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 第226章

作者:重庆老Q

数月激战,郑军攻克广南北境重镇洞海,广南残军退守日丽江,与前来支援的数镇军马堪堪以江河为险阻,暂时挡住了郑军的进攻。但阮福羲统带的数千兵马却遭郑军阻击,迟迟无法突破茶曲河,南方另外数镇军马救援归仁时,被汉洲和占城联军击破,散于四野,无法前来应援。由此,郑军依仗其水师,在数月时间,陆续转运数千军兵至广义,使得郑军在广南国后方汇集的兵马达八千余,俨然要与北境大军形成两边夹击之势。

三月,就在广南国腹背受敌,国中上下焦头烂额的时候,汉洲人派来信使,言及要与广南国罢兵谈和,实现双方关系的正常化。

对此,广南国君臣曾经发生过一番激烈的争论。有务实的臣子向广南王进谏,汉洲虽距广南尚远,人口也未必丰裕,但其船坚炮利,兼士卒勇悍,火器精良,非一时所能制。如此,不若以之为和,让其约束占城,稳定南境。

但也有激烈之臣坚决反对,言汉洲乃强人矣,破我广南十余县镇,掳掠国中女子累万,金银财帛无数,我广南为南方大国,怎可轻易与之谈和。待击退郑军,重整国势后,必要吞灭那小岛,尽斩汉洲统领人物。

不过,好在广南王阮福澜深切体会到广南国目前存在的困境,及时制止了臣子们的争吵,决定应汉洲人所请,停止与他们的军事对峙,并允诺他们可以前来广南国指定的几个沿海大埠进行正常货物贸易。但是,未经允许,还是不能随意进入富春京畿地区,更不能携炮舰驶入香河入海口。

打发了汉洲,广南国正要全力应对安南郑氏南北夹击之势时,突然收讯息,柬埔寨王国预联合南掌(今老挝)、占城,对广南国展开军事行动,使得广南国上下顿感压力。

经过一番计议,有谋臣向广南王阮福澜献出一条化解之策,以重贿施与汉洲而制南方几国,于是便委派礼部侍郎阮永和前来新生岛,寻他们此间统领人物商讨双方协作之议。

第二零一章 时移世易(续)

“你们广南国准备将普利安哥地区(今越南西贡市附近)卖给我们汉洲?”张文琪听完广南国使者——礼部侍郎阮永和一番话后,不由惊呆了。

“不错,普利安哥方圆百里,土地肥沃,还有数条河流经过,足以灌溉数百万亩农田,可谓鱼米之乡,兼之距离大河(湄公河)与海边不远,航运亦极为便捷,若你们汉洲据之,则可养民数十万,比你们目下所占小岛,各项条件均可谓上乘。”阮永和微笑着说道。

“既然此地条件如此之好,你们广南国为何要随意丢弃?”张文琪缓过神来,觉得广南国不会白白让汉洲占了这天大的便宜,一个不小心,就落到他们的算计当中。小小的新生岛,仅以三千之众,可是经不起折腾。

“数十年前,柬埔寨王国遭到暹罗入侵,向我广南国求助。击败暹罗后,柬埔寨王国吉哲塔二世国王于二十年前(1623年)向我广南国求娶公主,然后以普利安哥作为聘礼,许我广南国。此后,我广南国便接管此地并派兵驻守。”

“但几年前,柬埔寨王国新任国王易卜拉欣一世,改宗为真神教,大肆打压和迫害持不同政见的王公贵族和众多大臣,对国内不同信仰民众也是极端压迫。我广南国本着仁慈之心,接纳了许多流亡柬埔寨臣民,为此遭到了易卜拉欣一世国王的不满和仇视。现在柬埔寨王国勾结南掌(今老挝)和……占城,预图谋我广南,并声讨普利安哥地区。呵呵,我广南国与普利安哥之间陆路被占城王国和华英王国两国所阻,而且目前我水师残破,无法跨海支援此地。故,我广南国预将普利安哥让与你汉洲。”

说完,阮永和坦诚地看着张文琪。不过心里却在打鼓,这个岛上的汉洲统领怎的如此年轻,他对于两国之间讨论的大事,能做主吗?

