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 第336章

作者:重庆老Q

同时,几名军政高官的心里也产生了一丝疑惑,大王是如何得知,这个郑森就一定与郑芝龙是完全不同的人,并且还能争取为共同抗清的盟友。

“此次攻广州,有太多不可测的风险存在。”齐大江想了想,摇头说道:“另外,那里驻有不少郑军,难保战场上不会出现什么意外。……所以,俺们就不用知会郑森了。”

第二三七章 风起(续)

1651年10月15日,清军惠州总兵黄应杰部五千余人进抵南宁城下,与先期抵达的尚可喜、耿继茂所部会师,使得南宁城下的清军总兵力达到两万八千余。

清军于九月上旬攻肇庆开始,在不到两个月时间,迅速杀至广西,连克梧州、苍梧、藤县、岑溪、容县、怀集、北流、博白、兴业、陆川、郁林、浔州、横州等二十余城。如今大军云集南宁城下,自然想毕其功于一役,攻克南宁,再顺势攻入云贵,将大西军老窝给掏了。如此,正在攻湖北的西军将成无根之萍,或可不战自溃。

早在清军入关之前,孔、尚、耿三人便被编入汉军八旗,其中孔有德部编入汉军正红旗,尚可喜部编入汉军镶蓝旗,耿仲明部编入汉军正黄旗。

三王在去年受命分头攻打广西和广东时,兵力还很薄弱,孔有德原有辽兵(辽东八旗汉军)仅三千一百人,拨入新兵一万六千余,凑足了两万人;尚可喜原有辽兵两千五百人,补充新兵七千五百余,凑足一万人;耿仲明原有辽兵两千三百人,补充新兵七千六百余,亦凑足一万人。

如今打了近两年时间,孔有德被李定国从桂北一路逐回湖北,连战连败,兵力仅剩四千余。而尚、耿两人却是兵力越打越多,不仅兵力均膨胀到两万余,而且攻下了大半个广东和广西,可谓志得意满。尤为让两人欣喜的是,只要破了南宁,夺取广西,那距离他们改封就藩的云贵两省,就已经不远了。

从广东一路杀来,除了肇庆遇到一些麻烦,其后不论是大西军也好,明军也罢,无不望风而逃,几无经历大战,这让清军又找到了刚入关时熟悉的节奏。果然,这大西军主力全部都集结至湖广战场了,以至于广西空虚,平白让我大清兵马如此顺畅地攻入广西腹地。

就在所有清军将领认为,南宁城也会如同前面的梧州、浔州、郁林等几个大城一样,会被轻松攻占,然后就可以撵着大西军的步伐,继续往西攻入云南。但集大军数日附蚁攻城,竟然迟迟无法破城,城中守军异常顽强,并且还拥有数门火炮,使得清军在城下死伤累累。

随后几日,清军改变围三厥一的攻城模式,转而集中所有兵力,对南宁城展开四面围攻,妄图以优势的兵力,破开一点,然后引大军入城。但数日下来,仍难以攻破城池。

其实,一路顺利地攻至南宁,让清军有些误判了形势,大大低估了南宁守军的实力。虽然自攻入广西以来,势如破竹,各地大西军望风逃窜,空城而走。但清军歼灭的西军并没有多少,而是基本保存完整,逐步退至南宁。如今,整个南宁城中,有李定国所部一万两千余精锐,加上陆续逃至城中的部队,总兵力已有两万三千余,在整体实力上并不弱于攻来的清军。

10月20日,午后,清军刚刚结束了一次全面攻城行动,部队尚未返回营中。南宁城几座城门突然洞开,西军以十余头战象为前导,两万余战兵倾巢出动,朝正在退后的清军掩杀过来。

