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 第240章

作者:重庆老Q

第三三章 平安岛的发展

1643年2月20日,吕宋,平安岛(今菲律宾东南卡坦端内斯岛)。

“勇进”号等四艘齐国移民舰船缓缓地停靠在平安堡码头,立时涌来一群当地的乡兵和官员,按照既定流程,开始组织移民下船,清洗身体,领取饭食,分配临时居所。

“你们怎么跑到平安岛的西南侧了?而且还撞到见西班牙人了。”平安堡指挥曹和问道:“路上遇到风暴了?”

“那可不!”船长佘明广说道:“让风暴给吹到吕宋大陆边上了,我们呀,整个是绕着平安岛转了一圈。遇到的两艘西班牙武装商船,估计也不想跟我们打,对峙了一会,大家各自散去了。哎,你还别说,我们船队围着平安岛转圈的时候,发现岛屿南边有一海湾处,有一大片地势平坦的平原,你们平安堡到时候可以派人过去看看,将那里占了,足以开垦出不少良田来。”

“是吗?”曹和闻言,不由好奇地问道:“那里有土人没?河流、水源土质如何?”

“有没有土人,我就不知道了。河流嘛,好像有一条。”佘明广说道:“不过,那里的位置非常优越,面对一个宽阔的海湾,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停泊地,比平安堡的条件要好多了。”

曹和点点头,表示记下了,以后会派出小船驶到南边去看看,并择机建立一个据点。平安堡最早以前,是一艘移民船只遭遇巨大风暴后,飘到这里来,虽然处于河口位置,但每年6-10月台风频发,使得风暴一旦升起,深切地影响到此处,所以这里并不是一个合适的船舶停靠地。

不过,平安堡一带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数条河流穿过平原,并且雨量充沛,非常适合种植水稻。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此地已经拥有六百多定居移民,都是历年来因为各种身体不适,不宜远航,被留在此地。

而且,每年靠着大量的移民在此中转,平安堡沿着河流两岸,陆续开垦出了一万五千余亩耕地,不仅可以支应过往移民吃用,还大量补给中途岛(今帕劳科罗尔岛),有力的支撑了东部航线移民运输。

平安堡除了种植粮食外,还组织当地捕获的土人和过往移民,大量收割附近的蕉麻,粗粗加工后,打包装运到移民船上,带回本土用于生产渔网和缆绳。

平安岛的丛林里生长着无数的野生蕉麻,由于茎和叶子跟芭蕉树相似,移民开始均以为是野生芭蕉,并未过多关注。

但在前年的十月间,平安堡出动乡兵准备捕获更多的当地土人,以增加劳力时,在一处海岸边,攻破土人部落,发现他们用于捕鱼的渔网竟然是用这种蕉麻制作的,令曹和大为惊讶。

要知道,在汉洲本土,因为剑麻、黄麻等纤维作物引进的时间很短,产量非常有限,故而,使得汉洲本土的麻料生产因为原料问题,一直发展不起来。大部分渔网和船用缆绳,都是来自巴达维亚市场采购,偶尔,也会从大明购买。

如今,在平安岛上这种随处可见的蕉麻,竟然可以作为制作渔网的材料,那么是不是还可以加工成各种麻料、缆绳呢?

抱着试试的态度,曹和命人收集了部分蕉麻,通过移民船队带回本土,以试做麻料生产。

果然,在去年六月,从汉洲本土传回来的消息证实,这种蕉麻完全可以用作渔网、绳具、麻布的生产原料,并要求平安岛大量收割,并做初步加工,供应汉洲本土的麻料生产。

蕉麻是年生草本植物,由于茎和叶子跟芭蕉树相似,故名蕉麻。叶柄内有纤维,其纤维细长、坚韧、质轻,在海水中浸泡也不易腐烂,是做渔网和船用缆绳的优质原料,还可编织席子和地毯及优质麻织衣料。

蕉麻主要产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后世的菲律宾吕宋岛和棉兰老岛是主要产地,在马尼拉港出口,所以又被称为马尼拉麻。若是定植一年后割叶,可以连割10年。从叶鞘中取纤维,硬质纤维,柔软、有浮力和抗海水侵蚀性好,强度极大。可用于织鱼网、绳索、吊车绳索、动力传递缆索、麻布或包装袋等。内层纤维可不经纺纱而制成耐穿的细布,用于衣服和鞋帽。

鉴于平安岛上的野生蕉麻均生长在山区,环境较为恶劣,曹和除了命人大量捕捉土人并驱使他们割取蕉麻茎叶外,还让定居于此的移民,将部分蕉麻移植于平原地区,以便未来可以就近割取。

