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敌 第242章

作者:上汤豆苗

斥候吞着口水说道:“他们打着金水大营的旗帜,人数……人数不知道,漫山遍野!”

张青柏眼前一黑,双拳迅速握紧。

“不可能……不可能……”他喃喃自语。

众人紧张又惊恐地看着他,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张青柏这副姿态。

齐辉上前单膝跪下,抱拳道:“请大将军即刻下令,末将愿意带着五千人挡住金水步卒,为大军争取一个时辰!”

他能看出来攻城战已经到了最紧要的时刻,不需要太多时间就能彻底击溃守军的防御,只要能拿下古平大营,那么就算这五千人包括他自己在内都死在梁军手里,这个结果依旧值得!

张青柏此时抬头看了一眼远处的古平城墙,他仿佛看到齐云侯尹伟正望着自己,目光中尽皆是嘲讽之色。

仿佛是在印证他的猜想一般,城墙上忽然响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紧接着数不清的士卒穿着崭新的甲胄出现在吴军面前。

“噗!”

张青柏气急攻心,喷出一口鲜血。

“大将军!大将军!”

周遭立刻响起连绵不绝的呼喊声,齐辉更是起身一个健步冲到张青柏身边,伸手想要扶住他。

张青柏用力甩开他的手,也没理会自己唇边和胸口的血迹,恨意昭昭地说道:“传令,退兵!”

众人皆惊。

张青柏继续下令道:“齐辉,予你一万兵马,挡住南面的金水步卒。魏东,你带着本部六千步卒负责断后。大军即刻撤退,往东南方向与骑兵和杜长青之部汇合!”

“遵令!”

众人齐声应诺。

尖锐的鸣金声传遍整个战场。

城墙上的尹伟只觉得这个声音如此美妙,他没有理会那些穿着崭新甲胄、看上去光鲜亮丽实则面色忐忑的古平军和民夫们,对身边的几位指挥使说道:“诸位,立刻整理各自部属,随我杀出城去!”

“喏!”

声震云霄。

西吴大军开始撤退,古平大营城门在坚守半个月之后第一次打开。

大梁守军出城而战。

南面,漫山遍野的金水步卒涌出裂谷,定军伯罗焕章身先士卒,虽然年近五十依旧剽悍凶猛,恰似老夫聊发少年狂。

至此张青柏还没有太大的担忧,方才吐血也只是因为自己的战略目的彻底失败,一时之间心思激动而已。金水步卒虽然凶猛,吴军也不至于短时间崩溃,再加上后军能挡住古平守军的冲击,至少安全撤退没有任何问题。

“报!大将军!西面出现大批梁军,他们打着长弓军的旗号!”一名斥候扯着嗓子几近于哭喊地冲到近前。

西面,旌旗林立,迎风猎猎。

消失许久的大梁西军主帅,集宁侯唐攸之率北线军寨全部兵马,如天神下凡一般出现在吴军主力撤退的必经之路上。虽然如今的北线军寨已经完全成为空城,可是大局已定,就算谢林反应过来也无济于事。

张青柏瞠目结舌,在无数人恐慌的注视中,缓缓倒了下去。

第463章 决胜千里

刀口寨北面五十余里处,藏锋卫骑兵在一处疏阔的荒林附近休整,将士们取出行囊中的清水和干粮,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填饱肚子。

午后他们被敌人追上,是立功心切的郭启云领着魁斗营骑兵,双方厮杀一阵之后距离再度拉开。裴越不是不想硬拼吃掉这五千人,但他知道后面还有一万骑兵,故而暂时只能退避三舍。

裴越随意地坐在黄土地上,傅弘之和唐临汾位于两旁,至于金水骑兵三位统领离得稍远一些,他们对这位年轻的指挥使敬畏多过亲近,不敢像傅唐二人那般轻松自在。

唐临汾啃着干饼子,不时提起水壶灌上两口,吃饱喝足之后用看起来很脏的袖子擦擦嘴,抬头望着裴越细嚼慢咽的动作,好奇地问道:“爵爷,您这些用兵之术都是那位席先生教授的吗?”

裴越微微一笑,旁边的傅弘之正色道:“爵爷只跟随席先生学了一年的兵法武道谋略,更主要是靠着自己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还有在战场上厮杀的感悟。”

唐临汾肃然起敬。

他从谷芒处知晓裴越的身世,这样一个处境艰难的豪门庶子,没有被那些恶意和屈辱打倒,反而从泥泞中挣扎着爬起来,一步步走到今天。除了席先生的教导之外,谁又能明白他究竟付出了多少?最重要的是他必然拥有绝佳的天赋,只可惜那裴戎不过是睁眼瞎子,连自己的儿子都看不明白。

在唐临汾就要大加赞颂之前,裴越先是瞪了一眼傅弘之,然后微微摇头道:“我跟着先生学了两年,他对我毫无保留倾囊相授,我能有今天皆是先生的功劳。”

“爵爷太谦逊了。”

一肚子话被堵了回去,唐临汾略有些干瘪地赞道,然后继续问道:“爵爷,末将这两天苦苦思索您的策略,心中并无不敬之意,只是不明白您为何能笃定后面局势的变化?”

