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敌 第516章

作者:上汤豆苗

第965章 横生枝节

竹楼当年傲慢少礼,无论何种身份的贵客都无法带走一瓮酒,这里却从一处普通的酒肆发展成为都中首屈一指的酒楼,鼎盛时客流如织冠盖云集。

并非那些达官贵人自甘卑微,而是因为在京都左近,世间诸多美酒为竹楼独有,譬如南周的平江双蒸,又如西吴的赤泥印。

竹楼能够如此霸道,自然是因为背后站着陈皇后所出的二皇子。

平心而论,除了这条苛刻的规矩之外,竹楼倒也没有其他恶行,这么多年足额缴税清清楚楚,亦无欺压良善之举。

这就像二皇子的人生,天生尊贵无比,几无烦恼忧愁,但是除去从娘胎里带来的身份以外,没有值得旁人交口称赞甚至是口诛笔伐的事迹。

一言以蔽之,乏善可陈而已。

这不仅是裴越对他的印象,也几乎是朝野上下的共识。

论孝道亲情二皇子比不上大皇子,论心机手段相差四皇子甚远,论谨慎低调更不是六皇子的对手。好在他没有养成人神共愤的恶劣性情,所以凭借皇后长子的身份,他仍然能够在储君之争中占据微弱优势。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在平平淡淡度过二十三载春秋之后,刘赟终于给人眼前一亮的表现。

他不仅没有跳进裴越挖好的坑里,反而通过言辞恳切的长篇大论,先是彻底洗清竹楼的嫌疑和自己身上的黑锅,然后顺势用全部身家展现纯孝之心,并且将自己和工部暂时割裂开来。关乎最后一点,就连开平帝都没有生疑,竹楼这次拿出来的银子必然干干净净,绝对不会和工部存银有所关联。

至此,刘赟孝顺、明理、清廉和知进退懂分寸的形象渐渐浮现于群臣眼中。

最后那番哭诉更是将气氛推到高峰,三十余位大臣的声援更是谁都无法轻视。

端坐于龙椅之上的开平帝沉吟不语,似乎是在考虑这件事查下去会有怎样的结果,亦或是准备像这两个月一直做的那般冷淡处理。

工部尚书薛稷身为大司空,被欧阳敬夹枪带棒地裹挟进来,仿佛他已经成为二皇子的鹰犬,工部存银任由王府取用,自然憋了一肚子气。若非他早就得到刘赟的知会,怎会始终沉默不做任何辩解。

如今见大势已成,薛稷便当仁不让地出班奏道:“陛下,此案事关亲王和工部清誉,更关乎陛下和朝廷的威仪,理当调查清楚。御史虽有风闻奏事之权,却也不可太过宽纵。倘若人人都如欧阳御史一般,从坊间听来只言片语,又因为某些人的刻意交好,便在朔望大朝上随意攻讦,未免有将国家大事视为儿戏的嫌疑。”

从刘赟口中的“此事”再到薛稷口中的“此案”,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小变动,整件事的性质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薛稷毕竟宦海沉浮数十年,深谙朝堂之上的种种诀窍,一出手便明确了问题的严重性。

他不仅将矛头指向裴越勾连结党,还将人人避而远之的御史纳入攻击范围之内。

欧阳敬虽然出身名门又有韩公端的悉心教导,终究显得年轻气盛,当即便站出来回敬道:“薛尚书,莫非工部不是朝廷衙门?若是,御史台缘何不能依律调查和弹劾?”

薛稷不紧不慢地说道:“欧阳御史,本官何时说过类似言语?调查也好弹劾也罢,总得先查清楚再做定论。你先前无端指责,现在又出此诛心之论,不见当年洛执政的半点风采,反而像市井泼皮的胡搅蛮缠,难道这就是宪台官员的行事准则?”

此言一出,欧阳敬眼中飘起一抹阴霾。

旁人还在思虑,薛稷身后不远处一位面容清瘦的正三品文官眉头皱起,拢于小腹前的双手遽然松开,似乎就要出班与薛稷辩驳,其人正是官阶与九卿平级、甚至重要性渐渐赶上六部尚书的石炭寺监简容。

转为石炭寺监之前,简容已经从侍御史擢为御史中丞,对御史台的感情极深,兼之性情不改骨鲠爽直,此刻见薛稷言辞刻薄,哪里还能忍得住?

