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 第359章

作者:重庆老Q

你们苏禄王国内部几方势力相互攻伐,却将我齐国无端引入其中。虽然我们吕宋总管区在附近占有数个领地,武装力量随便凑一凑,也能轻松集结五六百人的队伍,凭借先进的火器,攻打当地的土人势力,自然可战而胜之。但你们却只是将巴拉望岛割让给我们,是几个意思?

要知道,这座岛屿,目前是被文莱素丹王国占据的。难不成,你们想以此为诱饵,让我们齐国与文莱王国打一仗,然后趁机削弱这个素丹王国,以便使你们统一后的苏禄得以在该地处于一家独大的地位?

我们齐国派驻部分战船和武装部队于此,帮着你们东王一系抵御本国素丹的攻伐,还为你们击退马京达瑙素丹王国的入侵,那是看在你们已故的东王与我齐国大王有旧,存着一份香火之情。我们齐国可不是你们东王的御用打手,更不会因为想要获得一块有争议的地盘,就为你们火中取栗,与本地还算强大的文莱素丹国打生打死。

因此,娄清文拒绝了东王阿布桑的出兵要求,表示齐国不会参与苏禄王国内部发生的几方战争,但囿于彼此之间的友好互助关系,齐国依旧会保证和乐岛的安全。你们尽管去打吧,最后即使被人家给揍了,但我们齐国会给你们兜底,保证你们最后的老巢安全。

另外,从去年八月起,齐国海军抽调了包括琉球分舰队在内的大量舰船前往大明,以配合孙可望、李定国、郑芝龙,以及张明振等各部明军发起的江南之役,对长江水域进行封锁和隔绝。及至十二月,为了应对朝鲜战役,阻击清虏三万攻朝大军北返辽东,齐国海军又将所有海上力量集结于辽东和朝鲜一线。

对于苏禄王国想借助齐国海军辖下舰船,远征沙巴,彻底覆灭苏禄王室,别说吕宋地区几无可用的舰船,即使有,这种微不足道的军事行动,且没多少实际好处,根本入不得齐国海军的眼。

失望之余的东王阿布桑一咬牙,决定利用自己的力量去夺取沙巴,覆灭苏禄王室,成就自己的霸业。

阿布桑集结了和乐岛上所有部队,凑齐了四千人,于今年三月,分乘一百余艘木帆船经塔威塔威岛,直接在山打根登陆。

但万万没想到,大王子阿布巴卡在文莱素丹王国的支持下,已经继任苏禄素丹国王,并驱逐了二王子戈迪斯,杀死了三王子邦诺佐。当东王辖下部队登陆山打根时,遭到了阿布巴卡素丹和文莱军队的联合攻击,损失三千余,仅有不到七百人,乘船狼狈逃回和乐岛。

阿布巴卡素丹和文莱军队乘胜追击,相继夺取了塔威塔威岛、塔普尔岛、潘古塔兰岛等,直逼和乐岛。

在生死存亡之际,东王阿布桑除了再次动员和乐岛上的武装力量,抵御即将发生的入侵外,还紧急向齐国求救,希望对方派出战舰和武装部队,保卫和乐岛。

齐国吕宋总管区本以为凭借东王麾下的四千余部队,辅以少量火枪,即使无法夺占整个沙巴地区,但也不至于会造成太大的失利。谁曾想到,东王大军刚刚登陆山打根,就被人家打了一个伏击,一战歼灭大半军队,逃回来的不足千人。如今,还让对方杀到了家门口。这不是逼得齐国不得不强行介入这场战争嘛。

吕宋总管区当即从夷门岛(今菲律宾棉兰老岛西南方的巴西兰岛)、会宁堡(今菲律宾棉兰老岛西南方的三宝颜市)动员了两百多名乡兵,在两艘武装商船的掩护下,登陆和乐岛,与驻扎在此的两个陆战排和一个中队的忠义军(日本流浪武士组成)汇合。

