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敌 第388章

作者:上汤豆苗

一杆大旗当先出现,上面写着六个大字。

大梁中山侯裴。

第730章 孰轻孰重

裴字帅旗昂然矗立,一千精骑沉默列阵。

他们漠然地注视着前方的百姓,胯下的骏马躁动地打着响鼻。

这些从西境战场上历经考验活下来的百战老卒,即便不动如山也能带给敌人巨大的压力,更何况是一群饿着肚子手脚乏力的普通百姓?纵然有上万人包围着钦差行辕,但只要裴越一声令下,背嵬营杀完这些人都不会出汗。

仿若沉寂的水面上荡起涟漪,从北到南掠过整条长街,越来越多的百姓心中开始发憷。

他们以前没有见过如此可怕的军卒,但绝大多数人都听说过裴越的事迹。

以庶子之身指挥边军斩获西吴十余万首级,这样的传奇很难不流传世间,单凭这件事裴越就足以成为很多人心中的杀神。

涟漪很快汇聚成水花,外围的百姓自觉地退到两边让开道路。

裴越策马当先而行,帅旗紧随其后。

他的目光一直停留在两侧的百姓身上,不知为何他忽然想起那年初临绿柳庄的情形。

那棵繁茂的柳树下,几十名庄户小心翼翼又极其卑微地给他行礼,尽管那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半大小子。那些庄户和眼前的百姓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就像是这人世间一颗颗微不足道的尘埃,在泥泞里挣扎奔波只是为了活着。

裴越从来没有想过要做救世主,只是这一路从北到南走来,所见之人间唯艰难二字。

一股躁郁的情绪在他心头沸腾。

若是换做平时,成京的百姓或许还想着瞧瞧那位中山侯的风姿,可是现在他们只敢低着头,听着节奏稳定的马蹄声在耳边响起。

所谓人的名树的影,裴越的手腕和威名无需赘述,他的麾下自然也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凶神,这是陈新甲率领的成京卫完全无法比拟的事实。方才还准备继续在钦差行辕外聚集讨要一个说法的百姓们,此刻乖巧地如同羊羔一般。

裴越没有趁机宣讲一些大道理,他径直来到行辕大门前,坐在马上朝韩公端拱手致意。

一等国侯乃是超品爵位,东府参政仅是从二品,裴越的举动不算失礼。

裴越又同钦州刺史宋希孟见礼,依旧没有下马。

然后他调转马头,看着周遭黑压压一片人头,朗声说道:“虽说我在京都有点微薄的名声,可是在这千里之外的成京应该无人在意,所以我猜诸位今天弄出这么大的阵仗,应该不是特意为了迎接我,对吧?”

这句玩笑话并不好笑,虽然裴越的声音中气十足,长街两头的百姓都能听见,可他们只是畏惧地看过去,没有任何呼应声响起。

裴越不以为意,话锋一转道:“既然不是在迎接我,你们数千人围着钦差行辕,莫非是要造反不成?”

人群中登时出现一阵骚动。

当一些人想要离开的时候,却发现到处都有裴越麾下的军卒。背嵬营可谓是优中选优,从藏锋卫老卒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尖子,大部分时候都不需要裴越耳提面命,他们明白该如何应对不同的场面。

面对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背嵬营当然不会结成战阵,以鸳鸯阵十一人为小队,在裴越前行的同时便已经分散开来,彻底掌控住局势。与之相比,陈新甲带来的成京卫犹如一盘散沙,绝大多数人都集中在一起。

大门前,韩公端望着这一幕微微颔首。

宋希孟轻声道:“不愧是中山侯,部属之强悍非常罕见。”

韩公端应道:“陛下不会无缘无故器重一个臣子。”

两人心中颇多感慨,站在旁边的陈新甲只觉得分外尴尬,同时又有一些惧意。在裴越出现之前,他也曾想过这位中山侯的手段,其实心中并不是特别畏惧,总觉得此人盛名难副,然而此时当面瞧着,他不禁有些后悔,或许不该为了那笔银子就给韩公端挖坑。

那边厢裴越见无人应答,微微皱眉道:“本侯再问一遍,你们是不是要造反?”

这群人终于有了反应,最开始出现在钦差行辕外的百姓中,有那等心思机灵的颤声喊道:“裴侯爷,草民怎么敢有那种大逆不道的想法,今天来这里只是想求钦差大人开仓放粮。城内已经十来天没有米店开门,很多人都快饿死了。”

裴越奇道:“十来天没有买到粮食就会饿死?难道你们家中都没有存粮?”