是役,清军大败,损兵一万五千余,惠州总兵黄应杰于战阵之中避之不及,被战象踩踏而亡,尚可喜、耿继茂领败军一路逃回横州(今广西横州市)。

10月22日,李定国督大军两万余,围横州,以火炮轰开城门,再破清军。

尚可喜、耿继茂仅领六千余溃兵,狼狈东蹿,逃至浔州(今广西贵港市)。然而,未及喘息,李定国部军马又攻至,清军未敢抵抗,弃城而逃,朝梧州而去。

10月27日,清军连续放弃藤县、岑溪、容县、怀集、北流、博白、兴业、陆川、郁林,一路逃至梧州城下。

然而,让清军绝望的是,梧州竟然在数日前被柳州而来的大西军攻破,生生挡住了他们逃往广东的道路。

无奈之下,清军丢弃大量不易携带辎重物资,穿越山间小路,奔肇庆而去。

……

10月20日,就在李定国于南宁城下大破清军之时,齐国集结陆战队官兵一千余,乡兵八百余,自救军四个营头一千五百余,忠义军三个中队四百余,并联合顾三麻子部,兵力总计六千余,动用十余门重炮猛轰广州城,将此前毁损严重的西北角城垣再次轰塌。郑军由此大溃,三千余跪地请降,广州城旋即克复。

广州即下,齐军随即分兵三千余,乘坐百余小船,沿西江上朔,直驱肇庆。

肇庆数月前尚在明军手里,为南阳伯李元胤(李成栋养子)驻守。本来在去年广州失陷后,肇庆已经岌岌可危,城中守军不到四千人,若是清军大举围攻,城破人亡也是旦夕之间。

不过,尚可喜、耿继茂等人因为清廷将广东改封郑芝龙,使得两人大为不满,便借口粮饷不足,部队需要休整为由,簇聚在广州附近,迟迟未攻肇庆。

待到了八月底,清廷发来调兵文书,急令尚可喜、耿继茂等部清军主力,迅速攻入广西,击大西军后路,为日益艰难的湖广战场缓解一下压力。

借着清军刻意放水的时机,李元胤遂命城中军民加强城池的防御力度,特意修葺了四周的城墙,增建炮台数座、窝铺六十余间,水城之上增添炮台两座,并拆除了离城四尺以内的所有房屋,用以增置楼堞。

一个多月前,尚可喜、耿继茂集三万余大军猛攻肇庆,耗费十余日,折损官兵三千余人,才将这座坚城攻克,李元胤引残兵千余至罗定州(今广东云浮市),继续抵抗。

清军主力一路往西攻去后,留韶州总兵马光明部三千余剿灭李元胤残部。而郑军待清军离开后,一千五百官兵随即进驻残破的肇庆城。

10月25日,齐军突然攻至肇庆,当日午后,迅速夺取水城,掐断了郑军南逃路线。

次日,齐军一边着令民夫拖拽火炮至城下,准备强攻肇庆城,一边让两名来自广州的郑军俘虏进城去劝降守军。

待正午时分,两名劝降的郑军俘虏出城告知,因守城将领和部分官兵家属皆在福建,不敢未战即降,否则可能祸及家人。

带队的第四陆战营长石广汉一听,顿时乐了。“不敢未战即降”,那就是要先打两下,然后你们是不是就该力战不敌,继而“被迫投降”?

十余年的潜在盟友关系,郑齐两家彼此双方人员交流甚广,移民船队往来大明时,也会经常停靠泉州、中左所(今厦门)等郑氏辖地进行一番补给休整。许多郑军将领和齐国水师军官也曾一起喝过酒,吃过席,甚至一块逛过窑子,多少有些交情。

今年一月,郑芝龙突然降清,并出动大批舰船突袭广州齐国舰队,使得两家关系瞬间变成敌对。待五月齐国汇集了主力舰队,开始打击和削弱郑氏水师。不过,在交战过程中,齐国水师官兵并没有对郑军下死手,只要郑氏舰船上的官兵主动投降,一般都会获得齐军的优待。

此前郑齐双方友好合作时,齐国就对郑军旗下的数万水手馋涎欲滴,时不时地挖些墙角,偷偷招揽一些郑氏水手。如今,与郑军作战,齐国水师除了要极力削弱郑芝龙的海上力量外,还有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全力收编郑氏的水手,以补充和扩大齐国的海军队伍。

至于郑军的陆师官兵,齐国并没放在眼里。广州一战,数千人在齐军猛烈的炮火轰塌城墙后,立时丧失战斗欲望,纷纷跪地请降。

那么这个小小的肇庆城,恐怕也难挡齐军的进攻。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肇庆城中的郑军却根本没有投降的打算,反而抵抗得异常顽强。他们利用此前明军留下的火炮,与城外齐军展开对轰。虽然炮火不甚猛烈,但也让齐军试图直接轰开城门快速破城的计划根本无法实现。