随后一个月,又陆续从汝宁堡(今菲律宾宿务市)、平安岛(今菲律宾东部卡坦端内斯岛)抽调了三百多名乡兵,陆续派往和乐岛,使得岛上齐国武装力量达到七百余。

5-6月,齐军数次挫败阿布巴卡素丹和文莱联军的登陆企图,毙伤土人一千余。

7月29日,齐国海军吕宋分舰队以两艘专业战舰、十二艘武装商船的强大海上力量,在塔威塔威岛西北海域,大败阿布巴卡素丹和文莱联军,击沉击伤大小船只六十余艘,毙伤土人两千余。

当齐军闻知山打根王城现在只有不到两千守军,而且,城中有阿布巴卡素丹在沙巴地区搜罗的大量金银玉器,以及锡、玳瑁、生丝、稻米、燕窝等物资,以此准备酬谢文莱素丹王国的慷慨派兵相助。

齐军带队军官对此不由心动不已,加之东王麾下将领不断怂恿许诺,两家联军三千余众,随即在8月6日,弃塔威塔威岛上残存的数千敌军不顾,直接掉头往北,在海军舰船的掩护下登陆山打根港,对这座苏禄王国的临时王城,发起了进攻。

可怜苏禄素丹国王阿布巴卡继位尚不到半年,费尽心血,还施以重贿,邀请文莱素丹国的军队稳定局势,如今却被昔日国中的乱臣贼子东王一系勾结外邦势力,打到了王城,眼见着要覆灭苏禄王室。

对命运万般不甘的阿布巴卡素丹,在联军登陆后,大肆封赏城中将领,竭力鼓起守军的作战士气。同时,派人急速前往文莱素丹国,请求再次予以支援,挽救陷入危亡的苏禄王室。

联军在劝降不成后,花费了一天时间,从船上卸载火炮十余门,布阵于王城外数百米的地方,对城墙猛烈轰击。

当王城南面一段数十米的城墙垮塌后,东王部队率先朝着缺口冲了进去,随后,齐国忠义军、乡兵、陆战队也跟着杀入城中。

按照事先约定,东王除了许诺未来将协助齐国抢夺巴拉望岛外,还将此城中所有缴获的九成让与齐军,而他们仅要剩下的一成。但,包括苏禄王室成员在内的所有俘虏,必须交由他们处置。

攻占了王城,齐军在随后十余天里,驱赶着城中的土人,将缴获的财物逐一搬运上船。黄金、白银、珠宝、玳瑁,以及众多的锡、生丝、燕窝等贵重物品,全部会解送汉洲本土。而那些稻米、布帛、牲口等生活物资,将会转运吕宋总管区几个领地,售卖或分配与辖下百姓。

相较于陆上部队倾心于搜刮城中缴获,吕宋分舰队司令、翎麾校尉(中校)万长树与数名海军军官却对山打根这块地盘起了别样的心思。

“此处位于婆罗洲东岸,以北为南海,东接苏禄和吕宋,南临苏拉威西岛,距离望加锡也仅十余天航程,是俺们齐国规划的中部航线关键节点。”万长树站在船头,伸手指着山打根港的西侧,“另外,此处海湾内阔口窄,整个长五十里,口宽不到四里,内宽十余里,且水位足够深,可停泊众多千吨以上的大船。若是将此地占据,将会为俺们海军又增添一处最为重要海上基地。”

“此地乃是沙巴地区最为重要的海港,更是原苏禄王国临时王城,估计东王阿布桑殿下不舍得将这个港口送与我们。”御明号舰长、御武校尉(上尉)毛锦国笑着说道:“我们要想获得这处港口,恐怕要花一番心思。”

“无妨。”万长树拍了拍船舷,“即使现在无法完整地获得这处港口,但俺们可以先在此建立一个小型基地。待以后时机成熟,苏禄国中出现变动,即可拿下这处港口。”

“其实,相较于这处港口,我倒认为,距离此地数百里外的巴拉望岛,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控扼吕宋和婆罗洲的关键节点。”毛锦国抬头望着远处的海面,一群海鸟在低空中缓缓盘旋着,等待鱼儿跃出水面,“而且,该岛历来为我大陆神州所属,根本不需要苏禄东王将其割让许给我们。它目前只不过暂为土人番邦窃据而已。要知道,在蒙元时,任同知太史院事的郭守敬所做‘四海测验’的极南点就在那座岛上(1279年,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在黄岩岛,据传,即为巴拉望岛)。”