另一方面,平安岛上还有数量极其丰富的樟木、楸木、楠木、柚木等硬木资源,而且距离位置上,比威远岛(今新几内亚岛)离大明更近,隐然有替代其木材出口至大明的趋势。

可以说,平安岛不论是在位置上,还是经济价值上,都远远超出中途岛的作用,甚至某些时候,移民船队在遇到风向极其有利的情况下,会直接驶到威远岛的通州堡(今印尼巴布亚岛西北方向马诺夸里市),而不需要经过中途岛中转补给。如此一来,孤悬于大洋之中的中途岛,地位似乎有些尴尬了。

再加之,威远舰队计划要在棉兰老岛南部获取一处补给点,以作为图谋吕宋的南部支撑点,若是得以实现,那么中途岛的定位,在很长时间里,都会处于比较边缘化的位置。

对于中途岛的前途,曹和自然不会加以关心,他只知道,平安岛非常适宜种植水稻,而且可以做到一年两熟,甚至三熟,为东部航行的往来移民提供足够多的粮食供应。以后也会因为蕉麻和木材的大量供应,会引来本土更多的关注和物资投入。再发展几年,平安岛肯定会如同新生岛一般,成为大齐王国最为重要的海外领地之一。

……

此时的新生岛上,张文琪迎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大越国(安南后黎朝)使者,礼部侍郎郑明庆奉郑主(郑梉,郑氏政权的第四代领袖,封号清都王)之命前来新生岛。

安南郑主(郑梉)于去年(1642年)发动的南征,因为新生岛上齐国人突然介入,使得前期取得的大好局面为之崩坏,丧师数万,海上力量亦损失过半,并让南边的阮氏叛贼重新将战线推到争江一线。这也昭示着,郑主策划的南征行动,最后以失败收场。

1643年2月,因为有人借大越国王的名义,以南征失败为由,大肆攻诘郑梉,甚至有朝中大臣勾连地方军镇,试图推翻郑梉的朝堂把控权力。为此郑梉先是带兵围了王宫,逼迫在位的黎神宗禅位给儿子黎真宗。随后,命其弟郑骥出大军强力镇压地方反抗势力,暂时稳固了其郑氏政权。

策划多年的南征失败,让郑梉尤为恼怒和惋惜。在听闻水师统领报告,南方阮氏叛贼主要依靠着汉洲人强横的水师力量,多次击败大越国水师战船,协助阮氏叛军多次在郑军后方登陆,以至于郑军前后失据,功败垂成。

随着不断有汉洲人的消息报来,郑梉愈发对其充满了兴趣。原来这个居于遥远南方的新生势力,国中主要民众均来自大明,并且还在数年前,于柬埔寨王国沿海占据了一个小岛。他们前后两次击败南方阮氏叛贼的攻击,并且连续数年攻掠阮氏沿海城镇。可以说,将那个南方叛贼打得灰头灰脸,而对此却没有任何办法以应对。

同时,有人还向郑梉报告,数年前,这个汉洲势力,还曾经向鸿基(今越南下龙市)当地官府要求,要面见大越国皇帝,请求与郑军联合共伐阮氏叛贼。不过,被当时的地方官员给一口回绝了,还斥其为“撮尔海上盗匪势力,焉敢攀附我大越国,以谋阮氏叛逆,诚为可笑”。

“诚为可笑”,南征的失败,恰恰因为这个汉洲势力的介入,使得大好局势毁于一旦。几年前,听闻南边阮氏叛逆数遭海上袭击,并将其水师力量摧毁大半,郑梉也正因为此,而做出集结大军进行南征决定。

谁能想到,昔日数攻阮氏的“海贼”,竟然与其握手言和,反而联手击灭泰半郑军水师,并频频发动侧后登陆作战,击溃了郑氏南征大军,将战线重新推进到战前位置。

郑梉当即下令,此前慢待汉洲使者官员斩首,同时派出使者前往新生岛,试图与其罢兵止战,并共谋阮氏。

张文琪听完这位大越国礼部侍郎郑明庆的要求后,不由笑了起来。

果然,如王上所言,这个世上,只要你的拳头足够硬,就会赢得更多人的尊重和敬畏,身边的“朋友”和“盟友”自然也会多起来。揍了安南阮氏,打了安南郑氏,还能让两方争相拉拢,引为助力,他们看上的不就是我大齐王国犀利的火器,以及实力高出一筹的水师舰船嘛!