便在这时,旁边忽地伸来一只手拽住他的袖子,简容扭头望去,只见礼部侍郎盛端明微微摇头,嘴唇张开无声说出两个字:“安心。”

简容将将要迈出去的右脚强行收住,若是其他人可能劝不住他,但盛端明在这些清贵文臣中颇有人望。

如今朝堂上视线的焦点都集中在薛稷身上,这个角落里的眼神交错并未引起旁人的注意。

文臣班列前方,两位相距不远的衣紫重臣神情凝重,一者为吏部尚书宁怀安,这位在争储初期就坚定支持二皇子的大员轻吸一口气,脑海中杂念尽去,准备配合薛稷的控诉,将战火蔓延至大皇子身上,彻底奠定胜局。

另一位须发皆白,在朝堂上论资历仅次于左执政莫蒿礼,连洛庭都得毕恭毕敬地称其为先生,便是并不时常露面的御史大夫黄仁泰。

然而与踌躇满志的宁怀安不同,在薛稷含沙射影地指责欧阳敬和裴越勾连,甚至因此质疑御史台的作风时,这位老人眼中并无怒意,相反满是悠悠不尽的迟疑。

在经过将近两个月的小卒拼杀之后,这个王朝的权力核心终于有人下场。

只是这两位还没有来得及出班,在殿内御阶右侧原本无人注意的角落,一位中年男人迈步向前,然后转身面对龙椅上的帝王。

众人纷纷望去,瞬间尽皆变色。

竟是一贯寡言少语的太史台阁左令辰沈默云。

众所周知,这位左令辰人如其名,在公开场合尤其是大朝会上极少主动发表看法,除非开平帝有事询问。在如今这个极其紧张的时刻,沈默云的出场让很多人不由自主地皱起了眉头。

即便是感觉胜券在握的二皇子都略微有些惊讶,虽然此时他很想回头看一眼王平章,却也知道自己的任何细微举动都在父皇的注视下,只能强行忍住心中的些许埋怨。

开平帝微露不解之色,然后语调深沉地问道:“你想弹劾欧阳敬还是裴越?”

沈默云垂首答道:“陛下,臣并非要弹劾哪位朝臣,只是有事启奏。”

开平帝幽幽道:“何事?”

沈默云有条不紊地道:“陛下,先前有人指控中山侯裴越与横断山匪余孽沆瀣一气,虽然此事由銮仪卫负责查办,但台阁中存有当年的大量卷宗。为了防止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坏人,臣便带领部属翻遍了那些卷宗,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裴越和山匪余孽并无关联,那些指控纯属构陷。”

群臣不明白这番话究竟有何意义,因为这涉及到之前林合等人对裴越的污蔑,朝廷早已有了定论。

开平帝却了解这位孤臣的性情,稍稍沉默之后问道:“可是另有发现?”

“陛下圣明。”

沈默云平静地称颂一声,随即说道:“启奏陛下,开平五年,八月十七,入夜,横断山匪余孽和西吴细作联合,偷袭裴越所在的钦差行辕。在太史台阁密探的配合下,裴越将那些敌人一网打尽。只是臣调查卷宗竟然发现,在这两拨人出手之前,还有十余位杀手闯入行辕,试图行刺裴越。”

他的语气平平淡淡,然而落入大皇子刘贤耳中犹如惊雷。

好狠的一刀!

第966章 覆雨翻云

刘贤这些年真正做错的事只有两件,且都和裴越有关。

当初他想将初露峥嵘的祥云号据为己有,在七宝阁许颂的怂恿下悍然出手,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

那时候裴越还不是现在的军中显贵,在刘贤眼中算不上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于是恼怒之中便失了分寸,派出王府高手尾随出京筹建各地矿场的裴越,打算杀了此人再嫁祸给下面州府的江洋大盗。

除此之外,他在宁丰致策划的针对裴越和裴宁的刺杀案、四皇子刘赞谋逆案等等事件中,始终能够秉守初心,没有给对方留下弹劾的把柄。

第一件事已经尘埃落定,许颂被处死、七宝阁被分割、许家被抄家、许王妃自尽,二皇子就算想翻旧账都找不到由头。

第二件事则是一桩隐秘,当初派出去的杀手都死了,裴越并未对外宣扬,知情的除了开平帝外,便只有陈皇后、吴贵妃、二皇子和刘贤本人。

在开平帝当初已经表明态度的前提下,二皇子压根不敢拿这件事做文章,因为那不是攻击刘贤,而是打他父皇的脸。

可是刘贤万万没有想到,出手的居然是沈默云!

他用力咬了一下嘴唇,强迫自己保持清醒,否则所有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在争储已经到了至关重要的时刻,一旦沈默云将当初的盖子揭开,莫说那些支持二皇子的朝臣,就算他自己这边的人都可能倒戈相向。

毕竟……这是皇子刺杀朝臣的丑闻。

承天殿内呈现出一种令人难以呼吸的沉闷氛围。

“多谢沈大人好意。”

在刘贤神情越来越沉重的时候,一道温和的声音如春风纾解他心中的慌乱。

朝会进行至此,裴越终于挺身而出,来到沈默云的身旁,转头冲这位中年男人微微一笑。

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场面。

沈默云表面上是在帮裴越说话,但是只要证实那些杀手的身份,大皇子必然要退出储君的争夺。这段时间以来裴越和他的亲密关系将化为虚有,龙椅上的开平帝如何看待这位中山侯实难预料。

至于沈默云为何要这样做,不光开平帝心知肚明,殿前绝大多数重臣都知晓原因。

十天前,那位名叫林合的断臂年轻人被处以绞刑,是沈默云为其收尸下葬。

将时间往前推几年,都中很多人都知道沈默云身边有位忠心耿耿的年轻人,左手执剑,寸步不离,将太史台阁的首脑保护得极好。

若是再往前推十几年,曾经有位武道卓绝的左手剑客林东海,乃是沈默云的知己挚友,他只有一个儿子便是林合。

沈默云淡淡地说道:“裴越,你是此事的亲历者,能否说说那些杀手究竟是什么来路?”