“巴拉望岛由东北斜向西南,纵贯千余里,地方广大,土人也有数万人之多,怕是占了,不好彻底掌控。”万长树皱眉说道。

“我们齐国立国十余年,占据的海外领地亦有数十处,但从未做过一步就鲸吞一座大岛的先例。”毛锦国悠然地说道:“要知道,作为汉洲本土之前沿的宣化岛(今帝汶岛),我们齐国可是前后用了差不多十八年时间,才彻底将其纳入治下。”

“说得有道理。”万长树点点头,“待俺们回头报于军部,让他们协调吕宋总管区,先在巴拉望岛打下一个楔子,以后将其慢慢蚕食吞下。”

“我们齐国最终是要彻底掌控整个南洋的,但在我们实力和人口规模尚且不足时,我们海军就必须要在该地区所有关键节点和岛屿提前布局设点。”毛锦国慷然说道:“以后,随着我们齐国人口的逐渐增多,实力慢慢提升,势必要把整个南洋变成我们齐国控制下的内域之海。如此,我们才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去广阔的大洋之上,与西洋列强争夺未来的海上霸权。”

“你们这些水师军官学校出来的年轻人,是不是皆如你这般,个个志向远大,心系未来?”万长树听了毛锦国的话语,心神怔了片刻,随即哑然失笑道:“俺们都看过军部所存世界堪舆全图,都知道这个世界之广,海洋之阔,远超我们想象。不说汉洲东西两端之大洋未曾探索清楚,就是这南洋各地海域,俺们海军尚未完成全部的勘察测绘。制霸南洋,争锋全球,怕是未有百年之功,恐难以实现。”

“司令所言极是!”毛锦国知道自己刚才一番激进的话语使得老成持重的万长树有些不适,便婉转地说道:“王上尝言,十年的陆军,百年的海军。我齐国海军成立到现在,尚不到二十年,以后的路,确如司令所言,需百年之功,方能有所成就。卑职,在某些方面,确实有些急切了点。”

“……”万长树拍了拍毛锦国肩膀,“俺刚才所说之言,并非要打压你们年轻人的雄心壮志。只是希望你等能沉下心来,夯实海上操船和作战本领,莫要好高骛远,扯什么争霸世界的豪言壮语。说实话,俺们这一代,没读过什么书,更没经过什么系统化的航海学习,只是凭借资格老,敢拼命,随着王上开创了汉洲基业,所以,才能占据了这些海军中的领导位置。”

“以后呀,等你们这些年轻人都成长起来了,俺们这些粗糙汉子,就该逐步退出海军队伍。所以,俺希望你们能一步一个脚印,先做好手上的细致工作,夯实各项海军操作实务。以后,方能将俺们齐国海军建成真正的世界强军,百年海军。”

“卑职,记下了!”毛锦国闻言,立时站直了身体,举起右手,郑重地向万长树敬了一个标准军礼。

第二七八章 人力

1654年10月12日,松巴岛。

五艘小型桨帆船贴着小岛的海岸线,缓缓的行驶着,船上的帆已全部落下,各艘船上的十多名黑瘦的土人,轻轻摇动着船桨,依次掠过空旷而平坦的沙滩。小岛高耸的崖壁下面,一波接一波的海水拍击着礁石,绽放出白色的浪花。

在船的左舷,一名孔武有力的汉子举着望远镜,仔细地观察岸上的情形,似乎在搜寻什么。而更多的水手和武装护卫,则无聊的靠在舷边,或者坐在甲板上,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说笑着,嬉闹着,不时爆发出一阵猥琐的哄笑声。

这五艘船均是来自附近元和岛(今印尼萨武岛,帝汶岛西南)上的几家种植园,而他们组织护卫来到这座荒僻的小岛,却是为了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大肆掳掠岛上的土人,以补充种植园中的苦力。