“我大齐王国已然与广南国握手言和,致力于维护本地长期的和平稳定环境,可不是反复无常之辈。”张文琪郑重地说道:“对于你们大越国和广南国之间的争端,我大齐短期之内不会再度介入,更不会与你共谋广南。”

要介入的话,那也得等我大齐北海舰队返回新生岛时,才能有所作为。

“我家大王闻悉贵国与大明天朝颇有渊源,而我大越过乃大明册封所立,按理说,应同为天朝文明所属。而阮氏,乃我大越国之叛逆,贵我两国应尊正统,共伐阮氏。”郑明庆正色地说道:“我大越国为表亲厚友善,清都王(郑梉)奏请我大越国王,以公主与贵国大王和亲。这位大人,以为如何?”

第三四章 占城人

“你们大越国要与我齐国和亲?”张文琪听到这位大越国(越南后黎朝)礼部侍郎郑明庆提议后,惊讶得无以复加。

“不错!”郑明庆微笑地答道:“我家大越王五公主,年芳十六,容貌端庄,温贤淑良,且又颇通文墨,尤喜汉家文化。你家齐王听说亦为二十许之有为君主,与我大越公主,可为良配。”

“我家王上已经有了王后。”张文琪下意识地说道。

“齐王既然有后,那么五公主和亲齐国,亦可为侧妃。”

郑明庆笑眯眯地看着这位齐国年轻的新生岛总管愕然的神情,心里不由生起几分鄙夷。逃难于南方偏僻大陆之明人,虽然靠着西洋舰船和火器之威,逞凶一时,但若与我大越国相较,缺的自然是数百年的大国底蕴和经年的儒家文化。我大越国公主下嫁与你,岂不是让你等有些受宠若惊。

“兹事体大,我仅为新生岛总管之职,不敢擅专,需要禀报我家王上。”张文琪认为,安南郑氏将一个黎朝的公主与齐国和亲,即使不能将齐国拉到郑氏一边,但也多少可以离间齐国与广南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在他们与广南国发生战争的时候,可以将新生岛武装和齐国海上力量排除在外。

可自己作为一个海外领地的总管,对于有人想将公主嫁与自家大王,他还真的不能一口将其回绝了。这毕竟是一个正经国家的公主,黎朝之大越国,可是得到了大明宣德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承认和册封,为安南国王,订三年一贡之例。

即使人家现在的国王是傀儡,大小朝政均被郑氏把持,但那好歹也是一个王呀!

“安南郑氏最近有什么举动?他们以黎朝公主与我齐国和亲,到底要图谋什么?你们黑衣卫有没有相应的情报?”暂时将大越国使者礼部侍郎郑明庆安排至新生城中的馆舍后,张文琪找到驻新生岛黑衣卫指挥白正青,询问有关安南郑氏方面的情报。

“安南郑氏南征失败后,国中有不少反对势力,还有人以他们黎朝皇帝的名义起兵造反。结果,那个把持朝政的清都王郑梉,将他们的皇帝废了,立了太子当皇帝。”白正青说道:“同时为了摆脱失败的不利局面,郑梉准备集结大军北攻高平莫氏,试图彻底解决后顾之忧。”

“高平的莫氏?”张文琪疑惑地看着白正青。

“百年前,安南有个莫氏王朝,乃前黎朝权臣篡位所立。现在的郑氏,就是因击败了莫氏王朝,重建了黎朝,才能一直把持朝政。对了,那个广南国也是在击败莫氏的过程中,趁势跑到南方,建立的阮氏政权。所以呀,别看这安南地方不大,其实也分了好几块。不过,这郑氏,应该是实力最强的。”

“原来都特么的是乱臣贼子呀!”张文琪笑着摇头说道:“现在这郑氏要将黎朝的公主嫁与我们王上,估计多半想稳住我们齐国,勿要助广南国攻他南部疆界,以便郑氏可以放手北击高平的莫氏。”

“我看不止这些。”白正青说道:“郑氏与阮氏大战一场,虽然有我们齐国水师助力,但郑氏军队在面对阮氏火器部队时,也是吃了不少亏。他们在年初的时候,与荷兰东印度公司接触,想购买一些火炮和火枪,以便可以和阮氏对抗。巴达维亚距离较远,远不如我们新生岛便利。你瞧着吧,他们那个使者下次再见你的时候,多半会提出要购买我们的火器。”

“是吗?”张文琪不由惊讶地看了看白正青,“想不到你们黑衣卫居然可以探出这么多的情报。那么,高平的莫氏需不需要火器?”

