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 第158章

作者:重庆老Q

“轰!轰!轰!……”城头六门火炮一起打响,数颗弹丸瞬间砸向安南士兵队列之中,连续击倒十余人后,落在地上,弹跳着又朝后滚动,趟出了几条血路。

安南士兵顿时就乱了起来,互相推搡拥挤,试图远离那几条血路。众多安南军官声嘶力竭地阻止士兵的混乱,他们握着短刀,用刀背抽打着到处乱窜的兵士,试图恢复严密的军阵队列。

“前进!”乡兵营指挥将手中的长刀战前一挥,火枪兵端着火枪,快步地向安南军阵逼去。

“火枪射击阵列!火枪准备!”距离安南士兵还有两百多米的时候,新生堡的乡兵营放慢脚步,排出了火枪射击阵型,并将火枪放平,对着前方的安南军阵。

“放!”第一排的乡兵队长估摸着有一百多米距离,看见对面的安南士兵竟然在火炮两轮轰击之后,还能在军官的指挥下,发起冲锋,立刻将手里的长刀狠狠地挥下。

“砰!砰!砰!……”第一排四十多杆火枪打响了,前冲的安南阮氏的士兵阵型一滞,二十多个士兵立时扑倒在地。

第一排火枪兵立即开始重新装药装弹,第二排火枪兵越过第一排,在小队长的命令下,打响了第二轮齐射。

炒豆子般的火枪射击,在安南士兵的耳朵里,无疑是催命梵音。前面冲锋的士兵,一排排地倒下,城头的火炮又进行了一轮炮击。不要说普通士兵已经开始崩溃逃散,就连他们的大帅阮绍隆和带队的副将在火枪射击的第四轮时候,就已扭头向岸边逃去。

新生堡城外乡兵营指挥看着溃退的安南士兵,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这火枪射击才打了五轮,对面最多不过死伤两百多人,怎么就逃了?

“冲过去,杀光他们!”犹疑片刻,乡兵营指挥咬着牙,举着长刀,往前一挥。

本来出城作战的乡兵和移民精壮全都显得有些紧张,对安南军队还稍稍畏惧。毕竟他们在一两年前,还只是大明众多饿殍中的一员,逃难离乡,远涉重洋,来到这个小岛。

虽然新生堡给他们吃饱饭,还配备了火枪刀剑,但对面好歹也是一个番邦朝廷的军队。不论是乡兵,还是移民精壮,都未曾见阵杀敌经验。即使,他们有的已经训练了一年多,甚至两年,但真的上阵拼杀,说不怕,那是骗人的。

可是,刚刚接战不到十五分钟,火枪才射击了五轮,对面的安南军队居然溃退了。乡兵和移民精壮顿时血脉喷张,肾上腺激素极速上涌,举起手中的火枪和兵刃,呐喊着,向安南士兵溃退的方向冲去。

“他们才刚刚照面,竟然就如此快得败退回来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分舰队司令卡斯滕·库里茨少校举着单筒望远镜,嘴巴张得大大的,有些不可思议地说道。

“看来,我们当初对这个汉洲控制的小岛上武装力量预估,是比较客观的。”卡斯滕·库里茨少校摇摇头,然后转头命令道:“让突前的几艘战船向前,炮击岸边,掩护我们的伙伴撤退回海上。”

“少校,我们还需要进攻这个小岛吗?”旁边一个荷兰军官问道。

“哦,斯蒂夫中尉,你认为那些安南士兵能逃回来多少人?”卡斯滕·库里茨少校苦笑道:“即使能逃回来一半,他们还有勇气再返回作战吗?……我们可能需要暂时封锁这个小岛,等待巴达维亚的进一步指示。”

“汉洲人似乎每占据一个地方,就喜欢将那个地方建成一座堡垒。”斯蒂夫中尉说道:“他们那种被称之为水泥的建筑材料,确实是一个好东西。我们以前,就应该让他们交给我们。”

“嗯,或许我们打赢了他们,可以获得这种叫水泥的东西。”卡斯滕·库里茨少校点点头,“但战争已经持续了五个月,我们一次都没有重创过他们。不得不说,汉洲是一个非常难缠的敌人!”