根据与宣化(今帝汶岛)总管区签订的种植园承包协议,总管区负责各个拓殖区的安全防务,前期也会派出陆战队和乡兵进驻,清理周边土人势力,消除各种潜在暴力风险。

而所有的种植园主均要自行组织劳力,对所圈定的种植园进行垦殖和耕作,并按照农业部的要求,还要划出部分土地,种植粮食作物。

众所周知,土地开荒的成本很高,而且前几年也是十分艰难的。刚刚完成开荒的土地第一年耕作,适合作物生长的矿物质和微生物不足,土地肥力不够,产量是十分低的,有的甚至种子都收不回来,直到连续耕种多年以上才能有所收获。

故而,这些种植园主在圈定了大量的土地后,都享受三年免征各种税费的优惠。但急于获得收益的种植园主却想在这三年免征税费期间,尽可能地提高土地的肥力,完善农田的水利灌溉设施,争取早日有大量的产出。

在这种情况下,大大小小的种植园就显得有些特别的“费人力”了。那些被种植园主请来的若干经验丰富的老农,那是万万舍不得随意消耗的,但从岛上捕获而来的众多土人苦力,就会在监工和护卫的皮鞭和刀枪威胁下,终日在田间忙碌,几无片刻休息时间。

在每一处种植园里,那些被掳来的土人苦力,可能会有一半的人活不过三五年。劳累、疾病、营养不良、乃至监工护卫的打杀,使得各个种植园中都堆砌了众多土人的累累白骨。

因而,许多种植园主在损耗大量土人苦力后,就会几家纠集在一起,组织护卫驾船出海,到附近的小岛去掳掠土人,以补充消耗甚大的劳力。

其实,这座小岛在数十年前,也曾有外来势力涉足。最早来到该岛的是葡萄牙人,他们于此处发现了大量的檀木,并以此命名为檀香之岛。然而,葡萄牙人很快就把岛上所有这种珍贵的、富有香气的树木砍伐一空,随后,他们便拍拍屁股离开这里,前往香料群岛。没过多久,荷兰人也来到这座岛屿,但寻摸了一圈,发现没什么有价值的物产,摇摇头也离开了。

如今,一群利欲熏心的种植园主,在刚刚忙完春耕后,便将他们贪婪的目光也瞄向了这座小岛,盯上了世居此地的众多土人。

“有烟火!”一名护卫放下望远镜,伸手指着岛上的一个位置,大声地喊到。

几艘船上的护卫和水手闻言,纷纷扭头朝岸上看去。只见,一道道炊烟在距离岸边数里的地方隐隐升起,显见是有一个土人部落在那里聚集。

“准备登陆!”几个护卫头领高声喊到:“所有人,把家伙什都准备好了。……登岸后,不许乱跑,集结成伍,统一行动!”

几艘船上的护卫们默默的将携带的皮甲穿戴整齐,并在脑袋上扣了一顶藤牌头盔,随后握紧手中的短刀(长矛),等待船只冲滩登陆。

对于在这种荒僻的岛屿上掳掠土人,这些护卫根本不担心会遭到强力反击。相较于爪哇岛、苏拉威西岛,以及巴厘岛那种大岛上拥有一定程度的文明和基本的政权组织形式,这些偏僻小岛上的土人还属于蒙昧的原始时期,基本上不存在什么铜铁之类的武器。

因而,护卫们只需装束皮甲,遮蔽头脸,凭借他们手中锋利的刀剑和长矛,面对那些手持木矛和石头的土人,可以说是无敌的存在。

然而,在这处沿海平原的土人部落,自诩武装岛牙齿的种植园护卫们,却遇到了一个颇为意外的情况。

他们遇到了一群原始骑兵!