攻城战斗进行了一天,齐军除了将城墙轰开几道细小的裂缝,未取得更大的战果,反而使得炮兵伤亡十余人。这令齐军上下在惊讶之余,也是恼怒万分。

若是尚可喜等清军主力在广西被李定国击败,说不定这个时候正在往肇庆的方向逃窜。不能攻占此城,那么清军就能顺利地从肇庆往东北方向撤退,走四会、清远,至韶州,最后退回江西。

“明日再从船上卸下几门重炮。”石广汉愤愤地说道:“明日,誓要将肇庆城墙轰塌,让郑军晓得俺们齐国军队的厉害!奶奶的,南京、广州等大城都让俺们攻下来了,在这小小的肇庆城下,还会让俺们吃瘪不成?”

“营长,城中郑军防守颇有章法,领兵的将领有些门道。……咱们还是谨慎一点为好。”一名战术参谋提醒道。

“俺晓得。”石广汉看着远处肇庆城,若有所思地说道:“城中守军将领叫施琅,是近几年来郑军窜得最快的将领之一。听说,十几年前攻台湾荷兰据点的时候,他就表现得非常亮眼,让郑军第一时间攻下赤嵌城,取得了稳固的立足点,为最后全取台湾立下头功。此人打仗善于用奇,还喜欢弄险。你说,到了晚上,他会不会偷偷摸出城来,对我们发动一次夜袭?”

“营长,我这就去安排!”那名战术参谋闻言,顿时心领神会。

10月26日,夜,肇庆城守军主将施琅遣七百精兵,夜袭城外齐军大营。但遭到齐军的精心设伏,几乎全军覆没。肇庆城随即全城警戒,防备齐军趁势攻城。

然而,击灭来袭郑军后,齐军并未趁势发起攻击,而是好整以暇地继续安守大营,养精蓄锐。

10月27日,齐军集中十门火炮,密集轰击肇庆东城,至傍晚六点,此前遭到清军破坏严重的东城一段城墙出现垮塌。齐军指挥官石广汉遂命令忠义军发起突击,攻入城中。

待夜幕降临时,齐军基本清除郑军的反击。然而,令人失望的是,郑军主将施琅趁着夜色,逃出肇庆,不知所踪。

10月29日,清军韶州总兵马光明部闻之肇庆城破,立即置罗定州李元胤部明军不顾,往高州(今广东茂名市)逃去。

11月1日,清军尚可喜、耿继茂所部清军三千余陆续出现在肇庆城下,整个队伍辎重皆失,军械也丢弃毁损近半。

在看到肇庆城头几面飘扬的赤色黄龙旗和黑衣军时,清军上下均露出绝望的神情。

别说城中驻守的是令清军最为忌惮的齐国军队,就是普通的一千多明军,也足以让狼狈逃窜至此的清军束手无策。没有辎重补给,更没有攻城器械,而且师老兵疲,军械不足,如何能跨过肇庆城。

难不成,又钻深山老林,逃往江西?若如此,最终能有几人活命。

当齐军列队出城时,尚可喜长叹一声,解下腰间佩剑,掷于地上,命全军跪地乞降。

耿继茂挣扎良久,亦不甘地抛下手中长刀,跪倒在尚可喜的身后。

11月2日,原大顺军将领袁宗第、李来亨二人领四千余兵马从梧州一路追击而来,进抵肇庆城,与齐军顺利会师。

至此,清军攻两广主力大部被歼,而攻至广西钦州附近的郝尚久部八千余兵马则彻底成为孤军,覆灭也是时间早晚的事。

接下来,齐军将出动水师舰队配合李定国大军,扫荡广东北部和东部地区,剿灭清军和郑军残余,彻底将这个富庶的省份纳入大西军的直接控制之下。

不论是拥有的人口,还是积存财富,广东均数倍于云贵广西等地,大西军据有此地,将极大的提升和促进他们未来的战争潜力。

更重要的是,此战还一举全歼清军汉军八旗尚、耿两部,若是再加上半年前被李定国打得抱头鼠窜的孔有德部,清军最能打的三王,均栽在两广之地。整个南方局势,亦为之一变,使得大明辖地拥有了更为宽广的战略纵深。