见他态度颇为温和,渐渐有人生出几分胆气,高声回道:“侯爷,咱们这儿从三月底开始就没有下过雨,田地里的庄稼都枯死了,庄户们自己都没有粮食吃,哪里还有粮卖进城里?从四月底开始米价一直飞涨,好多人只能变卖家当换粮食,如今更是连米店都关了门……”

裴越轻轻一叹,又问道:“所以说,你们今天围着钦差行辕,只是想求得一些粮食?”

离他最近的那些百姓拼命地点头,有些人脸上已然有了泪痕。

如果不是填不饱肚子,谁愿意做这种风险极大的事儿?谁不知道冲撞钦差是抄家杀头的大罪?

裴越没有再问,他从马上翻身而下,邓载和几名亲兵紧随在旁,他用双手捧着裴越常用的钢刀。

虽然裴越是朝韩公端和宋希孟走去,陈新甲却没来由地生出一股危机感。

只见裴越从容地登上石阶,来到两位重臣面前站定,目光冷峻地问道:“敢问参政大人,这些百姓只是吃不饱饭的可怜人,你为何要下令射杀他们?”

他猛然抬手指着不远处那百余具尸首,勃然道:“这就是朝廷对待大梁子民的手段吗?”

毕竟是战场上杀敌无数的大将,宋希孟被这股霸道凌厉的气势逼得后退了一步。

韩公端沉声道:“中山侯,本官从未下令射杀百姓。”

裴越怔了怔,疑惑地问道:“此地以参政大人为首,除了你还有谁能下令?莫非是宋方伯?”

他转头望着宋希孟,后者摇头道:“好教裴侯知晓,本官虽为刺史却无权调动本州厢军。”

这时一个战战兢兢的声音响起:“禀裴侯,末将乃是成京卫指挥使陈新甲。当时这群百姓在围攻保护韩大人的禁军,末将害怕酿成大错,仓促赶来也不敢耽搁,只能下令放箭。末将绝非有意屠戮百姓,只是……”

陈新甲极其恭敬地说着,他万万没有想到裴越会抓着这件事不放。

不就是几十个平民而已,再者说了,自己又不是无缘无故杀人,若非他们冲击钦差行辕,又怎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然而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渐渐寂然,因为裴越漠然地望着他,抬手从邓载手里接过钢刀。

裴越沉声说道:“你能坐上指挥使的位置,再怎么无能也不至于蠢到这个地步。睁开你的眼睛看看,这些人都是什么模样,一个个饿得前胸贴后背,连挥手的力气都没有,你居然敢说他们能够对付禁军和你带来的兵卒?”

他迈步朝前走着。

陈新甲大骇,尖声道:“裴侯,末将问心无愧啊!”

这时韩公端忽然悠悠道:“陈指挥使,如果你问心无愧的话,前夜送进你府里的五箱珍宝又作何解释?”

陈新甲目瞪口呆,眼见裴越已经来到自己跟前,那柄长刀拖在地上发出令人心悸的声音,他强行挣扎着喊道:“裴侯,你只是京营副帅,依照朝廷军制管不到我!”

裴越转了转脖子说道:“本侯离京之前,陛下特赐监管南军诸将帅之权,难道你没有接到这封圣旨?”

陈新甲还要争辩,裴越健步上前,刀光似匹练一般卷起。

鲜血四溅。

陈新甲捂着脖子,眼中尽是不敢置信的神色,他想不明白此人为何敢杀自己,难道他就不想知道这钦州乱局的根源在哪?

成京卫的士卒登时大哗,谁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主将竟然突兀被杀,然而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便发现背嵬营的将士已经出现在身前,那一张张冷漠的面庞仿佛在提醒他们,若敢暴起闹事只会有一个下场。

一如倒在地上一命呜呼的陈新甲。

长街之上,百姓们虽然听不见那些大人物的对话,可是他们能看见变故的详细过程。

被成京卫射杀的百余人并非孤身前来,今天来的很多都是一家几口,他们的家人不敢去收殓亲人的尸首,也不敢对那些兵卒叫喊,只能将悲痛藏在心中。

当那位下令放箭的武将被裴越一刀砍死,人群中忽然爆发出一阵大仇得报的凄厉哭声。

第731章 载舟覆舟

裴越在斩杀陈新甲之后,来到台阶边缘站定,长刀拄地朗声说道:“各位成京城的老少爷们,此人便是成京卫指挥使。他身为朝廷武将却草菅人命,如今已然伏法,所以你们应该相信,朝廷绝对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大梁子民,更不会让你们活活饿死。”

如果他刚来就说这番话,即便百姓们畏于背嵬营的强悍不敢反驳,心中却未必会相信,迟早还会被别有用心之人怂恿鼓动。

然而——

这位中山侯的长刀上还滴着血,他们亲眼所见自然不是作假。所谓千言万语不如一刀,陈新甲用自己的性命证明裴越的话值得相信。

当即便听一些百姓喊道:“谢过裴侯!”