数十名骑着健壮的松巴小马的土人,赤果着上身,脸上布满刺青,手里挥舞着木矛,勇猛地朝这群闯入他们家园“掠夺者”冲了过去。

无遮无拦的草甸,奔势如雷的冲锋,瞬间将十余名护卫击倒在地,剩下的人发一声喊,置受伤呼号的同伴不顾,扭头朝岸边的方向逃去。

土人骑兵一边不断发出尖利的吼叫声,一边驱使着胯下的健马,持着木矛,循着护卫们逃跑的方向,从后面追杀了过来。

又付出了十余名同伴的性命后,护卫们狼狈地窜入山林,然后快速地逃到岸边。

惊魂未定的护卫们,登上船后,连声催促操船的水手和随行土人浆手,赶紧驾驶船只,离开这处海岸,莫要让那些凶猛地土人将大家全都留在岛上。

船只缓缓地开动,心有余悸地护卫扭头朝岸上看去,只见已经有数十个土人从山林里钻了出来,挥舞着手里的木矛,像是在朝逐渐远去的船只示威。隐约间,一些被遗弃在岛上死去的同伴,正在被那些土人用木矛残忍地高高举起。还有几个土人,拿着缴获的短刀,将数名受伤未死的护卫,直接斩下头颅,兴奋地呼号着。

“他娘的!”一名护卫头领狠狠地朝海上吐了一口水,“待俺们回去了,必须向宣化总管区的官家报告此事。请求派大军过来,将他们都屠了!”

“……我们这是民间私下组织的狩猎行动,官家不会因为我们遭受一点损失,就贸然出动经制军伍,为我们找回场子。”另一名护卫头领脸色有些苍白,“就算是想动员宣化各地的乡兵,估计都不太可能。”

“那……,那……,那我们就白白损失二十多名兄弟在这岛上?”

“狗日的,那些土人不过就骑着一些矮马,手里还是拿着木棍,就将俺们撵得如此狼狈!”一名壮实的汉子,脸上带着血,狰狞地说道:“当时,俺吼着让你们迅速聚集结阵,迎面直击土人。可你等贪生怕死之辈,竟无一人随俺反身杀敌!死去的二十多名兄弟,都是你们害死的!”

众人闻言,均喏喏不敢反驳。适才,数十名土人骑兵冲来,众人惊愕之余,不免心神为之一夺,胆气皆丧,再加上对骑兵的天然恐惧,都下意识地四散奔逃。而此人,却是众多护卫中唯一敢战之士。在躲开土人骑兵冲阵之势后,他随即挥刀斩杀了一名土人骑兵。

但众人皆逃,他亦孤木难支,也只能随着大家一起退到海边。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骑着健壮矮小战马的土人似乎没有那么可怕,比起在大明境内的清虏骑兵,他们可谓是一群骑着大牲口的“野猴子”。

可是,他们这些全部武装的护卫就是被数十个“野猴子”给撵得狼狈逃至海上,并且还丢下了二十多名同伴在岛上。

一念至此,所有人都感到一种莫名的羞愧。

“我们……再杀回去?”一名护卫头领迟疑地问道。

“杀回去,最起码要将同伴的尸体抢回去。”那名粗犷的汉子瞪着眼睛说道:“就算捉不了几个能用的土人,但只要夺了他们的马,好歹也能给东家有个交代!”

众人听罢,眼睛里渐渐冒出贪婪的光芒。对呀,这些土人有马!抢些马匹回去,绝对比弄几个土人要值钱多了。

“屠了他们,夺马!”

“……杀回去!”

……

11月20日,宣化岛(今帝汶岛),镇海(今东帝汶帝力市)。

宣化总管区庶务官黄泽南将一份来自汉洲本土的文书递给胡平江,一脸苦笑,说道:“总管大人,工部要求我们宣化在年底前再解送两千名土人至本土,以缓解汉洲几处矿场的苦力短缺问题。我们今年已经往本土解送了不下一万三千多名土人,似乎总也填不满本土的各种需求。”

“呵呵……”宣化总管胡平江冷哼几声,“土人又不是野地里生长的杂草,割了一茬又一茬,可以永无止境地给汉洲本土大量提供苦力!这些本土的矿场呀,就不能省着点用?就算是当牲口使唤,也得爱惜点,不能将其充作一次性消耗品呀!”

“那些土人苦力,也不尽然都在矿场。”黄泽南说道:“这几年,汉洲本土各府县都在大兴水利,除了频繁动员本地百姓民众,最多的就是使用这些免费的土人苦力。不过,像这般消耗,确实有些浪费了些。如今,宣化岛及周边几个小岛,哪里还有多少土人可以让我们解送本土?”

