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敌 第667章

作者:上汤豆苗

在边境两军对垒局势紧张之时,建安城却爆发一场叛乱,随着无数道加盖天子宝印的诏书发往各地,几乎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停战、撤兵、裁军、让开北方所有关隘、停止对边军的后勤供给,这一连串的旨意透露出一个压根不想掩饰的事实——大周已经决定向北梁投诚。

如果说那些叛臣发出的诏书还只是让周人混乱和惊慌,接下来镇国公方谢晓的表态则让所有人都确定一件事,头顶的天终于要变了。

临江大营放弃天沧江下游重要渡口,北梁祁年军顺势南下,接掌周朝扬州和播州两地。

承北大营在接到方谢晓的将令之后,向西挺进宁州,协助北梁镇南军、昌平军和尧山军步步紧逼,不断压缩冼春秋麾下兵力的防线。另有汉阳军与江陵军一部南下,在平江武将的主动配合下占领徐洋关、金龙关和石门关。

这三座险关在手,意味着南周苦心构建的三道防线化为泡影,梁军已经完全掌握建安城的命脉。

此时即便方谢晓反水,也不可能在北岸梁军大举南下的前提下,突破这三道防线对落入叛军手中的建安城造成威胁。

虽然有不少大周忠耿之士不愿相信这个事实,尤其是裴越曾经在东林文会上见过的那些读书人,但也有更多的人忙不迭地赶往平江镇,盼望能够求见一面,更有甚者满怀殷切地恳求裴越领兵前往建安。

八方云动,天下英雄皆俯首。

在这样的局势下,裴越留下平南卫继续镇守平江,然后率武定卫和泰安卫,以及一路风驰电掣而来的背嵬营,亮明旗号朝建安进发。

五月初九日,大军抵达建安城外。

江南风景尤佳,阳光洒满大地。

城门大开,绝大多数参与当日叛乱的首脑人物,以及这段时间改换门庭的达官贵人,整整齐齐地站在官道之旁,望着远处逶迤行来军容严整的北梁雄师,不论这些人心中作何想法,此刻面上皆是发自肺腑的敬畏之情。

两边相遇,平陵贾氏之主贾应元当先大礼参拜道:“草民恭迎大梁卫国公!”

紧接着便是山呼海啸一般延绵而起的声音。

“恭迎大梁卫国公!”

如标枪一般肃立的大梁将士们愈发挺胸收腹,无比崇敬地望着那个策马前行的年轻男子。

离开京都的时候,没有人能想到他们可以站在南周京城外面,以胜利者的姿态俯瞰芸芸众生。

裴越朗声道:“诸位请起,无需多礼。”

“谢国公爷!”

这些人仿佛提前演练过,动作整齐划一。

裴越忽然目光一凝,望向前方朝两边分开的人群中间。

一抹清瘦的身影莲步轻移,她身穿牡丹凤凰纹留仙长裙,发髻上贯以金累丝双鸾点翠步摇。

眉目如画,飘飘若仙。

一边是千军万马,一边是千年古城。

在无数人小心翼翼的打量下,这对年轻男女望向对方,目光中似有无数种复杂的心绪。

徐初容静静地望着裴越。

宛若一眼万年。

第1242章 称孤道寡

裴越入城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命令秦贤挑选一军精锐进驻南周皇宫,进一步加强对皇室的控制。第二件事则是让唐临汾派兵掌控城内各处要道。

他永远不会低估自己的敌人,即便如今称的上大局在握,但不能排除南周那些忠勇之士想要逆天改命。越是在接近大功告成的时候,越要提防阴沟里翻船,裴越这些年读过的史书明明白白地告诉他这个浅显的道理。

在完成对建安城的初步辖制之后,他才带着背嵬营来到下榻的地方。

这里是南城一座面积广阔的园林,原本就是清河徐氏的产业,在叛乱发生后作为徐初容的住处。

洗漱更衣之后,裴越来到水榭之旁的花厅,徐初容已经在这里等候。

丫鬟们奉上香茗,然后非常自觉地退下。

两年未见,徐初容的容貌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依旧如当初那般瑰姿艳逸,但气质上要成熟不少,渐渐有了梳云掠月的韵致。

她坐在窗边,犹如一株天然风流的芙蓉,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问道:“沈家姐姐呢?”

裴越有些意外于她的开场白,想了想回道:“她还在平江,不愿来建安。”

徐初容不解地道:“沈家姐姐不愿见我?”

裴越摇头道:“当然不是,她知道我来建安肯定有忙不完的事情,便托辞疲惫不愿奔波。”

徐初容轻“咦”一声,上下打量着裴越,饶有兴致地道:“你这两年究竟给沈家姐姐灌了什么迷魂汤?我一直以为她不会像我这样……总之,我觉得这件事不可思议,沈家姐姐素来心境高远不弱须眉,很难想象她会对一个男子如此小意。”

裴越在她对面坐下,忍俊不禁道:“我听先生说过,你和她曾在成京城中相处过一段时间,姊妹情谊颇深,今日能听到你为她打抱不平,看来先生所言非虚。”

徐初容轻哼道:“还是像以前那样喜欢转移话题。”

裴越其实很清楚她的言外之意,显然是对他和沈淡墨的故事感到好奇,但他不愿细论此事,因为难免会牵扯到他和面前少女之间的关系。

此番南下能够底定大局,徐初容居功甚伟。虽然很多事情他早就开始安排,尤其是太史台阁在建安城中的活动加速叛乱的发生,但如果没有徐初容带来清河徐氏的名头,那些人的信心未必会如此坚定。

但是有些事终究需要解决,无非优柔寡断还是快刀斩乱麻的区别。

一念及此,裴越直视着徐初容的双眼,诚恳地道:“待南方诸事解决之后,你可愿随我北上?”