随着荷兰武装商船逼近新生岛海岸,并开始炮击岸边追杀的新生堡乡兵和移民精壮,仓皇的安南士兵才纷纷逃至岸边的小船,迅速朝海上划去。

待爬到大船上,带队登陆的安南副将和几个军官发现,他们的大帅阮绍隆没有逃回来,竟然失陷在了岛上。顿时面面相觑起来,他们的阮大帅,可是他们广南王的堂兄,所谓“皇亲国戚”呀!

再一点检逃回来的兵士,那个副将更是面色发苦,逃回船上的士兵,只有八百多,那么陷在岛上的士兵就有一千四百余。这要返回广南,如何向大王交待。这小岛上的明人,是从大明流亡逃难而来的吗?这分明就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而且还是一支拥有众多火炮火枪的精锐军队。

阖礼拔在城头看到新生堡的乡兵和移民精壮摧枯拉朽般地击败安南阮氏的军队,激动地无以复加。以前面对他们占城的时候,安南阮氏的军队表现得异常凶悍,不断侵袭他们占城的村镇,掳掠他们的百姓和财物,甚至掩护安南平民侵夺占城的土地。以至国小力弱的占城,倍受安南阮氏的欺凌,随时都有被灭国的风险。如今,却在汉洲军队攻击下,如此不堪一击。

当占城人得知安南阮氏要出动军队进攻这个小岛时,出于寻找潜在同盟的原因,阖礼拔被紧急派来,通知岛上的汉洲人,做好应对安南阮氏的进攻。同时,还想趁机探查一下岛上汉洲人的武力如何。虽然了解到汉洲有些大船,水师相较占城是有些战力,但对他们的陆战和城池防守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确认。

但阖礼拔带着随从,驾着两艘小船来到新生岛附近时,却是看到有四艘荷兰夷人的大船在附近游曳,似乎对岛上的汉洲人有着浓浓的敌意。于是,趁着黑夜,在一处偏僻滩头靠岸,去寻汉洲人。

被巡哨的汉洲乡兵带回新生堡后,告知胡平江,安南阮氏统带了两千余兵,与几艘荷兰战船合兵一处,正朝新生岛而来。

胡平江一听,安南阮氏仅派出两千余人过来攻岛,既有些庆幸,也有些不满。这瞧不起谁呢?俺这里组织了六百多乡兵,一千多人的移民精壮,有坚固完备的城防设施,还有二十多门大炮,你来两千人就想夺占俺们新生岛!

看到新生堡里的这位大人信心满满的样子,阖礼拔很想提醒他,安南阮氏的军队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而且其中还有许多采买自葡萄牙人的火器。最后想了想,岛上的汉洲人就算打不赢安南阮氏的军队,凭借这坚固的城堡,也足以自保。

今日,安南阮氏的军队刚刚登陆不久,还未等准备发起攻击,就被城中的汉洲兵士一阵火炮和火枪给击退了,并一路追杀到岸边。要不是海上的荷兰夷人火炮轰击,说不定,可以将此次安南阮氏的进攻部队一鼓全歼。

阖礼拔又激动,又兴奋。汉洲士兵火器犀利,兵士勇猛,即使遇到阮氏北边的部队,想来也可以战而胜之。那我们占城人,是否可以与他们结盟,邀请他们帮我们去打安南人?或者,卖些火器给我们?

“你们想要火器?”胡平江看了看这个经常跑来新生岛的占城使者阖礼拔,笑着说道:“目前估计不行。你没瞧见外面有荷兰人的战船在封锁俺们新生岛吗?等俺们与荷兰人打完了,再与你谈火器售卖的事。”

想到新生岛既然已经与安南人交了手,那么在这里就确实需要一个盟友共同对抗安南。听那些打渔的安南人说,这个阮氏,据有安南近半国土,人口百万,军队也有三四万之多。要是被荷兰人一直驱使利用,使他们来岛上攻击,还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三哥,瞧不出来,岛上的汉洲军士还挺能打!”宋七坐在一张桌前,端着一碗来自汉洲高粱烧酒,一边慢慢的呷着,一边侧头看着街道上被新生堡乡兵押送着的安南俘虏,“这接战不到一个时辰,就几乎全灭了来犯的安南人。”

