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 第164章

作者:重庆老Q

相较于苦逼的帝力城,同样被荷兰武装商船封锁的新生岛,日子却是活得有些惬意。不仅粮食储备无忧,而且还能自保有余。

半个多月前,新生堡前,一战而击溃来犯的安南阮氏军队,毙伤三百多,俘获包括他们的统帅在内近千余人。此战,大大地振奋了新生岛三千八百多汉洲军民的人心。原来,我们自身持有的武力是如此强大,可以轻松击败附近番邦军队。

凡出战的乡兵和移民精壮,行走座谈,无不表露出志得意满神情。转头再看岛上那些柬埔寨人、占城人、暹罗人的时候,就显得有些轻视。

新生堡一座临时移民居所里,安南阮氏的水师副统领阮绍隆有些惶恐不安地趴在窗户上,看着一队端着火枪的兵士突然出现在屋外。随后,一个看着像是头领模样的明人,从院子外面大步走了过来。

阮绍隆立时强装镇定地坐在地上铺就的草席上,忐忑不安地看着门口。他非常担心,这个岛上的明人,会将他拖出去杀死。

原以为是一次轻松的战事,自己作为广南国的水师副统领,抢着领兵来攻此小岛。却不料,被对方轻松击溃,自己在逃到海边时,被一群瞎了狗眼的小兵,挤倒在滩头,最终被俘。

殉节自杀,他是没有勇气的。但对方若是折辱自己,让他告饶投降,那又该如何呢?

“砰”的一声,木门被粗暴得推开,先是进来两个持刀的乡兵,随后,胡平江一步跨入屋中,然后冷冷地看着地上坐着的安南军队的统帅阮绍隆。

“问问他,荷兰人如何勾结他们安南,又许了他们什么条件?他们军中火器大致有多少?”

身后一个占城通译走了过来,蹲在阮绍隆面前,大声地将胡平江问话翻译给他听。

阮绍隆脖子一拧,将头转向一边,硬气地没有理睬那个占城通译。

哟,还是一个比较有气节的安南人!胡平江不由对这个矮胖的安南统帅刮目相看。但是,该上的手段还是不可少,既然都干上仗了,他就有些迫切要了解这个安南阮氏的相关政治军事方面的情报。

一个乡兵走到阮绍隆身边,扬起手来,对着他的左脸,狠狠地给了他一巴掌。

“啪”的一声,阮绍隆的嘴角给抽出一丝血出来,瞬间,左侧脸颊红肿起来。

阮绍隆顿时被这一巴掌给打傻了,作为广南王的堂兄,他何曾受过如此待遇,居然被一个普通的明人给打了一巴掌。

“如果还不说,就拖出去拿鞭子抽!”胡平江看到有些惊怒的阮绍隆,轻轻地说道。

阮绍隆听到通译的话,先是呆呆地看着胡平江,又左右看了看身侧的两个汉洲乡兵,嘴巴张了张,没有说话。

“好,够硬气!”胡平江点点头,“拖出去,绑到柱子上用鞭子抽!”

两个乡兵左右夹起阮绍隆就往屋外走去。

待被绑到一根柱子上时,阮绍隆才反应过来,惊恐万分地拼命挣扎。这些明人要杀了他吗?我可是广南王的堂兄,是广南水师的副统领!我是姓阮的!

“啪!”,乡兵挥动一根皮鞭使劲地抽在阮绍隆的身上,令他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声。

“不要打了!不要打了!……”阮绍隆哭叫着,“你们问什么,我都告诉你们。不要打了!……”

那个占城通译偷眼瞧了瞧胡平江,没有立刻将阮绍隆的话翻译出来,只当他受刑后的哭叫声。

“啪!”,又是一鞭子抽在阮绍隆的身上,带出一条长长的血痕。

“不要打了!我什么都说,……只要你问的,我都告诉你们!”阮绍隆惨叫一声,开始痛苦地求饶。

“大人,他愿意说了。”那个占城通译低声对胡平江说道。

“狗日的,俺以为可以至少捱十几二十鞭子呢!”胡平江笑着说道。随即,开始询问安南阮氏的一些政治军事情报,并让旁边一个略通文字的民政官员记录下来。

“荷兰人愿意售卖火器与你们?”

“是,荷兰人答应每年售卖一百到两百支火铳与我们。”

“有没有火炮?都是什么规制的?”