“你们广南国准备将普利安哥卖与我汉洲,是准备祸水东移吗?”张文琪不由笑了,这个广南国使者倒是坦诚,直言相告,有人要跟广南国抢一块地盘,现在他是好汉难敌四手,反正也守不住,干脆将这块地盘让给别人,拉一个垫背的过来。

“这位小……大人,据说你汉洲与占城、柬埔寨极为交好,若是你们能将此二者劝服,不对我广南国发起军事进攻,我广南国可将普利安哥全部转让与你汉洲。你们只需交付我广南国若干火器,便足矣。”阮永和说道。

“可我汉洲若是占了普利安哥,你觉得柬埔寨会再与我交好?”张文琪笑眯眯地问道。

“你汉洲铳炮犀利,舟船巨大,何惧那柬埔寨!”阮永和笑着反问道。

“若是我们占据了普利安哥,还真就是怕了那柬埔寨王国起大军前来攻我。”张文琪说道:“你们广南国如此势大,尚且担心无法守御此地,我新生岛兵微将寡,且又势单力薄,如何敢接受该地?”

“……”阮永和顿时语塞,哎,你这位小大人,怎的如此没有英雄气概,这几年,你们屡次攻我广南沿海城镇的时候,怎么不说怕我广南起大军攻你呢?

坐在旁边的陆战队暂代营长徐洪祥面上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这张文琪年纪不大,面对一块巨大的地盘转让,倒是真沉得住气。难怪被齐王委派到这里担任总管,处理应对附近地区所有事务。

“普利安哥地区,数年来可是有近万明人移民在此。”阮永和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轻声说道:“柬埔寨国王易卜拉欣一世性格残暴,对于非本国民众,且又为非神教生民,可是向来迫害甚重。我广南子民尚可可退回国内,以避灾祸。可怜那万余明人,被抛弃在普利安哥地,恐怕会遭受他国所残害呀!”

“你们汉洲人,应该都是来自大明的移民吧。不会要眼睁睁的看着你等同胞惨遭高棉人的荼毒,而安然坐守此岛?”

张文琪闻言,先是一怔,随即与徐洪祥等人互相看了看,神色也变得凛然起来。

……

待广南国使者阮永和去馆舍歇息的时候,新生岛总管张文琪、副总管李顺成、齐国驻新生岛陆战队代理营长兼第四连连长徐洪祥、第五陆战队连长苏忠福,以及新生岛乡兵营的指挥使谭广金等几人坐在官厅上,对是否接收普利安哥地区,进行了一番激烈的争论。

“方圆百里的膏腴之地,而且又靠着海边,更重要的是,那里有万余明人移民。我们若是接手过来,立马可以将我们齐国在该地区的实力提升一大截。”李顺成激动地说道:“而且,这可是为我齐国开疆扩土的好机会呀。”

“普利安哥地区虽然靠近大河与海边,但陆路可是直接与柬埔寨王国接壤呀。”苏忠福皱着眉头说道:“而且那里几乎没有像样的城池,若占了此地,柬埔寨王国可是能轻易动员数万人规模的军队的来攻我们。”

“我觉得老苏说得对,我齐国虽然火器犀利,但架不住人家人多。”徐洪祥说道:“若是接手普利安哥,我们需要派出多少人来守那里?方圆百里的地方,就凭我们两个陆战连队不到三百人过去?别人数万人马推过来,瞬间就可以将我们碾平了。”

“可若是不取的话,那以后就没这么好的机会了。”李顺成说道:“我们也不是将整个普利安哥全部占了。只要选择一个稍稍坚固点的小城,我们派出建筑工匠迅速用水泥将其加固,然后城头布置十几门火炮,再派驻数百乡兵进入城中防守。就凭柬埔寨王国那些只拿着刀片的士兵,根本就攻不破拥有火器驻守的城池。”

“但若要事柬埔寨王国铁了心要全取普利安哥,派了大军来围了你的城池,那如何应对?”苏忠福说道:“我们需要动员多少人来解围?而且,占了此地,就等于彻底恶了柬埔寨王国,他们说不定就此与我们新生岛变成敌对关系。难道我们以后不发展了,天天跟柬埔寨打生打死?还有,我们现在绝大部分的物资补充全都就近依赖柬埔寨,难道以后贸易全部转移到占城,或者广南国?”