“废话!这汉洲军,城头有火炮,手里拿的有火枪,听说他们跟着出城作战的移民精壮都训练了四五个月,打那些安南猴子,还不是手到擒来!”梁三一口将碗里的高粱烧酒喝完,然后龇牙咧嘴地吸了一口气。

“两位哥哥,我听说,岛上的兵还不是汉洲正经的士卒,只是他们此地自己组织的乡兵。”一个郑家的水手插话道:“他们正经的士卒,应该在南边与荷兰人干仗呢!”

“哎,你们说,这汉洲好像也没怎么发展几年,居然可以跟红毛鬼干仗了。他们现在应该没多少人吧。”

“那可不,这会呀,汉洲肯定没多少人。”那个叫梁三的郑家水手说道:“你们最近些日子,可能也被那些汉洲的小官书吏骚扰了吧。”

“是呀,都在劝说我们加入汉洲,跟着他们干。”

“也不知道他们说的都是不是真的,跑海上,一个月可以领到五六两银子,而且还给分地,分房子。”一个水手说道:“如果缺媳妇了,还给你分个小娘们。”

“几位兄弟如何考虑的?”

五六个水手互相看了看,谁也没说话。大家以前都是被郑芝龙收编的众多海上势力的一员,对郑家,还真的无所谓忠诚与否。无非是拿钱粮,帮着做事。

如今,岛上汉洲的人不断游说他们脱离郑家,转而跟着汉洲,而且开得价钱还很高,说不心动,那是假话。但众多水手里面,鱼龙混杂,谁知道有没有郑家安排的眼线。因此,一个个都三咸其口,吃着小菜,喝着烧酒,心里却琢磨着,都是拿钱拼命,要不要换一个手头更大方的主人。

第六一章 离家万里

“既然考虑好了,想加入我们汉洲,那以后大家都是自己人了。”张文琪笑着说道。

十余个破落日本武士,面色欣喜地弯腰朝张文琪鞠躬表示服从。

数月前,几艘由日本破落武士和破产农民等组织的倭寇船队,被探索船队一举击败并俘获了二十多个。随后他们就被罚做苦役,被驱使着随同岛上土人一起建设营地。

董风山带着三艘飞鱼船返回汉洲时,给张文琪留下了十五名水手。他们就利用探索船队从大明拉回来的一百多明人饥民,给其装备部分刀剑长矛,准备将这个被他们命名为汉兴岛(今日本宫古岛)的岛屿占据。

张文琪与十几个水手先是驱使一百多饥民和岛上众多土人对营地进行了一次扩建,修建了大量的木屋,以改善此地的居住环境。同时,为了防备可能来袭的海盗,又对木质寨墙进行了一番加固。一处高地上,还建起了一座瞭望塔,随时关注附近海面上的情况。

汉兴岛属于珊瑚礁石灰岩地形,岛上地势较为平坦,开垦耕地极为容易。不过一个月时间,便整理出六百多亩地出来。种上了水稻,小麦,高粱,以及大量的蔬菜。

考虑到汉洲来船可能会有数月时间,为了减少粮食消耗,张文琪命几个水手带着十几个明人和岛上土人下海捕鱼。

解决了吃的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穿衣保暖的麻烦。原以为靠近南方的小岛气温会如同中途岛一般,常年高温。

但谁能想到,汉兴岛上的冬季气温却比较低。1、2月最低气温为10~15度摄氏度。而那些收罗自广州的明人,到的时候,每人只发了一套单薄的夏衣。即使将储存的所有布匹全部裁剪成简单的衣物发放给他们,依旧无法让所有人保暖。