胡平江冷眼看了看厅中的几名官员,沉声说道:“抱怨归抱怨,但本土的指示必须完成。若非人力短缺严重,工部断然不会移文我宣化总管区,要求额外增加两千土人苦力。诸位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务必要在年底前凑齐两千土人。”

“总管大人,卑职于半月前从元和岛上的几家种植园那里得知,距离我宣化岛西南数百里外有座大岛,该岛沿海平原分布若干土人部落。若是动员数百乡兵前往,再辅以部分种植园所属护卫,想来可以寻获些土人。”宣化总管区兵备处主官邢文祥建议道:“另外,该岛还有不少土人圈养和野生的健壮矮小马匹。若能大量捕获,将其发卖本地或者汉洲本土,对我宣化总管区也是一笔不小的收益。”

“既如此,立即着令兵备处征召乡兵前往。”胡平江当即点头。

“总管大人,两年前,苏拉威西岛上的戈瓦素丹王国在葡萄牙人和南洋商社的帮助下,灭亡了东部的伯纳素丹国,而南洋商社趁机占据了辛贾依王城,作为他们在该地区的商业据点。听说他们与附近众多的布吉人部落关系不错。我们宣化总管区不妨要求南洋商社给我们提供一些布吉人,充作本土需求的苦力。”一名官员上前建议道。

“嗯,此议甚好。两年前,借给南洋商社数百乡兵武装,现在是该到了他们回报俺们的时候。”胡平江说道:“派人知会一下南洋商社驻镇海的掌柜,让他们给咱们准备八百到一千人。若是需要武力支援,俺们可以派出乡兵前往苏拉威西岛。”

“大总管,应付今年,到了来年,本土或许还会要让我们宣化总管区解送上万的土人苦力。”黄泽南担忧地问道:“届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你们有什么好的应对法子?”

“总管大人,龙目岛上的马加撒人正在反抗巴厘人的统治,他们的几个头领曾寻到拉兰图卡王国,请求对方的援助。”黄泽南娓娓说道:“可能是担心附近的巴厘王国会加以干涉,因而拉兰图卡王国便通过葡萄牙人,曾向我们齐国寻求某种支持。若是我们宣化总管区适度介入他们土人之间的纷争,派出若干武装乡兵,则可趁龙目岛上混乱局势搜罗大量土人。如此,或可应对未来一段时间本土对土人苦力的需求。同时,我们齐国也可在龙目岛获得相应的特殊地位,保障我们齐国在该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介入土邦的战争,需要大王和军部的授权许可。”胡平江沉吟片刻,点头说道:“不过,俺认为此方案可行,且风险性很小,应该会得到本土的许可。即使不出动陆战队,俺们宣化总管区也能动员自身力量,将那龙目岛打个稀巴烂,攥取其中相应的利益。”

胡平江说这番话,有着足够的地气。经过十余年发展,宣化岛及其周边附属岛屿,已拥有近两万三千多人口(不含土人),千人以上规模的城镇就有六座,若是紧急动员的话,可轻松召集两三千武装乡兵。

“总管大人,我宣化总管区在重视武功和商业利益的同时,还需多多关注文治。”总管区文教部主官邵宗群待众人讨论完征伐土人的事务后,朝胡平江拱手说道:“大人,随着我宣化地区孩童的逐渐增多,各地所属学堂已不堪重负,课堂之上亦拥挤不堪。另者,授业师资,人数也是短缺日甚。这些问题,下官已提请总管大人数次,现恳请大人加以重视并着力解决。”

“邵夫子,勿要如此催逼俺。”胡平江苦着脸说道:“这些事情,俺记着的。俺先从库里拨一万汉洲银元,将学堂最为拥挤的几个县镇加以改善一二。至于师资,下个月,俺返回本土参加政府联席会议时,亲自去寻那文教部宋大人,软硬兼施,让他无论如何,也要给俺们宣化总管区多派些教书的先生来。”

第二七九章 齐国的文治

上一篇:庶子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