乐上一阵了。”

“有什么乐的。”祝宝东抬头看了看四周,“方圆数百里都没人烟,就算采了矿,也没地去炼。难不成还千里迢迢地用骆驼将这些矿石运回最近的陆安堡(今澳洲北部戴利沃特斯镇)提炼?那代价可太大了!”

这支探索队由军部骑兵联队和工部、民政部、农部等几方联合组成,准备对内陆深处进行一次大范围的探查。整个队伍人员规模有八十余人,主要有探矿、测绘、地质、动植物专家、武装骑兵等各类人员组成。

4月15日,探索队由开元(今澳洲北部汉普蒂杜市)出发,经过永兴、北凉(今澳洲北部派恩克里克小镇)、宋城(今澳洲北部凯瑟琳市)、临潢堡(今澳洲北部马塔兰卡小镇)、陆安,计划深入内陆近一千公里,然后转道向东,看能否翻越大东山(今大分水岭),抵达威海府沿海地区;若是不成行,则原路返回,耗时两个月,总行程约两千三百公里。

探索队在离开孤独的临潢堡后,便是一望无际的荒漠地带,而当在陆安进行了最后一次休整补给后,便算是彻底进入了无人区。炎热干燥、杳无人烟,遍地爬虫毒物,使得行程中显得荒凉而又孤寂。广袤的红色沙漠,粗旷的自然景观,一些巨形的平顶山,山脉也没有水源,更没有土著部落,让人感觉仿佛到了人间的地狱。

一些浅浅的河流,显然大部分都是季节性的,若是没有足够的储水设施,恐怕在旱季来临之时,根本无法支撑想要定居此地移民所需。这些情况,被随队的地质人员清晰地记录下来,然后会呈交民政部和移民部,以确定是否在内陆进行移民安置。

不过,以探索队一路经过的行程来看,陆安堡以南的内陆地区,在未来数十年里,根本没有移民的必要,即使沿途发现了若干金矿、铜矿和铁矿,也显得没有太大的价值意义。在地质条件更好的汉洲东部、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足以开拓出数以千百万计的良田和各类优质的矿场,完全可以容纳每年不到十万人的新增移民。

最为关键的是,内陆地区超远距离的运输,也完全无法和东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便利和快捷的海运条件所能比拟。政府对内陆的探索,更多的是想掌握汉洲大陆内部的具体情况,了解内陆深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各种动植物、矿物资源分布。若是开发的话,怕不是要等百年以后了。

5月15日,探索队一行在这处被命名为甘谷的地方停留三天,并建立了一个简易营地,并安排了十五名人员留守后。随即,开始转向正东,朝着汉洲威海府沿海地区行进,若是一切顺利,他们将在二十多天后翻越低矮的大东山,抵达广陵县(今澳洲汤斯维尔市)。

然而,探索的旅程未必尽然都是一切顺利无恙的,毒虫叮咬,袋狼袭击、沿途水土不服,疾病,干旱、脱水等各种困难,无时无刻地都在考验和威胁着这支探索队。一个多月的行程中,先后有八人陆续死去,而且队中还有十余人得病,困顿地趴在骆驼背上,痛苦地与病魔苦苦挣扎。

5月26日,探索队在往东去的一条河流附近,遇到了一个巨大的土著部落。在河水东岸,一座低矮的土城赫然出现在探索队面前,远远望去,城头似乎还挂着数面用兽皮涂鸦的旗帜。

在见到探索队颇具规模的骆驼队伍后,数百名手持木矛的土著,高声呼号着,列队站在对岸,虎视眈眈地与探索队隔河对峙。

“他奶奶的,在这河谷处竟然还遇到一个进化了的土著部落!”探索队总指挥杨澄狞笑着抽出马刀,并转头高声命令道:“所有人持枪警戒,未有命令,不得轻举妄动。”

第二八五章 “大明王国”

5月26日,正午一时二十分,晴天,距离甘谷(今今澳洲北领地滕南特克里克小城)以东约550公里处河谷(今澳洲芒特艾萨市),遭遇土著部落,估计人数多达两千到三千人;河岸对面,筑有土城;土人武装颇具组织性,疑似文明程度高出目前汉洲普通土著部落;探索队总指挥杨澄命令所有队员持械警戒,并试图进行一次武力试探。