白日间还好,依靠大量的劳作,尚能保持身体温度。到了夜间休息,尽管有柴火置于火盆中取暖,但仍旧让众多缺少御寒棉被的明人难以感到温暖。

一个多月的时间,伤寒发病的明人达六十余人,剩下的也在苦苦煎熬。好容易捱到了三月间,气温逐渐升高,所有的人才慢慢恢复过来。但因伤寒发病致死的明人,也有三十多人。

作为汉兴岛的领头人,张文琪也是大病一场,要不是年轻体质好,差点成为第一个因病致死的海外领地首脑。

瞧着以前俘获的十几个所谓日本武士,苦役劳作的时候,比起那些岛上的土人还要卖力,而且具有很强的服从性。张文琪便动了将其转变为“职业打手”的心思,能做倭寇,自然有些身手,而且好勇斗狠,是岛上护卫力量的最佳选择。

他对那十几个破落武士稍稍表示一点,汉洲想要将他们收为己用的意思。对方仅仅考虑了不到十秒钟,立刻表示臣服,愿意成为汉洲驻汉兴岛第一批守岛乡兵。

随即,张文琪指派两名水手,带着这五六个日本裔乡兵,前往岛上内陆地区进行一番探查。以便使整个驻汉兴岛人员对岛屿的地理环境,土人部落,以及有何可利用的资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1639年3月16日,当两艘仓皇逃入汉兴堡的渔船报告,说东南方发现七八艘大船,正朝这个方向驶来。为了通知岛上的人员及早戒备,未及细看,便匆匆返回报信。

张文琪大惊,立刻让人敲响堡寨里的警钟,召集所有外出劳作的护卫和移民全部返回。此刻,他非常担心来此的船队是西班牙人,或者荷兰人的。对于堡寨的防守,他不是很有信心。

整个堡寨中的人一共才有两百七十多人,火枪十五枝,刀剑长矛七十余,剩下的就是木矛了。而且,那一百多的岛上土人,战斗力实在可疑,能凭持的就是他们十五个汉洲水师兄弟和二十个日本破落武士。

七八艘大船,是可以轻松凑出两三百人的登陆武装人员,如果,要是携带火炮上岸攻击的话,他们取胜的希望更是有些渺茫。或许,要战死在这里,当然,也有可能被别人俘虏,然后当一辈子奴隶,直至劳累而死。

张文琪站在高高的瞭望塔上,已经可以看到驶来船队的身影,仔细数了一下,船只确实有八艘,不对,是十艘!

有两艘小船快速地行驶在船队的前方,在快接近汉兴岛的时候,几面风帆逐渐落下,船头也出现了许多水手,似乎正在对这个小岛说着什么。

张文琪看了许久,然后将手里的单筒望远镜塞到身边的水手怀里,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笑着说道:“家里来人了,咱们去迎接他们!”

……

齐天仔细看完了王徵递交给他的汉洲初级教育大纲,不禁摇摇头,纲要里面传统的儒家经典太多,《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等传统十三经全都罗列出来了。

其他的,诸如简单算数,科学常理,基本书写,普通阅读等课程内容却显得有些不足。

按照王徵提交的这份汉洲初级教育纲要来实施的话,不仅对学生的学习难度有所增加,而且对汉洲的工农业发展也无法起到推动作用。

汉洲目前需要的是,大量的初级文化水平的百工人才。会读书认字,能对遇到的问题做简单分析和思考,并做简单处理。而不是一群深谙儒家经典知识的“国学专家”。

在最初的汉洲学制规划中,齐天曾经想普及五年小学教育,有条件的实施三年中级教育,精心培养少量的三年高级教育。

可后来觉得,以汉洲目前的教育资源和实际需求,不能进行那么长的学制教育,有必要重新设定。

小学的内容,学一些明朝就有的自然科学常识,还有国文,简单算数,三年学制。三年小学毕业,发给毕业证书,毕业生可凭毕业证书参加中学统一招生考试进入中学学习,中学两年,可以学的深一些,两年后毕业,发给毕业证书,可凭毕业证书参加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高等学校是研究学问的综合性最高学府,可以暂设学制两年,毕业后发给毕业证书,实习答辩后可以发给学位证书。