“有。都是8磅以下的。”

“……”

询问进行了大半天,胡平江把能想到的所有问题都问了个遍,有些是阮绍隆不知道的,但他也给出了一些猜测和推定。为了不再被折磨毒打,乃至为了保命,他还将安南阮氏军民两政的架构和官员也说给了胡平江,甚至还把他们与北边郑氏经年对峙互相袭杀的事情也说与他。

“你们有没有针对占城的军事进攻行动?”那个占城通译问了一个他所关心的问题。

“我们这次攻打你们的小岛,计划在攻占后,掉头攻击占城沿海城镇,并占领之。同时,我们还会以普利安哥(今越南胡志明市附近)对柬埔寨试探性夺占一些土地。”

“狗日的,你们胃口不小呀!”胡平江骂了一句,随即又问道:“此次败阵后,你们广南国还会再次派出兵马来进攻俺们吗?”

“这位大人……”阮绍隆小心地说道:“我们这次败在你们手里,我估计,我家大王不会善罢甘休,还会起大兵前来攻你。”

如果安南阮氏败于北边郑氏,广南国王阮福澜可能会自认实力不足。但是,败在一个南边不知所谓的汉洲手里,而且,岛上的军民还曾经是从大明的逃难至此的饥民。这如何会让雄心万丈的广南王阮福澜会咽下这口气。他要北抗郑氏,南下经略占城、柬埔寨,力图做一个称霸南方的有为君王。

如今两千军队,一战而溃于小岛,这如何能让广南王阮福澜能忍?如果不能尽灭新生岛,广南国的声威岂不是会因此坠落,徒让南方几个小国贻笑大方。

作为广南王的堂兄,阮绍隆对他们的大王还是有些了解的。此战之败,广南王阮福澜定会认为是因军中庸将(阮绍隆等人)所误,才让新生岛给取巧胜之。

“那你们阮氏下次再来的话,会有多少军队?”

“可能会有三千到四千。”阮绍隆说道:“而且,可能会从北边防线上抽调部分耐战兵卒前来。”

“你们北边的兵与前来攻打俺们的军伍相比,战力高出几成?武器都有什么?”

“北边的兵卒因为常年与郑氏交战,战阵娴熟,进度有序,战力较南方兵卒高出三成。使用武器,有葡人提供的火铳,不过数量不是很多,大部仍以刀剑长矛为主。”

“要是你们再败呢?”胡平江问道。

“再败?”阮绍隆想了想,迟疑地说道:“若再败,大王恐怕会审慎思虑,暂时与你休兵。但仍旧会寻找时机,攻你小岛。”

“狗日的,没完了呀!”胡平江不由气急,合着你们阮氏一点也不“软”,竟然会一直想找回场子!那以后新生岛还过不过日子了,天天要防着安南阮氏的觊觎和偷袭!

“既然如此,你们广南国可有软肋可以利用?”

阮绍隆闻言一愣,我可没打算投你们,怎么会问我这种问题?可是眼角瞅了瞅旁边凶狠的乡兵逼视着他,嘴角不由抽动了两下。

第七三章 各方的不甘

广南王阮福澜脸色阴沉地盯着堂下的几个臣子,期望他们能拿出一个确切行事章程出来。但令他失望的是,这些广南国的大臣们却在激烈地争吵,对于两千余大军竟然败于一个小岛上,需要何人承担该有的罪责。

王叔阮绍清一意指责水师统领黄源焘和兵部尚书阮景思不查敌情,擅自出兵,而且所派兵将武备松弛,以至于无端败于小岛之上,大损广南国威。

兵部尚书阮景思则指责统军将领阮绍隆大意轻敌,误中敌军埋伏,以至于造成大军溃败。同时,坚持认为派兵攻取那个小岛并无大错,不仅可以尝试海路攻敌之战法,还能形成对占城、柬埔寨夹击之势。

总的来说,方略是极好的,但错的是执行人出了问题。

水师统领黄源焘恨恨地暼了阮景思一眼,这老家伙说这话,什么意思?阮绍隆虽然是水师副统领,但他一个外姓将领怎能管的了一个阮氏的宗亲。他是直接向大王请命领军,没有经过我们水师的指派。我也很无辜的,好不好。

但黄源焘也不敢直接怪罪到广南王阮福澜的头上,只能以败军回报的情况,指责荷兰人未能给予应有的配合与协助,甚至还炮击退回滩头“休整”的安南士卒,最终导致全军崩溃。

争吵到后来,几个人竟然开始谈论起如何向荷兰人讨个公道。说他们没有及时援救安南败军,而且还有意地误导他们,以为那个小岛上只有千余逃难至此地大明流民。而败军回报,那个小岛上实际上,却拥有四千多装备精良的军队。

