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敌 第309章

作者:上汤豆苗

“帮你降火。”

“我不需要。”

“为了一个桃花,值得吗?”

虽然两人还没有达到心意相通的地步,可是对于同样聪明的他们来说,读懂对方眼神中这些简单的含义并不困难。裴越不希望沈淡墨这样做,因为他根本不在乎这些文人的攻讦,反而事情闹得越大越好,皇帝总不至于因为一首词就真的对自己下手。

然而沈淡墨的态度也很清楚。

她不希望裴越树敌太多,尤其是这些年轻文人,因为他们很快就会进入朝中,论影响力肯定比不上那些重臣,但是汇聚起来却是一股不容轻视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这些文人背后站着的是燕王,你今日要是将这场文会彻底搅黄,难道燕王会坐视不管?

这就是她想告诉裴越的话,她在乎的只是裴越本人,其他人的生死不在她考虑的范围之内。

两人的眼神交流并不漫长,裴越也不打算在这个时候和沈淡墨辩驳,他转头看着那些面色不善的年轻文人,淡淡地冷笑两声。

便在这时,一位年轻男子忽地站起身来,温和诚恳地说道:“诸位,能否听小可说几句?”

燕王微露讶异,抬手道:“静严兄请说。”

这位静严兄便是裴越来到青云阁之后,与身边亲随议论过的那人,只见他谦逊地说道:“王爷,小可实在当不起这声兄台。”

燕王摇头道:“你是娘娘的亲侄儿,又比我年长几个月,如何当不起?以后万不可这般客套,若是让娘娘和母妃听见,肯定会饶不了我。”

裴越心中一动,然后便听燕王介绍道:“这便是娘娘的娘家人,大名陈安,字静严。”

裴越便与对方见礼,然后听陈安说道:“诸位,诗词虽然不算小道,可毕竟只能修养心性,小可从未听说过历朝历代能够依靠诗词治理国家,更不能富裕黎民百姓。裴侯所作苏幕遮,小可也非常喜欢,可是这词中的内容必须和现实贴合吗?无论大梁境内有没有那个吴门镇,这件事真的很重要吗?”

他看着那些陷入沉思的年轻才子们,温言道:“小可不敢妄议朝政,只知道裴侯对于国朝的贡献毋庸置疑,仅凭西境两场大战之中的功劳,足以胜过千万首诗词。倘若揪着诗词中的一两句话不放,甚至想要用这样的手段来构陷裴侯,那么西军将士会如何看待我们这些人?京都百姓又会作何想法?诸位可还记得王爷举办这场文会的初衷?”

一席话让绝大多数人彻底沉默,他们脸上不禁浮现愧色。

这时只见坐在燕王身边的那位老者忽然开口道:“老朽也有几句话想说。”

燕王对他的态度十分恭敬,微笑道:“松山先生请讲。”

沈淡墨忽地压低声音说了几句,然后裴宁便对裴越说道:“这位老先生名叫傅道云,字弘深,自号松山老人,乃是当世大儒。”

傅道云先是看了一言裴越,然后对高台上的申赫说道:“老朽不知南周境内有没有吴门镇,不过你先前说查遍大梁境内没有吴门镇,想必是因为你没有看过《太平寰宇记》。”

此前陈安开口之后,申赫的脸色就变得非常难看,可是却又没有反驳的勇气。

皇后娘娘的亲侄儿,连燕王都要尊称为兄,这种身份地位的人岂能轻易招惹?他今日敢直面裴越,是因为算准了对方无法翻脸,可是要和陈安作对的话,怕是会牵连家族。

如今见傅道云也站出来反驳自己,申赫愈发忐忑不安,垂首应道:“请先生赐教。”

傅道云微微摇头道:“赐教便不必了,老朽只是提醒你一句。根据那本书中记载,利州南浔府清河县石门镇,在两百年前名为吴门镇,只因当时为了避讳前魏一位皇帝,故而改名石门镇。”

裴越隐约明白过来,这位松山先生应该出身于尧州江北傅氏,与永州庐陵韩氏并称为文道魁首。

只是他不清楚对方为何要帮自己说话,而且那位皇后的侄儿突然站出来也让他非常意外。

阁中都是饱学之士,可是竟然没有人看过傅道云提起的那本书,当即便有人恭敬地提出疑惑。

傅道云淡然道:“那本书是古籍孤本,藏于傅家天一阁中,你们没有看过也很正常。”

申赫闻言忽然双眼一亮,急促地说道:“松山先生,既然那本书是孤本,裴侯想必也没有看过,他又如何得知吴门镇呢?”