情报参谋、仁勇校尉(中尉)楚长辉记录当日部分探索日志后,便将记录本和炭笔塞入随身挎包,然后抓起身边的火枪,抬头朝河岸边看去。

一队二十人的骑兵下了骆驼,端着火枪,小心翼翼地走到了河边。河水清澈,水流也较为平缓,宽度在十到十五米之间。往北两百多米处河面上,有一座几根树木捆绑搭建的木桥,但有一百多名土人手持木矛警惕地驻守在那里。

对岸的土人想来是应该都得了信,不断地汇聚在河水东岸,有老人,妇人、孩童,但更多的则是青壮男子。他们皮肤呈深棕肤色,眉弓隆起,突颌厚唇,头发多呈波浪形,身材粗壮,与汉洲普通土著外貌几无二致。

不过,令探索队惊异的是,这些土著似乎非常有组织性,人群中隐然有大小层级的头领,不断地呼号奔走,将陆续赶到河边的土著编组成一队一队的,端着木矛,握着石块,准备随时反击探索队的武装进攻。

“嗖!嗖!嗖!……”数支木矛从对岸抛了过来,在探索队前锋部队的身侧落下,惊得官兵们连连后退,远离了独木桥,但没有得到军官的命令,倒也没有开枪还击。

“他们似乎不敢直接攻击我们。”探矿领队祝宝东说道:“刚才抛掷过来的木矛应该是警告我们,不要轻易过河。……这些土著不简单呀!”

“嗯,这些土著是有些道道。”杨澄点点头,“而且对方人数众多,我们还是不要和他们发生冲突。为了安全起见,准备撤退吧。……我们换一个地方绕过去。”

“等等……”祝宝东突然喊道:“土著派人过来了!”

杨澄闻言,抬头向河边看去。只见从北边那座独木桥上,走来三个土著,手上也没有携带武器。过河后,先是慢慢的走到探索队派出的小队士兵面前,似乎在说着什么。随后没多久,带队的排长便领着那三个土著来到杨澄面前。

“队长,他们……,他们会说汉话!……是我汉家人”那名排长一脸的震惊。

“嗯?……”

“什么?……”

“……他们会说汉话?”

探索队的人立时将目光聚焦在那三个土著身上,眼光中透出几分惊讶,也有几分好奇。

“你们……”为首的土著非常年轻,估计只有十四五岁的模样,但面孔与普通土著截然不同,可能是常年户外活动,肤色有些黝黑外,但一张脸赫然是汉人模样,“你们是……来自北方的汉人吗?”

“……”探索队的几个领队,不由互相看了看,心里不由都生出一丝异样的情绪。

“你是……汉人?”坐在骆驼上的祝宝东不由俯下身子,小心地问道。

“我父王是汉人。”那名少年仰着头说道:“我自然也是汉人。……我几个兄弟姐妹也是汉人!”

“你们来自……哪里?你们可是已在此建国称王?”杨澄沉声问道。

“我们来自哪里?”那名少年脸上显出几分疑惑,“我一出生就在这里。我们此处当然是一个王国,……大明王国。”

“大明王国?”众人闻言,顿时不由面面相觑。

太荒谬了,在这汉洲大陆深处,竟然还有汉人遗脉,还纠结了数千土著建了一个大明王国!

……

“呵呵,我就是大明王国的国王。”一个面容枯槁、神情颓然的老者斜靠在高台上的一张软皮椅子上,看着两名齐国探索队的代表,似笑非笑,“你们汉洲的人终于还是摸到这里了。……你家大统领曹雄,一向可还好?”

陪戎校尉(少尉)、骑兵排长孟跃民闻言,脸上露出了惊异的神情,这土著国王竟然还认得我汉洲以前的大统领。如此看来,这个大明王国恐怕与我齐国有些渊源了。

“原大统领已经在十四年前过世。”孟跃民沉声说道:“我汉洲也于十三年前建国,号齐国。”

“哦,曹雄竟然已经死了十几年了。”那国王似乎有些失落,“你们建国为齐,国王想必是那小娃子齐天吧。”

“你一蛮夷土著之辈,如何敢妄自叫嚣我大王名讳!”孟跃民瞪着那个国王,“信不信我齐国发兵将你这所谓王国,尽数屠灭!”