裴越轻笑道:“都是自家兄弟,以后不要再用敬语,平称你我便可,不然你让弘之他们如何自处?”

唐临汾也不是天生喜欢伏低做小,只不过是唐攸之反复叮嘱要对裴越恭敬,此时自然也乐得听从裴越的建议,点点头道:“谨遵爵爷吩咐。”

裴越略过此节,缓缓说道:“之前我同你说过,张青柏这个人十分自信,这是他数十年来养成的性格,不会在短短几个月内发生改变,我要利用的就是这一点。”

不光唐临汾和傅弘之正襟危坐洗耳恭听,旁边的三位金水骑兵统领也凑了过来,他们对这位年轻权贵敬畏之余还带着几分好奇,很想知道他究竟是如何戏耍西吴的镇南大将军。

“这个局要从北线战事取胜之后说起。”裴越喝了一口清水,继续说道:“太史台阁给了我一份详尽的资料,记载着张青柏的生平,其人一生顺风顺水,甚至还在裴公爷的手中取得一次真正的胜利。再往后他官路坦途,没有遇到任何阻碍,所以我断定他沉稳的表象下是自信到自负的性情。”

“我没有从灵州境内返回临清,而是从北线直接南渡贝苕江,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确认我的猜测。兵分七路袭扰吴军的粮道,张青柏并未受此影响,反而利用古平大营的危局逼迫我领军救援,那时候我就确认他是一个不会被外物影响的人。只是我没算到他藏着的那支骑兵如此强横,以至于三千同袍战死沙场,这是我的罪责。”

说到这里,裴越的语气略显萧索和沉郁。

众人想劝也不好劝,同时心里有些感动,在如今这般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时代里,主将很少会像裴越这样自责。

裴越苦涩地笑笑,话锋一转道:“路敏自尽之后,我心中便有了谋算。张青柏一定会打古平大营,所以我就利用他这个心思做局。藏锋卫西出高阳平原之时,我请唐大帅返回北线,整合所有军寨和大营的兵力,沿着贝苕江一路南下,埋伏在南岸隐蔽处。同时请定军伯带着金水步卒隐藏在裂谷之中,随时可以北上。只要时机成熟,古平守军、长弓军和金水军同时杀出,张青柏必败无疑。”

虽然他说得很简单,但这局棋显然十分复杂,众人陷入苦思冥想之中。

片刻过后,唐临汾赞道:“爵爷让谷芒领兵震慑鸡鸣寨吴军,便是抽调张青柏麾下骑兵的第一步棋。先后打下西水寨和卢龙寨,则是故布疑阵让张青柏看不透你的策略。同时爵爷亲自领兵与西吴铁骑周旋,做出要与虎城守军联手的假象,让这四万骑兵无暇他顾。”

裴越微笑道:“整盘棋有两个至关重要之处,一是虎城,不能让这四万铁骑回过神来,如果他们支援东面战场,那么我的计划就不会成功。二是鸡鸣寨,只有利用这个支点反复拉扯,才能完成最后的致命一击。”

傅弘之双眼一亮,心领神会地说道:“我们在平原上穿插奔袭,张青柏只能将鸡鸣寨外的步卒大军调回,然后爵爷让谷芒和韦睿半路击之,将他们困在原地,那么张青柏必须做出抉择。”

唐临汾紧跟着说道:“爵爷让定军伯藏在裂谷之中,如果张青柏不救,那么金水军就可以配合我们的骑兵吃掉那支西吴步卒大军。如果张青柏选择救援,本阵兵力会进一步削弱,我们就能完成三面夹击。”

裴越微微颔首,目光望向始终沉默的三位金水骑兵统领。

三人面露崇敬,异口同声地说道:“妙啊!”

唐临汾敬佩又惭愧地说道:“之前爵爷兵分三路,我怎么都看不明白这能起到什么作用。如今想来,确实不能和爵爷相比,无论是兵法的运用还是战略眼光都差了太多。”

裴越微笑望着他,倒也没有过分谦虚。

傅弘之迟疑片刻,终于下定决心问道:“爵爷,你为何不想再立大功?”

裴越怔了怔,看着这个出身书香门第心思细腻的属下,然后目光又转向旁边的三位统领。

这三人倒也知趣,吹捧一阵后便主动退下。

待他们走后,裴越轻叹一声道:“我的功劳已经够多了,何必让人烦恼?”