傅道云不疾不徐地说道:“好教诸位知晓,老朽那个不成器的孙儿也看过这本书,他就在裴侯手下领兵掌军。他性格外向又喜闲谈,定然将这些趣闻对裴侯说过。”

一切水落石出。

裴越笑了笑,一时间竟然忘了傅弘之,想当初第一次见宁忠的时候,傅弘之就敢当面呛声那位武威侯,想必就是因为傅家传承千年给他的底气。

有了陈安那番话作为铺垫,再加上傅道云亲自背书,裴越明白自己的危机已经消失,并且彻底解决了隐患。

燕王面色不善地看着高台上的申赫,沉声道:“你退下罢。”

申赫脸色灰败,颤声道:“学生扰了王爷兴致,实在该死。”

燕王摆摆手,显然非常不耐烦。

裴越从始至终都没有再看申赫一言,平静地自斟自饮。

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举子确实给他造成很大的麻烦,但是最终却没有伤到他分毫,只是沈淡墨、陈安和傅道云三个人三句话,危机便消弭于无形。

这一幕落到那些年轻才子眼中,竟然不由自主地生出几分真切的惧意。

山风轻柔,阁中的气氛逐渐恢复正常。

一名宫中内监在数十名禁卫的保护下,脚步匆忙地走进闲云庄,径直朝青云阁小跑而去。

第593章 武人的刀

“陛下口谕,宣中山侯裴越即刻入宫,不得延误。”

内监高亢的声音在青云阁内回响,席间众人面面相觑。

裴越躬身领旨,心中亦有些好奇。

他又不是两府重臣,无需参赞朝政大事,最近都中亦无风浪,开平帝缘何会这般火急火燎地派人召他,甚至需要奔袭到城外二十余里的闲云庄?

那边厢燕王站起身来,微笑问道:“虽然裴越是本王请来的贵客,但父皇相召不敢阻拦。侯都知,能否告知本王,这般急迫所为何事?”

内监恭敬地行礼,脸上挂着一抹讨好的笑容,答道:“回王爷,是大喜事。”

“哦?什么喜事?”

“集宁侯唐大帅领军返京,今儿到了古蔺驿,明日上午进京都。咱们大梁的将士打了那么多胜仗,俘虏缴获无数,肯定会举行隆重的庆典。奴婢奉旨来召中山侯,亦有人去往其他大人府上,陛下如今在两仪殿等着,待各位大人前去议事呢。”

燕王闻言大喜,转头对裴越说道:“果然是喜事,你快回京罢,不好让父皇等待太久。”

裴越拱手道:“多谢王爷盛情款待。”

两人目光对上,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与傅道云和陈安等人颔首示意,再与裴宁和沈淡墨道别,裴越便带着桃花离开青云阁。内监倒也不敢过分催促,因为他比那些骄傲的文人更清楚这位年轻权贵在皇帝心中的分量,尤其是那支纵横西境几近于无敌的骑兵终于回到京都,意味着裴越在军中的地位愈发稳固。

裴越离开之后,青云阁中忽然变得安静。

燕王环视一圈,笑吟吟道:“诸位才俊,本王忽然有个想法。”

众人纷纷正襟危坐,洗耳恭听。

燕王兴致盎然地说道:“闲云评历来不做限制,只要是与会者自己的大作就可以参加评比。这是因为本王知道佳作难得,既看才情也需机遇。不曾想今年的文会恰巧碰到大军凯旋,如此盛事岂能没有诗文记之?诸位先生意下如何?”

最后一句话却是问的他身边那七位大儒。

傅道云身为今日到场的文道魁首,稍稍思索之后颔首微笑道:“合该如此。”

燕王便起身道:“那就请诸位饱学之士为大梁国战之胜著文赞颂,一不命题,二不限韵,或诗或词,文赋亦可。时间限定为两个时辰,便在这青云阁中动笔。来人,撤下酒席,换上文房四宝!”