“我看这广南国纯粹就是想将我们齐国拉下水,帮着他们抵御柬埔寨王国的军事进攻!”徐洪祥说道:“我们索性什么都不要做。广南国若是要购买火炮和火枪,我们卖于他们,但是得拿金银财帛来跟我们换。当然,也可以拿年轻妇人来换,也是可以的。”

“总管大人,你怎么看?”李顺成见张文琪半响不说话,只是在坐在那里沉思,不由出声唤他。

作为今年二月才从汉洲本土调过来的新生岛副总管,他是知道原来的大统领,现在的齐王,是对附近几个国家地区是抱有野心的。尤其是他曾经无数次提起,大河(湄公河)三角洲地区,水网密布,土地肥沃,若是以后国势强大了,必然要在此占一块地。如今,广南国因为要面对多线作战,而可能无法守住普利安哥,愿意将这里卖给齐国,那可是天赐良机呀!

“据黑衣卫从柬埔寨王国带回来的消息,柬埔寨国王易卜拉欣一世,因为改宗真神教,而且大肆迫害不同政见者和不远改宗的民众,似乎显得王位有些不太稳。”张文琪轻轻地说道:“这个国王可能是为了压制国内众多的反对者,同时也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所以才想着趁广南国因为要应对对安南郑氏的大举进攻,无暇南顾的时机,谋划夺回普利安哥。”

“如此一来,柬埔寨王国的进占普利安哥的决心非常大,我们新生岛这点力量参合进去,估计多半捞不到整个普利安哥地区的土地,而且还会因此与柬埔寨交恶,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可若是就此放过这么一个好机会,什么都不做的话,那我们以后想再插手此地,恐怕就寻不到一个好的借口了。再者,那里有万余明人移民。”

“文琪,既然如此,你想如何着手?”徐洪祥问道。

“我们为此可否做两手准备。”张文琪说道:“既然广南国愿意将普利安哥卖给我们,那我们就与他们签订一个卖地合约,然后许他们一些火炮和火枪,以及大量的刀剑长矛,将这块地名义上接收过来。如此,不仅可以支援广南国不被安南郑氏打垮,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而且还能让我们以后有个名正言顺借口拥有这块土地。”

“另一方面,为了应对柬埔寨王国的责难,我们可以派人去面见那位易卜拉欣一世国王,将此购地合约副本展示与他看。若是柬埔寨对此不反对,那自然最好。若是他们强烈反对,并不予承认的话,我们可以退一步,以打击广南国势力的名义,只占据沿海一块地盘,并将那里的明人全部迁移过来。如此,不仅照顾了那位绿教国王的脸面,也可让我们齐国在半岛(中南半岛)上占据一个支点,为以后局势生变,经略半岛奠定些许基础。诸位,以为如何?”

“占据沿海那个地方?”苏忠福问道。

“淎艚(今越南头顿市)。”张文琪说道:“一个小小的狭长半岛,海边有一个小渔村。这里三面临海,东北方向面对内陆,但是有一条河将其与大陆分开,俨然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这种地势,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利于防守。”

“占了此处,不会惹得柬埔寨王国恶了我们吧。”苏忠福问道。

“我觉得不会。”张文琪说道:“相较于整个普利安哥地区来说,这只是一个巴掌大的地方,他们未必会看在眼里。退一万步来讲,柬埔寨王国出动大军占了普利安哥地区,那就是恶了广南国,它若是再恶了我们,就不怕我们齐国转头联合广南国一起对付它?”

“那就好,既能在半岛上占据一块要地,也可以不与周边国家交恶,让我们齐国势力在该地左右逢源,以便积聚实力。”苏忠福笑着说道:“还是文琪脑子好用,怪不得被齐王所看重,在此主政一方。”

张文琪笑了笑,随即说道:“也就是我们目前海上力量比较薄弱,并且新生岛的实力稍显弱了点。待再过几年,我们稍稍有些实力了,一定要名正言顺地将整个普利安哥地区拿回来。”

……

瑞克·沃尔夫是荷兰东印度公司驻汉洲商站的首席代表,当然,虽然作为一名商务代表,但关于一些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政府层面事务,以及代表荷兰东印度公司与汉洲,哦,不,应该是与齐国政府的双边事务,他还是要尽职职责地去履行一名外交官员的职责。

