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敌 第198章

作者:上汤豆苗

裴越定定地看着叶七,其实她来到灵州已经二十多天,有的是机会将这封信交给他,但她一直都没有那样做,显然是因为她也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不愿裴越真的带兵远赴边关。

打仗总会死人,裴越当然也有可能会死。

“为什么呢?”他柔声问道。

叶七看了旁边安静的林疏月一眼,而后语气复杂地说道:“我希望你能停下来歇一歇,但不想看到你止步不前。不是因为我想让你青云直上,而是有太多人想将你踩在泥泞里。现在我能做的只是尽量保护你的安全,可是很多事只能靠你自己。”

这番话很浅显直白,但是其中蕴含的情意重似千钧。

裴越的回答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放心。”

叶七微微一笑。

林疏月心中轻叹,她忽然明白为何叶七表现得那般大度,哪怕猜到自己和裴越发生过故事之后,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让她以后一起回京都。

她不知道裴越将来会走到哪一步,是封侯拜相还是押赴刑场,可她能够确定不管前路若何,他身边一定会有叶七的身影。

见二人不约而同地看过来,林疏月面露微笑,温婉地举起酒杯,然后缓缓饮尽。

第367章 杯酒(下)

东庆府,山阳县。

此地乃是灵州边境,往西四十多里便是古平大营。

京军北大营共四万余人驻扎在县城外,即便只是临时营地,但在齐云侯尹伟的亲自监管下,营地的规制也无可挑剔。作为开国公侯的后人,尹伟这么多年一直都不显山露水,远远及不上同龄的成安候路敏和广平侯谷梁。这二人已经被视作将来王平章乞骸骨之后,西府左军机的有力竞争者,而尹伟才刚刚担任京营主帅。

除非发生极大的变故,否则他这辈子都只能屈居于路敏和谷梁之下。

但尹伟似乎并不在意这些,至少表面上看起来如此,否则他也不会在裴戎已经完全退出军中中枢的前提下,依旧不介意自己的长子尹道跟在裴城身边。

开国公侯并非铁板一块,即便是第一代定国公裴元在世时都做不到这一点,在裴贞过世之后更是顷刻之间分裂成两个阵营。尹伟没有选择成安候路敏或者广平侯谷梁,反而对外表光鲜内里落魄的裴戎愈发亲近,令许多人疑惑不解。

或许开平帝发现他身上的某些特质,这些年来对其屡次擢升,让他在不惑之年成为京营主帅,这可是裴戎做梦都想拿到的军职。

巡视完面积广阔的营地之后,尹伟来到中军帅帐。

帐内气氛肃穆,北面墙上挂着一幅西境地形图,堂上摆放着巨型沙盘,成安候路敏站在沙盘一侧,面色平静地听着手下的武将们商议策略。

“……不如趁着张青柏大败武威侯的机会,直接出兵卢龙寨,打他一个措手不及。”一名膀大腰圆的将领瓮声瓮气地说道。

另一人满面不屑地驳斥道:“你能不能动动脑子?张青柏用兵稳健张弛有度,当年连先定国公都在他手里吃了一个闷亏,你指望他会这种时候骄横自满?不是我在背后损人,武威侯他压根就不会打仗,败得糊里糊涂,张青柏根本不会被这种胜利冲昏头脑,说不定他会更加谨慎。”

一名相貌英俊的武将微微皱眉,沉声道:“前线战事不利,这是谁都不愿意看见的结果。你在这里嘲笑武威侯,难道换你面对张青柏就有必胜的把握?”

那人冷笑道:“我的确没有必胜的把握,却也不会在自家军议的时候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哼,战事不是儿戏,还是收起你那副莽夫做派吧。”

“莽夫总比懦夫强。”

眼见两人就要争起来,路敏恍若未觉,只是目光平静地看着沙盘。

尹伟轻咳一声,皱眉道:“这里是帅帐不是菜市口,你们也太放肆了!”

众将连忙肃立,虽然尹伟只是副帅,但他同时还掌管军纪,西征这一路上辣手处置过好几个不守军规的将官,谁的情面都不给,逐渐震慑住这些骄兵悍将。

路敏对尹伟点头示意,然后笑道:“喊你们来商议军事,不是要你们在这里做戏,有什么想法可以大胆直接地说出来,但是不要离题万里。”

众将老老实实地应道:“是!”

路敏看向尹伟,察觉对方眼中的深意,便摆摆手道:“都回去罢,再给你们一晚的时间,明天我要看到每个人对西境战事的方略。”

“遵令!”

