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敌 第248章

作者:上汤豆苗

叶七扭头看着他的双眼,忽然忍不住轻笑出来,心中的紧张也稍稍减轻了些。

裴越实在搞不懂她的脑回路,明明刚才还满面羞涩任君采撷的模样,怎么忽然间就冷静下来?

他轻咳一声,一本正经地说道:“你之前要说什么?”

叶七笑问道:“我们什么时候回京都?”

裴越有些沮丧地说道:“十天之后。”

叶七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回京之后,你是不是要去广平侯府?”

裴越略感奇怪,答道:“自然是要去的。”

叶七“哦”了一声,似笑非笑地说道:“蓁儿妹妹翻过年就十九岁了呢。”

裴越终于明白过来,他笑着打量叶七又开始泛红的脸颊,胸有成竹地说道:“放心,我会解决所有事。”

叶七轻轻啐了一口,缓缓说道:“反正……反正我早就说过,你若是做不到,可不要怪我绝情。”

裴越拍拍她的手背说道:“定不负。”

叶七看着窗外的月亮,柔声说道:“其实我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决定留下来,可我只知道一件事,在很早之前我就不会离开你了。”

以她的性情能说出这样的话,自然是极为郑重的承诺。

裴越终于做出他这辈子最勇敢的举动。

“呀!”

叶七一声轻呼,身体仿佛腾云驾雾一般,然后便已经坐在裴越的腿上,其实她完全可以毫不费力地甩开裴越,但是在看到裴越的眼神之后,她没有那么做。

裴越紧紧地抱着她,轻声道:“只是抱抱。”

叶七犹豫许久,终究没有反抗,任由他抱着自己。

裴越问着她身上的清香,将脑袋靠在她的肩膀上,心中无比安宁。

不知过了多久,叶七听着裴越逐渐平稳的呼吸,不由得想起这半年来他的辛苦和承受的压力,轻轻叹了一声,眼中浮现温情,伸出双手环抱住裴越。

月色皎洁又迷人,透过窗户照在他们身上。

第475章 敲打

开平六年,正月初一。

京都,皇城,后宫景泰殿。

开平帝头戴卷云冠,冠上缀卷梁二十四道,高一尺,卷梁宽一尺,戴时用玉犀簪束之。所穿纱袍用绛色,衬里用红色,领、袖、襟、裾均缘黑边,下着纱裙及蔽膝也用绛色。颈项下垂白罗方心曲领一个,腰束金玉大带,足穿白袜黑舄,另挂佩绶。

陈皇后同样盛装打扮,坐在开平帝左侧下方,右侧则是皇贵妃吴氏,余者均立于阶下。

六名皇子依次向开平帝行跪拜大礼,然后口诵正旦贺词。

虽然左右不过是些套话,但这是刘氏皇族一直以来的传统。冗长的仪式结束后,开平帝勉励众皇子几句,目光主要停留在其中三人身上。

大皇子鲁王刘贤,生母吴贵妃乃是四妃之首,又极受开平帝宠爱,看起来距离六宫之主的皇后仅一步之遥。

二皇子齐王刘赟和六皇子相王刘质皆为陈皇后所出,相较而言皇后更喜六皇子。

四皇子燕王刘赞乃是德妃秦氏所出,在四名成年皇子中最为低调,且其母妃身世不旺,近些年在宫中也不得宠。虽然她的位份仅次于陈皇后和吴贵妃,同属于一后四妃之列,但在开平帝的眼中与九嫔并无差别。只是因为秦氏藏拙守愚,在宫中从不惹是生非,所以没有被剥夺尊位。

九皇子刘贵和十一皇子刘赐尚未成年,故而没有封王,像这种场合从来都不敢行差踏错,也没有开口说话的机会。

在绝大多数朝臣看来,有希望争夺储君位置的大概便是大皇子、二皇子和六皇子三人。

二皇子占据名分大义的优势,大梁承袭前朝旧制,一贯是立嫡立长,故而身为嫡长子的刘赟不用费力就能得到一部分文臣的忠心和支持。

大皇子则是因为最得开平帝的喜爱,这也是很多人心中国朝迟迟没有确立太子的原因,便有一部分臣子逐渐成为他的拥趸。

按理来说,六皇子刘质最没有可能,和他的两个兄长相比都不占优势。但是陈皇后对这个幼子格外宠溺,哪怕知道他登基大宝的可能性极低,却也经常会在开平帝耳边吹风,还会想方设法地给这个幼子一些支持。