“你这样设定初级教育,会被那几位老先生说的!”罗新茹看了齐天重新规划的汉洲初级教育纲要。

新的初级教育纲要里,国文一科中,将大部分儒家经典书籍去除,只保留了《论语》、《孝经》、《孟子》等三本典籍,而且还是截取其中部分篇幅,增加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浅显易懂的读本,以及一些话本小说的某些内容。

“小茹,你认为一个人读书认字的最大的作用是什么?”齐天问道。

“……是什么?”罗新茹愣了,自己幼时跟着父亲读书认字,外公罢官返乡后,又跟着外公习读儒家经典和各类杂学,但自己还从未想过,读书认字最大作用是什么。

“一个人能认字,会读书,他自然就会思考。人,一旦有了思考的能力,就会明白事物间许多道理。知其然,明其然。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深谙其理,顺其之道,事半功倍。所以,读书,最重要的是能明理。”齐天说道。

“那学许多儒家经典,也可以明理呀!”

“但是,学的太多了。”齐天说道:“将你外公所罗列出来的十三经全部习读完,而且要深知其含义,明其所喻物,恐怕要花费太多时间。而且,每个学生的资质是不同的,兴趣爱好也是不同的。有些人对百工机械有意,有些人对天文地理钟情,还有些人对农事稼穑偏爱,你要让他们深研儒家经典,恐怕有些强违人意了!”

“我们汉洲的初级教育,是要培养出大量的识字普通人,而不是一些饱读诗书却无甚大用的秀才。”

“齐大总管,你说这个话,有些不厚道呀!”罗新茹笑着说道:“我爹就是你口中的饱读诗书却无甚大用的秀才!”

“啊!”齐天一愣,随即笑了,“口出狂言,误伤岳父大人了!”

“哪个是你岳父大人!”罗新茹闻言,脸上显出一丝羞赫,“尽说些混话与人。”

齐天看着眼前尽显娇憨之态的少女,心中不由一荡,伸出手在她脸上轻松拂了一下,触手之处,尽是柔滑。

罗新茹顿时怔住了,随即脸上一片红晕,立时退后两步,嗔怪地白了齐天一眼。

齐天转头看了看另一边正在逗弄孩子的三嫂苏妙言,也感到自己刚才的举止有些孟浪了。

“我过些日子要去一趟新乡堡、威远岛和汉洲东部的威海,可能会花两个多月时间。”齐天说道:“这期间,你好生照顾自己。有什么困难,尽可找远山办理。”

十几天前,“扬波号”安全地从新乡堡返回,除了带回一船稻米,还证实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确实解除了汉洲本土和新乡堡的封锁。为了实地了解汉洲以外几个领地的具体情况,齐天打算出去巡视一番,为后期各地协调发展建设,取得第一手资料。

“啊?”罗新茹有些意外,“需要去那么长时间?”听闻齐天要出外远行两个月,她突然感到莫名的慌张,心中也失了方寸。

“是呀。”齐天笑着说道:“跑三个地方,行程万里,在路上就要花一个月时间,毕竟三地相距都不近。”

“那……,路上一定要小心!”罗新茹说着,颇有些百度愁肠地看着齐天。

第六二章 深入虎穴

“苏老,荷兰人将新市政厅的修建工程停了。”巴达维亚华人甲必丹林六哥面色凝重地说道:“而且,城中开始了局部动员。能拿枪的荷兰人都进了军营,那些土人也被紧急征发到了城外的西部堡垒驻守。你说,马打兰王国这次能打进来吗?”

苏鸣岗闭着眼睛,沉思良久,突然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

“我们都小看了汉洲呀!”苏鸣岗往身后的椅子靠了靠,悠然地说道:“对于这次与荷兰人的争斗,他们或许花了许多功夫。”

“苏老……”林六哥苦笑道:“你认为马打兰王国进攻巴达维亚是汉洲鼓动的?”

“即使不是汉洲鼓动的,那也是他们给了马打兰敢于再次进攻巴达维亚的勇气。”苏鸣岗说道:“汉洲可以自产军器,运一些过来给那些土人,可不就是在怂恿他们进攻荷兰人!”

上一篇:庶子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