“……”白正青瞄了一眼张文琪,不由笑了,“多半是需要吧。可那莫氏所在的高平,地处内陆,我们即使给他们火器,也送不过去的。”

“可惜了呀!”张文琪叹了一口气。

“对了,你们黑衣卫有没有柬埔寨王国的情报?”沉默半响,张文琪突然问道。

“你的意思……”白正青看着张文琪。

“有没有柬埔寨不利的情报,诸如,它的外敌,它国内的不稳定因素,或者某些国王的反抗者……”

“柬埔寨王国对临安堡(今越南东南部的头顿市)有所威胁了?”

“他们在临安堡对面的婆地(今越南巴地市)驻扎了两千多人的军队,很明显是在针对临安堡。”张文琪郁郁地说道:“如今,两个连队的陆战队和数艘小型武装桨帆船全都布置在临安堡,就是防止他们越过临安河,攻击我们。”

“你想使柬埔寨生出些乱子,或者有外敌威胁它,使其不再关注临安堡?”

“正是此意。”

“柬埔寨的敌人嘛,倒是有两个。”白正青说道:“一个是东北方向的广南国,另一个是西边的暹罗。广南国就不说了,因为要面对安南郑氏的威胁,已经退出了普利安哥(今越南胡志明市一带),而且收缩了西南扩张的步伐。所以,目前对柬埔寨似乎已经构不成威胁了。”

“而暹罗在数百年里,一直都是柬埔寨王国最大的敌人,曾几次攻破他们的王城。但如今,他们现在统治暹罗的阿瑜陀耶王朝似乎正面临着西北方向的东吁王朝(今缅甸)的威胁,前几年还吃了一次败仗,暂时也无力威胁柬埔寨王国。这也是那个柬埔寨国王易卜拉欣一世敢大着胆子,进攻广南国,收复普利安哥的原因之一。”

“你们可以跟暹罗建立联系不?”张文琪眼睛转了转。

“那里还没有布置黑衣卫。”白正青苦笑着说道:“我们只是在柬埔寨、广南、占城、安南郑氏等几处地方有些人手,但还谈不上深入其中。暹罗嘛,还没顾得上。……不过,你若是觉得有必要联络一下他们,我们黑衣卫可以随着商船走一趟那里。”

“非常有必要。”张文琪说道:“前几年袭扰广南国,除了弄些金银布帛和妇人以外,还有不少刀剑、长矛、皮甲,正好可以找个买家接手。若是暹罗愿意将一些军队往柬埔寨王国边境挪一挪,甚至可以卖些火器给他们。”

新生岛这里,每年二月到七月间,因为没有大型武装舰船的护卫,威慑力也大大降低,周边的柬埔寨、广南、暹罗等国家与新生岛的几年接触,似乎也发现了这个规律。汉洲人在这期间,所有大型武装舰船都会参与到移民事务中,而无暇再顾及耀武周边海域。

因而,新生岛为了在这期间,想要应对柬埔寨王国的隐隐威胁,只能辗转腾挪,利用周边国家地区的矛盾,创造出对新生岛有利的安全局势。

“暹罗即使得了我们的军械,也未必会威胁柬埔寨王国,使自己陷入两面受敌的状态。”白正青摇头说道:“我们可以在柬埔寨内部寻找一些空子,给它制造一些内乱。”

“说说看。”

“柬埔寨国王易卜拉欣一世,原来名字是叫博捏赞,他是靠着占城人和马来人雇佣军的帮助下,发动宫廷政变,囚禁了前任国王安侬,自立为王的。而且,他与国中大部分民众为佛教徒不同,他是信仰真神教的。为了回报马来人,他还改真神教名为易卜拉欣,并娶了一名马来女子为王后。在这两年里,他还特别注重保护真神教徒的商业利益。”

“如此一来,这个易卜拉欣一世可是得罪了国中大部分佛教徒和其他族群的官员、商人和普通民众。去年,他敢于攻击广南国,收复普利安哥,就是为了想转移国内矛盾,同时也要树立他的权威。我觉得,我们可以在其国内寻到那些有实力的反对者,通过占城人,给他们卖些火器。”

“占城人?”张文琪听了,不由笑了,“他们好不容易借助我们的力量,暂时解除了安南人的蚕食,现在又要面临高棉人的威胁。那过几日,我亲自去一趟他们的王城。”

第三五章 占城人的嫁妆

1643年3月16日,占城,宾童龙(今越南宁顺省的藩朗-塔占市)。

克雷格·费格森在码头边,看着几个占城官员热情地将一名明国人模样的年轻男子迎下船,然后坐着几顶滑杆,被人抬着往城里走去。

“那是明国人吗?”克雷格·费格森好奇地问身边一个通译兼牙人。

“不,是齐国人。”那名精瘦的通译说道。

“齐国人?”克雷格·费格森来自英格兰,数年前也曾来过一次远东地区,听到“齐国”这个名称时,似乎脑海里隐约听过这个名字,但却不知道这个国家在什么地方。

“一个位于南边大陆的国家,嗯,他们的民众都是来自大明天朝。”那个通译说道:“他们帮我们占城击败了安南人,而且一直与我们占城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友好关系。”

“那么,可以说他们是源自明国了,也就是相当于明国的属国?”