裴越心中一松,继续劝道:“诸位,你们这样围着钦差行辕肯定不行,有损朝廷的体面。这样吧,你们既然是成京城内的百姓,定然是住在各坊内,就请每坊留下十人作为代表,稍后钦差大人肯定会帮你们弄来粮食。其余人先回家,不要在这里聚着,如何?”

此言一出,百姓们的满面愁容稍稍消退,没有再强撑着闹事。

一阵喧闹过后,钦差行辕外便只剩下数百人,余者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那些被陈新甲下令射杀的百姓尸首也被各自的亲人带回。

裴越听着渐渐远去的哭声,心情格外沉重。

但是此刻他没有时间伤感,转身对邓载说道:“调五百人押着成京卫回营,没有我的命令,不允许他们私自出营。若是营中武将敢闹,你直接让背嵬营杀鸡儆猴。”

邓载躬身应道:“遵令!”

这次裴越只带着一千背嵬营奔袭入城,唐临汾率领的五千骑兵不见踪影,不仅仅是因为裴越自信这一千人就能控制城内局势,更重要的是唐临汾另有重任。

稳住局势之后,裴越走到韩公端身前,郑重行礼道:“见过参政大人。”

旁边站着的宋希孟和成京府尹卢奇面露不解,这位中山侯缘何要前倨后恭?

韩公端感慨地说道:“裴侯不必多礼。”

裴越看了宋希孟一眼,旋即轻声道:“常平仓中的粮食先拿出一半,至少要保证城内不会再发生今日这样的事情。”

卢奇左右看看,想要开口劝阻却又没那个胆子。在他看来,今日之乱显然是有人在暗中谋划,城内的百姓远远没有到水穷水尽的地步,毕竟各大世家的粥铺一直开着。虽说那粥只能称作米汤,可总能填一下肚子不至于饿死。

下面的府县却不同,因为一者不像城内这些大族底蕴深厚,二者缺乏足够强力的监管,这一个多月来全靠四座常平仓里的粮食撑着。

倘若将常平仓的粮食拿来赈济城内的百姓,下面府县肯定会出问题。

只是他面前站着一位国侯、一位参政和自己的上官钦州刺史,这等场面下肯定轮不到他开口。

韩公端没有立刻答应,转而看着宋希孟问道:“宋方伯意下如何?”

宋希孟沉吟道:“如今看来只能如此,毕竟成京不能乱。说来惭愧,下官忝为钦州刺史,却拿本地这些豪族没有办法,明知道他们藏着粮食,却……唉。”

他拱手道:“裴侯,韩大人,下官会向陛下呈上请罪折子。”

裴越和韩公端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浓重的不解之色。

宋希孟能够担任钦州刺史又怎会是易于之辈,可是从这段时间的表现来看,这位刺史大人仿佛就是一个摆设。韩公端到来之前,他只能守着常平仓,唯一的功劳就是仓中储粮没有亏空,否则肯定会出大问题。

韩公端来到钦州之后,宋希孟立刻主动交出所有的权柄,除了日常政务之外,所有与赈灾有关的事情由韩公端一人独断。

虽说东府参政加上钦差的双重身份确实有这个权力,但宋希孟的表现未免过于古怪。

裴越没有当场发难,只是淡淡地说道:“宋方伯,后面的事情还望刺史府能够尽力配合。”

宋希孟颔首道:“请二位大人放心,但有吩咐绝不会推辞敷衍。”

一场简短的对话就此结束。

百姓们自己选出来的代表聚在一起,当他们听得朝廷即将放粮,明日所有人都可以买到粮食,不由得喜笑颜开,对于走下台阶的裴越和韩公端感激涕零,纷纷跪下磕头。

裴越让部属将这些人扶起来,温声道:“诸位请回罢,明日午时各坊门前都会有官府的人售粮。记得回去之后叮嘱左邻右舍,万万不可推搡拥挤抢夺。本侯的刀从不迟疑,闹事的人最好掂量掂量自己的脑袋。”

众人敬畏交加地应下。

待百姓们离去之后,裴越终于有时间打量面前的府邸,不由得感叹道:“韩大人,您未免太节俭了些。”

上一篇:诸天反派的逆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