众人快步离开帅帐,几名书吏也轻手轻脚地抱着文卷出去,很快帐内便只剩下两位主帅。

尹伟注视着沙盘上古平大营和长弓大营的位置,沉吟道:“克行兄,武威侯这一仗败的不是时候啊。”

在京军北大营抵达灵州之前,武威侯宁忠终于按捺不住,率领五万大军在卢龙寨南面的平原上和西吴军队展开大战,结果被张青柏击溃阵型,在损失一万多人后狼狈逃回南山寨死守。

如果他能等到北大营的到来,那么至少在兵力上大梁不弱于西吴,毕竟张青柏手中也只有十三万人,还要分兵震慑边关军寨。

尹伟大概能猜到宁忠的想法,结合之前收到的灵州情报和边境军情来看,这位志大才疏的武威侯显然不忿于被裴越这个年轻晚辈踩在头上,又担心北大营到来之后,指挥权被路敏收回去,所以才想着提前发动大战,争取能捞些军功。

偏偏路敏允许他见机行事,他身为古平大营主帅完全有进军的权力,顶多就是因为败仗受到惩治。

然而尹伟很清楚宁忠和路敏的关系,所以压根没有提及这件事,而且在言辞上也很客气。

路敏满含深意地看了他一眼,皱眉道:“宁忠此人外强中干,是我以前看走了眼,不过眼下正是用人之际,临阵换帅乃是兵家大忌。我已经派人前往南山寨申饬宁忠,命其戴罪立功,若是再有这种胡作非为的败仗,我会禀明陛下夺了他的爵位。”

尹伟心中一惊,一时间竟分不清对方话中的虚实,只得岔开话题道:“如此甚为妥当。克行兄,金水大营和定西大营的驻军不能轻动,这两处地理位置太过重要,需要时刻防备西吴人的窥视。如今我军兵力处于下风,古平大营的将士又士气低沉,是否从北面的长弓大营调兵援护?”

路敏微微摇头道:“不妥,谢林极其擅长大范围迂回奔袭,若非他忌惮长弓大营的战力,宁忠会承受更大的压力。”

尹伟轻叹道:“如今南线满打满算有九万余人,可战之兵不超过七万,面对张青柏只能采取守势,除非……”

他忽地止住话头。

路敏看向沙盘上虎城的标识,面无表情地说道:“萧瑾还是太保守了。”

虎城驻军十万,训练有素军械优良,更有整个大梁军中规模最大的骑兵,但是从开战至今没有放一兵一卒出城。即便张青柏和谢林各领大军在外虎视眈眈,萧瑾这般决策似乎显得过于胆小。

尹伟还在思索路敏的真实用意,便听见这位成安候缓缓说道:“西吴人这次伸出两个拳头,必须先打垮一个才能扭转局势。相较而言,我认为张青柏所部更易包围,你意下如何?”

尹伟沉声道:“想要击溃张青柏统率的十万多人,虎城必须出兵。”

路敏赞许地说道:“那就劳烦齐云侯写封信,将你我二人的意见通知萧瑾。他如今身为虎城行营节制,除非圣旨钦命,否则谁的命令都可以不听,所以你在信中还是要尽量委婉一些。”

尹伟面露苦笑,他又不是初入官场的新丁,怎会连这点规矩都不懂?

他隐约觉得自己会吃一个闭门羹,虽然不清楚萧瑾的真实想法,可是从他之前的决策来看,这位襄城侯恐怕不会出兵。

“那我现在就给他写信。”尹伟拱手行礼,然后匆匆离去。

路敏注视着他的背影消失,在空无一人的帅帐内站了许久。

他缓步走到案前,神色落寞地坐下,桌上有一个已经斟满的酒杯。

路敏举杯一饮而尽,辛辣刺鼻的味道从胸腔内涌上来,他不禁轻轻咳嗽几声。

“为何不等一等呢?傻孩子啊。”

路敏仿佛看见那张年轻而又冷艳的面庞,和当年的人十分相似,只是如今再也无法相见。

他猛地将酒杯捏碎,脸上浮现令人胆寒的戾气。

第368章 夜战

“虎城?我看他们还是改个名字叫龟城算了。”

距离虎城仅有二十余里的一处缓坡上,三十余名西吴游骑策马缓行,领头的小旗嘴里叼着一根草茎,满面不屑地嘲笑着,周围的同伴发出会心的笑声。

月色迷蒙,漫天清辉洒在高阳平原上。

张青柏似乎没有兴趣隐瞒自己的战略意图,专司战场游哨斥候的骁果营被分成几十个小队,沿着卢龙寨到虎城之间严密布控,仿佛就等着虎城驻军出城作战。当然,他也没有一味等待,趁着宁忠按捺不住的机会干脆利落地击败古平大营守军,轻易洗刷掉鸡鸣寨之战留在将士心头的一缕阴影。

这些小队的职责除了监控虎城驻军的动向之外,还要尽可能地剪除梁国的游骑。

在这场战事开启之前,横跨千里的高阳平原便是两国斥候的战场,几乎每天都会有人死去。只不过那时梁国游骑凭借虎城独特又重要的地理位置,一雪十几年前不敢踏足高阳平原的耻辱,与吴人斗得有来有回。

这自然被西吴游骑视作莫大的耻辱,譬如眼前这位名叫顾长风的小旗,他憋着劲想要宰了几个梁兵,带着手下三十余人极为大胆地游走到虎城南面二十余里处。

只可惜转悠十多天一无所获,他才满心不甘和愤懑地发出那句嘲讽。

“看来梁人真是被吓破了胆子。”旁边一人说道。

顾长风冷笑道:“你们应该听说过,那城里驻扎着十万大军,就这样当着缩头乌龟,一兵一卒都不敢派出来,此战梁国焉能不败?”