第二三八章 云涌

1651年11月10日,李定国率一万六千精锐大西军由肇庆进抵广州,随后,分兵两路,一路向北攻韶州府,威胁江西;一路向东攻惠州府、潮州府,进逼福建。

袁宗地、李来亨部则联兵李元胤部明军向南扫荡高州府(今广东茂名市)、雷州府(今雷州半岛一带)。

而清军郝尚久部八千余人,攻钦州半月,死伤累累,无法克之。当听闻尚可喜、耿继茂、黄应杰等清军主力在南宁城下遭遇大败,一路逃回广东,大恐之下,遂放弃再攻钦州,掉头朝东狂奔。

然而,郝尚久刚逃没多远,就得到探马回报,数月前从福建叛离的郑森部明军在廉州府合浦县(今广西北海市)附近登陆,并迅速占领合浦县,于廉江东岸严阵以待,阻住了他们东蹿的路线。

无奈之下,郝尚久又领兵掉头西返,趁钦州守军不备之时,偷渡钦江,然后沿着海岸,一路朝安南逃去。

11月18日,郝尚久夺安南与大明交界处海宁(今越南芒街市)、东兴(今广西东兴市)尽占沿海平原地带,同时布重兵于北伦河南岸,防备明军继续追逼。

大西军不仅在两广地区取得重大胜利,以偏师攻四川的刘文秀也是连战连捷,进展顺利。9月20日,刘文秀命卢名臣先取遵义,随后攻重庆,而刘文秀自率兵渡金沙江,9月24日,攻建昌(今四川西昌市),大破袁韬、武大定,迫使两人投降。

10月2日,刘文秀领兵北上夺取嘉定(今四川乐山)。10月10日,破叙州(今四川宜宾市)。10月14日,夺永宁(今四川泸州永宁)。在10月27日,与卢名臣会师涪州(今重庆涪陵),并击破于大海,李占春,尽占四川南部。

清四川巡抚李国英惊恐之下,除了连连向清廷求援,请求朝廷尽快派大军入川,另外,他还将成都、叙州、涪州、永宁、龙安(今四川邻水)等各镇清军尽数聚集于保宁(今四川阆中)。李国英深知,兵力分散乃兵家大忌,分驻各地,不仅无法守御疆土,恐会遭刘文秀各个击破。

秦王孙可望统大军七万余,在九月底,进至长沙。随即,于此分兵两路,命冯双礼领两万兵马经益阳,攻常德,他自领五万大军经岳州、咸宁,攻武昌。同时,孙可望还命人在岳州搜罗大量船只,准备届时以水陆合击武昌。

驻守常德沈永忠部清军在冯双礼绝对优势兵力威逼之下,未敢应战,直接弃城而逃,向北方的荆州“转进”。自从数月前,得到顺治帝发来的旨意“不可浪战,移师保守”后,这位大清续顺公可谓深得其精髓,从湖南永州一路退到长沙,再至常德,如今更是逃到荆州,绝不和明军“浪战”,持续“移师保守”。

相较于沈永忠部清军不断避战转进,逃至武昌的孔有德部清军却已经无路可退。

9月初,为了确保武昌的安全,被顺治帝加封为定远大将军的尼堪已统精锐八旗两万从北方出发,进抵许昌。在聚集和征召江淮、山西、河南、江西等各路清军时,尼堪发出严令,命孔有德、祖泽远等人死守武昌,不得后退一步,等待大军来援。

武昌城中仅有定南王孔有德、辰州总兵徐勇、长沙总兵杜如金、岳州总兵徐正笏等清军残部六千余人,不仅人数要远远少于孙可望攻来的部队,而且,城中兵马尽皆为此前败军,士气均无,都打算着待大西军攻来,便准备弃城而逃。

孔有德、祖泽远两人收到尼堪死守武昌的军令,不敢违抗。于是,为了激励士气,孔有德暗令守军洗劫城中富户,大掠三天。整个武昌城顿时如人间地狱,士绅、富户之家被屠戮千余户,同时殃及百姓数万人。

10月5日,孙可望领五万余大军攻至武昌城下,随即展开猛烈攻城。

得到了充分宣泄大清将士爆发出了难得的战斗力,连续数日击退了大西军的进攻。孙可望面对清军的激烈反抗,恼怒不已,派人给城中孔有德传话,若是三日之内不降,城破之后,鸡犬不留。