原本被派驻到汉洲充任商站首席代表的时候,瑞克·沃尔夫的内心是比较抵触的。除了东印度公司与汉洲进行了三年多的战争,担心在这里会遇到满满的恶意和无尽的冷眼,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听说汉洲是一个非常贫瘠荒凉的大陆,人口也不是很丰裕。而他作为第一任商站代表,却要背负巴达维亚总督的最高期许,了解并熟悉汉洲的政治经济环境,协助东印度公司利用商业手段和经济优势控制和引导汉洲的政治倾向,最终使整个汉洲能被纳入东印度公司为主导的殖民经济体系。这个任务太过艰巨,实施难度也非常大,还真的对他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不过,来到汉洲已经两个多月,瑞克·沃尔夫慢慢地发现,这汉洲统治中心——建业城,虽然商业活动不是很多,市场规模也很小,但这里的基本生产生活物资倒是能足量供应,粮食、副食品、糖、酒、盐、服装衣帽、各类金属工具和农具、家具等,而且都是汉洲本土自己生产的。这座城市的人口,估计有一万到两万之间,据说,他们内陆数百公里的范围,还有七八个数千人口小城镇和以及大量的乡村定居点。另外,他们东部沿海地区,好像也有十数个大小定居点,人口也有数万。

如此看来,汉洲据有的实力,应该比东印度公司当初预估的要高出许多。时移世易,汉洲已经不是若干年前那般谨小慎微的海盗势力了,其势已成,可以堪比东印度群岛那些强大的土人王国,而且其实力仍在不断的增长。这个汉洲,若是不加控制,必然会再次对荷兰东印度公司发起挑战。

前几日,巴达维亚传来总督训令,要求他再次向汉洲齐国政府重申,他们对东印度群岛拥有的特殊利益,严禁任何武器流入此间土邦王国,尤其是爪哇岛,以便东印度公司展开对马打兰王国的打压和军事进攻。

时移世易,我们东印度公司居然会担心一个地方王国会影响整个地区形势!希望他们那位年轻的国王能遵守双方签订的和平协议,勿要挑衅东印度公司的底限。

第二零二章 时移世易(续二)

1642年6月2日,汉洲,建业城。

总理府内,总理潘其风接到荷兰东印度公司驻齐国代表瑞克·沃尔夫递交的有关禁止向爪哇岛输出武器的照会后,面无表情的点点头,随后说道:“我代表齐国政府郑重表示,我们将会严格遵守双方签订的和平协议,不会主动向爪哇岛及其他南洋岛屿输出武器。”

瑞克·沃尔夫听完通译的翻译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看来汉洲人还是比较文明,如同我们欧洲国家一般,对双方签订的和平协议能遵照执行。

“尊敬的总理大人,我们东印度公司希望在建业城获得一块土地,用于建设一座商务代表处,希望得到你们政府的批准。”瑞克·沃尔夫说道:“毕竟长期租用城外码头的货栈,对我们东印度公司的日常事务处理和生活方面来说,不是非常方便。”

“可以。”潘其风点头说道:“我们准备在城西给你们东印度公司划定一块土地,你们可以在那里修建代表处。但是,修建前必须要将建筑物的规划图和设计说明提交到我们的工部规划司审核。”

瑞克·沃尔夫闻言,不由愣住了。怎么就简单的建一栋房子,还需要提前做一份建筑规划图和设计说明?你们政府对此还要审核?

“好的,我们会遵照你们政府的要求,将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和说明提前提交给审核。”瑞克·沃尔夫虽然带着一丝疑惑,但还是应诺下来。对他来说,在建业城修建一栋商务代表处不是重点,他只是想借着修建房屋的时机,可以获得汉洲生产制造的那种被称之为水泥的建筑材料。当然,若是有可能的话,最好能得到这种建筑材料的生产配方和工艺。

瑞克·沃尔夫认为,这种建筑材料确实非常神奇,他曾在城中观察过汉洲人建房的一些现场操作,水泥涂抹在建筑材料上后,要不了多久,会很快凝固并硬化,宛如一块块巨石堆砌而成。怪不得汉洲的几个海外领地几处堡垒,修建得比乌龟壳还要硬,让东印度公司在三年多战争时间里,没有攻破过任何一个汉洲据点。