徐初容微微一怔,双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起红晕,喃喃道:“北上?”

裴越点头道:“嗯,这是出于为你的安全考虑。虽然你我皆知这次叛乱是源于周朝内部的势力斗争,但那些人将你推出来,无非是希望你来承受宗室遗老和一些忠臣的怒火。如果你继续留在建安,将来肯定会遭遇数不胜数的刺杀。”

徐初容本就聪慧,很快便理解裴越的担忧。

她的表情却有些奇怪,既有一瞬间的慌乱,也有无法掩饰的羞意。

随他北上?

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无比清晰。

良久过后,徐初容抬起头说道:“你是想要告诉我,大梁卫国公要纳妾?”

裴越目光温和,郑重地道:“不是,我会用八抬大轿迎你进门。”

徐初容只觉心跳猛然加快,偏过头道:“我可没有答应要嫁给你。”

裴越闻言轻叹道:“原来是我自作多情,罢了,我明白你的——”

还没说完,便见徐初容转过头来,柳眉微竖:“裴越!”

裴越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徐初容看着他得意的模样,不禁面色不善蹙起眉头,恨不能在他肩膀上狠狠咬一口。

几番犹豫之后,终究只是从瑶鼻中蹦出一个冰豆子般的音节。

“哼!”

……

首辅宅邸。

徐氏族人尽皆出迎,望着府前街上精锐剽悍的北梁骑兵,胆小者不禁双股战战,唯恐对方突然狂性大发。不过站在前列的族老们倒还能维持镇定,他们并非不相信那位北梁国公的心狠手辣,而是有徐初容站在中间,裴越便不会对徐家动手。

他们心中暗自喟叹,自身终究还是见识浅薄,不比家主深谋远虑,早年间一记暗棋居然能够让清河徐氏免于危难。回想起前段时间听闻宫中变乱的详情,这些人在家中暴跳如雷,怒斥徐初容将清河徐氏的千年清誉毁于一旦。

如今却有人生出热切的想法,依家主之女和北梁裴越的关系,清河徐氏说不定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毕竟对方也需要人来打理南境故土。

一众人等神色各异,裴越将他们的反应尽收眼底,目光落在居中那位满面沧桑的老者身上。

以徐徽言为首,徐氏族人哗啦啦跪成一片,口中恭敬地道:“恭迎大梁卫国公。”

但是徐徽言并未跪下,因为裴越上前一步搀住他,温和地道:“首辅大人不必多礼。”

徐徽言一愣,旋即黯然道:“亡国之臣不敢受此称呼。”

裴越眼中浮现一抹敬意,这才是一国首辅该有的表现,只可惜像徐徽言这样的人太少,南周七十年繁华富庶早已腐蚀了绝大多数人的心志。

他淡然地道:“既然如此,那晚辈便以徐公相称。”

徐徽言大概明白面前这位年轻权贵以礼相待的原因,不仅是出于全盘考虑,或许还和他的幼女有关,故此目光越过裴越的肩头看向后方。

裴越心中了然,低声道:“徐姑娘今日不宜出现。”

这句话让徐徽言脸色微变,老辣如他怎会不明白裴越的想法,分明是不愿徐初容继续牵扯进皇权交接这件事里,并非是担心她掌握太多的势力,而是尽量淡化她在这次叛乱中的身份,目的自然是要保护她。

这一刻他心绪无比复杂,轻叹道:“国公有心了。”

裴越应道:“分内之事。”

徐徽言便侧身道:“请。”

裴越亦道:“请。”

这座宅邸清幽雅致,但显然住不下太多人,因此门外那些徐氏族人在见礼后纷纷告退,而府内各处也有裴越的亲兵驻防。

两人直入正堂,徐徽言执意请裴越上座,自己则忝陪下首。

叙茶过后,徐徽言略显疲惫地道:“国公此行有何见教?”

裴越放下茶盏,凝望着老者两鬓泛白的头发,郑重地道:“虽说此战大局已定,但是还有太多事情需要处置。我在来时的路上便想过,如果要尽快平息南境风波,保证此地能够顺利纳入大梁疆域,除去剿灭冼春秋的部属和争取方家的支持之外,还需要一位朝中宿老主持大局。”

他微微一顿,徐徐道:“思来想去,没有比徐公更加合适的人选。”

徐徽言默然不语。

沉思片刻后,他另起一言道:“老朽确有一个想法。”

裴越微笑道:“请说。”

徐徽言直视着裴越的双眼,不急不缓地道:“国公在梁国南境推行变法卓有成效,如今又立下开疆拓土之功,贵国皇帝和太后恐怕容不下国公继续掌权。但是国公又不可能放弃手中的权力,那样不仅会让你的心血付之东流,甚至可能有杀身之祸。”

裴越目光微凝,神色依然平静。

徐徽言继续说道:“国公所言,老朽自然不会推辞,就是不知贵国皇帝一道旨意传来,国公是否还能留在南地?如果没有国公在此坐镇,无论拒北侯还是镇国公,乃至于那些心怀妄念的豪门大族,会不会趁乱揭竿而起?可如果放任国公继续操持大局,恐怕贵国皇帝会睡不安稳。”

这番话里带着比较明显的挑拨之意,徐徽言也没有刻意掩饰。

问题在于他提出的问题极有可能成为现实,即便裴越不相信刘贤会那么愚蠢。

堂内气氛无比沉肃。

裴越不慌不忙地道:“那依徐公之见,我该如何决断?”

徐徽言双眼微眯,正色道:“与其进退维谷,不若坐北朝南!”

第1243章 得失寸心知

“没想到会是徐公第一个在我面前挑明此事。”

上一篇:诸天反派的逆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