众人无论心中是否情愿,脸上神情都显得雀跃,因为这不仅仅关系到燕王的脸面,更是不可阻挡的煌煌大势,谁敢在这个节骨眼上破坏朝野上下的兴致?

只是一想到歌颂大捷必然绕不开裴越这个首功之人,一些方才叫嚣得很厉害的文人不禁感到格外憋屈。

在这乱世之中,文人的尺终究比不过武人的刀。

……

皇城,两仪殿。

开平帝兴致高昂,连语调也比往常振奋几分。

在他登基之前,大梁面对西吴一直采取守势,灵州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自从他继位之后,先是依靠定国公裴贞拿下虎城,又在去年击溃西吴三路合计三十余万大军,取得数十年来罕见之大捷。这等功绩足以让他青史流芳,身为君王求得不就是一个生前身后名?

王平章等人各抒己见,一番议论之后决定,明日由集宁侯唐攸之领着大胜归来的将士从京都西门而入,王平章和莫蒿礼代表皇帝出城迎接。

然后大军前往太庙,开平帝会在那里举行献捷献俘之礼,告慰大梁历代皇帝。

最后在皇城前的广场上举行阅兵典礼,并当众封赏有功之臣。

这些流程其实早就由西府和礼部商议确定,如今只是走个过场,包括所有将士的封赏都有了定论。殿中的重臣们心里清楚,今日主要是来给皇帝陛下歌功颂德。

在这一片歌颂声中,自从进来之后就沉默旁听的裴越登时显得有些独特。

开平帝今日心情上佳,对裴越的态度相较往常要温和许多,淡淡笑着问道:“裴越,关于明日大典你有什么看法?”

裴越微微欠身道:“回陛下,诸位大人的安排非常妥当,臣没有意见。”

开平帝点点头,吩咐道:“你是西军大捷的首功之臣,自然不能错过这次的庆典。这样吧,你现在就出城去找唐攸之,明日与他一起统领大军入京。”

王平章眉头皱了皱。

谷梁朗声道:“陛下圣明。”

裴越心中诧异,皇帝老儿这是要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啊?其实在获封国侯和擢升北营副帅之后,他便已经心满意足,像明天那种出风头的场合大可以低调行事。不过既然谷梁立刻用自己的方式做出提醒,裴越倒也不好坚辞,只得谢恩领旨。

在宫中站了小半个时辰,然后裴越便急匆匆地领着十余名亲兵出城赶往西面的古蔺驿。

日落之际,西军的临时营地已然在望。

营地之外,一排年轻将领紧张又热切地等待着。

及至裴越来到近前,他们几乎是分毫不差地同时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高声道:“末将拜见侯爷!”

裴越飞身下马,逐一望过去,看着每个人脸上崇敬的神色,不由得发出返京以来极为罕见的舒心笑声,感慨道:“起来吧。”

以韦睿为首,从左到右依次是唐临汾、傅弘之、陈显达和孟龙符。

这便是藏锋卫的五位统领,他们撑起这支无敌骑兵的骨架。

也是裴越手中最锋利的刀。

叙过离别之情后,裴越笑问道:“我那两位兄长没有随大军回京?”

韦睿答道:“回侯爷,秦、薛二位就在大营之中,不过秦兄说他暂时还不是藏锋卫的人,所以不肯抢了我们的机会,稍晚些再与侯爷相见。”

裴越无奈道:“兄长真是固执,不过也没有关系,明天之后我们便都是同袍。”

陈显达兴冲冲地问道:“侯爷,陛下真的命你为北营副帅?”

旁边的傅弘之打趣道:“你这厮一路上都在问这件事,莫非你以为咱们侯爷当了副帅,你也能捞个指挥使当当?”

众人皆笑。

裴越抬手点了点面红耳赤的陈显达,然后看着韦睿问道:“唐大帅现在何处?”

韦睿应道:“大帅在中军大帐,已经备好酒菜,等侯爷与我们见过之后,便会派人来请。”

裴越当然明白唐攸之这样做的原因,谁都知道藏锋卫对他的重要性,首要之事肯定是安抚好手下这些悍将,他要是跟着一起出迎,怕是韦睿他们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问过众人一些关于藏锋卫近况的事情之后,裴越便道:“我去见见唐侯,你们先回藏锋卫的驻地。”

“遵令!”

上一篇:诸天反派的逆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