裴越不慌不忙地道:“想来应该是横断山匪的余孽。”

沈默云转过身望着他,冷漠地说道:“看来中山侯略有些健忘,那我便帮你回忆一下。是夜,你身处钦差行辕后院书房之内,十余名杀手买通石炭寺小吏成器,潜入行辕之中。不过在你布置的重重埋伏之下,这些杀手纷纷遇诛,唯有首领奔袭至书房门外,当时你们还发生过一段对话。”

他稍稍提高语调,寒声道:“你询问对方的身份,其人答曰‘我是鲁王府的人,你敢杀我吗?’,你又确认了一遍。”

话音未落,周遭尽起喧哗。

鲁王者,大皇子刘贤是也。

刘贤已经很难控制自己的表情,此刻他不禁生出无尽的懊悔之心,只恨当初自己蠢笨如猪,好在没有将这份怨恨迁怒到裴越身上。他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毕竟那些杀手确实由他所派,沈默云甚至连当时裴越和年叙的对话都一清二楚。

直接否认肯定不行,朝堂诸公又不是傻子。

二皇子刘赟眼中尽是喜色,他原本还有些不爽沈默云的横生事端,毕竟依照之前和王平章的商议,在解决完竹楼的麻烦之后,顺势便会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攻势。从裴越和欧阳敬的暗中勾结开始,一桩桩一件件算清楚这段时间的恩怨。

薛稷只是打头阵而已,吏部尚书宁怀安的弹劾才是重头戏。

然而沈默云却突然出现,以至于朝争的节奏出现变化,这很可能造成一子错满盘皆落索。不过在他那句话出口之后,不光二皇子心中释然,其他重臣亦是满心怀喜。

只是他们不禁暗中感叹,这么多年终究还是没有看透沈默云的底细,此人浑不似阴暗中的毒蛇,竟是有仇必报而且摆明车马的果敢性情。

此刻没人敢去看开平帝,在他们想来皇帝陛下定然十分恼怒,因为他最信赖的孤臣居然会对大皇子出手,即便此事最终还是针对裴越,为那个断臂年轻人复仇。

裴越依旧十分平静,他凝望着沈默云如深渊一般看不到底的目光,微笑道:“沈大人,后面还有两句话,缘何你不肯说出来?”

不待沈默云回答,他便主动朗声道:“在那位杀手真假难辨地表明身份后,我又问他,是否鲁王指使其前来刺杀我。”

他微微一顿,从容镇定地道:“其人答曰:荒谬,王爷怎会下这种命令?你算计许家又气死王妃,我受过王爷的那么多恩德,当然要来杀了你。”

殿中忽地安静下来。

裴越脸上浮现一抹歉意,冲其他紧盯自己的重臣说道:“很抱歉,我记性确实不太好,无法像沈大人这样将当时的话分毫不差地复述,但是大体意思应该没有出入。”

有人皱眉道:“这并不能说明沈大人所言有假。”

裴越淡淡地看了那人一眼,随后望着沈默云道:“沈大人,我根本不在意那些杀手的身份,想来应该是山匪余孽亦或是西吴细作故布疑阵,或者是想挑起我对大皇子甚至是陛下的怨望之心。这种鬼蜮伎俩根本不值一提,却不料沈大人也会钻进死胡同里。”

他笑了笑,风轻云淡地说道:“沈大人,倘若你要采信那杀手的胡言乱语,那后面一段对话是否也该采信?总不能是同一个人说出来的话,你偏只信自己想要的部分,这……”

“略显荒唐。”

一语出,裴越便转身走回自己的位置,没有再看神情冷肃的沈默云一眼。

龙椅之上,开平帝微不可察地勾起嘴角,似乎对两人这般对立的状态非常满意。

但他显然不能让沈默云太过难堪,虽说今日这场论断险些毁了刘贤的前途,但他能理解沈默云的心情,毕竟在那位聪慧机敏的沈文德意外过世后,林合几与沈默云的子侄无异。

最关键的是,沈默云现在还必须坐在太史台阁左令辰的位置上。

于是开平帝温声道:“沈卿家,你素来忠心为国,不要同裴越那个好心当作驴肝肺的惫懒家伙一般见识,此事可以继续查下去,查清楚那些杀手的身份,也避免有人借此构陷皇子。”

沈默云无奈一叹,躬身行礼然后退回去,只是身形渐显苍老之态。

第967章 众生皆苦

十余年来,沈默云几乎从未在朝堂上吃过亏。

上一篇:诸天反派的逆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