开平帝望着各怀心事的皇子们,面无表情地摆摆手道:“老二留下,其他人都退下罢。”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像狂风卷进殿内。

世人皆知,大梁最重要的朝会便是稍后即将开始的正旦大朝,往年从来没有皇子参加,可是此刻他却让二皇子留下,这个举动透露出来的深意让殿内很多人神色大变。

二皇子刘赟极力控制着自己,但眼中仍旧掩饰不住喜色,跪下恭敬地说道:“儿臣遵旨。”

其余皇子只能跟着跪下接旨。

六皇子刘质面色平静,低头行礼的时候嘴角微微扯出一个嘲讽的弧度。在他看来自己这位二哥性情愚鲁,志大才疏,越是在百官群集的大场面越容易出丑,根本不足为惧。

大皇子刘贤眼神中流露出几分愤怒,但是就在他抬头想要开口的那一瞬间,吴贵妃递来一个充满警告意味的严厉眼神,让他把想要说的话吞了回去。

众皇子起身往外走的时候,吴贵妃冲开平帝露出一个恬静的笑容,柔声道:“陛下,臣妾想跟您讨个恩典。”

开平帝微笑道:“何事?”

吴贵妃温婉地说道:“此事与大皇子有关,不知陛下能否恩准他暂且留下来?”

开平帝微微颔首。

陈皇后面容古井不波,似乎对此毫不在意。

大皇子返身走到阶前,与二皇子站在一排。

见开平帝询问的眼神朝自己望来,吴贵妃轻叹一声道:“陛下,贤儿此前被小人蒙蔽,误了国朝大事,罚他是应当的。只不过那件事已经过去大半年,贤儿又一直中馈乏人,如此难为皇子表率,也会让外面那些人非议天家威仪。臣妾近来日思夜想,心中实在无法安定。”

开平帝不置可否,挥手让其他妃嫔退下,很快殿内除了宫人之外,正主便只剩下他、陈皇后、吴贵妃和两位皇子。

大皇子看这架势,不禁有些紧张。

开平帝淡淡道:“刘贤,七宝阁的那些事你究竟知道多少?”

大皇子下意识吞了一口唾沫,抬头看向阶上,开平帝的目光不算冷峻,母妃并未看向自己,他稍稍犹豫之后选择老老实实地答道:“父皇,儿臣只是找许颂要过几次银子,并不知道他和逆贼有牵连。父皇,儿臣虽然愚笨,却不会忘记这天下是刘家的,绝对不会做出那些伤及大梁国本的蠢事。”

吴贵妃虽然没有看他,心中却松了口气。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身边的九五之尊有多可怕,在他面前耍弄小心思是最愚蠢的行为,如今看来不枉她这半年里对刘贤耳提面命。

开平帝冷笑一声,缓缓道:“既然你这么聪明,裴越在荥阳城遇袭又作何解释?那夜除了横断山匪逆贼之外,还有十五名高手,为首者名叫年叙,你认不认识?”

大皇子脸色瞬间惨白,想也未想就噗通跪了下去,颤声道:“父皇,儿臣……许氏自尽之后,儿臣忧愤难解,一时做了糊涂事,求父皇开恩恕罪!”

吴贵妃何等机敏之人,从这个简短的对话里立刻推断出事情的真相,她扭头剜了大皇子一眼,然后满面惭色地跪在开平帝脚边,自责道:“陛下,是臣妾没有教育好贤儿,一切都是臣妾的错,请陛下降罪于臣妾,臣妾愿领责罚。”

开平帝看了一眼这个最温柔体贴的女子,稍稍放缓语气道:“你且平身。”

吴贵妃不敢不从,依旧站在一旁,看向刘贤的目光中浮现怒意。

开平帝望向阶下颤栗不已的大皇子,沉声道:“裴越虽然是臣子,但他是朕的臣子,不是你刘贤的臣子,更何况他还是朕任命的钦差大臣!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派家将暗中刺杀钦命大臣,若是裴越将这件事捅到朝堂上,你让朕怎么面对天下臣民!”

大皇子一句为自己辩解的话都不敢说,只能一直磕头认罪。

第476章 宁忠之死

“站起来。”

开平帝不冷不热地说道。

大皇子愣了一下,他自然不敢违逆,有些忐忑地站起来,却没有注意到自己母妃眼中一闪而过的喜色。

开平帝看着他额头上浅浅的红印,轻哼一声道:“若非裴越识大体,只将这件事以密折的方式向朕禀报,朕还被你这个逆子蒙在鼓里。此前七宝阁利用你侵占裴越的产业,你又派王府家将跟踪刺杀他,人家非但没有记恨你,反而替你遮掩这种丑事,你知不知道以后该如何做?”