“哈哈哈……”那国王大笑起来,随后缓缓地站了起来,“十几年前,就是你们原来的汉洲,仅出动数百武装士兵,就将我等驱赶至大陆深处。如今,你们汉洲应该有二十万人口了吧,想必可以轻松动员一万战兵。如此,我这大明王国,怕是挡不了你们齐国雷霆一击。”

“哼哼……”孟跃民冷哼几声,随即自傲地说道:“我齐国目下拥有人口六十五万余,别说一万战兵,就是动员十万兵员,那也是轻而易举之事!”

“想不到二十年时间,你们汉洲竟然已聚集了六十五万人!”那国王瞬间有些失神,“那么多人,可都是来自大明的……汉人?”

“国中八成以上人口,均为汉人。”

“那么多汉人聚集,想必是非常热闹吧。”

“热闹?”孟跃民有些不明所以,疑惑地望着那个国王。有些苍白的脸色,还有略微浑浊的眼神,似乎流露出无限渴望的神情。

“想我这大明王国,数千人众,能与我说说汉话之人,不过身边数十人,而能体会我汉人文明的,更是寥寥。”那国王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多少年了,我曾无数次想要回到我汉人中间,回到大明,哪怕只能待上一天,就是立时死了,也能瞑目无憾。”

“此去往东,行进约一千六百余里,翻越一道巨大的山岭,就能抵达我齐国威海府辖地。”孟跃民说道:“若是你这土国愿向我齐国献土纳降,我家大王和内阁政府必然会善待你等。如此,即可满足你回归我汉人家园之心愿。”

“献土纳降?”那国王一怔,随即失笑,“哈哈哈……,你们这个齐国还真的是好大的胃口。你们一路从北而来,想必也知道这块大陆规模是有多么巨大。怎的,我这穷鄙的大明王国,你们也看得上眼?”

“整个汉洲大陆皆属我齐国之境,何来你这破落的……土国?”孟跃民厉声说道:“你若不降,待我齐国大军一至,必然让你等化为齑粉。”

“你如此口出狂言,就不怕我将你二人宰了,然后赏给下面的国民分而食之?”那国王阴恻恻地说道。

“我齐国军人为国效命,何惜此身!”听到对方威胁要将他二人处死并赏赐给土著分食,孟跃民心中还是有几分畏惧。但作为一名齐国军人,长期的军事训练和军官的骄傲自尊,使得他只能强自表现出他的无畏和镇定。

那国王见孟跃民如此硬气,眼中透出一丝欣赏,点点头说道:“想来你进入王城前,你们的长官必有交代。若是将你们杀了,是不是整个队伍会立时返回汉洲北部,然后迅速召集军队前来报复?”

孟跃民昂着头,闭着嘴巴,冷冷地看着那国王,只是沉默不语。

“十几年前,你们汉洲击灭了一个土人王国——大宋王国,其中被你们俘虏了国王老鱼头,现在是什么情形?”

“你是当年的土人王国余孽?”

“呵呵……,不错,我就是那个大宋王国逃走的余孽,也是当年你们汉洲初立,就来袭击你们的海盗余孽。……老子就是,赖四!”

虽然,孟跃民对当年他们的骑兵联队总指挥傅锦彪单骑入城降服土人王国的英雄事迹,早已是耳熟能详,但对赖四这个名字,显然是很陌生的,转头与同伴互相看了看,随后便一脸茫然地看着那国王。

赖四当年很牛逼吗?

那国王见两名代表如此反应,不由为之气结。话说,当年你们汉洲初立之时,我们数百人来袭,要不是运气实在太糟糕,组织程度差了一点,内部也不甚团结,说不定就能一举覆灭你们汉洲势力,继而占据这块巨大的陆地。要知道,那个时候,还没有你们这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崽子!