“东印度公司这是准备对爪哇岛上的马打兰王国动手了!”齐天听到潘其风的汇报后,不由叹道:“也不知道他们能否挺住荷兰人的打击。”

“与荷兰人停战前,我们至少给马打兰王国提供了二十多门火炮,五百多枝火枪,以及大量的刀剑长矛甲具。我认为,他们应该可以对荷兰人造成一定的困难。”潘其风说道:“而且,我们还有若干军事教官在他们军中,无论如何,面对荷兰人,他们不应该像以前那般不堪一击。”

“我听黑衣卫报告,马打兰王国自从两年前巴达维亚围城战惨败后,几乎放弃了再次与荷兰人的对抗,将此前面对巴达维亚的军事部署全面收缩,转而开始经略爪哇岛的东方,试图想巩固和统一自己的东部地区。另外,他们还与井里汶素丹王国和万丹素丹王国起了争执,摩擦不断。若是东印度公司有心的话,说不定就能说服这两家,一起对付马打兰王国。”

“不至于吧。难道那些土人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若是马打兰王国被荷兰东印度公司击垮,这两家岂能独存!”

“他们觉得荷兰人毕竟是来自遥远的西洋,只是求取财富和利益,不会对他们的国家造成实质性威胁。”齐天想了想,摇头说道:“但马打兰王国却有着吞并邻国,统一爪哇岛的的雄心。为此,迫于灭国的威胁,他们多半会选择对荷兰人采取隐忍合作态度,而激烈反抗马打兰王国的兼并。”

“那我们齐国该如何做?”潘其风问道。

“那自然是荷兰人想要做的事情,我们一定想方设法的不让他们做成。”齐天笑着说道:“让黑衣卫与马打兰王国沟通一下,寻几处隐蔽的港口码头,可以使我们的飞鱼船携带小批量的火器前往,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支援和补充。”

“荷兰人不会发现吧?”潘其风担忧地问道:“今日上午,他们驻建业城的代表,可是专门来总理府向我们重申和平协议中有关禁止输入武器至南洋岛屿。而且,他们为了进攻马打兰,肯定会加大对马打兰王国海域的巡查和封锁。”

“飞鱼船速度快,目标小,应该没那么容易被荷兰人截获。即使被荷兰人发现了,飞鱼船离开就是了。荷兰东印度公司既然开放了所有东印度群岛的海域和航线,难道就不能允许我齐国船只在爪哇岛附近海域自由航行?”齐天不由想起后世某帝国,似乎就喜欢搞所谓自由航行的调调,那么在这个时期,我们不妨拿来用用。

“对了,六月东南信风将至,我齐国主要船只又将赴大明展开移民。届时,你们民政部门需要为此准备大量的移民物资,以及能用于大明交易的货物。除了尽量要使出行船只空载,不浪费运力以外,还要避免因大量船只离开本土,造成的运输瓶颈问题。”随后,齐天又对今年的移民季工作作出安排。

“另外,对原吕宋起事的明人援助也要做出适当安排,务必要使得他们能在吕宋站住脚,并有所发展,避免郑芝龙在吕宋一家独大,有碍我东部航线的安全。”

……

1642年6月12日,吕宋,八打雁。

程光银站在城头,看着众多吕宋土人在士兵的驱使下,抬着一块块沉重的条石,正在不断的加固着城墙,数十名炮手也在汉洲派来的火炮教官的指令下,不断地调整着火炮的仰角,模拟攻击城外的各个目标。

在城外,一条巨大的壕沟横贯在城墙前面四五十米的地方。城中的明人还花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将附近的河水引入壕沟之中。在八打雁城外,经过一年多的修建,两座方圆一百多米的小型城堡也矗立了起来,与八打雁城形成掎角之势。

之所以要耗费巨大的代价修建这些防御工事,盖因此地是起事明人获得外界支援的唯一窗口,必须要确保此地在面对敌人围攻之时,可以坚持的更久。

“程大头领,你这般做法其实并无多大用处。”何清看着程光银,有些无奈地说道:“不要说西班牙人支援来此的那些大船,就是郑芝龙手里随便派些小船过来,也能将你这里堵死,使得你们根本无法再从此地获得任何支援。”