但孔有德不为所动,在半月前,他就将城中守军尽数整编,以本部亲信将领安插其中予以统领,取得了兵权的统一指挥和调度权力。同时,他还在城中征发两万余丁壮,负责搬运作战物资,抢修城墙缺口,在战况危急时,更是督丁壮冲杀在第一线。

大西军围攻武昌一个月,火炮曾数度轰塌城墙,但在城中清军的疯狂反扑之下,均未能及时攻入城中,数千丁壮和石匠在清军的威逼之下,冒着炮火和箭矢,迅速堆积砖石巨木堵住缺口,随塌随补。另外,清军还强逼城中百姓,在城墙的后面,修建了数道坚固的街垒,几乎将数面城墙都修成了几座瓮城模式。

11月15日,当清军五万大军进抵长江北岸的汉口镇时,孙可望便意识到,攻占武昌,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遂于11月18日,引军退往岳州。

历时数月的湖广战役随之落下帷幕。

……

12月15日,惠州。

李定国将手里的眷写书册轻轻地合上,满意地点点头。

“那些齐国参谋手中的文书可曾都眷写完毕”

“已然全部都抄写过一遍。”马思良拱手说道:“眷写完后,还与那些齐国参谋书写的文书一一核对过。”

“以后,军中但凡经历战事,均要各部将领事无巨细地记录战事经过,从战前军事计划开始,到战事部署、战斗经过、战斗结果……全部都要记录完整。如此,可为以后军中将领借鉴参考,同时也能避免以后战事当中再犯同样的错误。”

“我们……,我们恐怕做不到。”马思良为难地看了李定国一眼,“军中将领,大多乃粗陋之辈,别说书写文书,就是读军令,看军报,……也是难以为之。”

“……那就征召一些读书人进入军中各部。”李定国闻言,先是一怔,随即苦笑一声,“齐国军中的参谋制度以我看来,是一项很好的军制,可以尽量避免主将犯下一些非必要之过错。他们将每次战事经过详细记录,作为军事教典战例,为领兵将领汲取借鉴,这将使得他们军中将领可获得更多的实战经验和教训。”

“听那些参谋说,他们汉洲本土有军事学堂,专门教授如何战阵厮杀。”马思良点头说道:“他们所记录的湖广战事和两广战事,必然也会成为军事学堂里的教案之一。”

“无怪乎,齐军在大明境内助永初朝廷征战数年,未尝一败,不是没有道理的。”李定国说道:“他们不仅仰仗火器之犀利,舟船纵横江海之便捷,更有军中严谨规制的参谋合议之法,此乃强军矣!非必要,我大明此后将不与为敌。”

“……”马思良闻之一愣,随即释然,自从追随张献忠反明以来,时降时叛,与明军打过,与其他农民军也拼杀过,如今反正归明,开始与清虏征战。焉知以后,世事变幻,或基于利益纠葛,或基于立场不同,再和这个一意扶保大明的齐国发生战争。

“齐国是否如约已退出肇庆、广州两地?”李定国转头问副将胡顺。

“齐国在收拢了数万难民后,已经陆续退出肇庆和广州。”副将胡顺拱手答道:“不过,他们占据了粤江(今珠江)东侧的阿娘鞋岛(今东莞市西南威远岛,珠江口东岸)。……说是要建立商站,沟通广东内陆腹地。”

“阿娘鞋岛?……他们这是明为建立商站,实为控扼粤江出海通道,并可随时封锁广州呀!”李定国喃喃地说道:“难道齐国对我们还深存有戒心?”

“安西王,齐国似乎不希望我们内部出现……不和的氛围。”马思良犹豫了一下,大着胆子说道。

孙李之争,虽然没有摆到明面上来,但大西军上下皆知孙李之间的矛盾似乎已难以弥合,两人甚至到了不想彼此碰面的境地。本来孙可望带大军出贵州,奔湖南,便向李定国发出指令,让他领兵攻常德、荆州,然后沿长江一线,从夷陵(今湖北宜昌市)攻入川东,与刘文秀合击四川,夺取整个蜀地,就此,将云贵川湘桂五省连成一片,从而建立稳固的大西南根据地。

上一篇:庶子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