……

傍晚,八时,河水西岸三公里处。

所有的骆驼全都跪趴在临时营地四周,隐隐充当着营地的外围一道屏障。在营地的东西两侧是一大一小两个盐池,而在南北两个狭小的出口,分别挖掘了一条浅浅的壕沟,以阻拦和延缓敌人快速接近营地,发起可能存在的袭击。

探索队几个领队围聚在火堆旁,正在讨论着那个所谓的大明王国的请降要求。

“我好像在军部的档案里看到过这个叫赖四的土人国王资料。”楚长辉眼睛盯着半只袋鼠在篝火下不断的反转烤炙,轻声说道:“二十年前,大王随同我汉洲元老定基建业城时,这个赖四伙同几股海盗,在叛徒何老六的带领下,突袭建业。但被我汉洲一众元老击败。其中大部被歼,只有零星数人逃窜汉洲内陆。”

“十七年前(1638年),当年草创的骑兵联队在宋城(今澳洲凯瑟琳市)这个地方探查到一股巨大的土著势力,遂在准备半年后,派出千余武装部队将其覆灭……”

“这个事,我们骑兵联队官兵都知道,那次,我们老长官傅总指挥仅凭单骑就杀入宋城,然后降服土人几个头领,就此覆灭了这个土人王国。”作为骑兵联队的一名军官,杨澄也是与有荣焉,更是为之向往不已。

“……覆灭了这个土人王国后,经过对土人首领的一番审讯,得知他们还有三个漏网海盗各自领着一些土人继续往内陆深处逃去。但十余年来,我们虽然不断对内陆进行探索,不过囿于深入内陆有限,一直未曾发现这些海盗余孽。呵呵,却不料,我们这次大规模的内陆探索行动中,竟然在这处水草丰茂的河谷地带,发现了这个赖四。他还收服了附近三千余土著,于此建国立业。”

“他们这般能折腾,明日正式请降,会不会有诈?”祝宝东怀疑地问道。

“不排除这个可能。”杨澄说道:“他们若是将我们尽数俘获,利用我们掌握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定然会对他们这个土著王国的壮大有极大促进作用。所以,明日一早,我带三十个弟兄过河受降。探索队其余人等,皆受楚长辉节制,暂时退往西边二十公里外停驻。若……事有不遂,你们立即回返建业城,将此间情况报与内阁和军部,然后集结大军,为我等报仇吧。”

……

5月27日,晨,七时。

三十名军容肃然的齐国军人,迈着整齐的步伐,跨过小桥,渡过河水,随后列队站在那座土城前,等待城门的打开。

所有官兵均没有携带任何武器,面对不断聚集而来的土著,每个人脸上的神情显得紧张而又悲壮。一旦该土著王国变卦或者诈降,前来纳降官兵必然无人可幸免,更为可怕的是,或许会被这些野蛮的土著鼎而分食,死无葬身之地。

“老子之所以要降,并非怕了你们齐国。……这么多年,老子是累了,不想再跑了。”所谓“大明王国”的国王、原海盗余孽赖四带着七八个子女,一脸如释重负地说道:“老子希望你们齐国能网开一面,有什么罪责和惩罚,都可以冲着我来,只求你们放过我的孩子,并让他们回到汉人中间,平平安安的活下去。”

“我齐国自有法度,但绝不会祸及子孙。”杨澄郑重地说道:“若无意外,你身后子女皆能获免,成为我齐国治下民众。至于你,因权限所制,恕我无法言明,可能会直接在我家大王和内阁集议后,再行处置。”

“……就冲你在这般情形下,仍未虚言诓我,老子就信了你。”赖四转头看了看身后一脸关切神情的几个子女,安慰地点点头。

“既然如此,老子给你们齐国献个大礼。”赖四狞声说道:“一份天大的礼物,可以让你们齐国获得取之不尽的银子!”

“……嗯?”杨澄愕然。

“老子在这片地区,发现了一处超级银矿!到处都是随处可拾的银子,数量多得……无以计数!”

“……”

第二八六章 伟大的航行(一)

1655年7月24日,汉洲,南都(今澳洲墨尔本市)。

“5月10日,大明广德皇帝拜孙可望为东阁大学士,进封太师,主理朝中大小政务。啧啧……,这要是再给他加九锡,授其上朝不拜,那就是大明的曹操了。”齐国探索舰队东方分舰队副司令、御武校尉(上尉)匡有杰捧着一份最新的《大公报》,一边读着,一边发出评论。

“若只是大明的曹操,那倒也罢了。就怕他直接做朱温(以梁灭唐),来个以秦代明(孙可望封爵秦王),那可就将整个大陆的局势彻底搞乱了!这说明,咱们齐国派去的代表,还是起了一点点作用,暂时阻止了他膨胀的野心。”分舰队司令宣节校尉(少校)陆祖生端着一杯清茶,慢慢的啄饮着,“还有什么消息?”