有些见机的臣子看到王座上的广南王阮福澜愈发阴沉的脸色,很明智地闭上了嘴巴。渐渐的,大殿里争吵的声音小了起来,最后归于宁静。

“轻敌冒进,致使大军溃败,有辱国威军威,着令所有领兵军将革职议罪。”广南王阮福澜缓缓地说道:“礼部有司官员至荷人商馆,申饬其背义失信之责。”

说着,冷然地看了看堂下的众多臣子,断然说道:“着令兵部征调北部劲卒三千至富春(今越南顺化)待命,王城禁卫一千整兵备战,水师舟船即可从以普利安哥(令越南胡志明市附近)附近回转富春水寨待命。”

“大王,要再攻那小岛?”阮绍清诧异地问道。

“王叔有何异议?”广南王阮福澜沉声问道。

“败军回报,那个小岛筑有坚固城池,非一时能以攻克。跨海千里,恐有不测风险呀!”阮绍清说道:“且那小岛所属之汉洲,我等皆无所知。再次贸然大兵攻之,或树一强敌,也未为可知!”

“据荷人所言,那汉洲距我广南万里之遥,且国中之民皆为大明逃亡流民,人口不过数万,何谓强敌?”广南王阮福澜朗声说道:“我广南幅员千里,拥民百万,精兵良将数万,难道还不能击破此等小国?此次再攻那小岛,四千余久经战阵兵士,又将携带火炮数门,必可一鼓而破那小岛城池,缚顽抗贼人于富春。”

“若我大军再攻不克,甚至再有败绩,那又该如何?”阮绍清问道。

“我广南兵甲犀利,以雷霆之击,怎会再败?”广南王阮福澜不悦地说道:“王叔,平日若无事,在府中多多颐养身体为好!”说着,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那汉洲虽是万里之外小国,但它敢在柬埔寨、占城眼前占据那小岛,必然实力不容小嘘呀。”阮绍清低低地说道:“那荷人船坚炮利,尚且不敢以陆师攻之,我广南国也不该为些许意气,徒损兵力!”

堂下几个安南阮氏的大臣听了,只是摇摇头,相携出了大殿。既然大王一意攻那小岛,我们做臣子的,自然要倾力支持,并为之做出兵力物资的合理调配安排。那个所谓的汉洲小国,即使再有实力,但其远涉万里,还能对我广南国构成威胁?

在这一带,唯有北边的大明和升龙城的郑氏,对我广南国有一定的威胁,余者,皆不足畏。大王动用北边防御郑氏之劲卒和王城禁卫,恐怕除了攻占那个小岛,更多恐怕会剑指占城,以普利安哥为基,南北挤压侵夺占城所余不多的国土,并最终灭亡吞并这个南边小国。

败于那个小岛上数千流亡明人,不要说大王咽不下这口气,他们作为广南国的臣子,也是非常不甘,如果不再加以征伐,广南国如何能成为此地有声有色的大国。

……

而就在广南国聚集臣子讨论如何再伐新生岛,重振国威军威之际,在遥远的的北方岛屿,福尔摩沙热兰遮城总督府内,荷兰东印度公司驻福尔摩沙总督范·德·勃尔格也在静静的听着下面的殖民官员讨论着是战是和的决议,而不发一言,但整个脸色却显得一片灰白。

郑芝龙的军队已经在十几天前将赤坎城攻陷,现在正将热兰遮城团团围困。救援而来的五艘战船又被郑芝龙水师所逐退,如今,郑军登陆部队已然将两门18磅的重炮拖拽至城下,并修建了两个坚固的临时炮台,日夜轰击城墙,试图破开一道口子。

郑军已经连续三次派出信使来城中,措辞一次比一次强硬,声言,若继续抵抗到底,城破之后,会进行无差别的屠城。

面对郑芝龙数千大军围城,再加之救援舰队退走并无后续消息,绝大多数的荷兰殖民官员已萌生投降意向。

每日听到城外郑军的重炮轰击,所有殖民官员和士兵的心头都会跳动几下,时刻担心着,随着一轮又一轮的重炮轰击,热兰遮城的城墙会随之垮塌破损,然后蜂拥而入的郑军会突入城中,将他们所有人全部杀死。

虽然,他们打退了郑军的两次全面进攻,也杀伤了数百敌人,但自身损失也也数十人。但不要忘记了,城外的郑军可是有数千人之多。如果他们愿意,甚至可以更大的交换比来攻占热兰遮城。可城里的每个人都有必死的信念坚守这座城堡吗?

“先生们,无需讳言,我们现在似乎已经处于绝境之中了。”范·德·勃尔格总督低沉地说道:“目前摆在我们面前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英勇地保卫这座城堡,然后承蒙上帝的召唤,随他而去。另外,就是答应城外尼古拉一官(郑芝龙教名)军队的要求,非常不体面的向他们投降。”

说完,他看了看在坐的几个殖民官员,众人的神色均是一暗。每个人都不想死,但投降后的待遇又能好到哪里去?抽杀令?还是苦役营?