“不,他们与大明天朝是不一样的。”那个通译纠正道:“听说他们占据了南方一块巨大的陆地,比明国还大。对了,那个地方叫汉洲。”

“汉洲!”克雷格·费格森惊讶地看着通译,“我想,我应该知道这个齐国一点情况了。呵呵……,他们可是与强大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进行了三年多的战争,而且还迫使对方不得不坐在谈判桌上,相约结束战争。嗯,一个不畏强敌,敢于反抗东印度公司霸权的国家,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国家。”

对于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远东地区海上贸易,尤其是控制所有的香料贸易,不论是英格兰,还是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商人,都是是非常嫉恨的,甚至就连荷兰本土众多的远洋贸易公司也是对东印度公司厌恶至极。这家公司将整个东印度群岛看做自己的禁脔,不许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商人染指其中。

数十年前,为了争夺安汶,荷兰东印度公司先是赶走了葡萄牙人,然后大肆压制当地土人,而英格兰在安汶有一个商站,也遭到了东印度公司的暴力驱逐,其中有十名英格兰人、十名名日本人和一名葡萄牙人被处决,造成安汶惨案。此后,荷兰人还没收了英格兰人设在安汶岛的工厂,将所有英格兰商人赶走。

克雷格·费格森在欧洲听闻汉洲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发生了战争,所有致力于远东海上贸易的欧洲商人,都在默默地为这个新生势力祈祷,希望它可以给东印度公司制造更多的麻烦,或者能将它击败。

然而,在一年前,这个位于南方大陆的汉洲势力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签署了和平协议,结束了三年多的战争,但出于对东印度公司的憎恶,英格兰人克雷格·费格森就对汉洲充满了好感。

克雷格·费格森是从印度而来,将船上的货物销售一空后,准备在此收购一些粮食、珍贵木材、象牙,玳瑁,然后启程前往明国的广州。而听到汉洲的名字后,心中不由生出几分好奇,琢磨着,是不是在从明国返回印度的时候,去这个国家看一看。或许,就能发现一些不为人知的商机。

宾童龙是一座沿海城市,也是一座沿江而建的军事重镇,作为占城的王都,这里聚集了国中近三成的人口,以及一半以上的军队。此前为了防御广南国的入侵,占城人围绕着王城,修建了大大小小数座军事城堡,更是在沿海地区修筑了许多护墙,一直连接到宾童龙王城附近。

然而,孱弱的武力,即使建有如此多的防御工事,在过去一百多年里,安南人要么从陆路,长驱直入,攻入宾童龙,要么坐着船直接杀到王城附近,随后就是割让了一块又一块北方土地。

不过,占城人祖上也曾阔过,在7世纪至10世纪之间,那是占城国势最鼎盛的时期(当时中国正处于唐朝的鼎盛时),北击大唐安南都护,占领驩、爱二州,西破真腊(今柬埔寨),趁其分裂之机侵入真腊,攻破王城;在海上,也数次击退昆仑(马来亚)、爪哇的海盗袭击。

到了后来,占城人就开始走下坡路,像王小二过年一般,一年不如一年。西边的真腊(后面的柬埔寨王国)不断与其发生战争,几乎绵延了两百年,直到真腊西部的素可泰地区独立(是为暹罗建国之始),削弱了真腊的实力,这才让占城稍稍喘了一口气。

可不幸的是,北方的安南又开始强盛起来,然后遭到的压迫,并最终在1471年,被安南大军攻破阇盘(毗阇耶),俘虏占城国王盘罗茶全及其臣民三万余人,杀死四万余人。随后肢解了占城,将其本来就显得狭小国土分为三个小国,华英王国、南蟠王国和占城王国,还派流官监视国中。

也就是在数十年前安南分裂,北边的郑氏和南边的阮氏陷入长期的战争之中,占城又被续了一点“血”,继续苟存。但可恨的是,南边的阮氏一旦在北边的郑氏那里吃了亏,就一定会扭头朝南蟠、华英、占城来找补,不是割几块地,就是勒索大量的财物。

上一篇:庶子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