“哦,还有这个。……吕宋沂州镇于6月1日正式建国,立国号,卫。同时,提请我齐国,在吕宋建立联合舰队,共同维护该地区和平稳定的商业秩序和畅通的移民航线,并加深双方之间的军事交流和往来,打造统一的作战指挥平台。呵呵,这沂州镇……,不对,该称呼其卫国,他们倒是晓得要紧抱咱们齐国的大腿,准备对吕宋加快拓殖了。”

“我们齐国海军只要将平安岛(今菲律宾东部卡坦端内斯岛)、夷门岛(今菲律宾棉兰老岛西南方的巴西兰岛)、吕中岛(今宿菲律宾务岛)这几个要点打造成坚固的补给中转点,然后依托威远岛(今新几内亚岛)的支持,足可牢牢控制整个吕宋地区的局势。以后,若是再将那个巴拉望岛收入囊中,那几乎就对整个吕宋形成了包围之势。以后呀,不论是这个卫国,还是郑家的吕宋领地,都在我们的威胁之下。”

“吕宋岛屿众多且又离散,但物产丰富,若是有机会,我们还是能多占据一些,那是最好不过。”匡有杰点点头说道:“呵,说到物产,这还有一条消息。……说是一支内陆探索队在汉洲东北某处河谷,收降了一个土著王国,并于该地发现了储量巨大的铜矿。内阁着命移民部、工部准备迁移四百余众进驻,以为拓殖。哎,你说,一个深处内陆的铜矿,即使将它开发出来了,怎么把矿运出来呀。总不至于使用大量的驮马、骆驼吧?”

“我们在金岛(今巴布亚新几内亚利希尔岛)不是有一座储量巨大的铜矿吗?而且还是铜金伴生矿,距离海边更近,论开发程度的话,可比那个所谓的内陆铜矿容易多了。”陆祖生听到这个新闻,也是疑惑不解,“除非,这个铜矿也是一座伴生金矿,而且储量更大。要不然,以工部那些老爷的性子,断然不会如此大费周折地将其控制。”

“报纸上刊登的消息,想来是故意隐去了有金银伴生矿的存在,避免引得国中民众生出不该有的想法。”匡有杰非常认同陆祖生的猜测。他们作为海上的“探索队”,数年间在汉洲东部广大海域,发现了无数岛屿,其中不乏有产金银铜矿的小岛。但这些信息全部被封存在军部和内阁移民部的档案柜里,等待后续慢慢拓殖和开发,才会解开这些信息。

而作为内陆某处富含金银伴生矿的所在,自然更是要对民众进行封锁。要不然一些胆大妄为的民众说不定就会纠结在一起,抛弃手中的活计,直接徒步前往那个矿场,寻求一个发财梦,期望能一夜暴富。

虽然齐国辖下控制的几个金矿都驻有宪兵部队和武装警察进行严格的监管,但是矿场面积广大,矿脉分布也是零散,必然无法一一照应到那些外围的矿脉,使得一些贪婪之辈就有机会可偷采金矿。

“舰队几艘船只的补给都完成了吗?”

“三艘舰船已完成补给,所载物资中,至少储备了十八个月的粮食,以及探索期间保证所有官兵和随行人员身体健康的各种医疗器械和药品。船上部分磨损严重的火炮全部都进行了更换,弹药也是极为充足,完全可以支撑几场高烈度的海上战斗。”匡有杰收起报纸,认真地回复道:“舰队官兵三百四十五名,均是士气高昂,都在期待这场伟大的远航。”

“船上的肉食可以少装一点,尽量多装一些酒水、水果和蔬菜罐头,以及酸泡菜。”陆祖生说道:“我们到了精卫岛(今新西兰南岛),还可以获得一次充分的补给。船上还要多准备一些渔网线和各种鱼钩,与土人进行交换的各种小玩意儿也多弄些。另外,厚重的大衣和棉被要多准备一点。我们这次很多时候会贴着南纬50度~60度左右航行,可能会遭遇长时间的寒冷天气。”

上一篇:庶子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