傅弘之默然,唐临汾也明白过来,看向裴越的眼神里多了几分亲近之色。

从裴越进入灵州以来,他其实一直在立功,其中大功更是数不胜数,开平帝让他统率所有骑兵也只是暂时的安抚,等回京之后必然会引起朝堂之上时日长久的议功之论。

他转头望向东方,目光早已放在数千里之外的京都。

缓缓吐出胸中一口浊气,裴越起身道:“走吧,我们去虎城。”

唐临汾和傅弘之立刻兴奋起来。

裴越微笑道:“是时候让虎城守军展现风采了。”

第464章 叶七之谜

古平军城西面,血流漂杵,刀剑如潮。

叶七身穿戎装站在城墙上,并未跟随大军出击。

虽然在这样十几万人厮杀的战场上,她的个人勇武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仍旧可以挥舞手中那杆所向披靡的长枪,帮助大梁军队造成恐怖的杀伤。

之所以没有跟去,是因为有人将她留了下来。

沈默云站在她身边,沈淡墨则离得有些远,两人附近都有太史台阁的精锐探子护卫。

“沈大人有话对我说?”叶七望着西面,平静地问道。

沈默云颔首道:“你父亲名叫叶敢,当年住在与陈氏大宅相邻的那条街上。在他去世之前,他将你托付给草莽游侠鲜于令,此人武道修为极其高深,还有非常渊博繁杂的学识。鲜于令收了两个徒弟,一个是你另一个是陈希之,你学到了他的武道之法,陈希之却只学到他半成的谋算之能。”

叶七面容古井不波,连眼神都没有丝毫紧张,坦然道:“沈大人不愧台阁之首,对小女子的底细查得这般清楚。”

沈默云轻咳一声道:“因为我认识你的父亲。”

叶七心中一紧,依旧没有露出破绽。

沈默云淡然道:“不然你为何会知道台阁的机密?蔺甲向你传递消息,本就是我亲自允许的。”

叶七猛然转头,看着这位权倾朝野的大人物,右手不自觉地握紧长枪。这件事她只对裴越说过,那还是开平三年的事情,当时她对裴越坦诚自己在太史台阁中有一条消息渠道,可她绝不相信裴越会将这件事说出去。

沈默云笑了笑,摆手道:“倒也不必紧张,我与你父亲只能算是泛泛之交,但是你祖上的情况终究与旁人不同,所以我也不希望你走上歧途。蔺甲后来跟我说,你早与陈希之分道扬镳,不再理会当年陈家的事,我才让他与你保持联系。”

叶七转头看着远处城楼下那个中年人,对方冲她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丝毫没有太史台阁离部主事的威严与凌厉。

听完对方这番话,叶七心念电转,脸上的神情陡然变得凝重起来,沉声道:“沈大人竟然知道我们叶家的事。”

沈默云悠悠道:“时光荏苒,白云苍狗,何况还不到百年,那些往事又怎会轻易湮灭?”

叶七冷冷道:“既然如此,沈大人为何不将我抓起来?”

沈默云摇摇头道:“连你父亲都能在京都中平安度日,谁又会为难你一个女孩子?当然,除了我之外,这世上暂时没有人知道你的身世。”

叶七将信将疑地看着他。

沈默云不以为意,略有些不解地问道:“既然你知道自己的来历,当时又不清楚裴越的身世,为何愿意履行你父亲去世前定下的婚约?你应该明白,当年是裴家先祖杀了你们叶家先祖。”

叶七从牙缝里吐出几个字:“龙蟠口之战。”

那段往事要追溯到很久以前,当时大梁尚未立国,高祖皇帝领兵与北境枭雄叶成鏖战于龙蟠口。决战之时高祖皇帝身陷险境,是第一代定国公裴元在大军混战的局面中,领兵突袭对方本阵,仗着无上勇猛和卓绝武道一刀砍掉叶成的脑袋,挽救高祖皇帝的性命,也让他自己名扬天下。

可是谁又能想到,如今的叶七竟然是当年枭雄叶成的后代?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她竟然会和世仇之后走到一起。

沉默片刻之后,叶七缓缓说道:“家父说过,当年两军作战各为其主,先祖死在裴元手中乃是命运使然,后来若不是裴元向皇帝求情,我们叶家也早就断了血脉。近百年过去,恩恩怨怨早已算计不清,他不想我背负那种几代人的血泪,让我一定要忘记那些往事。”

沈默云感叹道:“你父亲的确是个豁达通透之人,否则也不会与裴越的生父凌平成为至交好友,一切都只能说是命中注定。”

叶七没有理会这句话,自顾自地说道:“至于裴越,我与他的婚约是父亲的临终遗命,虽然我并未想过一定要履行,可总得亲眼看看他究竟是怎样的人物。他比我想象得还好,而我又孑然一身,后来又知道他与裴家无关,那么后面的事情自然是水到渠成。”

沈默云点点头,又问道:“你可知你师父鲜于令究竟是什么人?”

叶七微微皱眉,脑海中不禁浮现那个在自己面前永远和蔼可亲的老头形象。

上一篇:诸天反派的逆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