“汉洲不是与郑芝龙交好吗?他们应该不会堵截你们来此的船只吧。”程光银说道。

“我们目前是与郑芝龙交好,但你要分在什么情况下。”何清摇头说道:“以郑芝龙那边的意思,是想独占整个吕宋,对于你们,他们肯定是要收编,或者剿灭,定然不会允许吕宋出现第二股独立的势力存在。他们若是知道我们汉洲在援助你们,肯定会翻脸的。”

“郑芝龙若来,我们并非没有一战之力。到时候,让他们碰个头破血流,自然会晓得我们不好惹。”程光银沉声说道:“就像汉洲对付荷兰人一样,以战迫和。”

“我们汉洲可以自己生产火器和军械,你们可以吗?”何清冷笑道:“届时,郑芝龙都不需要派兵来打你们,只要数十艘船堵住你们的对外通道,然后在陆上不停的跟你们消耗。到时,你们的武器军械损坏消耗殆尽,如何再与他们对抗?”

“可是若要我们放弃卡兰巴、纳塔万、利巴、八打雁这些地方,然后往吕宋东南转移,这谈何容易!不说一路上山林沼泽阻挡,道路难行,就是沿途经过无数土人部落,恐怕也要会让我们丢掉不少人的性命呀!”程光银说道:“卡拉巴等地是我们数万明人努力开发出来的,如今已然成为粮仓,岂能轻易就丢弃?若是郑芝龙真的要不给我们活路,意图兼并压榨我等,那我们这一万多人就跟他们拼个你死我活!”

何清闻言,心里微微叹了一口气,知道这位曾经黑衣卫的部下虽然说得是实情,但肯定也有他自己的私心作祟。

卡兰巴等地区在西班牙人统治时期,前后征发了一万多明人来此拓殖,数年功夫,好不容易开垦出十数万亩良田。待将西班牙人赶走后,这里的明人都以为可以自己当家做主,耕种一份属于自己的土地,随后,安然过自己的小日子。

可是,就因为郑芝龙势力可能会前来兼并收编他们,将他们作为郑家在吕宋的治下属民,就放弃自己开垦的土地,新建的家园,必定会遭到众多明人的反对。种田纳粮缴纳赋税,作为普通的小民是无所谓,上头不论是郑芝龙,还是这些在起义过程中逐渐爬到高层的几个头领,他们都需要供养一个辖制他们的官府。

所以,最不愿意被郑芝龙收编的明人,恐怕就是以程光银为首的起义头领,骤然从一呼百应的举事之人,沦落到郑芝龙旗下中低层军官,甚至还有可能被郑家卸磨杀驴,暗下毒手,落得性命不保的下场。

因而,那些跟随的众多吕宋明人不愿迁移到东南方以避郑家锋芒的情况下,程光银等起义头领,只能不断的加固占领的几个城池,试图武力反抗郑家的进攻。

“汉洲可否能多给我们援助一些水泥,以便将我们驻守的城池和堡垒更加坚固。”程光银说道:“另外,火器也最好多给提供一些。只要我们拥有了强大的武力,郑芝龙必然不敢贸然来攻我们。”

“只要郑家跟你一旦交手,发现你们拥有如此多的火器,必然会想到是我们提供给你们的。”何清说道:“到时候,我们汉洲可能就要与郑家交恶了。这对我们从大明移民,可就会造成一定的困难了!”

……

1642年7月3日,大明,泉州。

郑芝龙盯着一份从广州传来的情报,半响没有说话,脸上露出三分惊讶,五分不屑,但,还有两分……羡慕。

“大哥,可是我郑家哪里又出了什么岔子?”郑芝豹小心地询问道。

“汉洲与荷兰人谈和了。还有……,那个曹雄的外甥称王了。”郑芝龙将那份情报递给三弟。

“汉洲与荷兰人前后也打了三年多吧。想不到,两家竟然在去年十二月谈和了。”郑芝豹看了那份情报后,晒然一笑,“也不知他们两家到最后是谁吃亏了。不过,这汉洲竟然坚持了这么久,还能逼得荷兰人与之谈和,实力也不容小觑了。”

郑芝龙对于三弟的话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右手几个手指在椅子的扶手上,轻轻的敲打着。

“汉洲曹雄的外甥齐天称王,建齐国!哈哈……,以我看来,这简直就是沐猴而冠呀!”郑芝豹大笑着说道。

上一篇:庶子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