大皇子连忙恭敬地说道:“父皇,等裴越回京之后,儿臣会主动向他赔罪。”

开平帝终于有了怒意,然而在看到旁边吴贵妃哀求的眼神之后,他将一些话掩了下去,摆摆手道:“你们两个暂且退下,一会随朕参加正旦大朝。”

二皇子心中咯噔一下,表情也略显不自然。

他刚才以为父皇厌憎老大,长久以来压在心头的巨石终于有了一丝松动,可是还没等喜悦的心情沉淀,对方却突然有了和自己一起参加正旦大朝的机会。这让他根本搞不懂父皇的心思,到底是要将老大打入谷底,还是给自己找一块磨刀石?

陈皇后泰然自若,并没有给二皇子任何暗示和提醒。

两人离开大殿之后,开平帝仿佛忽然想起身边的皇后,感慨道:“老二比他大哥懂事许多,这都是皇后的功劳。”

陈皇后微微欠身,微笑道:“是陛下教导得好,臣妾不敢居功。不过大皇子虽然做错了一些事,也只是一时冲动,本心还是极好的,陛下切莫因此动怒。”

开平帝点了点头,又看向吴贵妃说道:“你先坐罢,方才提起老大的正妃,莫非是你已经有了看中的女子?”

吴贵妃道谢之后坐下,摇头道:“陛下没有点头,臣妾怎敢擅自做主?只是贤儿年纪也不小了,之前许氏也没有诞下皇子,他又是做大哥的,总不能一直空着王妃的位置。臣妾想跟陛下求个恩旨,在京中各府邸中为他寻一个品行端正的正妃。”

开平帝沉吟道:“皇后意下如何?”

陈皇后微笑道:“陛下,臣妾觉得贵妃所言甚是,不若就由她来操持此事,先草拟一份名单,然后再请陛下定夺。”

开平帝颔首道:“善。”

又说了一会闲话,开平帝起身摆驾,带着两名皇子前往三大殿之中的承天殿。

正旦大朝极为庄重,取“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之意。在每年正旦日举行,规格极高,需陈设卤簿、仪仗、大乐,设纠仪御史纠察百官。文武官员依品阶班立,十三州进奏官执方物入献。待时辰一到,皇帝升座,鼓乐齐鸣,百官跪拜致贺,行礼如仪。

今年的正旦大朝更加隆重,因为集宁侯唐攸之亲自写就的胜表奏章在年前二十八日送来京都,西境大捷斩杀吴军十三万余人,此战过后西吴国力大损,至少二十年间再无侵犯大梁边境的能力。

等到大军带着战利品返回京都,那时候还要举行无比盛大的仪式,开平帝将会亲自去往太庙祭天,告慰列祖列宗之灵。

大朝只是一场盛大又冗长的仪式,本身乏善可陈,好在朝会结束后所有臣子都能领到一份赏赐,这也是许多穷困的京官们能耐着性子一丝不苟履行朝会仪制的原因。

这场朝会对于很多重臣来说显得十分特殊,西境大捷带来的冲击力还没有消化完毕,开平帝又领着两位皇子出现,让他们担任自己的副手主持完整个仪式,其中隐藏的意味值得深思。

申时初刻,持续四个时辰的正旦大朝终于结束,绝大部分臣子们终于能领取赏赐,然后回家歇息,但是六部侍郎及以上的重臣却不能离去,他们被召到两仪殿中继续商议政事。

往年并不会如此,开平帝虽然勤政,却也不会严苛到那种地步,毕竟眼下仍旧处于年假休沐期间。

但是今年情况特殊,在西境大军回京之前,必须先议定一件事。

唐攸之的那封胜表奏章里,除了详细叙述战事的首尾之外,还附着一份极长的名单,那上面便是此次大战之中的有功之臣。

朝廷需要尽快决定如何赏赐这些功臣。

殿内的气氛与之前大朝会时截然不同,略显沉闷和严肃。

功臣自然要赏,可是如何赏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自己的盘算。

开平帝冷峻的目光望向六部尚书中的一人,淡淡问道:“刘卿,你是兵部尚书,这件事理当由兵部考功司先拟出一个大概的章程。”

兵部尚书刘大夏年迈却硬朗,闻言出班奏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

开平帝道:“说来。”

刘大夏沉声道:“集宁侯所写的功臣表中,中山子裴越位居第一,臣认为此举不妥。”

开平帝问道:“有何不妥?”

上一篇:诸天反派的逆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