众人愈发不屑,站在他们的高度很难看清楚这场大战的玄机,只是想当然地将虎城驻军当成无胆鼠辈,却没想过若是城中那些梁军真的如此不堪,西吴朝廷又何必要派出“四将”中的两位大将军,靡费无数钱财组织起三十万大军。

顾长风策马前行,忽地神色一变,双眼望向左侧数丈外的草丛。

他悄无声息地冲身边人比了一个手势,口中继续嘲讽道:“梁国的军队早就废了,卢龙寨之战,咱们大帅只不过是略微用力,他们就溃不成军,差距实在太大。要不是朝堂上那些官老爷们小心谨慎,大帅怕是早就打下整个灵州了。”

三十余骑看似没有异常,却在不经意间靠近那处草丛。

顾长风位于最前面,距离草丛还有一丈多远时,他猛然舌绽春雷怒喝道:“给我滚出来!”

便在此时,草丛忽地抖开,一抹人影电射而出,朝着南面拔腿狂奔。

借着明亮的月色,顾长风立刻便认出此人身上披着梁国的制式皮甲,他不怒反笑,对身边同伴说道:“竟然逮到一个漏网之鱼,兄弟们,咱们总算可以开荤了。”

众人皆笑,看着那个梁国的倒霉蛋疾驰如风,却一点也不着急,故意让对方跑出半里地才策马追上去。

这世上能够和骏马比拼脚力的武道高手极少,至少不会出现在这里,否则对方可以轻易扑杀他们这些人,而不至于这般狼狈逃窜。尤其是在高阳平原这种极为平坦的地形上,骏马的速度能发挥到极致,而且不必担心会有坑坑洼洼崴住马蹄。

一群人大声呼喝着,听起来似乎都是很善良的人,譬如让对方站住投降可以免去一死,亦或是只要说出梁军的情报就能在大吴京城得到一座宅子,诸如此类的嘲讽言语。

约莫半炷香过后,那人的速度明显放慢,身后的追兵却依旧从容不迫。

他回头望了一眼,然后咬牙冲进东南面一片稀疏的林中。

顾长风失笑道:“他不会以为这种林子能挡住咱们吧?”

他拔出腰刀,神色兴奋地说道:“砍死他,不要再浪费时间了。”

“是!”

众人毫不犹豫地纵马冲进林子,很清楚地看见那人就在前方十余丈外。这里的树木间距很宽,完全不会阻碍骏马的脚步,双方的距离很快便被拉近到五丈之内。

顾长风的耳朵忽然动了一下。

紧接着他神色微变,千钧一发之际猛然勒住缰绳,坐骑前身高高抬起,两只前蹄悬空捣腾。

一声清脆的弦动在不远处响起,羽箭从顾长风脸前一尺处擦过,如果不是他具备对危险的感知能力,这一箭会笔直地射进他的脖子。

虽然他侥幸逃过一劫,但身边的同伴却没有那么幸运,长箭从他面前划过,然后射中他左侧那个年轻兵卒的腰间。

这些人之前看似大大咧咧不懂大局,可是既然能被张青柏选为斥候,实战能力绝对不弱。

三十余骑几乎同时下马,以马匹为遮挡,顾长风左右看了一眼,沉声道:“右侧四十步左右的树上,去解决他!”

当即便有六人手执兵器快速突进,虽然他们知道那树上待着的很可能是一个神箭手,但这些人胆子极大,凭借不断转向和树木的遮挡,高速迫近顾长风所说的方位。

与此同时,之前被他们戏弄的倒霉蛋在远处停下脚步,转身靠在树干上,怡然自得地看着他们。

顾长风视力极好,清楚地看清对方的长相。

那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面容瞧着还有几分稚嫩,显然没有真正经历过沙场的历练,但从他一脸无所谓的表情和嘴角勾起的冷笑便能发现,这种人天生就不怕死,所以才敢故意藏在草丛里勾引他们。

顾长风只是立功心切,并非一个蠢货,他当然明白对方不可能只有两个人的埋伏,这看似稀疏的树林中不知藏着多少杀机。

无论如何,总不能掉头就跑,那他肯定会成为大吴军中最大的笑柄。

上一篇:诸天反派的逆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