“那么,先生们,我们……投票决定吧。”范·德·勃尔格总督苦涩地说道:“我们投票决定我们的未来。愿意投降的,请举起你的右手。”

几个荷兰殖民官员不由心里暗暗咒骂范·德·勃尔格总督,你身为福尔摩沙的总督,有权力决定一切,但是临到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居然要大家投票决定是否坚守和投降!

但在勃尔格总督的眼神逼视下,一个个举起了自己的右手。正当范·德·勃尔格总督宣布最终决定的时候,福尔摩沙治安官斯登·哥鲁本上尉却豁然起身,断然说道:“诸位,我们不应该这么早下决定。城里还有八十多名士兵,两百多土人仆从兵仍旧听从我们的命令,我们的粮食弹药储备还有很多。我们应该再坚持下去,巴达维亚不会放弃我们的!”

“可是,那些雇佣军的已经丧失了继续作战的勇气。”一个殖民官员对于突然出现的勇敢者,显得有些不自在,“他们或许也早就想投降了。”

“不,先生们。”斯登·哥鲁本上尉说道:“他们是雇佣军,是需要我们激励他们勇敢作战的。我认为,我们可以拿出更为丰厚的财物去刺激他们,坚守这座城堡。不要忘了,我们联省共和国,在残暴的西班牙统治下取得独立自主,就是因为我们无数的军人和民众始终坚信,我们会取得胜利,并依靠长久的持续斗争才赢得我们的独立。对于屈辱的失败,你们甘心吗?”

勃尔格总督有些无奈地看着这位热血的治安官,狂热的奥兰治家族的拥护者,坚定的保皇派军人。但是,在这种身处绝境之中,我们真的可以凭借热血,就能守住热兰遮城吗?

丢失了福尔摩沙,身为总督,自然是极为不甘心的。但相比失去生命,受到一些屈辱,又算什么呢?有些东西,真的不需要用生命来维护。也许,待尼古拉一官虚弱的时候,我们东印度公司还可以再将这里夺回去。

1639年4月12日,荷兰东印度公司驻福尔摩沙总督范·德·勃尔格率领所有热兰遮城殖民官员和士兵,打开了城门,正式向郑军代表福建泉州参将杨耿投降。

从1624年荷兰人占领台湾算起,前后一共有15年,比历史上郑芝龙之子郑成功(又名郑森)时期,提早了23年结束殖民台湾。

第七四章 军制和民政

1639年4月15日,小雨,汉洲黑山城。

曹雄与俞福坤站在黑山军营中的高台之上,看着两队陆战队士兵不断地演练各种队列和阵型,旁边一众军官和陆军学校的教员也在仔细地观摩和记录。

由于陆战队全员配备装有刺刀的燧发枪,队中的短兵设置也随之取消。而这样一来,一个连队的陆战队士兵就显得人数有些多了。在模拟演练当中,如果以三十人为一排进行队列射击,两百余的陆战队可以进行七轮排枪射击。

而在实际战斗中,往往在与敌相遇的时候,排枪射击最多进行了四五轮,要么一方崩溃,要么相互顶着伤亡,继续射击。而以目前的汉洲制造的燧发枪射击速度来说,三轮射击后,先前发射弹药的第一排完全可以再次装好弹药。

既然如此,一个连队保持七轮射击,就有些多余了。尤其是小规模的战斗当中,甚至后几排的士兵还没有机会扣动扳机,就已经与敌相遇,或者开始追击敌人了。

齐天当时给曹雄提出了连队的三三编制,认为这是最有利于发挥火力和战术机动的战斗对型。这样的配置能使交叉火力发挥最大化,同时又避免了火力重叠所引起的误伤,又便于部队的机动和指挥。同时,三三制还有利于命令的执行和提高传达效率,对指挥员掌控部队也有一定的帮助。

这几个月以来,曹雄和俞福坤责令目前停驻在汉洲的第四陆战队进行拆分,按照10人为一个班,30-35人人组成一个排,三个排再加上连队中的吹号手、信号兵,勤务兵、直属队等人员,组成一个120人到130人的连队。

如果敌军规模稍大,则三个连队编成一个营,加上传令兵、直属炮兵小队、辎重兵、直属警卫,合成一个360-400人的营。

自然,随着战斗规模的扩大,可以将三个营合编为一个团,其中还可以根据战场需要配备辎重连、骑兵连,炮兵营等部队,形成一个1500人左右的团级战斗单位。

上一篇:庶子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